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9(2021新版).doc
《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9(2021新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9(2021新版).doc(4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2021新版)第一单元 植物的生长变化1.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教材简析】本课通过引领学生观察不同植物的种子,认识到种子是多种多样,从而进一 步感受生物的多样性。通过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认识到尽管种子的外部形态千差万别,但内部结构基本相同,进一步构建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认知。 本课是单元起始课,要通过对内部结构的观察,帮助学生建立起种子中孕育 着新生命的认识,学习运用解剖的方法观察生物的内部结构。激发学生研究植物一生生长变化的兴趣。【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对于多种多样的植物种子有一定的了解,但对种子内部的结构特征,了解的还不是非常清楚,同时对于种子
2、是否真正孕育着新生命还是会存在质疑。四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但工具的使用还不够熟练,需要老师细致的指导。本节课需要用放大镜来观察种子,用镊子解剖,研究种子的内部结构。解剖种子顺序和细节要求,需要教师进行示范和指导,避免出现撕破、断裂,遗失等解剖问题,导致观察结果出现错误。【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植物种子多种多样,大小、形状等外部形态各不相同。 2.掌握种子都有种皮和胚,有些植物种子中有胚乳。 3.知道胚是新植物的幼体,新的植物是由的胚发育来的。 4.了解大部分绿色开花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科学探究目标1.能用解剖的方法研究种子的内部结构。 2.会用用放大镜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
3、3.能用画图、文字等方法记录种子的内部结构特征。 4.能通过观察比较发现种子内部结构的共同特征。科学态度目标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表现出对种子内部结构的探究兴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种子是人类的主要粮食资源,保护植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教学重难点】重点观察比较发现种子内部结构的共同特征。难点能用解剖的方法研究种子的内部结构,认识到新的植物是由的胚发育来的。【教学准备】教师种子萌发的视频,班级记录表,教学课件等。小组干蚕豆种子、浸泡过的蚕豆种子、学生收集的其他植物的种子、放大镜、 镊子、白纸等。【教学过程】一、聚焦引入: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1.我们已经研究了动物的生命过程,那么植物的
4、生命过程又是怎样的呢?2.植物新生命的开始又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3.出示种子图片。小结: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新生命的,种子有哪些特征呢,为什么会发育成为新的植物。二、实验探究:(预设18分钟)1.课前,老师请同学们收集了各种各样的种子,请四人小组分享你们带来的种子,并说一说它们的特征。2.请小组派代表同学来展示分享。(充分调动感官,用眼、鼻、手等感觉器官从颜色、形状、大小、气味、表面光滑程度等方面进行观察和描述。)3.分享按照这样的格式。例如:我收集的种子是什么植物的种子?它是什么样子的?4.分享你的发现。(预设:我收集的是红豆的种子,它是红色的,圆圆的,种脐有点白,用手摸,表面很光
5、滑。我收集的是夜来香的种子,它圆圆的,黑色的,比红豆种子小一些,摸上去,有些粗糙。)小结:通过同学的分享,我们发现种子的外部形态各不相同, 那么内部结构是怎样的呢?请你来猜一猜?并把你的想法画在记录手册上。5.交流猜测。(预测:种子内部有根茎叶等,教师将学生的猜测记录在黑板上。)6. 实验:观察解剖蚕豆(1)种子内部到底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解剖蚕豆种子观察。(2)在这个实验中,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使用镊子注意安全,不要损伤种子的内部结构)(3)老师给你提供以下实验材料,请同学们观察浸泡前和浸泡后的蚕豆。用镊子由外到内解剖浸泡后的蚕豆,并观察内部结构,把你的观察发现记录在课堂记录表中。
