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特征研究_田祥宇.docx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特征研究_田祥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特征研究_田祥宇.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 控制制度特征研究 田祥宇 王 鹏 唐大鹏 ( 山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030006 财政部会计司 100820 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116025) 【 摘要 】 为了 全面 贯彻 和落实党的 十八大 会 议精神 和 要求 , 财政部 于 2012 年 11 月公布了 行政事业单 位内 部控 制规范 ( 试行 ) , 并从 2014 年 1 月 1 日起全面执行 。 各级 行政事业单 位如何建 立和实 施内 部控制已经成为一项 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 , 也从客观上强调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相关理论探讨的重要性 。 本文正是在这一背景 下 , 针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中国
2、特色 、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管理特质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与监 督的关系特点等问题 ,拓 展相关问题的内涵和外延 , 丰富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理论基础 , 有助于行政事 业单位全 面实施内 部控制过程中统一 思想 和 认识 。 【 关键词 】 行政事业单位 内部控制 中国 特色 管理 特质 关 系特点 2013 年 7 月 19 日,财政部专门组织召开了 “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实施动员视频会 ” , 全面部 署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 ( 试行) ( 以下简称 单位内控规范 的具体实施工作 。 习近平总书 记强调,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
3、的惩戒机制 ,不能腐的 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 机制 。 单位内控规范 将在单位内部权力制衡方面能够起到制度笼子的作用 , 减少自由裁量权的空间和余地,用制度来限制权力的滥用 。 一 、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中国特色 相对于堪称 “ 世界政府内部控制模板 ” 且国际影响广泛的美国 联邦政府内部控制准 则 , 本文主要 从基本概念 、 控制目标 、 控制范围 、 控制标准 、 评价监督和实施机制等六个方面对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 控制 ( 以下简称单位内部控制 ) 的中国特色进行分析 。 ( 一) 基本概念 根据美国 联邦政府内部控制准 则 的规 定, 内部控制是持续的且与业务运行融为一体的业务
4、组成 部分,受人的影响,并提供合理保证 ,而不是绝对保 证 。 内部控制是组织用以实现其目标和任务的计划 、 方法与程序,并作 为组织保护资产 、 预防和发现错误 、 舞弊 、 浪费 、 滥用权力和管理低效的重要方式 。 单位内控规范 所称内部控制是指单位为实现控制目标 ,通过 制定制度 、 实施措施和执行程 序, 对经济 活动的风险进行防范和管控 。 可以说,美国联邦政府内 部控制概念立足于从政府审计角度提供合理保证 , 以实现组织目标 。 相对于美国联邦政府内部控制 ,我国 单位内部控制的概念总结是以提升内部管理水平 , 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为目标,立足于单位内部管理实际情况,重点突出
5、了控制目标 、 控制制度 、 控 制措施和控制程序四大方面,既包括静态目标和制度,也包括动态措施和程序,从单位具体的经济活动入 手,以风险为导向,设计防范和管控措施 ,带有明显的中国行政事业单位的组织特色 。 ( 二) 控制目标 OMB 通告 A 123 认为内部控制目标是保证运营的效率与效果 、 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遵循有关 的法律 29 法规 。 应该说,美国联邦政府内部控制目标与 COSO 内部控制目标从形式上看没有明显区别 ,延 续了运营 目标 、 报告目标和合规目标,在目标解释中也没有就联邦政府部门的具体特点进行分解和细化 。 单位内 控规范 要求内部控制目标 应主要包括 : 合规目标
