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厂房蜗壳层以下砼施工技术措施.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主厂房蜗壳层以下砼施工技术措施.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厂房蜗壳层以下砼施工技术措施.pdf(3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目录1概述.1 1.1 工程概况.1 1.2 施工依据.2 2施工总体布置.3 2.1 施工通道布置.3 2.2 施工水、电及照明设施布置.3 2.3 其他设施.4 2.4 施工通信.4 3混凝土施工程序及工艺流程.4 3.1 施工程序.4 3.2 工艺流程.4 4主要项目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5 4.1 混凝土分层、分块.5 4.2 混凝土级配的选用.6 4.3 模板选型.7 4.4 钢筋制安.7 4.5 模板施工及支撑体系.9 4.6 混凝土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11 4.7 止水、预埋件施工.17 5施工计划安排.18 6强度分析及资源配置计划.18 6.1 混凝土入仓强度分析.18 6.
2、2 混凝土施工资源配置.19 7质量控制及保证措施.21 7.1 质量控制措施.21 7.2 质量保证措施.22 8安全技术措施.23 8.1 危险源辨识.24 8.2 安全控制措施.24 8.3 安全管理措施.27 9 文明施工与职业健康、环境保护措施.28 10 节能减排措施.29 主厂房1119.4m 以下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 1概述 1.1 工程概况 地下厂房布置在大坝轴线下游右岸山体内,由主厂房、副厂房和安装间呈“一”字形布置,安装间布置在主厂房右侧,副厂房布置在主厂房左侧。厂房总长度为269m,其中安装间长60m,副厂房长16m,主厂房长193m。由上往下依次为:发电机层、母线层、水
3、轮机层、蜗壳层、锥管层和肘管层。相邻机组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为31.0m,各机组之间隔墙通过全厂检修排水总管施工洞连通。本措施为主厂房1119.4m以下混凝土施工措施,主要施工项目有:肘管层混凝土(肘管支墩及肘管底板基础混凝土措施已报批)、尾水管盘型阀室、排水廊道、操作廊道、尾水管进人廊道、锥管一(二)期混凝土等。主厂房蜗壳层以下混凝土主要工程量见表1。表 1 主要工程量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工程量 备注 1 混凝土 C25W6F100 m3 43985 不含锥管二期砼 2 钢筋 2028 t 1185.12 仅为 1111.6 高程以下 3 橡胶止水 651 型 m 230.5 各层通仓浇筑
4、时 4 橡胶止水 654 型 m 259.2 5 铜止水(1.2mm 厚)m 221.4 6 L-600 低发泡塑料板 m2 1263.6 2cm 填缝材料 7 插筋 t 14.23 8 钢管 1685 m 540 9 PVC 管 50 m 180 1.2 施工依据 1、尾水肘管混凝土支墩体型及钢筋图(1/22/2)LDS-H5-3-2425 2、主厂房 1119.40 米高程以下一期混凝土体型图(1/55/5)LDS-H5-3-2630 3、主厂房 1119.40m 高程以下一期混凝土分层分块图(1/88/8)LDS-H5-3-3239 4、主厂房 1111.6m 高程以下钢筋图(1/33/
5、3)LDS-H5-4-1517 5、尾水管单线图LDS-H5-3-18 6、主厂房永久止水缝布置图LDS-H5-1-1516 7、鲁地拉水电站引水发电系统工程招投标文件技术条款 8、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104-2001 9、水工混凝土模板施工规范DL/T5110-2000 10、水工混凝土钢筋施工规范DL/T5169-2002 1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施工规范JGJ130-2001 12、水工建筑物止水带技术规范DL/T5215-2005 13、施工现场实际情况以及现行国家和行业相关施工规范、标准。2施工总体布置 2.1 施工通道布置(1)、进厂交通洞7#施工支洞9#施工支洞1#
