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对学案.pdf
《隆中对学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隆中对学案.pdf(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淄博高新区实验中学导学案 初三语文导学案 1 课题 隆中对 主备人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 累积课时 学习目标:1、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了解人物形象。2、培养复述、翻译朗读的能力。3、学习唐雎作为小国之臣却不畏强暴、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学习难重点:理解课文,了解人物形象。第一课时 一、预习导学 1、查阅资料,把你收集到的本文背景知识写在下面。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好()为梁父()吟 遂()诣()亮 屏()人 倾()颓()度()德量力 信()大义 猖()獗()吴会()殆()民殷()国富 存恤()帝室之胄()诸()戎()箪()食壶浆 二、自主学习(一)试着用自己的语言串释课文,并翻译下列句子
2、。1 时人莫之许也(倒装句)翻译:_ 2 贤能为之用(被动句)翻译:_ 3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判断句)翻译:_ 4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反问句)翻译:_ _ _ 三、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一)快速默读一遍课文,思考并回答:本文是人物传记节选,但它的核心部分却是一段才华横溢的对策,那么是谁在问?问谁?问什么?为什么问?是谁在答?他答了些什么?试概括他答话的要点。思考:他为什么要这样答?这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来?(一)1 是谁在问?先主刘备。2 问谁?问诸葛亮。3 问什么?“君谓计将安出”中的“计”欲信大义于天下的大计消灭奸贼,匡扶汉室的大计。4 为什么问?A 有徐
3、庶的推荐。B 先主的话“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5 是谁在回答?诸葛亮。6 他答了些什么?试概括他答话的要点:(1)分析对手的形势及应对的策略:曹操拥百万之众(军事上),挟天子而令诸侯(政治上)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天险),已历三世(历史),淄博高新区实验中学导学案 初三语文导学案 2 国险而民附(民心),贤能为之用(人才)可以为援而不可图。(2)分析有利的地势及利用的策略:荆州用武之国,益州天府之土。跨有荆益,保其岩阻。(3)分析刘备的优势:帝室之胄,信义著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4)确定霸业兴汉的策略
4、:(A)做好准备: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B)等待时机:天下有变。(C)起兵出伐: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7 他为什么要这样答?也就是他答话的依据是什么?诸葛亮其实是在分析天下大势的基础上为刘备做了一系列精心的谋划(1)看清对手曹操抢占天时,孙权坐拥地势,因此应把握好“人和”,即“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联吴抗曹)(2)在人和的基础上也要占有地利:跨有荆益,保其岩阻。(3)看清自己:“将军既帝室”因为看清自己才能增强自信,才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4)相时而动,准确用兵:天下有变 8 这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些方面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隆中对学案.pd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