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信心培养的实践研究(终审稿).pdf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信心培养的实践研究(终审稿).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信心培养的实践研究(终审稿).pdf(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信心培养的实践研究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信心培养的实践研究 宝山区广育小学 一、问题的提出:第二次课程改革的根本目标是学生的发展,强调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并重,突出以人为中心,塑造完善的人格,促进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中国现代的孩子生活在巨大的压力之中。在他们成长过程中,父母总要求他们必须不断进步,却很少考虑他们是否具有这样的能力,是否有信心去面对困难和期望。如果平时没有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当困难一来,事情一多,期望一高时,他们丝毫也没有信心去面对每一件事。表现在:对什么事都
2、不敢尝试、害怕竞争、害怕失败自信心是一个人对自身价值和能力的充分认识和评价。它是激励人们自强不息地实现理想的内部动力;是一个人成才所必备的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个性品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是每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近年来,许多国家都把增强学生自信心作为培养目标。中国少儿委员会提出我国当代少年儿童要具备“五自”,自信就是其中之一。从小培养儿童少年的自信心已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然而,相当一部分教师和家长却忽视孩子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不同程度存在自信心不足的表现也较为明显,因而需要加大这方面的教育和研究的力度。在语文学习中,缺乏自信心的学生往往上课始终低着头怕引起老师的注意
3、,被点到回答问题。由于注意力不能高度集中在听课上,因此,教师在课堂上所传授的知识点他们在听讲时难免遗漏,影响听课效果。长此以往,学习成绩就会始终处于中下游水平。课堂上他们不敢回答老师的提问,又失去了许多锻炼机会,口头语言、思维能力得不到相应的培养和发展。缺乏自信也影响了其与同学间的相互交往,行成一种孤僻的性格。语文素养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学科主要是母语学习,如果学生对最常用的这类知识没有信心学好,就会影响对其它学科的学习。鉴于以上的认识,我们提出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信心培养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关键词界定:自信心 自信心:指对自己有信心的心理。一般可以分为品质自信和能力
4、自信两方面。自信心是一个人成才所必备的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个性的品质,也是一种重要的非智力因素。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信心主要表现为上课积极举手发言,声音响亮;语言流畅,表情自然,态度大方,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能对他人的观点加以评价,也能接受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二、研究方法和过程设计:(1)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收集资料,撰写研究方案)实施阶段(理论学习、个案研究、实践课)总结阶段(收集案例、撰写研究报告)(2)本课题采用语文课堂教学中低、中、高年级结合研究的方式进行。(3)主要运用案例研究的方法,再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实验研究法等。三、研究成果(一)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信心不足的具体表现 类型
5、具体表现 1、举手:(1)应付举手。如老师规定必须举手发言,或教师要与家长联系,才举手。(2)等人举手后再举手。当教师提出问题后,即使有答案,也不会第一个举手,往往在教师叫到别人时,才举手,既表示举手了,又不用在大家面前说。(3)手举得低。有举手的勇气,但希望教师先不要看到他。(4)不肯举手。整堂课不举手 2、发言 (1)声音轻。只能自己听见。教师须走到跟前才能听清。(2)语句不流畅。心里想好的,站起来却卡住了,或是一句话断断续续说不清楚。(3)表情不自然。说话时脸越来越红,头低着。(4)动作不自在。手不知放哪里,喜欢拿书挡着脸。(5)发言得不到肯定时,不再举手。3、小组讨论 (1)不主动。总
