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程序电子教案.pdf
《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程序电子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程序电子教案.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程序 精品文档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程序 1 目的和范围 通过对生产和服务运作全过程中产品和产品状态的标识达到防止混淆和误用及在需要时可追溯的目的 本程序适用于对采购产品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的产品标识及产品的状态标识 2 职责 2.1 质量部负责所有标识的制作负责产品状态标识并对其有效性进行监控 2.2 车间仓库负责所属区域内产品的标识负责不同产品状态的区域划分及所有标识的维护 3 工作程序 3.1 产品标识 3.1.1 产品标识是识别产品特定特性或状态的标志或标记包括生产产品和运作过程中的采购品、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 3.1.2 技术部在产
2、品实现过程的相应技术文件中应标明产品标识的内容、标识方法和标识部位或区域。3.1.3 生产部下达任务的同时要明确产品批次标识或可追溯性要求 3.1.4 产品实现过程的实施部门按技术文件上标明的标识内容方法和部位或区域实施标识 3.1.5 在组织内部运作过程中如果不标识不会引起产品混淆或无可追溯要求时产品可以不标识 精品文档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3.1.6 产品标识可以用铭牌标牌标签产品代号图号批次号等或其它适用的方法实现 3.2 产品的状态标识 3.2.1 组织在产品实现以及生产和服务运作过程中,为了区别不同状态的产品,应对产品的测量状态(待检、合格、不合格、待定)及加工状态
3、(已加工、待加工)进行标识。3.2.2 状态的分类 a 测量状态 1)待检状态、2)合格、3)不合格、4)待判定 b 加工状态 1)已加工 、2)待加工 3.2.3 状态标识的形式可用印章、工序卡、标签、标牌、颜色箱盒、容器、区域或其它适宜的方法 3.3 产品的可追溯性 3.3.1 实施可追溯性管理,用以防止同种产品的不同个体或批次之间的混淆。可追溯的内容可涉及到原材料和零部件的来源、产品实现过程的历史、产品交付后的分布和场所。3.3.2 当合同、法律法规要求或本组织由于质量控制的考虑而提出可追溯性要求时,相关的技术文件中应明确规定需追溯的产品、追溯的范围、标识的方式和记录的要求。3.3.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标识 追溯 管理程序 电子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