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题及答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题及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题及答案.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渭南高级中学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化学试题 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u:64 O:16 第卷(选择题,共 54 分)一、单项选择题(共 18 小题,每题 3 分,共 54 分)1.中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已确定第 116 号元素的名称为鉝 关于116293的叙述错误的是()A.原子序数 116 B.中子数 177 C.核外电子数 116 D.相对原子质量 293 2.下列过程中,只破坏共价键的是()A.酒精溶于水 溶于水得盐酸 C.将24熔融呈液态 D.从43中闻到了刺激性气味 3.对滴有酚酞试液的下列溶液,操作后溶液颜色变深的是()A.明
2、矾溶液加热 B.小苏打溶液中加入少量固体 C.氨水中加入少量4固体 3溶液加热 4.活化分子是衡量化学反应速率快慢的重要依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增大压强,可使活化分子数增多,反应速率加快 B.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可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多,反应速率加快 C.能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一定是活化分子 D.升高温度,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大大增加 5.已知:S,H 为焓变,T 为热力学温度,S 为熵变,当G0 时反应能自发进行,G0 时反应不能自发进行,据此,下列吸热反应中,在高温下不能自发进行的是()(g)C(s)122(g)B.2N2O5(g)42(g)2(g)C.(4)23(s)4
3、3(s)3(g)3(s)(s)2(g)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氨水能导电,所以3为电解质 B.室温下,水的电离平衡常数为 1.010-1422 C.相同温度下,等浓度的(4)23和(4)2(4)2中的 c(4+)后者大 D.硫化氢的电子式为 7.常温时,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物质的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由大到小顺序排列正确的是()23 4 3 3 A.B.C.D.8.在 25时,用蒸馏水稀释 1 氨水至 0.01,随溶液的稀释,下列各项中始终保持增大趋势的是()-A.()(32)()c()C.(32)(4+)()9.可逆反应:22 22 在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单
4、位时间内生成 n 2的同时生成 2n 2;单位时间内生成 n 2的同时生成 2n;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混合气体中n(NO2)n(NO)不变;2的消耗速率与的生成速率相等;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A.B.C.D.10.已知 1g 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的热量为 121,且氧气中 1 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为 496,水蒸气中 1 键形成放出热量为 463,则氢气中 2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A.436 B.557 C.872 D.181 11.短周期元素 X、Y、Z、W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 3 倍,Y 原子的最外层只有 2 个电子,Z 单
5、质可制成半导体材料,W 与 X 属于同一主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元素 Z 在化合物中通常呈+2价 B.元素 X 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 W 的强 C.化合物、2、3 中化学键的类型相同 D.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12.下表列出了 25时有关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则有关说法正确的是()弱酸 3 H23 电离平衡常数(25)1.810-5 4.9l0-10 K1=4.310-7 K2=5.610-11 A.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各溶液关系为:()(23)(3)B.95纯水的7,说明加热可导致水呈酸性 3 的醋酸溶液,稀释至 10 倍后 4 D.0.02 的盐酸,与等体积水混合后 2 13.一种碳纳
6、米管能够吸附氢气,用这种材料吸氢后制备的二次电池(充放电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该电池的电解质为 61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放电时移向碳电极 B.放电时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为 H2-22 C.充电时镍电极的电极反应为:()2()2O D.该电池充电时将碳电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发生氧化反应 14.对于(s)(g)(g)的可逆反应,在一定温度下 C的百分含量与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p p -点的状态是 v正v逆 点的状态是 v正v逆 15.运用盖斯定律可方便地计算出难以通过实验直接测定的反应热已知:P4(白磷,s)+5O2(g)4O10(s)2983.21 P(红磷,s
7、)542(g)144O10(s)738.51 则白磷转化为红磷的热化学方程式为()4(白磷,s)=4P(红磷,s)29.21 4(白磷,s)=4P(红磷,s)29.21 4(白磷,s)=4P(红磷,s)2244.71 4(白磷,s)=4P(红磷,s)2244.71 16.工业上采用3作还原剂脱氮原理为:(g)2(g)+23(g)2N2(g)+3H2O(g),烟气以一定的流速通过,测量不同温度下逸出气体中氮氧化物含量,从而确定烟气脱氮效率,如图是两种不同催化剂的脱氮效率曲线,判断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上述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B.催化剂、分别适合于 250和 450左右脱氮 C.曲线、最高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一化学 学期 期末 考试题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