6、(4)请小组长领取材料,开始实验。(教师走动指导)(5)实验记录单三、研讨:实验发现(预设12分钟)1.大家都已经完成观察记录表了吗?2.请小组派同学来说一说,你的发现?对比干种子和浸泡后的种子,你有什么观察发现?(预设:干蚕豆稍微小一些,浸泡过的蚕豆胀大了;它们外面都有“皮”包裹着,这个 “皮”叫做种皮。种子皮 的作用是保护内部结构不收损害。)3.种子内部结构是怎样的呢?(预设:种子上面尖尖的是胚芽,下面是小齿状的是胚根,我们看到的两半是子叶,胚根、胚芽、子叶合起来是植物的胚)5.种子内部结构中,哪一部分会发育成新植株呢?(预设:胚根胚芽部分,可能会发育成新植物。)6.蚕豆种子内部结构是这样
7、的,那么其它植物的种子是不是也这样?同学们可以在课后,浸泡一些不同植物的种子,找一找他们和蚕豆种子哪些结构是一样的。四、拓展延伸:(预设5分钟)1. 大家可以把收集到的不同的植物种子,根据它的外观特点,做成创意的种子画,并标准不同的植物名称,让它成为一副既有观赏性,又有科普性的作品。下周我们进行优秀作品的展评。【教学后记】2.种植凤仙花【教材简析】教科书选择的植物是风仙花。风仙花是一种常见的生命力很强的植物,容易栽培和管理,成熟的植物可以完整的呈现六大器官,有利于帮助学生构建植物体模型。本单元共8课,从种子开始,追随植物生长发育的过程,按照植物新器官出现的顺序组织教学内容。第2课“种植风仙花”
8、,是整个单元教学活动的重要保障。包括三个主要活动,一是种植风仙花:二是制作种植杯:三是制定观察计划。引领学生在实操中体会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学情分析】第1课学生己经认同种子中的胚是新生命的幼体,种子可以萌发发育成新的植物。但是种子如何发育成新的植物?所有的种子都能发育成新的植物吗?种子萌发后植物又是怎样生长变化的?只有亲自种种植一株植物,才能在实际观察中找到答案。本节课立足于观察种子如何在土堆中萌发,以及为后续的研究活动提供观察材料,组织学生开展种植风仙花的活动。载培活动是否成功,载培的植物能否健康成长,能否做好观察计划、收集有效信息是本单元教学目的得以达成,教学活动得以顺利推进的重要保障。
9、【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学会种植凤仙花的一般方法。2.学会多种观察记录方法。科学探究目标1.会用播种的方法栽培植物。2.能基于研究需要制定观察计划。3.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视频等收集记录植物生长变化到的相关信息。4.能利用多种感官观察研究植物体的外部形态特征。科学态度目标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持续保持对植物生长变化及结构与功能的探究兴趣。2.乐于通过长期观察记录研究植物一生的生长变化。3.在养植植物过程中表现出对生命的珍爱。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体会到环境与植物生长生存及繁殖之间的关系,具有保护环境的意识。2.意识到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保护植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教学
10、重难点】重点学会种植凤仙花的一般方法。难点学会使用多种方法记录凤仙花的发芽以及生长过程。【教学准备】教师种植过程微视频、班级记录表、教学课件等。小组一份凤仙花种子、一个一次性透明塑料杯、一份泥土、若干张餐巾纸、一个洒水壶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1.凤仙花种子在什么条件下可以萌发呢?2.凤仙花种子在什么条件下可以萌发呢?二、科学探索(预设20分钟)1.凤仙花的播种步骤?选种放土下种浇水2.你会选择怎样的种子呢?要挑选那些颗粒饱满的、没有受过损伤的种子。这个过程叫选种。3.种植凤仙花的花盆如何准备?选一个合适的花盆,把一块小石块放在花盆的出水孔上,然后放入适量的
11、土。4.你知道盖小石块的作用吗?防止花盆内积水使种子糜烂。5.土壤的选择有什么要求?适量的土壤、疏松、肥沃、微酸。6.如何下种?用手指在土中按23个小坑,深度约 1 厘米,每个小坑里放1粒凤仙花的种子,再用土盖上。7.下种完成还要做什么呢?往花盆中浇适量的水,使土壤湿润,将它放在温暖的、有阳光的地方。8.怎样才能看到种子在土壤中的变化?种植杯的种植方法:在透明玻璃杯的内壁垫几层纸,装进一些土壤,使纸巾贴住杯壁。把凤仙花种子放在杯壁和纸的中间(不同的方向都放置种子)。往土壤中浇适量的水,不要让种子浸在水里。三、研讨:实验发现(预设15分钟) 1.观察的内容有哪些?注意观察记录透明种植杯中的种子生
