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跨等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pdf
《两跨等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跨等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pdf(5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计算说明书 两跨等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课程设计 计算说明书 两跨等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课程设计 2 目 录 一.设 计资料 4 1.桥 梁跨径及桥宽 4 2.设 计荷载 4 3.材 料及工艺 4 4.基 本计算数据 4 5.设 计依据 5 二.尺 寸拟定 6 1.主 梁跨中截面尺寸 6 2.横 截面布置 7 3.横 截面沿跨长的变化 7 4.横 隔梁的设置 8 计算说明书 两跨等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课程设计 3 三.主 梁横向分布计算 9 1.永 久荷载 9 2.可 变荷载 10 四.建 模 1 5 1.总 体信息 15 2.单 元信息 15 3.施 工信息 18 4.使 用信息
2、 20 五.主 梁内力计算及组合 2 4 1.恒 载的徐变次内力 24 2.内 力组合 25 3.内 力包络图 26 六.预 应力钢束配置 2 8 计算说明书 两跨等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课程设计 4 1.内力 28 2.预 应力筋数量估计 28 3.预 应力钢束布置 31 七.主 梁验算 3 8 1.强 度验算 38 2.应 力验算 40 3.刚 度验算 52 计算说明书 两跨等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课程设计 5 一.设计资料 1.桥梁跨径及桥宽 主梁跨径:35m 桥梁跨数:2 主梁间距:2.1m 桥面宽度:0.25m(栏杆)+1.5m(人行道)+7m(车行道)+1.5m(人行道)+0.
3、25m(栏杆)=10.5m 2.设计荷载 公路级 车道数:2 人群荷载:3KN/m2 每侧人行道及栏杆重量:6.29KN/m 3.材料及工艺 主梁:混凝土采用 C50,栏杆及桥面铺装用 C25。C50 钢筋混凝土容重为 26KN/m3,C25素混凝土容重为 24KN/m3。桥面铺装:8cm 厚 C25 素混凝土(容重 24KN/m3)和 6cm 厚沥青混凝土(容重 23KN/m3)预应力钢材:采用s15.2 高强低松弛钢绞线 普通钢筋:凡直径大于或等于 12mm 者用 HRB335 热轧带肋钢筋,直径小于 12mm 者一律用 R235 热轧光圆钢筋 锚具形式:采用 OVM15-7,BM15-5
4、 桥面坡度:桥面纵坡 0%,桥面横坡为 1.5%施工方法:简支连续,主梁采用整孔吊装 计算说明书 两跨等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课程设计 6 4.基本计算数据 公预规 3.1.1 规定混凝土强度等级按边长 15cm 立方体试件采用标准方法制作、养护至 28d 龄期,以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具有 95%保证率的抗压强度。混凝土材料特性表 强度等级 ftk(MPa)fck(MPa)ftd(MPa)fcd(MPa)Ec(MPa)Gc(MPa)c C25 1.78 16.7 1.23 11.5 2.8104 0.7104 0.2 C50 2.65 32.4 1.83 22.4 3.45104 1.3810
5、4 0.2 公预规3.1.1 规定钢筋的抗拉强度标准值应具有不小于 95%的保证率。普通钢筋和预应力钢筋材料特性见下表。普通钢筋材料特性表 钢筋种类 符号 fsk(MPa)fsd(MPa)fsd(MPa)Es(MPa)R235(d=820mm)235 195 195 2.1105 HRB335(d=650mm)335 280 280 2.0105 预应力钢筋材料特性表 钢筋种类 符号 直径 d(mm)fpk(MPa)fpd(MPa)fpd(MPa)Es(MPa)截面面积(mm2)公称质量(kg/m)钢绞线 s 15.24 1860 1260 390 1.95105 139.0 1.101 5.