6、 、 资产目标 、 报告目标 、 防弊目标和服务目标 。 我国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目标则完全建立在我国国情和行政事业单位实践的基础上,从公共部门使用财政资 金的角度出发,从业务同质化角度进行分析,强调了行政事业单位必须从国际上公共部门无差异业务特点 出发,保证经济活动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单位财务信息真实完整 。 同 时, 单位内控规范 充分结合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特点,从公共部门行政职能角度出发,更加关注如何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 ,合 理保证单位国有资产的安全和使用有效,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在开展各项业务过程中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 败,真正实现行政事业单位对公共资源 、 公共 资金和国有资
7、产分配和使用环节的公平 、 公开和公正 。 ( 三) 控制范围 美国联邦政府内部控制要求管理层负责机构内部控制建设工作,控制主体范围包括联邦政府系统内所 有使用公共资金的公共部门,但 是并不包括政党 、 社团等社会组织 。 我国 单位内控规范 具有鲜明的 实施特色,即党政机关联合实施,包括承担政府职能的所有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 。 因此,我国单位内部控 制主体和美国联邦政府内部控制主体在范围和职能 上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差异 。 从控制主体的范围上来 看, 政府作为国家权力的代表和执行机关 ,不但在纵向上包括不同行政级次的各级政府,还包括各级政府体系 中的所有职能部门,更多意义上 是宏观上的 “ 大
8、政府 ” 概念 。 行政事业单位作为政府职能的责任单位和 实施单位,承担各级政府下达的各项行政任务和社会职能 。 从职能上来看,美国联邦政府内部控制主体基 本在宏观政府概念上作为内部控制活动的承担主体,从财政预算的角度对各级政府进行政策规制和财政预 算等宏观层次上的权力制衡和约束 ,而考虑我国现状 ,我国单位内部控制则更加强调从单位个体出发 ,将 每个单位作为内部控制主体 ,从单位内部预算角度对单位各个职能部门权力进行约束 。 同时,美国联邦政 府内部控制更多强调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将控制客体定位于保证财务报告真实完整的财务类经济活动 。 我 国 单位内控规范 的适用对象界 定为行政事业单位管理
9、职能范围内的全部经济活 动, 将财务报告内部 控制融入单位业务活动 。 ( 四) 控制标准 美国 联邦政府内部控制准则 要素构成类似于 COSO,即控制环境 、 风险评估 、 控制活动 、 信息与 沟通 、 监督 。 我国 单位内控规 范 是完全以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为基础 , 并没有照搬美国 联邦政府内部控制准则 关于 COSO 的内部控制 5 要素模式的复制应用 。 首 先, 单位内控规范 对风 险评估和控制活动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具体应用进行了本土化设计,在风险评估环节就提出了单位层面和业 务层面的分离评估 ,并在控制活动中加入预算控制 、 归口管理 、 单据控制 、 内部信息公开等具
10、有中国行政 事业单位特色的控制方法; 其次, 单位内控规范 并没有延续 COSO 的内部控制 5 要素的传统分 类, 摆 脱了理论界对 5 要素逻辑关系的诟病和质疑,针对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组织特点和业务特点 ,对控制标准 进行了梳理与整合,建立起单位层面和业务层面内部控制体系 ; 最后, 单位内控规范 按照制衡思想和 “ 三权 ” 分离机制,建立了与单位内部控制相对独立的评价与监督 体系 。 我国单位内部控制在控制标准上 的创新是建立在对行政事业单位情况深入调研 、 科学分析 、 系统归纳的基础上 ,符合行政事业单位组织和 业务的实际情况 ,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 适应性和实操性 。 ( 五)
11、评价监督 美国 联邦政府内部控制准则 要求持续地定期评估 、 监督和改进内部控制的有效 性, 为机构负责 人每年评估和报告内部控制 ( 如 FMFIA 所要求的) 提 供基础 。 机构管理层应当确定支持这种评估所需的 恰当层次的文件记录,机构负责 人在评估和监督控制方面承担主要责任 。 我国 单位内控规范 要求单 位建立内部监督制度,规定相关内部监督程序和要求,建立检查和自我评价机制,设置内部审计部门和岗 30 位,识别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 单位应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出具自我评价报告 。 各级财政 部门和审计部门要对单位内部控制建立和实施情况进行监督 。 通过两者的比较 ,不难发
