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江吟教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暮江吟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暮江吟教案.pdf(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暮江吟 教学目标 1.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诗所描写的景色。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教学重难点 1.能借助注释、插图理解诗句的意思,感悟其中蕴含的道理。2.能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绘的景象。一、画面引入新课(多媒体播放渔舟唱晚古筝曲,欣赏“残阳照水图”和“新月东升图”)同学们看了这么美的画面,有什么想说的吗?用自己的话说说画面的内容。(根据不同的话进行点评)同学们讲得很详细,语言也很美,但是有一个人比你们更厉害,他仅用了 28 个字就把这两幅画面的意境描绘得淋漓尽致。你们相信吗?想知道他是谁吗?他是怎样讲的呢?2.观看多媒体(走进作者及课文内容),了解诗人及作诗背景。二、指导学诗,体
2、会意境 1.理解题意。(1)题目“暮江吟”你是怎样理解的?(2)从题目看出这首诗是写景还是叙事?写了什么时候的景色?2.学生读诗自学,初步弄清古诗的含义,根据自己对诗的理解,大胆想象,用彩笔绘出一幅暮江吟所展现的图画 三、理解诗意,体会诗情 1.从学生的绘画中挑选出几份具有代表性的图画张贴在黑板上,让学生观察,对比诗文进行评析。2.课件出示前两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这两句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3.课件出示后两句诗:“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1)出示注释,学生自读自悟后两句诗。(2)“露似真珠月似弓”是什么意思?指名回答。(3)为什么“露似真珠月似弓”呢?老师指名回
3、答。(因为这是可爱的九月初三夜,九月初三,是月初,月亮还是弯弯的月牙,同时,露珠像珍珠一样闪烁着光芒。)4.最后一句诗用了两处比喻,它们分别是把什么比作什么?你们能说出来吗?(把月亮比作弓,把露水比作晶莹发亮的珍珠。)(1)提问:诗中描绘的是什么时候江边的景色?(从傍晚到夜幕降临的江边景色,可见诗人从黄昏时起,一直玩赏到新月升起的时候。)(2)从诗中描绘的景物,你可以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可以体会到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5.朗读指导。(1)请大声地自由地朗读古诗,读出诗的韵律美,节奏美,读出诗人的情感。(2)(教师播放动画:诗人站在江畔深情吟诵)此时你们就是那位身着古装的白居易,面对奇景吟诗一首谁先来展示一下?(3)有与他不同的理解吗?以你的理解读读吧!全体同学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诵读。(4)看同学们读得热火朝天,我心里直痒痒,谁来和老师比试读一读。(5)听范读。(出示课件: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第一句,平缓,轻柔;第二句,惊叹;后两句赞美)(6)大家看着画面,听着音乐再次齐声读一遍。(呈现秋景图,播放古典乐)四、绘画着色,感受诗文的画面美 学生通过学诗,了解了诗中描写了深秋时候,从傍晚到夜幕降临江边的景色,你们能把这两幅画涂上适当的颜色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暮江吟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