6、设计依据(1)交通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简称标准(2)交通部颁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简称桥规(3)交通部颁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简称公预规 计算说明书 两跨等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课程设计 7 二.尺寸拟定 1.主梁跨中截面尺寸 1.1.主梁高度 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的主梁高度与其跨径之比通常在 1/151/25 之间,常用 1/17。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主梁高度与其跨径之比通常在 1/201/30 之间,常用 1/201/22 之间。由于本设计的施工方法是简支连续,所以,再取值的是需要
7、偏于简支梁的取值。因此,梁高为 1.9m,约为 1/19。1.2.主梁翼板厚度 T 梁翼板的厚度主要取决于桥面板承受车轮局部荷载的要求及梁顶预应力钢筋的锚固情况,还应考虑能否满足主梁受弯时上翼板受压的强度要求。按公预规第 9.3.3 条规定:预制 T 形截面梁翼缘悬臂端的厚度不应小于 100mm,在与腹板相连处的翼缘,不应小于梁高的 1/10。当设有承托时,承托厚度可计入翼缘厚度,承托底坡 tan 大于 1/3 时,取 1/3。本设计预制 T 梁的翼板厚度取用 180mm,翼板根部加厚到 270mm,以抵抗翼缘根部较大的弯矩。1.3.主梁腹板厚度 在预应力混凝土梁中腹板内主拉应力较小,腹板厚度
8、一般由 布置预制孔管的构造决定,同时兼顾腹板本身的稳定性。公预规 9.3.3条规定,T形截面梁的腹板宽度不应小于140mm。同时,不应小于其高度的 1/15,即 120mm。本设计中腹板厚度取 200mm。1.4.下马蹄尺寸 宽度需考虑端部锚垫板的布置以及跨中预应力管道的净距要求。端部按水平放置 2 块锚垫板设计。查 OVM 锚技术参数,OVM15-7 锚具的锚垫板为 210210mm2,对应金属波纹管内径 70mm,外径 77mm,与 YCW150B 张拉千斤顶配套。考虑混凝土等级为 C50,所以锚垫板最小中心距为 235mm,边距 140mm,按两个锚板并排,最小空间为 235+2140=
9、515mm。拟定马蹄宽度为 550mm,高度为 300mm。马蹄与腹板交接处作三角形过渡,高度为 175mm,以减小局部应力。1.5.主梁宽度 预制 T 形梁的宽度为 1.7m,规定现浇接头每边宽度为 0.2m,变梁的外侧不现浇。按以上拟定的主梁尺寸,就可绘出预制 T 梁的跨中截面图。如图所示。计算说明书 两跨等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课程设计 8 200170020018090115517530021001900270 200 270175175550 2.横截面布置 本设计主梁翼板宽度为 2100mm,由于宽度较大,为保证桥梁的整体受力性能,桥面板采用现浇混凝土刚性接头。因此主梁的工作截面
10、有两种,预施应力、运输、吊装阶段的小截面(bi=1700mm)和运营阶段的大截面(bi=2100mm)。净0.25m+1.5m+7m+1.5m+0.25m 桥宽选用 5 片主梁。如图所示。1.5%1.5%三角垫层8cm混凝土铺装6cm沥青铺装25015007000150025010500 3.横截面沿跨长的变化 本设计主梁采用等高形式。横截面的 T 梁翼板厚度沿跨长不变,梁端部区段和中间支点区段由于矛头集中力的作用引起较大的局部应力,也为布置锚具的需要,马蹄和腹板需要太高和加宽。从四分点开始到支点前 1.4m 截面,马蹄逐渐太高,腹板逐渐加宽。在这个区间,马蹄高度由 300mm 抬高到 650
11、mm。同时,腹板宽度由跨中的 200mm 加宽到与下马蹄同宽,为计算说明书 两跨等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课程设计 9 550mm。在中间支座区段,从四分点到离中间支座 1.4m 的截面,马蹄高度由 300mm 抬高到650mm。同时,腹板宽度由 200mm 加宽到与下马蹄同宽,为 550mm。4.横隔梁的设置 本设计中共设置9道横隔梁,分别设在支点、四分点和跨中截面处。横梁的间距为8.75m。横隔梁分为支点处端横梁和中间横梁,其尺寸为:端横梁:高度与主梁同高,顶部厚度为 22cm,底部厚度为 20cm。中横梁:底部与主梁下马蹄平齐,高度为 1.42m,顶部厚度为 16cm,底部厚度为 14c
12、m。计算说明书 两跨等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课程设计 10 三.主梁横向分布计算 1.永久荷载 1.1.横隔板自重 端横隔板:梁高与主梁同高,顶部厚度为 17cm,底部厚度为 15cm。中横隔板:底端与主梁下马蹄平齐,顶部厚度为 17cm,底部厚度为 15cm。另外,横隔板不是一次施工完成的,它由预制部分和现浇部分两部分构成。预制部分:端横隔板的面积:端横隔板的自重:中横隔板的面积:中横隔板的自重:现浇部分:端横隔板的面积:端横隔板的自重:计算说明书 两跨等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课程设计 11 中横隔板的面积:中横隔板的自重:中墩连接处的横隔板在纵向连接之后浇筑,自重等于端横隔板预制部分与
