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二物理声现象题型总结及解题方法.pdf
《人教版初二物理声现象题型总结及解题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初二物理声现象题型总结及解题方法.pdf(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人教版初二物理声现象题型总结及解题方法 单选题 1、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若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则听到的声音()A频率不变,音调变高 B频率变高,音调变低 C频率变低,音调变高 D频率变低,音调变低 答案:D 解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大小相同的力度拨动钢尺,钢尺振动的幅度相同,则听到的声音响度相同;振动的快慢变低了,即频率变低,则听到的声音音调变低。故 ABC 错误,D 正确。故选 D。2、为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某学校教室、走廊等墙壁上张贴了如图所示的标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 A“静”表示要控制声音的音调低一点 B“
2、禁止大声喧哗”是指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禁止大声喧哗”中的“大声”是指声音的响度大 D老师能听出是哪个同学在大声喧哗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 答案:C 解析:AC声音的强弱叫响度,“静”表示要控制声音的响度小一点;“禁止大声喧哗”中的“大声”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 A 错误,C 正确;B减弱噪声有三种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禁止大声喧哗”防止了噪声的产生,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 B 错误;D音色反应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其音色是不同的。老师能听出是哪个同学在大声喧哗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故 D 错误。故选 C。3、笛子是古老的民族乐器,分为
3、南笛和北笛。二者相比,南笛的管身长且粗,北笛的管身短且细。南笛声音浑厚柔和,北笛声音清脆明亮。以上关于南笛和北笛声音的描述,主要是指声音的()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速度 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的描述,南笛声音浑厚柔和,北笛声音清脆明亮,都是指对于音色的描述。故选 B。4、声既可传递信息,又可传递能量。下列事例中属于声传递能量的是()3 A渔民利用声呐系统探知鱼群 B洗碗机利用超声波洗碗 C医生利用听诊器诊断人的疾病 D汽车利用倒车雷达探测障碍物 答案:B 解析:A渔民利用声呐系统探知鱼群,是根据渔船发出的超声波返回的时间探知鱼群的信息,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 A 不符合题意;B洗碗机
4、利用超声波的快速振动,除去碗上的污垢,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 B 符合题意;C医生利用听诊器听声音,从而获得人的身体是否有病的信息,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 C 不符合题意;D汽车利用倒车雷达可以探测障碍物离车有多远,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B。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如图甲,用力敲鼓可使音调变高 B如图乙,最新磁悬浮蓝牙音箱是高科技产品,发声不需要振动 C如图丙,笛子比二胡发出声音的响度大,音调高 D如图丁,敲击水杯时水越多音调越高 4 答案:C 解析:A用力敲鼓,改变的是敲击的力度,影响了振动的幅度,则可使响度变大,故 A 错误;B振动产生声音,故 B 错
5、误;C如图丙,笛子振动的幅度比二胡大,笛子比二胡发出声音的响度大,笛子在相同的时间内振动的频率大于二胡,故笛子比二胡的音调高,故 C 正确;D敲击水杯时水越多,振动越慢,音调越低,故 D 错误。故选 C。6、在公共场所交谈要轻声,是指要控制声音的()A音色 B响度 C音调 D频率 答案:B 解析:轻声是指声音小,因为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所以在公共场所交谈要轻声,是指要控制声音的响度。故 ACD不符合题意,B 符合题意。故选 B。7、为了监督司机是否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安装了固定测速仪。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道路中间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
6、到测速仪接收到经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 0.6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 0.4s,若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 1s,超声波的速度是 340m/s。则()A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约为 204m 5 B汽车接收到第二次信号时,距测速仪约为 68m C汽车的速度约为 34m/s D汽车的速度约为 30.9m/s 答案:B 解析:AB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汽车距测速仪 1=1=340m/s 0.6s2=102m 汽车接收到第二次信号时,汽车距测速仪 2=2=340m/s 0.4s2=68m 故 A 不符合题意,B 符合题意;CD汽车在两次信号的间隔过程中,行驶
7、的距离=1 2=102m 68m=34m 汽车行驶 34m 所用的时间=1+2=1s 0.3s+0.2s=0.9s 汽车的车速为=34m0.9s 37.8m/s 故 CD 不符合题意。故选 B。8、儿童公园中设置了如图 1 金属管做的传音筒,有图 2 甲、乙、丙三个声音(甲乙丙三个 声音在同一设置的示波器中显示的波形图如下)分别从同一根金属管这边喇叭传到另一头的 喇叭位置(声音在金属管中传播的路径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6 A乙声音传播时间最长 B甲丙声音的响度相同 C这个装置只利用了金属管来传播声音 D甲声源比乙声源在相同的时间里振动的次数多 答案:B 解析:A甲、乙、丙三个声音在金属管
8、中传播路径相同,传播介质也相同,所以传播速度也相同,根据=可知,三个声音在金属管中传播时间一样,故 A 错误;B由图 2 甲丙的波形图可知,甲、丙两声音振动的幅度相同,声音响度相同,故 B 正确;C金属管是中空管,所以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会通过两种介质传播:金属管和管内空气,故 C 错误;D由图 2 甲乙的波形图知:甲、乙两声音在相同的时间里振动次数相同,故 D 错误。故选 B。9、同学们利用业余时间排练节目,准备庆祝建党 100 周年文艺汇演。小强同学在练功房外就能分辨出小刚同学的独特嗓音。小强判断的主要依据是()A小刚的音色 B小刚歌声的频率 C小刚歌声的响度 D小刚歌声的音调 答案:A 7
9、解析:不同人的音色不同,小强同学在练功房外就能分辨出小刚同学的独特嗓音,主要是依据小刚的音色来判断的。故选 A。10、月球上的航天员不能像在地球上那样直接面对面交谈,而需要借助无线电通信设备,其原因是月球上()A只能传递超声波 B是真空环境,声音不能传播 C声音传播速度快 D航天员声带无法振动发声 答案:B 解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月球上没有空气,是真空环境,声音不能传播,所以月球上的航天员需要借助无线电通信设备来交流。故 B 符合题意,ACD 不符合题意。故选 B。多选题 11、下图所示为有关声现象的实验,关于各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8 A甲图中通过听声音和观察纸屑跳动的幅度可以探究响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初二 物理 现象 题型 总结 解题 方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