12、长变化情况:种子先长出什么,再长出什么。不同方向放置的种子根的生长方向。每天测量一次根的长度并记录下来。注意观察记录花盆中的凤仙花生长变化情况: 凤仙花种子在第几天破土而出。 刚出土的凤仙花是什么样子的。 出土两天后的凤仙花是什么样子的。 定期测量并记录凤仙花的高度。 观察记录凤仙花叶子的形状和数量。2.有哪些记录方法呢?表格式、日记式、文字图片式3.要记录生长变化过程中几个关键时间:播种生根发芽花蕾开花结果成熟以上时间要准确记录,除文字外,最好配有照片或图画,最好要有自己独特的发现。四、课后拓展植物除了可以用种子繁殖,马铃薯的茎,天竺葵的枝条,都能长出小芽,继续生长哦!【教学后记】3.种子长
13、出了根【教材简析】种子长出了根是四年级下册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的第3课。前两节课,学生已经了解了种子是新生命的开始,还动手种植了凤仙花,这一节课,主要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探索根的作用。学生种植植物后经过一段时间,播种在花盆中的种子和种在种植杯中的种子 都陆续萌发了,但也有学生的种子没有萌发,通过展示交流引领学生找到种子没有萌发的原因,进一步强化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环境条件的认知。那么,为什么先长出根呢?根有什么作用呢?教科书先让学生根据所观察到的现象和关于植物根的已有认知推测根的作用,之后组织学生通过实验检验自己的推测。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植物,根的形态特征不同,比如生活在戈壁滩等干旱环境中的植物根
14、系发达,而生活在水中的植物根常常短而细小。认识这一现象有利于帮助学生进一步建构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认识。【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对周围的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本课的内容种子长出了根贴近他们的生活,但是学生对于根的具体作用还认知不清,本课采用观察、实验的方式,既符合他们年龄特点,又能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知道了植物的根的作用。下一节课中,教师将和学生一起探索茎和叶的作用。【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种子可以萌发成幼苗。2.能说出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根总是向下生长。3.知道根能够吸收水分、矿物质以及固定植物,帮助植物维持自身
15、生存。4.了解生活在不同环境中植物根的外部形态具有的不同特点。科学探究目标1.能够基于观察描述种子的萌发过程。2.能够有依据地对植物根的作用做出假设。3.能用画图的方法记录根吸收水分的实验现象。4.能以实验现象和生活现象为依据说明根的作用。科学态度目标1.在科学探究中能以事实为依据调整自己的观点。2.乐于运用实验的方法探究根的作用。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知道环境影响植物生存,具有环境保护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能以实验现象和生活现象为依据说明根的作用。难点能用画图的方法记录根吸收水分的实验现象。【教学准备】教师种植杯,根的固定作用视频(自备),种子萌发过程视频、教学课件。小组溶有矿物质
16、,滴加红色色素的水,量筒,滴管(自备),带根的植物,油等。【教学过程】一、聚焦:揭示课题1.谈话导入大家在家里有给植物浇过水吗?你们是怎么浇水的,是把水浇到花盆里,还是浇到叶子上?追问:为什么不浇到叶子上?设计意图:引出本课内容,研究植物的根。二、科学探索与研讨1.活动一:植物根的作用根的吸收作用出示溶有矿物质,滴加红色色素的水,量筒,滴管,带根的植物,油等,如何验证植物根的作用?学生设计实验并进行交流展示教师出示事先完成的试管中水位变化图,说明了什么?设计意图:通过实验验证根有吸收水分和矿物质的作用。根的固定作用过渡:植物的根除了能够吸收水分和矿物质,还有其他作用吗?你认为哪些生活经验能够说
17、明植物的根能把植物固定在土壤中呢?视频展示(拔萝卜),根能将植物牢牢地固定在土壤中。设计意图:通过生活经验和视频,验证根有固定植物的作用。2.植物根的生长活动二:排列种子的成长过程小组排列种子的成长过程,并将一个空缺填好。小组分享排列的结果,并说说排列的依据。播放微视频,种子萌发先长根,而且生长迅速,再长茎和叶。设计意图:通过排一排,画一画,看一看,了解种子的萌发过程。4.活动三:植物根的生长方向观察种植杯中根的生长情况,说说发现。设计意图:说明根是向下生长的。三、课后拓展图片展示:生活中不同的植物,根的形态特征不同。【教学后记】4.茎和叶【教材简析】种子萌发、幼芽出土以后子叶枯萎,植物生存所
