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工业大学风电场工程考试题库.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河北工业大学风电场工程考试题库.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工业大学风电场工程考试题库.pdf(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风资源 1、风的形成:大气环流(低纬环流,中纬环流,高纬环流)、季风环流(地理位置、海陆冬夏季热力差异认为海洋恒温去判断,冷高压流向低压,热空气抬升)、局地风(海陆风、山谷风,白天晚上)2、风的等级:蒲福风级 风速分级及对应的特征 风速的计算方法 vN=0.1+0.824N1.505 风向:3、测风系统 组成:传感器(测风仪)、主机、数据存储装置、电源、安全与保护装置。由于测风系统在野外,所以要求数据存储装置要有一定存储容量,而且可替换。功能:设备应具有较高的性能和精度,具有防止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保护数据安全准确的性能。二、风资源评估 1、测风数据要求(1)风场附近气象站、海洋站等长期测
2、站的测风数据 在收集长期测站的测风数据时应对站址现状和过去的变化情况进行考察,包括观测记录数据的测风仪型号、安装高度和周围障碍物情况(如树木和建筑物的高度,与测风杆的距离等),以及建站以来站址、测风仪器及安装位置、周围环境变动的时间和情况等。注:气象部门海洋站保存有规范的测风记录,标准观测高度距离地面 10m。1970 年以后主要采用 EL 自记风速仪,以正点前 10min 测量的风速平均值代表这一个小时的平均风速。年平均风速是全年逐小时风速的平均值。应收集长期测站以下数据:a)有代表性的连续 30 年的逐年平均风速和各月平均风速。注:应分析由于气象站的各种变化,对风速记录数据的影响。b)与风
3、场测站同期的逐小时风速和风向数据。c)累年平均气温和气压数据。d)建站以来记录到的最大风速、极大风速及其发生的时间和风向、极端气温、每年出现雷暴日数、积冰日数、冻土深度、积雪深度和侵蚀条件(沙尘、盐雾)等。注:本标准中逐小时风速、风向、温度和气压数据分别是每个小时的平均风速、出现频率最大的风向、平均温度和平均气压。(风速、风向、气温、气压、极端气候)(平均值、极大值-)(2)风场测风数据 应按照 GB/T 18709-20XX 年的规定进行测风,获取风场的风速、风向、气温、气压和标准偏差的实测时间序列数据,极大风速及其风向。2、测风数据处理(1)总则 测风数据处理包括对数据的验证、订正,并计算
4、评估风能资源所需要的参数。(2)数据验证 数据验证是检查风场测风获得的原始数据,对其完整性和合理性进行判断,检验出不合理的数据和缺测的数据,经过处理,整理出至少连续一年完整的风场逐小时测风数据。数据检验 完整性检验 a)数量:数据数量应等于预期记录的数据数量。b)时间顺序:数据的时间顺序应符合预期的开始、结束时间、中间应连续。合理性检验 a)范围检验,主要参数的合理范围参考值见表 1。表 1 主要参数的合理范围参考值 主要参数 合理范围 平均风速 0小时平均风速40m/s 风向 0小时平均值360 平均气压(海平面)94kPa小时平均值106kPa b)相关性检验,主要参数的合理相关性参考值见
5、表 2。表 2 主要参数的合理相关性参考值 主要参数 合理范围 50m/30m 高度小时平均风速差值 2.0m/s 50m/10m 高度小时平均风速差值 4.0m/s 50m/30m 高度风向差值 22.5 c)趋势检验,主要参数的合理变化趋势参考值见表 3。表 3 主要参数的合理变化趋势参考值 主要参数 合理变化趋势 1h 平均风速变化 6m/s 1h 平均温度变化 5 3h 平均气压变化 1kPa 注:各地气候条件和风况变化很大,三个表中所列参数范围供检验时参考,在数据超出范围时应根据当地风况特点加以分析判断。不合理数据和缺测数据的处理 检验后列出所有不合理的数据和缺测的数据及其发生的时间