6、是听同学说。(2)能发言。愿意说,但很简单或重复别人的见解。(3)针对他人发言 总是附和,没有更好建议(二)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信心培养的教学策略:莎士比亚说过“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缺乏自信是失败的重要原因。有了自信心才能充满信心去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所以,我们要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小学生在学校里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中度过的,因此,在课堂中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成为培养其自信心的主阵地,我们要抓住一切契机,利用各种有效的途径让每一位学生站直腰杆,大胆表述。我们针对举手不够自信的表现类型采取了相应的策略。一、谈心沟通,鼓励举手。对于不举手的学生,我们采取在课后经常和他们谈心的办法。这有两个作用。一
7、是使学生觉得老师并不可怕,和老师有许多话说,慢慢的,在课堂上就会自然举手,觉得是跟老师在交流。二是在谈心中,教师会了解到学生的喜好、个性、优缺点,通过有意识的引导,使学生打开心扉,愿意举手。如三年级李老师,经常在课余和几个不举手的学生谈心,有时个别谈,有时一起说笑。学生马上从老师的这种行为中体会到老师对自己的喜爱,于是争先恐后地把自己的家事、心事说给老师听。李老师趁机把话题引到举手方面,并表示最喜欢看到学生举手发言,至于对错并不重要。在多次交谈下,这几个学生竟成为班中的举手专业户,家长开放日上的表现,令家长惊喜万分。二、规范姿势,勇于举手。对于能举手,但老是举得低,举得晚的学生,我们从规范举手
8、姿势出发。这些学生中有些是性格内向导致的不自信,有些是对知识掌握得较慢导致的不自信。他们有举手的愿望,那么首先就要保护他们的这种愿望,然后给他们一定的要求。我们结合形规要求,教育学生举手就要把手举直,身体坐正。在此基础上,逐渐提高要求,一旦有话想讲,就举手,不要等,每节课进行自评。四年级的王老师用这种方法训练学生勇于举手,在实践课上,学生的表现令听课老师深有启发。评课时,大家对这一方法积极探讨与改进,在以后的小结中,都提到了效果较好。三、家校配合,积极举手 家长对学生的学习要求中往往会把举手回答作为上课认不认真听讲的标准之一。而且这往往也是家长衡量教师在课堂上是否关注孩子的准则之一。从这一点讲
9、,学生积极举手的表现是家校共同的希望。现在的家长有着较高的文化素养和较先进的教育理念,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敢于举手,敢于表达,要有竞争意识。我们的这一课题也得到了家长的支持与配合。教师把学生举手的表现在家校联系册上及时与家长沟通,双方针对学生一段时间的表现进行鼓励与表扬,树立学生积极举手的信心。五年级陈老师先以一组十位学生为实验对象,通过学生自评,教师、家长写鼓励的话,在每日的联系册上进行记录。一周后,十位学生中每节课积极举手的从 50%到 90%,教师、家长的评价与鼓励起了重要的作用。实验对象换另外十位学生,其中 3 人为基本不举手者。一周后,积极举手为 80%。其他实验情况也比较接近。由于家庭
10、环境、家长素质、家长工作性质的不同,家校联系的持久性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但从实验情况来看,这一策略的效果是比较好的。学生在课堂发言时所表现出的不自信,如:发言时声音低得像蚊子叫一样,发言过程中其表情极不自然,动作也不自在等现象,我们总结出以下几方面,它的确有助于提高学生在课堂积极举手发言、提高师生对话交流的方法。一、及时激励 大胆表述 不要轻易对学生说“不”。有调查显示:在课堂教学用语中,“肯定、鼓励”等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热情,促进学生的发展,而“挖苦、讽刺”不仅极大地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严重地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在课堂上我们经常遇到有些学生举手发言了,但声音极低,如果遇到这种情况,老师
11、立即批评,让他坐下,另请他人回答,那样学生会觉得很难堪,以后发言也就不会那么积极,我们做老师的应该想到,学生能够站起来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本身就是勇气可佳。更何况他们举手回答问题,只是声音轻了点,说明他们在认真听课和思考。此时我们的老师该怎么做呢?请看下面一个案例:在陈老师的一节公开课上,一向胆子小的小 李同学举手回答问题了,但其声音小得只有自己才能听见,就在这时,陈老师走到他的身边弯下身子对他说:“你的问题回答得很准正确,如果声音再响点,那你就是最棒的了,大家用掌声鼓励一下好吗?”此时教室里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小李同学红着脸大声地将问题又重复了一遍,在他说完后教室里立即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12、这是孩子们对他发言的肯定和激励。你想如果老师在他们回答问题声音较低的时候,不多加鼓励和引导,久而久之,学生在以后上课时肯定不会再举手回答问题了。二、及时引导 神情自若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有些孩子在举手发言时声音是比较高的,但他的表情是很不自然的,头低着,脸是越说越红。作为教师千万不可轻易批评他,应该做到及时引导,这样才能保护学生的自尊,学生才会不再畏惧教师那严肃、冷峻的目光,不再担心那冷淡、讥讽的批评,从而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继而抬起头来,神情自若地回答问题。如:在一次语文课上,曹老师请小周同学回答问题,小周同学“羞羞答答”,小脸憋得通红,眼睛一直不敢正视前方,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中学生 自信心 培养 实践 研究 终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