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坑道进正洞挑顶施工作业指导书.pdf
《辅助坑道进正洞挑顶施工作业指导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辅助坑道进正洞挑顶施工作业指导书.pdf(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 目录 1 适用范围.1 2 作业准备.2 2.1 内业技术准备.2 2.2 外业技术准备.2 3 技术要求.2 4 主要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2 4.1 方案一工序及工艺流程.2 4。2 方案二工序及工艺流程.3 5 施工要求.4 5.1 施工准备.4 5.1。1 施工人员培训计划.4 5.1。2 技术准备.4 5。1。3 设备、材料准备.4 5.2 施工工艺.4 5。2.1方案一施工要求.4 5.2.2方案二施工要求.5 6 劳动组织.7 7 材料要求.8 8 设备机具配置.8 9 质量控制及检验.8 9.1 质量控制.8 9。1.1质量控制措施.8 9.1。2 质量控制.9 9。2 质
2、量检验.9 10 安全及环保要求.12 10。1 安全要求.12 10。2 环保要求.13 辅助坑道进正洞挑顶施工作业指导书 1 适用范围 适用于新建贵阳至广州铁路 GGTJ4 标段隧道辅助坑道进正洞挑顶施工作业.2 2 作业准备 2。1 内业技术准备 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2。2 外业技术准备 施工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数据收集。修建生活房屋,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
3、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3 技术要求 4 主要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4。1 方案一工序及工艺流程 辅助坑道施工至与正洞交界后,以圆曲线形式转体进入正洞,同时上坡开挖至正洞拱顶高程,并继续沿相同方向掘进一定距离;形成作业空间后,转向相反方向施工,扩挖临时支护达到正洞标准断面.辅助坑道进入正洞平面关系见图 41,辅助坑道进入正洞立面关系见图 42,施工程序详见表 41.表 41 辅助坑道与正洞相交处施工程序表 施工顺序 示意图 说明 3 1 1、辅助坑道掘进至正洞开挖轮廓线后,在交叉口处施作加强支护及斜交口处支撑架。按确定的曲线半径测设中线。2、向西安方向开挖一处爬坡导坑。3、爬坡导坑断面视土质
4、情况可进行调整。4、交汇段辅助坑道及时施做二次衬砌。2 1、按导洞断面,斜向上挑顶开挖至正洞拱顶。2、开挖爬坡道,直至爬坡道拱顶标高达到正洞拱顶标高。3、爬坡导坑支护参数按照级围岩错车道支护参数。3 1、开挖到导洞顶和正洞顶位于同一高程后,继续向该方向(西安方向)按级围岩开挖方法、支护参数施工上部弧行导坑,施工 10 米后,喷砼封闭掌子面。4 1、然后调头按正洞级围岩施工方案开挖上部弧形导坑,开挖过程中仅对有影响的导洞钢架进行拆除,每开挖0。6m,架一榀钢架,相应完善其他支护。2、施工中可根据需要开挖一段距离后,暂停该方向(郑州方向)开挖,并喷射砼封闭掌子面,再回头按正常工序进行正洞西安方向的
5、开挖及初期支护。5 按照弧型导坑预留核心土法进行正洞施工。图 4-1 辅助坑道进入正洞平面图 图 42 辅助坑道进入正洞立面图 4。2 方案二工序及工艺流程 在辅助坑道接近与正洞相交里程时,逐渐抬高辅助坑道拱顶高程,辅助坑道 爬坡 导坑 正洞 正面图 辅助坑 正洞拱顶 爬坡导坑(爬坡导坑纵断面)图 导坑 爬坡 上弧 导坑 锁脚 锚杆 锁脚 锚杆 4 接长钢架长度。于正洞与辅助坑道相交里程起,采用小导坑进入正洞洞身开挖,于正洞中线处达到正洞拱顶高程,施工中应预留变形沉落量和临时支护厚度.然后再逐步扩挖至正洞标准断面。5 施工要求 5.1 施工准备 5。1.1 施工人员培训计划 所有施工人员必须严
6、格经过项目部内部培训才能上岗,从不同层次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验证施工方案及施工工艺。5.1.2 技术准备 组织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全面施工技术培训.制定和完善工序、工班交接制度、办法。5.1。3 设备、材料准备 设备进场使用前,应对其功能、精度、操作系统进行全面调试;钢筋;混凝土;模板;其它材料 5.2 施工工艺 5.2.1 方案一施工要求 根据辅助坑道与正洞相交角度,以间距 1。0m 间距安装异型钢架,完成由垂直于辅助坑道中线到平行于正洞中线的过渡(如图 41).辅助坑道与正洞交叉口段以 0.6m 间距架立 I25a 异型钢钢架,保证相交地段三维受力状态围岩的稳定.在此型钢钢架上焊接 I25a型