6、。对不合理数据再次进行判别,挑出符合实际情况的有效数据,回归原始数据组。将备用的或可供参考的传感器同期记录数据,经过分析处理,替换已确认为无效的数据或填补缺测的数据。计算测风有效数据的完整率,有效数据完整率应达到 90%。有效数据完整率按下式计算:%100应测数目无效数据数目缺测数目应测数目有效数据完整率 式中:应测数目测量期间小时数;缺测数目没有记录到的小时平均值数目;无效数据数目确认为不合理的小时平均值数目。验证结果 经过各种检验,剔除掉无效数据,替换上有效数据,整理出至少连续一年的风场实测逐小时风速风向数据,并注明这套数据的有效数据完整率。编写数据验证报告,对确认为无效数据的原因应注明,
7、替换的数值应注明来源。此外,宜包括实测的逐小时平均气温(可选)和逐小时平均气压(可选)。(3)数据订正 531 目的 数据订正是根据风场附近长期测站的观测数据,将验证的风场测风数据订正为一套反映风场长期平均水平的代表性数据,即风场测风高度上代表年的逐小时风速风向数据。532 当地长期测站宜具备以下条件才可将风场短期数据订正为长期数据:a)同期测风结果的相关性较好;b)具有 30 年以上规范的测风记录;c)与风场具有相似的地形条件;d)距离风场比较近。533 应收集的长期测站有关数据见 4.1.2。534 数据订正的方法见附录 A。(4)数据处理 541 目的 将订正后的数据处理成评估风场风能资
8、源所需要的各种参数,包括不同时段的平均风速和风功率密度、风速频率分布和风能频率分布、风向频率和风能密度方向分布、风切变指数和湍流强度等。542 平均风速和风功率密度 月平均、年平均;各月同一钟点(每日 0 点至 23 点)平均、全年同一钟点平均。(年、月;平均、同一终点平均)风功率密度的计算方法niiwpvD13)(21 (W/m2)。543 风速和风能频率分布 以 1m/s 为一个风速区间,统计每个风速区间内风速和风能出现的频率 s。每个风速区间的数字代表中间值,如 5m/s 风速区间为 4.6m/s 到 5.5m/。544 风向频率及风能密度方向分布 计算出在代表 16 个方位的扇区内风向
9、出现的频率和风能密度方向分布。风能密度方向分布为全年各扇区的风能密度与全方位总风能密度的百分比。风能密度的计算方法见附录 B2。注:出现频率最高的风向可能由于风速小,不一定是风能密度最大的方向。545 风切变指数 推荐用幂定律拟合,风切变幂律公式和风切变指数的计算方法见附录 B3。如果没有不同高度的实测风速数据,风切变指数取 1/7(0.143)作为近似值。注:近地层任意高度的风速,可以根据风切变指数和仪器安装高度测得的风速推算出来。估算风力发电机组发电量时需要推算出轮毂高度的风况。546 湍流强度 风能资源评估中采用的湍流指标是水平风速的标准偏差,再根据相同时段的平均风速计算出湍流强度(IT
10、)5461 湍流强度的计算方法见附录 B4。5462 逐小时湍流强度。逐小时湍流强度是以 1h 内最大的 10min 湍流强度作为该小时的代表值。546 订正后的风况数据报告格式(示例)见附录 C。通过对风电场测风塔一年测风数据的分析处理,采用参考气象站系列资料评价风资源数据的代表性,并推算代表年各风能要素。以测风塔为代表的风电场场址风能资源评价结论如下:一、经过代表年订正后的测风塔各高度全年平均风速分别为 m/s;相应的风功率密度分别为 W/m2。风电场风功率密度等级,风能资源较好,具有开发价值。二、风场区域代表年 70m 全年主导风向,频率%,风能密度分布最大方向,频率%三、风电场址海拔高
11、度在 m 之间,空气密度为 kg/m3。四、测风塔代表年 70m 高度 3m/s25m/s 全年有效风速小时数分别为 h,占总数的%五、风电场轮毂高度处 50 年一遇最大风速为 m/s。风速 15m/s 的湍流强度较小。根据国际电工协会 IEC61400-1(2005)标准判定本风电场工程可以选择类风力发电机组。风功率密度等级 风功率 10m 高度 30m 高度 50m 高度 应用于密度等级 风功率密度 W/m2(50)年平均风速参考值m/s 风功率密度 W/m2(80)年平均风速参考值m/s 风功率密度 W/m2(100)年平均风速参考值m/s 并网风力发电 1 100 4.4 160 5.
