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种群和群落单元测试卷汇总.pdf





《第四章---种群和群落单元测试卷汇总.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种群和群落单元测试卷汇总.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单元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种群、群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种群中的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亚热带生长的常绿阔叶林组成一个种群 C马尾松林地中所有树木构成了生物群落 D不同群落的重要区别体现在物种组成 2、下列有关调查动物种群密度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草地中跳蝻的种群密度一般不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查 B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最好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 C运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时,个体被捕捉的概率应相等,而与标记状况、年龄和性别 无关 D对农作物上的蚜虫,植物叶片上的昆虫卵常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 3、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
2、小的是 A标志重捕法调查褐家鼠种群密度时标志物脱落 B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 C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稀疏的地区取样 D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统计方格内和在相邻两边上的菌体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对种群数量特征描述的是 A我国的人口将逐渐步入老龄化阶段 B2003 年,广东省人口的出生率为 1329 C橡树种子散布能力差,常在母株附近形成集群 D由于微甘菊入侵,松树种群死亡率较高 5、右图表示某种兔迁入新的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 线。第 3 年时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兔种群的密度,第一次捕捉 50 只 全部标记后释放,一个月后进行第二次捕捉,共捕获未
3、标志的 60 只,标志的 20 只。估算该兔种群在这一环境中的 K 值是 A.150 只 B.200 只 C.300 只 D.400 只 6、下列关于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对农作物合理密植时,其数量不应大于 k/2 值 一个物种引入新地区后,一定呈 “J”型增长1990 年紫茎泽兰(一种毒草)侵入我国四川凉山地区后,泛滥成灾,其 增长曲线近似于“J”型一个呈“S”型增长的种群,数量在 k/2 时增长率最大 A B C D 7、为了减小某种昆虫对农作物的危害,人们引入了专门捕食这种昆 虫的蜘蛛。右图是对这两个种群数量变化的调查结果。下列各项解 释中正确的是 A在期间,若针对害虫施以杀虫
4、剂,蜘蛛的数量将会增加得更快 第 1 页(共 6 页)B在期间,害虫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食物不足 C在期间,蜘蛛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食物不足 D在期间,两个种群之间不再发生相互作用 8、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其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对 稳定。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 6 个月。右图为某 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每月最后一天统计 种群各年龄组的个体数)。关于该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种群 10 月份的出生率可能为零 B天敌的迁入可影响该种群的年龄结构 C该种群的年龄结构随着季节更替而变化 D.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不会影响该种群的密度 9、下图为某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K1 为长期处于相对
5、稳态时该种群数量达到环境条 件允许的最大值,b 点由于某种因素的改变,最大值由 K1 变为 K2。导致 K1 变为 K2 的原因最不可能的是 A该种群迁入了大量同种个体 B该种群的天敌大量迁出 C该种群的生物发生了基因突变 D该地区引人了新物种 10、新物种侵入到一个新的环境,可能会 其种群数量在一段时间内呈“J”型增长 其种群数量增长不受天敌等外界因素的制约 其种群可能会威胁到境内物种多样性 其种群会由于不适应环境而被淘汰 A B C D 11、结合右图种群特征的概念图所作的分析,错误的是 A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影响 B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C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D春运
6、期间,广州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图中的 12、土壤动物具有趋暗、趋湿、避高温的习性,下图所示的 4 种土壤小动物分离收集 装置中,最合理的是 A B C D 13、右图表示种群的各个特征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乙为迁入率和迁出率 B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C丁为年龄组成,每种类型中包括青年和老年二个年龄期 第 2 页(共 6 页)D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调查方法有标志重捕法和取样器取样法 14、如图为曾经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喷洒 DDT 进行农药防治和引入天敌进行生物防治害 虫过程中,害虫种群密度消长情况示意图(经济阈值是指害虫种群
7、密度影响农业系统 经济效益的最低值)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一般认为害虫防治主要是控制其种群大小而不是彻底消灭害虫 BA 点开始进行生物防治,E 点开始进行农药防治 C图中必须进行害虫防治的时间为 A、D、E D生物防治可利用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或寄生关系 15、生活在一个生物群落中的两个种群(、)的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 确的是 A种群与种群为捕食关系,种群依赖于种群 B种群与种群为竞争关系,竞争程度由强到弱 C种群为型增长,其增长受本身密度制约 D种群为型增长,始终受到种群的制约 16、如图表示某地域中以湿度和温度为变量,描绘出的两个种 群能存活和增殖的范围。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8、甲种群与乙种群之间存在的只是竞争关系 B甲种群在该地域的分布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C湿度和温度相互作用是种群数量变化的决定因素 D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乙种群具有更大的生存优势 17、某种群的年龄组成如图甲所示,增长曲线如乙图所示。下列有 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的年龄组成是增长型,在 t2 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 B图甲的年龄组成是稳定型,在 t2 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 C图甲的年龄组成是增长型,在 t1 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 D图甲的年龄组成是稳定型,在 t1 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 18、某水池有浮游动物和藻类两个种群,其种群密度随 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右图。若向水池中投
9、放大量专食浮游 动物的某种鱼(丙),一段时间后,该水池甲、乙、丙 三个种群中仅剩一个种群。下列关于该水池中上述三个 种群关系及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和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 B甲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 C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 D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 19、有关土壤动物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土壤动物群落不存在分层现象 B土壤动物种间关系主要是互利共生 第 3 页(共 6 页)20、下列关于森林群落垂直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C土壤盐碱度不同,土壤动物群落结构有差异 D随机扫取表层土取样,可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四 种群 群落 单元测试 汇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