13、现浇部分的总和,即:。一期恒载中施加在横隔板节点处的集中力为端横隔板处 4.108KN,中横隔板节点处为4.316KN。二期现浇段中施加在端横隔板处的集中力为端横隔板处为 1.431KN,中横隔板处为 1.181KN,中墩横隔板处为 5.539KN。1.2.桥面铺装 上面层采用 6cm 厚沥青混凝土(容重 23KN/m3),下面层采用 C25 素混凝土三角垫层(容重 24KN/m3),最边缘的厚度为 8cm。为了简化计算,将桥面铺装均摊到 5 片主梁上,则每片主梁上的铺装重量:1.3.栏杆及人行道板 栏杆、人行道重量按每侧 6.29KN/m 计算。假设 5 片主梁均匀承担,则每片主梁承担的重量
14、为:综上,二期恒载为 2.可变荷载 2.1.冲击系数 按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第 4.3.2 条规定,结构的冲击系数与结构的基频有关,因此要先计算结构的基频。计算连续梁桥的冲击力引起的正弯矩效应和剪力效应时,采用 f1;计算连续梁桥的冲击力引起的负弯矩效应时,采用 f2。连续梁桥的基频可采用下列公式估算:计算说明书 两跨等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课程设计 12 其中:汽车荷载的冲击系数为:2.2.主梁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 2.2.1.跨中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 mc 本设计中共设 9 道横隔板,具有可靠的横向联系,因此可以采用刚性横梁法来计算荷载横向分布系数。为了消除边梁的影响,得到较精确的值,采用修
15、正的刚性横梁法来计算主梁跨中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 mc。2.2.1.1.主梁抗扭惯矩 IT 抗扭惯矩的计算公式为:式中:ci矩形截面抗扭惯性刚度系数(查表);bi,ti相应各矩形的宽度和高度。翼缘板 换算平均厚度:计算说明书 两跨等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课程设计 13 ,查表得。下马蹄,查 表 得。腹板,查表得,。边梁的抗扭惯矩为:2.2.1.2.抗扭修正系数 采用等代简支梁法:按刚度相等原则把非简支体系的某一桥跨变换为跨度相等的具有等截面的简支梁。所谓等刚度是指在跨中施加一个集中力或一个集中扭矩,则它们的跨中挠度或扭转角分别相等。抗弯惯矩换算系数:抗扭惯矩换算系数:,当为等截面为 1。根据结
16、构力学中力法的计算,简支梁跨中的挠度为 两跨连续梁单跨跨中挠度为 计算说明书 两跨等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课程设计 14 代入得:其中:2.2.1.3.按修正的刚性横梁法计算影响线竖坐标值 考虑主梁抗扭刚度影响时的影响线竖坐标值公式为:式中:e单位荷载到桥梁中心线距离;ai各片主梁中心线到桥梁中心线距离;修正系数 采用桥梁博士计算得到:影响线数值:坐标 X 1#梁 2#梁 3#梁 4#梁 5#梁 0.000 0.560 0.380 0.200 0.020-0.160 2.100 0.380 0.290 0.200 0.110 0.020 4.200 0.200 0.200 0.200 0.2
17、00 0.200 6.300 0.020 0.110 0.200 0.290 0.380 8.400-0.160 0.020 0.200 0.380 0.560 2.2.1.4.跨中截面荷载横向分布系数 按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4.3.1 条和 4.3.5 条规定:汽车荷载距人行道边缘不小于0.5m,本设计为公路级 2 车道,绘制各梁的活荷载(汽车)影响线加载图如图所示,求各梁的横向分布系数如下:计算说明书 两跨等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课程设计 15 计算说明书 两跨等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课程设计 16 横向分布系数计算结果:梁号 汽车 挂车 人群 满人 特载 车列 1 0.492 0.0
18、00 0.844 2.305 0.000 0.000 2 0.446 0.000 0.601 2.002 0.000 0.000 3 0.400 0.000 0.598 1.999 0.000 0.000 4 0.446 0.000 0.600 2.000 0.000 0.000 5 0.492 0.000 0.835 2.300 0.000 0.000 2.2.2.支点截面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 m0 支点处按杠杆原理法绘制荷载横向分布影响线并进行布载,各梁的可变作用横向分布系数可计算如下:横向分布系数计算结果:梁号 汽车 挂车 人群 满人 特载 车列 1 0.213 0.000 1.532 2
19、.002 0.000 0.000 2 0.571 0.000 0.113 2.100 0.000 0.000 3 0.732 0.000 0.000 2.100 0.000 0.000 4 0.571 0.000 0.113 2.100 0.000 0.000 5 0.212 0.000 1.514 1.989 0.000 0.000 2.2.3.横向分布系数图 将以上求得的主梁跨中和支点横向分布系数统计起来,如表所示:横向分布系数 梁号 汽车荷载 人群荷载 跨中截面mcq 支点截面m0q 跨中截面mcr 支点截面m0r 1 号梁 0.492 0.213 0.844 1.532 2 号梁 0.
