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流的管道——血管》初中生物教学设计.pdf
《《血流的管道——血管》初中生物教学设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流的管道——血管》初中生物教学设计.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 血流的管道血管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初中七年级生物学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2年版 内容来源:血流的管道血管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中的第四章“人体物质的运输”的第二节。课时安排:1 课时 授课对象:七年级学生 授课人:一、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本节课从概念,分布,结构,功能等方面阐述了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特点。该节容与前面所学知识联系紧密,也为下一节心脏的学习奠定了基础,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由于中学生对血管有一定的感性认识,所以教学中遵循认知规律,重视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体验,列表,对比,收集资料等活动,准确区分三种血管。2.学情分析
2、 七年级下册的学生,一般有十二、三岁左右,接受的常规教育,再加上自己的生活经验,以前学习过自然学科和近一年的生物课,已具备了一定基础知识,课堂上学习了生物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初步具备了一定的思维、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反应 2 快捷,动手动脑能力较强。学生对血液循环的作用,大致过程以及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等概念也有一定的认识和生活体验。3.本课如何体现学科核心素养 初中阶段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几个方面。通过阅读课本、观看视频小组合作探究概括血管的种类、结构特点、功能,较好地理解了生物学概念性知识的基础上形成生命观念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运用归纳与概括、模型拼图等
3、活动构建血液循环整体途径,形成科学思维的习惯,体现了生物学科科学探究、理性思维学科素养。链接生活、我当小医生等环节,课堂教学向生活延伸,丰富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社会责任。二、教学目标设计 1.学习目标(1)通过观看“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实验视频,初步学会区分动脉、静脉、毛细血管,能够说出血液在这三种血管内的流动情况。(2)观看视频,模型对比,小组讨论归纳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3)通过合作探究,理解概念之间的联系,说出“血液循环的管道系统”的概念。2.教学重点(1)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3(2)区分这三种血管以及血液在这三种血管
4、内流动的情况。3.教学难点(1)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2)区分这三种血管以及血液在这三种血管内流动的情况。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学生活动:体验一下(教师演示中医切脉的方法)请同学们跟着学,把自己右手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一起放在自己左手手腕处桡骨端的内侧,并稍稍用力触压。你们有什么感觉?这是什么血管在跳动?观察手背,在手上会看到一条条“青筋”,这些“青筋”又是什么血管?引出新课的教学。新课教学 一、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流情况(一)自学课本 56-57 页实验,了解实验过程,观看“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实验视频,让学生先有感性认识。设计问题串引导学生观察,认识到小鱼尾鳍内存在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血流的管道血管 血流 管道 血管 初中生物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