12、1 200 5.6 2 100150 5.1 160240 5.9 200300 6.4 3 150200 5.6 240320 6.5 300400 7.0 较好 4 200250 6.0 320400 7.0 400500 7.5 好 5 250300 6.4 400480 7.4 500600 8.0 很好 6 300400 7.0 480640 8.2 600800 8.8 很好 7 4001000 9.4 6401600 11.0 8002000 11.9 很好 三、风电场选址 1、宏观选址(1)基本概念 风电场宏观选址即风电场场址选择。是在一个较大的地区内,通过对若干场址的风能资源
13、和其它建设条件的分析和比较,确定风电场的建设地点、开发价值、开发策略和开发步骤的过程,是企业能否通过开发风电场获取经济利益的关键。(2)影响因素 风能资源和其它相关气候条件、地形和交通运输、工程地质、接入系统、其它社会政治和经济技术因素。(3)基本原则 1、风能资源丰富,风能质量好 年平均风速一般应大于 5m/s,风功率密度一般应大于 150W/m2。尽量有稳定的盛行风向,以利于机组布置。风速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较小,降低对电网的冲击。垂直风剪切较小,以利于机组的运行,减少机组故障。湍流强度较小,尽量减轻机组的振动、磨损,延长机组寿命。湍流强度超过 0.25,建风电场就要特别慎重。选机型时要和厂
14、家充分交流,看机组是否能够承受。2、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地区发展规划。3、满足联网要求。4、具备交通运输和施工安装条件。5、保证工程安全。避免洪水、潮水、地震和其它地质灾害、气象灾害等对工程造成破坏性的影响。6、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避开鸟类的迁徙路径、侯鸟和其它动物的停留地或繁殖区。和居民区保持一定距离,避免噪声、叶片阴影扰民。减少耕地、林地、牧场等的占用 7、满足投资回报要求。(4)方法步骤 1、确定备选场址(1)三种途径:(根据已建风电场的发电情况,判断新风电场的开发前景)、(已进行过风能资源的调查)、(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和部分省区的有关部门绘制了全国或地区的风能资源分布图,按照风功率密度和
15、有效风速出现小时数进行风能资源区划,四个等级分区:风能丰富区、较丰富、可利用、欠缺区,某一风电场场址的风能资源不一定严格符合上述分区)更小的范围选址来讲,更多的是要借助地形图。(2)实地考察:考察内容、风能大小考察(气象局、居民、观察风成地貌)之后确定 2、风能资源测量 测风塔的位置和数量一定要在地形图上先确定,再到现场调整并最终确定;提高测量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90%)3、场址比选 风能资源和相关气象条件、地形和交通条件、工程地质条件(场址稳定,地震烈度小,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较好的场址)、接入系统条件(比较各场址和现有变电站的距离)、政府居民、环保、用地、投资及电价对比、装机容量 定量
16、分析 2、微观选址 风电场微观选址即风电机组位置的选择。通过对若干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确定风电场风电机组的布置方案,使风电场获得较好的发电量(原则)。(1)基本原则 1、尽量集中布置。2、尽量减小风电机组之间尾流影响,增加风电机组之间的距离。风向集中的场址列距可以小一些,多行布置时,呈梅花形布置。这和集中布置的原则是矛盾的。方案比较就要在矛盾中寻求最优。3、避开障碍物的尾流影响区。值得注意的是,多行多列布置的能量损失,和地形、地面粗糙度也有关系。4、满足风电机组的运输条件和安装条件。5、视觉上要尽量美观。(2)步骤 1、确认风电场可用土地的界限。2、结合地形、地表粗糙度和障碍物等,利用风电场测
17、站所测的并经过订正的测风资料,在风电场范围内绘制出一定轮毂高度的风能资源分布图。3、根据微观选址的基本原则和风电场的风能资源分布图,拟定若干布置方案,并用软件对各方案进行优化。4、对各方案的发电量、尾流影响、投资差异及其它相关因素进行经济技术综合比较,确定最终的布置方案,绘制风电机组布置图 3、机型比选 风电机组按是否接入电网分为离网型和并网型两类。并网型四类:定桨距(控制容易,故障率低;发电效率低)、变桨距(提高风能转化效率)、变速恒频(提高机电转化效率)和变桨变速(变桨距、变速恒频结合用,风能转换效率、机电转换效率都高;结构复杂,控制复杂,故障率高)机型比选的主要因素:1、满足场址的气候条