20、446 0.571 0.601 0.113 3 号梁 0.400 0.732 0.598 0.000 4 号梁 0.446 0.571 0.600 0.113 5 号梁 0.492 0.212 0.835 1.514 横向分布系数沿桥梁纵向变化:支点取杠杆法计算得到的横向分布系数 m0q和 m0r,跨中取修正的刚性横梁法计算得到的横向分布系数 mcq和 mcr,从 1/4 截面到支点截面进行线性内插。从横向分布系数可以看出,1 号梁的活载横向分布系数最大,则以下进行计算均以 1 号梁为基本梁。计算说明书 两跨等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课程设计 17 四.建模 1.总体信息 计算类别首先选择“只
21、计算内力位移”。计算内容选择“计算收缩”“计算徐变”“计算活载”。规范需改为“中交 04 规范”。同时,桥面为竖直截面。2.单元信息 2.1.划分单元 本设计中,本梁单跨跨径 35m,共两跨。为保证在主梁截面变化点、永久支承、临时支承和横隔板处有节点,因此局部单元长度不相同。全桥共划分了 78 个单元,单跨 38 个单元,单跨中每个单元的具体长度:1 单元 0.5m;2-3 单元 0.7m;4 单元 0.81m;5-18 单元 1m;19-20 单元 0.75m;21-34 单元 1m;35-36 单元 0.675m;37 单元 0.55m;38 单元 0.5m。另一跨的单元与此跨对称,第 7
22、7、78 单元为中间纵向现浇单元,分别为 0.35m。2.2.建立单元模型 利用快速编辑器中的直线建模功能,采用直线内插的方式,输入各个控制断面的参数、距起点的距离单元的分段长度可以一次将整个一跨(左跨)的单元全部建立起来。由于混凝土的重度为 26KN/m,则自重系数应为 1.04。在截面几何特征描述中,在各控制断面的几何形状进行描述,同时应注意将材料类型都改为中交新混凝土:C50 混凝土。端截面预制部分的参数:计算说明书 两跨等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课程设计 18 中截面预制部分的参数:现浇部分通过附加截面来表示:线性内插快速得到模型:计算说明书 两跨等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课程设计 1
23、9 建立好左跨的梁单元模型后,采用快速编辑器中的对称方法可以快速地建立好右跨梁的单元模型,由于单元和节点对称,因此在生成的单元和节点应该依照从右到左的顺序填写以保证全桥单元和节点号的正确顺序,如图所示:现浇阶段建模:计算说明书 两跨等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课程设计 20 全桥的三维图形如图所示:3.施工信息 本桥的施工进度安排如图所示:计算说明书 两跨等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课程设计 21 3.1.第 1 施工阶段 第一施工阶段的任务是:制作第一片主梁,并在第 28 天张拉预应力筋,施工周期为 30天。由于在单元信息中的加载龄期已经输入 28 天,则此处的施工周期只需输入 2 天,表示张拉
24、预应力钢束的时间。安装单元号:1-38,张拉、灌浆预应力钢束 3、4、1、2、5,永久荷载为 4 个(横隔板重)。边界条件:在 2 号节点(永久支座)和 38 号节点(临时支座)处分别添加活动铰支座和固定铰支座(在竖向只进行正向约束),进行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约束。永久荷载:将横隔板以集中力的形式加上,分别添加在跨中(20 节点)、四分点(11、29 节点)和支点(2 号节点)。这里只考虑预制横隔板的重量,现浇横隔板的部分要在后面的施工阶段考虑。由前面内力计算的结果,预制横隔板中,端横隔板自重 4.108KN,中间横隔板自重 4.316KN。3.2.第 2 施工阶段 第二施工阶段的任务是:制作
25、第二片主梁,并在第 58 天张拉预应力筋。安装单元号:39-76,永久荷载为 4 个,张拉、灌浆钢束 8、9、6、7、10 边界条件:在 77 号节点(永久支座)和 41 号节点(临时支座)处分别添加活动铰支座和固定铰支座,进行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约束.永久荷载:分别在右跨的跨中(59 号节点)、四分点(50、68 节点)和支点(77 号节点)添加集中荷载,端横隔板自重 4.108KN,中间横隔板自重 4.316KN。3.3.第 3 施工阶段 第 3 施工阶段的任务是,养护 45 天,边界条件不变。3.4.第 4 施工阶段 第 4 施工阶段的任务是:吊装,采用两点吊装的方式吊点与临时支座的位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截面 预应力 混凝土 连续 课程设计 计算 说明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