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瘫患者的良肢位的摆放.pdf
《偏瘫患者的良肢位的摆放.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偏瘫患者的良肢位的摆放.pdf(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创作者(人):轻秘张 日 期:贰零贰贰 年 1月 8 日 创作者(人):轻秘张 日 期:贰零贰贰 年 1月 8 日 偏瘫患者的(一)良肢位摆放 创作者(人):轻秘张 日 期:贰零贰贰 年 1 月 8 日 (一)良肢位摆放 1:良肢位:正确的卧位姿势在康复医学中称为良肢位。2:良肢位摆放是基本康复手段的一种。它是为了保持肢体的良好功能而将其摆放在一种位置或保持一种姿势。3:进行良肢位摆放是因为不正确的卧位姿势可以诱发加重痉挛,进而引发关节挛缩,导致患者严重的功能障碍。4:偏瘫后常见的异常姿态:(上肢表现的是典型的屈肌模式,下肢表现的是典型的伸肌模式)(1)上肢可出现的典型姿势是:肩部下沉 肩关节
2、外展、内旋 前臂旋前或旋后 腕关节掌屈 手指屈曲,拇指内收屈曲 肩手综合征(2)下肢可出现的典型姿势是:患侧骨盆上抬且向后方旋转下肢外旋;髋膝关节伸展;创作者(人):轻秘张 日 期:贰零贰贰 年 1月 8 日 创作者(人):轻秘张 日 期:贰零贰贰 年 1月 8 日 踝关节趾屈、内翻,足尖着地。(3)站立位的异常姿势:头向患侧屈曲,面部转向健侧;躯干向患侧弯曲且向后方旋转;肩下沉后缩,肩关节内收、内旋;肘关节屈曲于胸腹前,前臂旋前;垂腕、手指屈曲呈握拳状。5:良肢位摆放的目的:预防关节挛缩、畸形 预防压疮 使患者感觉舒适 为进一步康复训练创造条件 6:正确的良肢位是指为防止或对抗痉挛模式的出现
3、,保护肩关节以及早期诱发分离运动而设计的一种临时性的治疗性体位。7: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的开始时间:早期介入。因为肢体功能在脑卒中后 3 个月内恢复最快,在神经功能恢复的高峰期给予强化训练,即在入院急性期在治疗的同时进行良肢位的摆放并坚持全过程。8:良肢位摆放得常用方法:仰卧位、健侧卧位、患侧卧位 (二)偏瘫患者的良肢位摆放 1:偏瘫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弛缓期、痉挛期、相对恢复期。创作者(人):轻秘张 日 期:贰零贰贰 年 1月 8 日 创作者(人):轻秘张 日 期:贰零贰贰 年 1月 8 日 2:在弛缓期的良肢位摆放方法(1)仰卧位方法:患者头下垫枕,头稍偏向健侧,面部朝向患侧,枕头高度要适当,
4、不宜过高,胸椎不得出现屈曲。患侧臀部下方垫一个枕头(目的:使患侧骨盆向前突,防止髋关节屈曲、外旋)。患侧肩关节下方垫一个小枕头(目的:使肩胛骨向前突)。上肢肩关节伸展,置于枕头上,腕关节背伸,手指伸展。下肢大腿及小腿中部外侧各放一砂袋(目的:防止髋关节外展、外旋),腘窝处垫一小枕头(目的:防止膝关节过伸展)。创作者(人):轻秘张 日 期:贰零贰贰 年 1月 8 日 创作者(人):轻秘张 日 期:贰零贰贰 年 1月 8 日 注意事项:避免被子太重而压迫偏瘫足造成足尖的外旋,足底此时不垫物是为了协助患者活动踝关节以防止足下垂。避免使用过高的枕头,头部不要有明显的左右偏斜(可以稍偏向患侧)骶尾部、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偏瘫 患者 良肢位 摆放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