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孔子教育思想9篇.docx





《2023年孔子教育思想9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孔子教育思想9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孔子教育思想9篇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孔子教育思想9篇,供大家参考。孔子的教育思想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和以德为先的教育理念,重视学生的发展和老师的发展,把道德教育放在首位。他的教育思想给我们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这次漂亮的我为亲带来了9篇孔子的教育思想,如果能帮助到亲,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孔子和百家争鸣关系 篇一春秋战国时期发生的文化思想领域的大解放、大变革运动,后来被称为百家争鸣。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关键时期,社会处于大分裂、大变革之中,各种势力都为了自己的利益争相发表自己对社会的看法,这就涌现出很多学术以及思想学派。他们都各自发表自己的主张,极力宣传自己,
2、并且不断到各国游说,希望得到君主的赏识,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这一时期的学说非常复杂,各自的观点有很大分歧,学术观点学者层出不穷,所以被称为百家争鸣。这场深刻的变革中,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便是其中杰出的代表。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与墨子开创的墨家学派的争论被看做是百家争鸣的开端。孔子主张仁者爱人,政治上要求实施仁政,宽仁为本,反对滥用酷刑,教育上讲究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孔子代表了当时已经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当时周王室衰微,诸侯割据,社会上礼乐崩坏,孔子看到后愤怒地说是可忍孰不可忍,他要求恢复昔日周公所设立的礼乐的社会等级制度,维护周天子的权威,但是这是不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的。孔子曾经周游历国
3、来宣传自己的儒家思想,但是没有成功,没有人愿意回到以前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时代去了,周天子分封的诸侯们都纷纷想称霸天下,做天下的霸主,所以孔子的郁郁不得志是必然的,是注定不会成功的。猜你喜欢:孔子的智育思想 篇二孔子重视智育,主张多学、多练、多思、多问。(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第一章)(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第二章)(3)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第二章)(4)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泰伯第八章)(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第二章)(6)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
4、问是以谓之文’也。(公冶长第五章)(7)子入太庙,每事问。(八佾第三章)注:孔子进入太庙,每件事都要问。(8)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第六章)(9)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述而第七章)10)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季氏第十六章)孔子的政治思想主张 篇三政治思想上,孔子主张为政以德,在国家中实行仁政,治国之道推崇使用道德和礼教。这也是后世所说的德治礼治。孔子的政治思想限定了社会等级,社会阶层分为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人司其职。孔子的政治思想深受周礼的影响,但当时诸侯国的征战攻伐,严重的破坏了
5、周王朝以来确立的统治制度。造成了春秋时期精神碰撞,百家争鸣的灿烂文化。孔子的德治礼治思想也是因为这种历史影响和社会渊源才得以发展成型。孔子的政治理想主要体现在他的两个政治目标之中,即小康社会、大同社会。小康社会是天下为家,人们亲近自己的家庭友人,关爱和自己关系亲近的人,这种社会会产生不同阶层,有贫富差异,但是有着稳定的秩序,讲究礼义仁信,虽是私有制,人分等级,但也各司其职,相安和睦。大同社会则主张天下为公,是完美的社会,人人无私,人人平等,是公有制的社会,每个人不管出身,不论健康,都是同样的快乐幸福,受到人们的关爱。这是理想中的世界。孔子政治思想中的小康社会和大同社会对后世有巨大的影响。对之后
6、的政治家、改革家形成自己的政治思想和社会主张影响深远,诸如洪秀全、孙中山等人都有受到孔子政治思想的熏陶影响。孔子问礼于老子的故事 篇四孔子问礼于老子的故事在史记、庄子、礼记中都有记载,庄子的相关文字如下,孔子行年五十有一而不闻道,乃南之沛见老聃。这里记载孔子往南去到老子的隐居地沛地去求教学问。老子见到孔子不远千里前来求教自己,很高兴的接待了孔子并与他彻夜长谈。孔子在沛地求教了老子几日,深觉受益匪浅,临行归鲁之时。老子相送,告诫孔子不讥人非,不扬人恶,孔子恭谨受教。相送到黄河边,孔子望着滚滚黄河感慨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感叹岁月的流逝不止,人生死后去往何方。老子则以道家思想回应人生天地之间,乃
7、与天地一体也,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不要贪婪的追求功名利禄就不会迷失自己,徒生烦恼。孔子向老子解释自己是忧虑国家不行仁义,百姓不能安乐,人生短暂,不能为国家万民做出贡献。老子则说:天地运行自有规律,这都是自然发展的结果,行仁义安天下,这是自然而然会发生的事情,又何必劳烦人为自然担忧呢。尔后又劝诫孔子学习水之德,上善若水,谁善利万物而万物莫与之争。孔子回到鲁国之后,他的弟子门人问他是否见到了老子,老子是个有什么样贤德的人。孔子感叹说:老聃,真吾师也。老子与孔子亦师亦友,孔子曾数次问学于老子,老子的道对孔子的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在论语中有深刻的体现。猜你喜欢:孔子对我们的影响 篇五一:诚信做人孔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孔子 教育 思想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