12、现美国联邦政府内 部控制的评价和监督更多采用程序 、 交易或应用层面来评估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以此对内部控制进行测试 并评估遵循性以支持管理层的声明,最后就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设计和运作做出一个综合性的结论 。 而我国 单位内部控制突破传统会计控制的局限,将评价和监督的范围扩大到单位的组织层面与业务层面 ,运用执 行 、 决策和监督职责分离的控制思想,设计相对独立于内部控制体系的内部监督机制,并针对我国政府监 督的体制和组织结构,设置了外部监督的主体和工作机制 。 ( 六) 实施机制 在美国联邦政府内部控制体系中,各部所设的部门审计机构称监察长办公室,其负责人为监察长 ,并 由部长提名总统任命 ,定
13、期向部长 、 总统和国会提交工作报告,是内部控制的建立与实施过程中的核心部 门和岗位,负责协调内部控制实施中的相关事宜,也直接决定了内部控制能否真正建立和高效运行 。 我国 单位内部控制体系格外需要外部推动力量,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实施机制 。 单位内部控制要求对单位的监督 实行内外并举,在内部实行内部审计和党内纪检 监察监督 , 在外部实施立法监督 、 政府监督和社会监 督, 通过内部控制建立和实施,实现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决策 、 执行和监督的 “ 三权 ” 分离机制创 新, 探索出 一条符合我国国情 、 特色和民族文化的内向型国家治理路径 。 针对外部的强制要求,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对 各部门 、
14、 岗位按照不相容职位相分离和内部授权审批原则进行组织层面内部控制架构的设计 ,并通过业务 流程一体化将各部门 、 岗位链接在业务层面内部控制体系中,构建起组织层面的主体空间维度 、 业务层面 的逻辑时间维度和单位全体人员参与的三维协同体系,最后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制度 、 组织 、 业务和人员 在内部控制体系中的角色固化 。 二 、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管理特质 企业内部控制无论从制度设计还是具体标准都领先于政府部门内部控制,并成为政府内部控制的示范 对象 。 本文主要从运营目标 、 预算管理 、 绩效评价 、 法律约束和风险应对等五个方面分析单位内部控制相 对于企业内部控制的管理特质 。 (
15、 一) 运营目标要求保证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 单位内部控制和企业内部控制的运营目标截然不同 。 行政事业单位运营目标是保证公共服务的效率和 效果,其职能履行是实现社会公共服务目标的动态过程,并需要必要的公职人员,占有并支配一定数量的 资源 。 行政事业单位虽然也有在政府职能正常运转的前提下降低运营成本的客观要求,其运营目标核心还 是向社会公众提供非营利性的产品和服务 。 因此,单位内部控制与企业内部控制在运营目标上的根本区别 是并不是取决于提供服务或产品是否有偿,而在于有偿收益的动机是公共服务还是营利服务 。 一般来说,企 业的持续发展完全依赖于运营目标能否实现,即营利情况是否达到预期,要求企
16、业决策运营过程必须关注市 场因素即顾客需求 。 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更加关注社会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而不是营利方面 。 这是由 于行政事业单位作为公共部门,其业务活动主要以实现社会效益为目的而不是经营效益最大化 。 ( 二) 预算管理是行政事业单位开展活动的起止点 单位内部控制与企业内部控制在预算管理方面的明显差异主要体现在预算管理的社会功能和内部功能 两个方面 。 一方面,从社会功能角度出发,企业内部控制中的预算管理范围仅限于企业内部的经济资源优 化效果,而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则以节约社会资源并加快资源运转速度为出发点,通过社会资源分配的 三个阶段,即事前计划的科学化分析 、 事中计划的执
17、行性监督和事后计划的完成性评价 ,实现社会资源高 效分配 。 另一方面,从预算管理的内部功能角度出发,其仅仅被企业作为内部财务管理工具 。 而预算管理 相关内容已经在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体制中形成相对应 的法律基础,并成为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中的重 要组成部分 。 预算管理作为行政事业单位加强财务收支的计划性的主要手段,是行政事业单位开展活动的 31 起点和终点,应当作为单位内部控制的核心业务,发挥在以预算管理为主线 、 资金管控为核心的单位内部 控制体系中的主导作用 。 从预算管理的不同阶段考 虑 , 行政事业单位应在全部经济活动实施前通过科学 、 充分和及时的前期论证形成预算草案,实施中成为