7、钢横梁,并在横梁两端螺栓连接 I25a 型钢立柱,为正洞钢架提供 5 落脚平台,见图 5-1 所示。以后在此处安装正洞钢架时,用 I25a 型钢斜梁代替正洞的 N2 钢架,用 I25a 型钢立柱代替正洞的 N2、N3 钢架,见图 42 所示.仰拱钢架连接在辅助坑道仰拱的预埋 I25a 型钢上。辅助坑道进入正洞内的导洞施工 导洞设计净宽 9m,详细结构尺寸见图 5-2。支护参数为:HW125型钢钢架,间距 1 榀/m,22 锚杆,长度 3。0m,间距 1.01.0m,梅花型布置;6 钢筋网,网格间距 0。20。2m;喷射 C20 砼,厚度 18cm。支护施工中要严格按施工指南操作,保证锁脚锚杆和
8、纵向连接筋的施工质量。爬坡道的坡度设计,应根据土质情况及机械施工需要进行调整,以加快爬坡导坑施工进度,减少不安全因素为原则。完成爬坡后,按照线路设计坡度向西安方向按级围岩开挖方法、支护参数继续进行弧行导坑掘进,施工 10 米后,喷砼封闭西安方向掌子面,反向向郑州方向开挖正洞,每循环先开挖上部,立上部钢架后,再拆除导洞钢架。反向开挖支护 反向开挖按正洞级围岩上部弧形导坑的高度进行,先开挖顶部,再开挖两侧,开挖时仅对有影响的导洞钢架进行拆除,按正洞设计要求间距进行钢架施工,相应完善其他支护。开挖分部见图 5-3.正洞落底后要及时进行正洞仰拱施工,以便初期支护与仰拱尽早成环,确保施工安全。图 5-1
9、 交叉口正洞立面图 图 5-3 进入正洞开挖断面图 5。2。2 方案二施工要求 5.2。2.1 施工步骤要求 6 根据辅助坑道与正洞设计相交角度及拱顶高差,确定辅助坑道扩挖起始里程 HK0+L1,其拱顶抬高坡度控制在 30左右,同时并对该段辅助坑道初期支护应进行加强,确保下步正洞跨越横洞提供支护保障。进入正洞范围后其开挖及初期支护需比正洞拱部相应设计标高加大,以预留临时支护厚度。见图 5-4 所示.图 54 进入正洞开挖断面图 考虑横洞到正洞上导拱架落脚位置的牢固性,横洞拱架必须提供一个牢固的落脚平台。在正洞右侧边墙与横洞交界里程 HK0+L2 处时,沿正洞方向设置拱顶纵向托梁,托梁采用 I2
10、5a 型钢,牢固焊接于横洞钢架拱顶,托梁与横洞钢架间空隙设置25 竖向立柱,立柱与正洞拱架位置相对应,牢固焊接并喷射 C25 砼回填密实。见图 55所示.横洞施工至正洞右侧边墙即 L2 时,采用人工开挖掏小洞(2m2m)的施工方法,棚架临时支护及时跟进;与正洞走向垂直上坡到拱顶中线位置后,再逐步扩大施工断面,直至正洞的标准断面。5.2.2。2 施工要点 正洞与横洞相交地段处于复杂的三维受力状态,为保证正洞安全挑顶施工的完成,正洞初期支护必须座落于一个牢固的落脚平台,同时应加强该段正洞初期支护的锁脚锚杆施工,防止拱架下沉。辅助坑道变断面段施工,应加强初期支护,设计参数应比正常断面相应提高。交叉处
11、加强环设置 由于正洞开挖断面较大,为确保扩顶段正洞施工安全,在横洞与正洞交接处设置一加强环,加强环由 3 榀25a 型钢钢架组成,钢架间采用22 钢筋连接,喷 35cm 厚混凝土覆盖钢架。并应及早施作辅助坑道二次衬砌。设置托梁,为正洞拱架提供落脚平台 7 在正洞与横洞拱顶交界里程处,沿正洞方向设置拱顶纵向托梁,托梁采用25a 型钢,牢固焊接于横洞钢架拱顶,托梁与横洞钢架间空隙设置25a 型钢竖向立柱,立柱应与正洞拱架位置相对应,牢固焊接并喷射 C25 砼回填密实。加密设置正洞初期支护锁脚锚杆,每榀钢架单侧不少于 4 根锁脚锚管,锚管长 4。0m,注水泥砂浆,锁脚锚管与钢架牢固焊接,防止拱架下沉
12、.正洞扩顶开挖,顶部支撑18 临时棚架,棚架间距依据围岩稳定状态采用 0.61。0m,棚架间采用22 钢筋焊接为整体,挂设钢筋网后复喷 C25 混凝土 2025cm,形成临时支护体系,管棚结构尺寸见图 5-6.图5-5托梁与拱架示意图 图5-6工字钢棚架结构图 6 劳动组织 施工人员应结合试验段确定的施工方案、机械、人员组合、工期要求进行合理配置。每个作业面人员配备表 1 负责人 1 人 技术主管 1 人 专兼职安全员 1 人 技术人员 1 人 质检人员 1 人 工班长 58 人 开挖作业人员 20 人 钢架、钢筋网及锚杆施工 10 人 喷射混凝土作业 14 人 其中负责人、技术人员、专兼职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辅助 坑道 进正洞挑顶 施工 作业 指导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