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之大乐》精品教学设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海之大乐》精品教学设计.pdf(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东海之大乐 教学目标:1、掌握本章的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 2、掌握阅读、赏析古文的方法,提高阅读水平 3、体会庄子散文的特点 4、追求高尚境界,不断提高个人的修养 教学重点:学习和掌握重点词汇:河 辨 旋 少 轻 见 殆 莫 教学难点:启发学生追求人生的大境界、大气象、大格局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斯芬克斯之谜:斯芬克斯是希腊神话中一个长着狮子躯干、女人头面的有翼怪兽。坐在忒拜城附近的悬崖上,向过路人出一个谜语:什么东西早晨用四条腿走路,中午用两条腿走路,晚上用三条腿走路?如果路人猜错,就被害死。俄狄浦斯猜中了谜底是人,斯芬克斯羞惭跳崖而死 启发:这个故事说明离我们最近的往
2、往是我们最难认知的,在我们整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可以不断认识天地万物,增长经验,但唯独难以认清自己。而庄子所提倡的人所最求的大境界、大气象、大格局就是从认识自己开始的。人只有认识到自己在空间,时间以及所受教育方面的局限,才能摆脱这些外在的束缚,其境界、气象、格局才能不断得到提升。(请同学自读引入话题部分)二、整体感知:(一)朗读课文(二)梳理内容:要求:结合注释自读,不懂的字词句组内交流,请一位同学讲解 第 1 节:1、重点词语:时:按时 灌:流入 尽:全 旋:转过,调转 少、轻:形容词做意动,认为很少,认为很轻 难穷:难以穷尽 2、句式 以为莫己若者:宾语前置句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被动句,介
3、宾短语后置句,见于:被 3、词类活用:(1)秋水时至(名词用作状语,“按季节”)(2)顺流而东行(方位名词用作状语。“向东”)(3)东面而视(方位名词用作状语。“面向东面”)(4)我常闻少仲尼之闻(形容词的意动用 法,“以之为少”“小看”)(5)而轻伯夷之义者(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之为轻”把看轻“轻视”)第 2 节:字词:拘:局限 于:被 虚:所处环境 盈:溢出 虚:减少 过:超过 为:用 数:计算 自多:自夸 不似:不就像 卒:聚集 句式:又奚以自多:宾语前置句 三、探究课文(一)第一段作者写得很有层次,请将这一段划分层次,体会庄子行文清晰的思路。第一层:从“秋水时至”至“以天下之美为尽在
4、己”:黄河的壮阔。(简洁有力,朴实生动)第二层:从“顺流而东行”至“不见水端”:大海的宽广。(简洁到位,毫不费力)第三层:从“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至段末:河伯的顿悟:视野的原有局限被打破,摆脱了夜郎自大的而心态,对自己对世界有了新的认识。(二)齐读第一段 过度:既然认识自身的局限是最求大境界,大气象,大格局的开端,听完河伯的一番感慨,且看海神若对他说了些什么?(三)读第二段,思考:世人常常遭遇那些闭塞或者自身存在哪些局限?明确:拘于虚也 笃于时也 束于教也(四)海神如何认识自己的?明确:不盈,不虚,不变,不知,寥寥数语写尽了东海之大,然而尽管东海如此之大,海神却没有自得自满,因为他从一个更为
5、宏大的视野中来认识自己。比形乎天地,方存乎见少:正存在有相比所以显得小。也就是说,大和小是相对而言的。(五)文中还用了哪些例子来阐释“大小的相对性”?明确: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六)结合我们的学习生活,谈谈你对这则寓言故事含义的理解,启发:1、课文体现一种含蓄博大而不自满的精神,人只有不自许,不自贤,超脱自己的偏执,才能不断地提升自己,才能到大境界、大气象、大格局。(虽说不一定能实现,但值得追求)2、学习上不断探索,寻求新的知识领域去提高自己,发展自己。四、课堂小结 生活中、学习上有许多的未知需要我们去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发现,只有不自满的人,只有虚心的人才能够有的收获,取得新成功。要做到这样,首先就是我打消自满自傲的念头,时刻提醒自己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实践,在实践中添补自己的无知,提高自己的素养,从而使自己的人生迈入一个新的境界。作业布置:背诵第一段 课时作业 板书设计:东海之大乐 小 相对 大 河伯 海神 自知不足,善于改正 含蓄博大,谦逊自省 小境界 认识局限,提升自己 大境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