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中历史《第5课农耕时代的商业和城市》教案岳麓版必修.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2高中历史《第5课农耕时代的商业和城市》教案岳麓版必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高中历史《第5课农耕时代的商业和城市》教案岳麓版必修.pdf(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 5 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和城市 课标要求 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落实课标 一、商业的发展 1、原始社会出现物物交换的原始商业;2、商朝出现专职商人和货币;3、周朝实行“工商食官”政策,对商业进行集中统一管理;4、春秋战国出现高潮: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私商崛起;货币丰富;城市繁荣;5、西汉:抑制私营商业;开通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对外贸易起步,沿商路兴起一系列城镇。(魏晋南北朝政局动荡,商业萧条)6、隋唐时期蓬勃发展:运河开通,外贸繁荣,都会与港口众多;城镇商业实行坊市分离制,政府对商业严格统一管理;中唐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7、宋朝出现新的高峰:
2、官府放松了商业监管:城镇经济繁荣,商业在空间上打破市坊界限,乡村允许设市贸易;商业经营时间取消限制,出现晓市和夜市;边境与少数民族的榷场贸易频繁;海外贸易活跃,泉州等港口城市兴盛;四川出现纸币交子。8、明清时期出现新特点:众多以经济职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和港口城市兴起;货币经济占据主导地位,白银成为主要货币;农产品的商业化程度提高;大批区域性商人群体崛起。二、古代商业特点 1、我国古代商业起源较早,商业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的发展繁荣;从发展趋势上看,城市对政治中心的依赖性逐渐减弱;2、国内贸易、边境贸易和对外贸易全面发展;3、政府对城镇商业活动的行政限制逐渐减少;4、政府长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业始终是自然经济的补充,没有占据主导地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5课农耕时代的商业和城市 2012 高中历史 农耕 时代 商业 城市 教案 岳麓版 必修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