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高中地理选修1《第三章地球的演化和地表形态的变化第三节地表形态的变化》__1.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人教高中地理选修1《第三章地球的演化和地表形态的变化第三节地表形态的变化》__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高中地理选修1《第三章地球的演化和地表形态的变化第三节地表形态的变化》__1.pdf(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3.3 地表形态的变化 导学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理解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的概念和种类,以及它们所形成的各种地形;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地理景观图的能力 2.使学生了解外力作用各表现形式之间的关系,理解它们是如何推动地表形态的演化的,培养学生地理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观点,从而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3.使学生理解地表形态对人类生产生活所产生的重大影响,以及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变化所起的极大的作用,使学生明确人类必须根据自然规律来改造自然环境,初步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的观点。教学重点 1.风化、侵蚀、搬运、沉积作用所形成的不同的地表形态。2.外力作用各表
2、现形式相互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 1.外力作用各表现形式所形成的不同的地表形态。2.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的观点。教学方法 观察、讨论法,归纳总结 教学媒体 投影仪、图片【学习过程】1、课前预习:外力作用能量来源 表现形式 对地貌的影响 学生回答,教师展示学生预习情况,不足之处一起探究 2、【导入新课】前面我们学习了内力作用,它使得地表形态变得高低起伏不平,就好像是一个雕塑作品的“粗毛坯”,要完成这座雕塑还需要用刻刀精心雕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大自然的这把细致的刻刀外力作用。3、教学过程 探究一、理解风化,侵蚀,搬运,堆积的外力作用 播放视屏,大河的源头到入海,借此理解风化,侵蚀,搬运,堆积作
3、用 展示高山浑圆的石头 展示峡谷地貌 展示中下游平坦的平原 展示入海处三角洲的景观 教师教授为主,学生理解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探究二:流水、风力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貌(要求学生课前收集有关景观图,课上小组展示,并完成表格。外力 侵蚀地形 沉积地形 主要分布区 风力作用 干旱、半干旱区 流水作用 湿润、半湿润区 外力作用还有海浪,冰川的作用,播放视屏,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最后要求学生记忆完成下表,并能识图 外力作用 形成的地貌形态 分布地区 风化作用 使地表岩石被破坏,碎屑物残留在地表,形成风化壳(注:土壤是在风化壳基础上演变而来的)普遍(例:花岗岩的球状风化)侵 蚀 作 用 风力侵蚀 风力吹蚀和磨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三章地球的演化和地表形态的变化第三节地表形态的变化 高中地理 选修 第三 地球 演化 地表 形态 变化 三节 _1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