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生磁教学设计.pdf
《电生磁教学设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生磁教学设计.pdf(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20.2 电生磁 教学设计【目标确定的依据】1.相关课程标准的陈述 2.4.3 通过实验,了解电流周围存在磁场。探究并了解通电螺旋管外部的磁场的方向。2.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九年级学生,在知识层面上,学生已经具备了对磁场的知识的初步了解,但对本节课所学的电生磁还不清楚,对其应用更是了解甚少。在能力层面上,九年级学生已经能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出一些规律,但在物理所要求的严谨性方面仍有较大不足,语言表达也有欠缺。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更重视对现象的理论分析,并引导学生自己描述现象,表达结论。3.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2013 年新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二十章第二节。即是前面所学磁现象的延伸
2、与拓展,又是将所学内容进行整理与应用的过程。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了解电流周围存在磁场。探究并了解通电螺旋管外部的磁场的方向。教学内容中实例应用与生活实际的紧密更是能够令学生切身感受到物理就在我们身边。因此,本节内容将有效引导学生将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充分结合,使其能够利用课堂知识解释甚至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产生成就感,并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物理课程的学习热情。【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了解电流周围存在磁场。2 通过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方向,了解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的相似。3.通过自学会判断通电螺线管的电流方向和两端的极性。【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方向,了解通
3、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的相似。难点:通过自学会判断通电螺线管的电流方向和两端的极性。【课时安排】1 课时【评价任务】1.目标1 设计的评价任务:通过实验了解电流周围存在磁场。评价实施:检测题检测。2.目标2 设计的评价任务:通过自学会判断通电螺线管的电流方向和两端的极性。评价实施:检测题检测。【教学活动设计】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一、导入环节(2 分钟)(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条形磁铁会使放入其中的小磁针发生偏转(边讲边演示),请思考:小磁针为什么会发生偏转?提问:除了条形磁体以外,还有什么办法可以令小磁针发生偏转?电流与磁场之间有没有相互的联系呢?今天来学习电生磁解开我们的谜
4、团。(二)出示学习目标 课件展示学习目标,指导学生观看。看学生侯课时间是否准时进入教室,是否坐端正,学习用品是否拿出并摆放整齐。目标齐读,边读边思考,人人明确本节的学习任务。二、先学环节(15 分钟)(一)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带着下列问题看课本P124-127 页内容,勾画知识点并记忆,可查资料但要独立完成。1.阅读课本p124“电流的磁效应”,完成“想想做做”,了解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磁场的方向跟电流的方向有关。2.阅读课本p125“通电螺线管的磁场”,认识螺线管,并知道通电螺线管周围存在磁场以及磁场的分布。3.阅读课本P127“安培定则”,会利用“安培定则”判断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利用10
5、分钟时间,比一比谁做的又对又快,学生自学教材(师巡视)。(二)自学检测反馈 要求:10 分钟完成自学检测题,让 4 个小组的同学到黑板前展示,要求写出题号和小组号,书写认真,第3、4 题一人,5、6 题一人。其他同学在小组长组织下校对答案,用红笔将错误画出并更正。1 _的物理学家_首先证实了_的周围存在_,在世界上第一个发现了电与磁之间的联系。2.通过“想想做做”甲图和乙图、丙图和乙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周围存在_。通过甲图和丙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的方向跟_的方 认真学习自学指导,找准指导中提出的问题,进行勾画。向有关。3将导线绕在圆筒上,就形成了_。通电后各圈导线磁场产生叠加,磁场会_。4
6、.结合课本实验,对比可知:通电螺线管的外部磁场与 _的磁场相似。5.大量的实验表明了,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跟螺线管中 _的方向有关。6.安培定则:用_握住螺线管,让_指向螺线管 中 _的 方 向,则 拇 指 所 指 的 那 端 就 是 螺 线 管 的_极。合上课本,独立完成自学检测。1-4 组的5 号同学到黑板分别板演对应的1-4题。完成后5-8 组的5 号同学评价。三、后教环节(15 分钟)1.通过奥斯特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磁场的方向跟电流的方向有关。2.通过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分布实验,可以得出什么结论?通电螺线管的外部磁场与条形的磁场相似。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
7、性跟螺线管中电流方向的方向有关。3.如何利用“安培定则”判断通电螺线管的极性。1.学生结合课本重点内容,先独立思考再合作交流。看学生参与是否积极,合作是否有序,叙述是否清晰。2.组长掌握组内的情况,记录没能解决的问题。看学生参与是否积极,合作是否有序,叙述是否清晰。发言要求:起立讨论、声音洪亮、言简意赅、明确清晰。组内认真讨论的奖励2 分,有游离于活动之外的减2 分。答案准确、组内成员都理解掌握的组内加2分。四、训练环节(13 分钟)过渡语:请同学们合上课本,完成学案上当堂检测题。10 分钟完成。(一)学生练习,教师巡视。1.奥斯特实验表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_,证明了电和磁之间是相互_的 2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生磁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