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高考福建卷文科综合试题及参考答案」.pdf
《「2006年高考福建卷文科综合试题及参考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6年高考福建卷文科综合试题及参考答案」.pdf(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宏观劳动力配置复习题 1简述宏观劳动力配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对象。答:宏观劳动力配置主要是从制度和经济的角度研究如何实现劳动力资源在国民经济各产业、空间上的有效利用和合理配置,其内容包括:(1)不同制度下劳动力资源配置问题。从制度的角度分析不同制度下劳动力资源宏观配置的特点及对产业结构变化的影响。(2)根据一定的价值尺度和福利目标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经济效率及其决定因素进行评价分析,并提出如何从制度层面上改善劳动力配置的政策建议。()历史地分析劳动力资源配置变化与产业结构变动、制度变迁的相互关系。.克拉克定理 答:参见旧版教材 第 76 页 3 简述宏观劳动力配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对象。答:宏观劳动
2、力配置主要是从制度和经济的角度研究如何实现劳动力资源在国民经济各产业、空间上的有效利用和合理配置,其内容包括:()不同制度下劳动力资源配置问题。从制度的角度分析不同制度下劳动力资源宏观配置的特点及对产业结构变化的影响。(2)根据一定的价值尺度和福利目标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经济效率及其决定因素进行评价分析,并提出如何从制度层面上改善劳动力配置的政策建议。(3)历史地分析劳动力资源配置变化与产业结构变动、制度变迁的相互关系。4.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 答:参见旧版教材 第 38页 5、总体上农产品消费水平与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有何关系?答:参见旧版教材 第 357 页 6劳动力梯度转移模式 答:参见旧版教
3、材 第 76 页 7.简述系统科学方法论的特征。答:系统是由若干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所构成,处在一定的环境之中,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集合体。它具有集合性、相关性、目的性和环境适应性的特点。第 14、15 页 8、与劳动经济学其它科目相比较,试述宏观劳动力配置问题的特殊性。答:1)劳动力资源的宏观配置即包含有宏观的影响和决定因素,也包含有微观的影响因素。2)按照第一、二、三产业的顺序配置劳动力资源。)劳动力资源配置的特殊性还在于劳动力资源的特殊性:社会性;经济性;变动性和相对稳定性。9.何谓直接社会劳动?答:就是指生产一种产品所耗的劳动,无需经过交换就能直接得到社会的承认的劳动。10劳
4、动力配置决策 答:劳动力配置决策就是国家、单位或者个人,根据对未来的预见,对劳动力合理配置所制定的方针、政策和作出的决定等 11信息方法 答:运用信息的观点,把系统看作借助于信息的获得、传递、加工、处理而实现其有目的性的运动的一种研究方法。2、简述不能把第三产业笼统地说成“非生产产业”或“纯消费部门”的原因。答:参见旧版教材 第 246 页 13、劳动力资源 答:劳动力资源也被称为人力资源、劳动资源,它是指一定范围内(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点上拥有的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的总称。劳动力资源包括现实劳动力资源和潜在劳动力资源两部分。14、劳动力配置规律 答:劳动力在各产业、各部门、各行业、各劳动岗
5、位之间的分布次序和数量变动的规律性。15.劳动力配置原理 答:劳动力配置原理是指一切社会形态的劳动力在各产业,各部门中分配的一般的共同的趋势与规律。6、劳动生产率 答:劳动生产率是反映劳动者从事产品生产的能力和效率的指标。劳动者的生产能力和效率用劳动消耗量(劳动时间)与劳动成果的比例来表示。17跨梯度转移模式 答:参见旧版教材 第6 页 8 简述劳动力的含义。答:关于劳动力这一概念通常有三种解释,一是指人的劳动能力;二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即劳动者;三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从事社会劳动的全部人口,即社会劳动力。其中最基本、最主要的涵义是指人的劳动能力。马克思作了精辟的解释:“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06 年高 福建 文科 综合 试题 参考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