18、全部经济活动和收支项目的参照和标杆 ,实施后则转变 为预算绩效 、 行政效能和经济责任审计的依据和标准 。 ( 三) 绩效评价注重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行政效能 根据委托代理理论 ,代理方契约履行情况的考量主要可以通过绩效评价来实现 。 企业绩效评估强调经 济效益,形成效率型内部控制 。 而行政事业单位绩效评估不但要关注单位预算完成情况绩效评价 ,还要重 视社会效益,形成效能型内部控制 。 具体来说,企业之所以建立效率型内部控制是由于企业内部控制体系 要求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运营目标,并主要体现在单位资产运营效率方面,以投入和产出的比例作 为绩效评价的主要依据,即经营效率型内部控制 。 而行政事
19、业单位由于其公共属性,内部控制目标也主要 体现在社会公共服务和产品提供方 面 , 在考虑投入产出比的基础上重点强调公共财政财务收支的社会功 能,因此形成了行政事业单位的行政效能型内部控制 。 虽然理论界尚未对行政效能型内部控制形成体系完 整的概念框架,但是已经形成较为 稳定的理论思想 , 其内涵主要是为了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行为的过程 中,保证以较小的行政资源投入来 实现最佳的行政工作目标 , 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优状态所实施的控制活 动,反映了公共部门向公众提供服务的水平和能力 。 与企业经营效率型内部控制相比,行政事业单位行政 效能型内部控制不仅仅关注投入和产出的比例,而且更加注重产品和服务的质
20、量,更加强调行政管理行为 的功能和效果,建立单位内部控制对行政效能的长效约束机制 。 ( 四) 法律约束限定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权力的行使 法律约束在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中的表现形式差异很大,主要体现为对单位内部权力行 使的制约程度上 。 企业治理结构和管理体系如何设置 、 经营活动决策和执行等内部权力如何行使都要得到 企业所有者的认可 ,其合法合规具有明显内部规制性 。 而行政事业单位无论外部行为还是内部权力行为都 受到相关法律制度的严格约束 ,任何权力行使都具有强烈的外部规制的特点 。 具体来说,从法律的外部监 管和内部控制的限制因素考虑,尽管企业内部控制体系要求经营活动必须在法律的
21、约束条件下进行 ,但经 济利益是合规合法程度的主要影响 因素 。 法律约束仅仅作为一个保证持续经营的前提条件和外部制约因 素,企业内部权力往往也是根据经营业绩的考虑进行分配和行使 。 而行政事业单位无论外部职能还是内部 权力的行使都必须受制于相关法律法规 。 通过 预算法 和 政府采购法 等法律法 规, 国家立法机构 和行政机构对行政事业单位的社会职能 、 管理权限 、 组织形式 、 治理结构 、 业务范围 、 活动方式和法律责 任等方面以条文形式明确予以规定,并要求单位必须在法律规定的程序和范围内严格遵照和执行单位外部 和内部权力的分配和行使 。 同时,单位内部控制的合规目标也导致组织机构和
22、管理人员一般对国家法律异 常敏感,其行为甚至被外界认定为一种非市场经济行为,而仅仅当成一项政治任务 。 所以,单位内部控制 是一种合规性内控 ,合法合规目标就是对行政职能的一种法律约束 。 ( 五) 风险应对实现将风险控制在可承诺的范围内 由于企业的营利属性,只有较少的风险投资类企业为了追求高收益而接受风险,而正常情况下接受高 风险的企业几乎是不存在的 ,一旦 其发现风险无法降低和分担 , 往往会采用风险规避手段迅速退出该领 域 。 根据行政事业单位的属性和业务特点,本文认为其风险应对采用无选择承担 、 有选择降低和无条件规 避的三种策略 。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从事的工作 ,是对国家 、 对人民
23、有承诺的 ,要将风险控制在可承诺的范 围内,既不能从事超出可承诺风险范围的业务活动,也要杜绝低级错误 。 相对于企业内部控制 ,行政事业 单位所面对的风险更为复杂和多样,大多数风险必须采取风险部分甚至全部承受的应对方案 。 例如我国社 会保险基金运营体系中包括偿付能力风险和投资 风险,由于历史转制成本形成的隐性负债 ,偿付能力不足 的情况在未来很长时间内已经成为既定事实,尽管社保基金偿付不足部分绝对数金额巨大 ,政府不可能拒 32 绝履行社会责任和放弃承担 ( 刘永泽和唐大鹏, 2012) 。 另一 方 面, 在我国社保基金结余资金保有量依然 庞大和 CPI 指数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基金管理者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我国 行政事业单位 内部 控制 制度 特征 研究 田祥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