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二地理期末考试试题高二地理期末试卷试题及答案.docx
《2023年高二地理期末考试试题高二地理期末试卷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高二地理期末考试试题高二地理期末试卷试题及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高二地理期末考试试题高二地理期末试卷试题及答案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高二地理期末考试试题 2023高二地理期末试卷试题及答案,供大家参考。2023高二地理期末试卷试题及答案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坚持就意味着成功,因为你战胜了自我。只要永不放弃,就还有希望,一个永不放弃人是不可以被称作失败者。下面好范文我为你带来一些关于2023高二地理期末试卷试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下表是我国东部地区四地的气候资料。据表回答12题。地区年平均气温()11.623.52.618.310积温()4140820238006500年降水量(mm)683
2、198053813501.表中四地最有可能位于()A.地华北平原B.地云贵高原C.地塔里木盆地D.地海南省2.表中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不利条件和主要农作物是()A.热量不足;春小麦B.降水少;甜菜C.光照不足;水稻D.水资源短缺;棉花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35题。3.图中、两处发展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分别是()A.地形、水源B.水源、热量C.土壤、光照D.热量、水源4.图中、所在地区纬度大致相同,但地理环境差异显著,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水源B.地形C.土壤D.海陆位置5.图中所在林区比东北林区树种更为丰富,其根本原因是该地()A.纬度低、相对高差大B.光照和热量条件好C.年降水量大、气温
3、高D.土壤肥沃、水源充足蜂农为了“追花夺蜜”,往往要不停地迁徙放蜂,下图示意我国东线放蜂线路。读图完成第67题。6.影响蜂农迁徙放蜂的最主要因素可能是A.光照B.气温C.降水D.市场7.蜂农沿图示路线放蜂途中最可能遇到的是A.在闽粤遇山洪冲走蜂箱B.在皖南遇梅雨滴蜜无收C.在华北遇干旱蜜源减少D.在东北遇初霜蜜蜂挨冻下图中甲图和乙图分别为“我国东部中纬度某山区南北坡1月和7月平均气温随海拔的变化图”,其中各点为不同海拔实测得到的气温值,线段代表不同坡向的气温变化趋势。回答下列89题。8.下列关于图示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A.冬季同海拔南北坡温差比夏季大B.虚线可能代表北坡的气温变化C.同海拔南北
4、坡温差随高度增加而递增D.1月随高度增加温度变化幅度大于7月9.甲图中同海拔南北坡温差显著,下列有关原因对应正确的是北坡获得太阳辐射相对较少北坡受冬季风的影响更明显南坡降水量丰富,大气保温作用明显南坡为背风坡,下沉气流影响气温变化A.B.C.D.右图为我国部分地区示意图。回答1011题。10.图中序号表示的区域A.降水稀少,河流均为内流河B.光照充足,植被类型为荒漠C.雨热同期,主要为湿润和半湿润地区D.水热充足,主要为热带和暖温带地区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到地势由第一级阶梯到第二级阶梯B.到由畜牧业过渡到种植业为主C.到人口密度逐渐递增D.到的植被变化体现了经度地带性规律石漠化是在喀斯特
5、地貌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荒漠化的现象,简单说就是土地逐渐被石头占据,我国90%的石漠化地区集中在云贵高原。下图为云贵高原形成与发育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1213题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云贵高原形成发育过程的先后排序是:B.溶洞的形成与地壳下沉运动有关C.溶洞中的钟乳石是典型的流水侵蚀地貌D.图示过程说明外力作用使地表趋于平坦13.石漠化地区集中在云贵高原的主要自然原因是()降水集中农业活动强度大土层薄地表崎岖坡度大樵采导致植被破坏AB.C.D.自2023年至2023年,我国某知名IT公司陆续关闭位于珠三角的制造工厂,只保留位于深圳的总部与研发中心,并相继在东南亚、非洲建立多个加工企业。下图为I
6、T产品生命周期示意图。读图,完成1416题。14.该公司把总部与研发中心设在深圳的原因是深圳()A.市场广阔B.劳动力充足C.信息网络发达D.交通便利15.该公司把产品制造厂转移至东南亚、非洲是为了A.降低劳动力成本B.扩大销售市场C.方使资金筹措D.增加原料来源16.在图中产品生命周期的第阶段()A.市场需求大幅增长B.市场竞争力微弱C.产品利润开始下降D.销售额持续稳定增长下图为根据统计资料计算得出的我国1980-2023年水稻产量重心移动方向图。读图完成17-18题。17.若下列地区的水稻产量均有增加,则对图示水稻产量重心移动趋势贡献的地区是()A.西南地区B.东北地区C.华南地区D.西
7、北地区18.关于甲地区水稻种植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旱涝频发,土壤盐碱化严重B.由于过度种植,土地出现沙化现象C.近年来,由于围湖造田,水稻种植面积增加D.土壤重金属污染及酸化现象严重我国每年造林约8000万至9000万亩,而每年自产木材要消耗约3000万亩森林,非法采伐、林地流失、火灾、病虫害等都使森林减少。许多地方出现“植树不见树、造林难成林”现象。下表为不同营造方式成林年限表(单位:年)。据此完成1920题。营造方式400mm年降水量以上地区400mm年降水量以下地区南方北方乔木灌木乔木灌木乔木灌木封山育林58365104681558飞机播种造林5747585771057人工造林直播
8、3826483641048植苗、分值25242625383619.对不同营造方式成林年限表述合理的是()一般同一营造方式下降水量大的区域,成林年限较短成林年限长短与热量关系不大同一区域封山育林的营造方式成林年限较长同一营造方式灌木的成林年限比乔木短A.B.C.D.20.我国是世界上植树造林最多的国家,改变“植树不见树、造林难成林”现象的措施不可取的是()A.要认真养护林地并提高养护技术B.建设“森林城市”,严禁大搞“大树进城”“一夜成林”C.抓好良种苗木,因地制宜,宜草则草,宜林则林,坚持乔木优先D.自然条件适宜的区域可以加大封山育林以恢复植被科尔沁地区在清朝康熙年间还是牧草丰盛的牧区,现在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高 地理 期末考试 试题 期末试卷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