18、件 2、注意场址的交通运输条件的制约。3、顺应风电机组发展趋势 4、价格 5、售后服务 机型比选的方法步骤:1、根据交通运输条件和安装条件,确定单机容量的范围。2、根据气候条件,确定几种备选的机型。3、用 WAsP 软件将几种备选机型作初步布置,计算出其理论发电量。4、对各备选机型及其配套费用作投资估算。其中风电机组的价格用最新的招标价格计算 5、计算各备选机型的度电成本、千瓦投资等指标。6、结合各备选机型的特征参数、结构特点、控制方式、成熟性、先进性、售后服务等进行综合的技术经济比较,确定机型 4、风电场年上网电量的计算 需要准备的资料有:(1)数字化地形图(2)经过订正的场址测站的风速风向
19、数据和测站的位置、风速计高度。(3)选定机型的功率曲线、推力曲线。(4)场址内障碍物的大小、位置和孔积率。1、计算各风电机组标准状态下的理论发电量(a.数字化地形图 b.经过订正的场址测站的风速风向数据和测站的位置、风速计高度 c.选定机型的功率曲线、推力曲线 d.场址内障碍物的大小、位置和孔积率)2、尾流影响修正 3、空气密度修正 4、可利用率折减 5、功率曲线保证折减 6、叶片污染折减 7、湍流强度折减 8、气候影响折减 9、损耗和厂用电折减 10、根据场址的具体情况,作其它折减 5、软件 WAsP 软件(计算风电场发电量工具)WindFarmer 用于风电场设计和分析 四、风电场场址地质
20、勘探 1、地质勘查任务和内容 1 提供为风能资源评估和选址所需的场区地形图。2 对风电场场址的区域构造稳定性作出评价。(防震)3 初步查明风电场场址的工程地质条件,对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作出初步评价。4 根据需要进行天然建筑材料勘察。5 根据需要进行施工和生活用水水源的调查。2、风电场场址分类(地层层次多少、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地下水深浅、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简单场地 中等复杂场地 复杂场地 3、方法 比例尺 150000 和 11000015000 的地形图 地质点应具有代表性,布置在地貌单元分界线、地层界线和地质现象上;3-5cm 场地越复杂,勘测深度越深(30 20-30 15-20;50 30
21、-50 20-30)一定数量钻孔、水样代表性 4、勘察成果(报告书写包括部分)第二十九条 在预可行性研究阶段,风电场场址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应包括正文、附图和附件。第三十条 正文应包括绪言、区域构造稳定性、场地基本地质条件、场地工程地质评价、结论与建议。第三十一条 附图包括工程地质平面图、工程地质纵、横剖面图。附件可根据实际情况提供 五、风电场可行性报告 第一章 综合说明 1 概述:2 风能资源:3 工程地质:4 项目的任务和规模:5 风电机组选型和布置:6 电气:7 工程消防设计 8 土建工程:9 施工组织设计 10 工程管理设计:11 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设计;12 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设计 13
22、 工程设计概算 14 经济及社会效果分析 15 结论:综述本风电场建设总的结论意见,提出今后工作意见。16 附图、附表及附件 第二章第十几章:各条逐一详细介绍 六、风电场的设计 1 设计单位的选择(有资质的)2 设计内容(1)总体设计(2)基础设计(地质勘测)(3)选择变压器(外部电网、内部发电情况)(4)变电站设计(5)架空线路设计(6)中央控制室及其它建筑物设计(7)道路规划(土建工程过程中、建设完成之后)和绿化设计 3、基础设计 地基基础设计(陆上)(1)地基设计基础级别 (2)(3)海上基础设计(海上)1、(1)海上风电机组基础的形式 单桩基础(受海深影响、冲刷);重力式基础(浅水、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北 工业 学风 电场 工程 考试 题库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