18、需要的养料需要植物叶进行光和作用来制造,并且由茎运输到植体各个部分,为其提供生命活动所需要的养料。因此出土以后的植物,茎逐渐变粗,叶子也越来越多。本节课伴随着凤仙花的生长变化,重点研究植物的茎和叶,了解它们在维持自身生存中的作用。【学情分析】本单元与一年级的植物、动物单元以及三年级的动物一生单元形成学习进阶。进行观察的过程中,有新的发现。学生通过观察凤仙花在生长过程中不同阶段的茎和叶的变化,了解茎和叶在凤仙花生长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茎和叶是植物体的一部分。 2.知道不同环境中植物的茎、叶外部形态不同。 3.知道茎具有支撑植物以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4.知道叶
19、能吸收阳光制造养料维持植物生存。 5.了解叶能蒸腾水分调节体温维持植物正常的生命活动。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基于观察描述凤仙花叶在茎上分布的样子,发现其生长的规律。 2.能够基于观察及已有认知推测茎与叶的功能。 3.能够利用实验收集证据验证推测,得出结论。 科学态度目标 1.对茎与叶的作用表现出探究的兴趣。 2.尊重事实,能依据事实调整自己的想法。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意识到环境影响植物生长,具有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茎和叶是植物体的一部分,它们有各自的作用。难点能基于观察描述凤仙花叶在茎上分布的样子,发现其生长的规律。【教学准备】学生凤仙花、测量纸、小刀、 塑料袋、黑色纸
20、等。教师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2分钟)1.投影图片出示:出示一盆长大后的凤仙花和凤仙花逐渐成长的照片,让学生观察,并说一说,萌发后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2.追问:观察一下凤仙花的茎和叶,它们又发生了什么变化?3.现在我们的凤仙花的茎到底有多高?茎上又有多少叶呢?茎和叶有什么作用呢?揭示课题:茎和叶(板书)二、科学探索:(预设20分钟)1.初步了解茎: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观察茎?引导学生说出茎的高度,还可能说出茎的粗细,植物的整体宽度等。2.将学生所说的观察方法进行罗列,并指导学生具体的观察方法与记录方法:(1)对植物高度的测量最好选择卷尺,使用卷尺测量时注意将卷尺要拉直,测
21、量凤仙花高度,注意要测量从地面到茎的最高点的距离,不要算叶的高度。(2)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测量记录茎的周长用于描述茎的粗细。3.初步了解叶: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观察叶?4.指导学生对凤仙花的叶进行观察:(1)对于叶片数量的观察,为了避免叶片过多造成重复记数和漏数,可以用彩色水笔在叶上做标记。(2)在观察叶在茎上的分布时,侧面观察要与植物水平,不要从上侧面和下侧面观察。从上面观察时可以将植物放置在地面上,垂直从上向下看。用画图的方法记录叶片分布。 5.小组的形式交流观察记录,在交流数据与叶的分布情况后,并根据茎与叶的外部特征推测它们的作用。追问: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验证自己的猜测? 6.指导学生进
22、行茎运输水的实验:(1)取一段凤仙花的茎和装有红色水的杯子。(2)将凤仙花的茎放入杯中。(3)观察凤仙花茎的变化。 7.提问:叶为什么会变红?茎里可能是什么样子的?指导学生使用小刀解剖茎,先进行纵切观察茎的纵切面,再进行横切观察横切面。 8.指导学生进行叶的蒸腾作用操作,实验现象需要学生在课后进行观察记录。 9.介绍植物的叶的光合作用。三、研讨:实验发现(预设18分钟)1.植物的叶子平展且在茎上交错生长有什么好处?(引导学生说出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光照。)2.植物的茎、叶对植物的生存有什么作用?(1)植物的茎有支撑植物,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2)植物的叶有蒸腾作用,还可以进行光合作用。3.根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科学 教科版 四年级 下册 教案 2021 新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