6、6#尾水管洞工作面。该通道为尾水肘管混凝土及排水总管廊道混凝土施工时钢筋、模板及混凝土拌合料等材料运输的主要施工通道。(2)、进厂交通洞6#施工支洞1#6#引水下平洞工作面。该通道为尾水肘管1111.6m高程以下混凝土主要入仓通道,同时作为1111.61119.4m高程混凝土入仓的辅助通道。(3)、进厂交通洞主变运输洞主变室母线洞工作面。该通道为1111.6m 高程以上尾水肘管、操作廊道及锥管混凝土的主要入仓通道。(4)、进行交通洞安装间工作面。该通道为 1111.6m 以上钢筋、模板等材料吊运的主要通道,同时为采用吊罐入仓时混凝土的运输通道。2.2 施工水、电及照明设施布置 2.2.1 施工
7、用水 施工用水主要为仓面冲洗、混凝土养护用水,考虑从引水下平洞供水主管用 DN100mm 钢管接至厂房厂房上游边墙部位,采用40 软管接至工作面。2.2.2 施工排水 施工废水主要为施工用水和养护用水,废水让其自然汇入各自尾水管内设置的集水坑,利用尾水管洞排水系统排出洞外。2.2.3 施工用电 施工用电主要为电焊机、振捣器及施工照明用电,肘管下部用电考虑采用布置在 9#施工支洞内的一台 1000KVA 的变压器供电,锥管及肘管上部由布置在 6#施工支洞内的 1000KVA 的变压器供电。2.3 其他设施 地下厂房混凝土均由我部布置在右岸的 120 拌合楼、120 拌合站进行拌制,钢筋加工由布置
8、在么下营地的钢筋加工厂进行加工。2.4 施工通信 目前工区内及引水发电系统三大洞室已覆盖无线通信网络,施工现场、生产指挥系统及后勤之间采用有线电话或手机进行联络。3混凝土施工程序及工艺流程 3.1 施工程序 根据合同文件及总进度计划安排,结合设计蓝图提供情况及发电目标,拟定主厂房1#6#机组1119.4m以下混凝土施工总程序如下:肘管基础混凝土、肘管支墩(措施已报批)排水总管安装排水总管廊道混凝土回填盘型阀室安装肘管安装肘管钢筋及机电埋件安装肘管混凝土锥管一期、操作廊道混凝土衬砌及机电埋件安装锥管安装锥管二期钢筋混凝土衬砌。根据施工总进度安排,主厂房集水井EL1111.6以下混凝土先于1#机组
9、混凝土施工,集水井EL1111.6以上混凝土同1#机组混凝土同时施工。各机组间采用从1#机组6#机组的顺序单机流水施工。3.2 工艺流程 根据混凝土施工的相关技术要求,主厂房 1#6#机组 1119.4m 以下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为:基础(混凝土施工缝面)处理仓面清理 测量放样 钢筋绑扎 模板及预埋件安装、冲仓 校模仓位验收 浇筑混凝土 表面整平 养护 缝面处理。4主要项目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 4.1 混凝土分层、分块 根据主机间 1119.4m 以下结构设计及埋件布置情况,以及业主发电目标工期要求,结合设计分层分块图纸,针对鲁地拉地下厂房混凝土施工相关技术要求和肘管、盘型阀室、锥管安装的需要,同
10、时结合肘管体型,尽量避免肘管分层形成阴角、尖角的情况,避免人为的狭小施工区域为划分原则来进行分层。主厂房 1#6#机组 1119.4m 以下混凝土共分 7 层浇筑(不含肘管底板基础 EL1098.0EL1098.6m 层高 60cm 层及肘管支墩),各层通仓一次浇筑不再分象限;锥管二期混凝土不分层一次浇筑至 1119.4m;排水总管分段浇筑,各基坑隔墩间排水总管廊道(长 14m)回填一次浇筑完成,基坑内排水总管槽回填与肘管一起浇筑。肘管及锥管分层高度见表 2 及附图 CF-01。表 2 1119.4m 以下混凝土分层 施工部位 高程 层高(cm)备注 基坑底板及肘管支墩 1098.0m1098
11、.6m 60 排水总管施工廊道 1097.0m1099.7m 不分层 各段一次浇筑完成 肘管混凝土 肘 1098.6m1101.4m 280 肘 1101.4m1105.2m 380 肘 1105.2m1109.0m 380 肘 1109.0m 1111.1m 210 肘 1111.1m 1112.6m 150 锥管一期砼 锥(1 期)1112.6m1116.1m 350 不分象限 锥(1 期)1116.11119.4m 330190 收仓面浇筑成斜面 锥管二期砼 锥(2 期)1112.6m1119.4m 680540 4.2 混凝土级配的选用 肘管混凝土采用“溜管+溜槽”或吊罐入仓时主要为三
12、级配混凝土,采用泵送入仓时采用二级配混凝土,其中肘管底部平段封仓时采用一级配混凝土或自密实一级配混凝土;隔墙内全厂排水总管施工洞回填混凝土为二级配混凝土,顶拱封仓采用一级配混凝土;锥管混凝土主要采用三级配混凝土,局部采用二级配混凝土浇筑,锥管二期砼泵送入仓时采用二级配混凝土。根据以上原则 1119.4m 高程以下各层级配分布如下表 3。表 3 1119.4m 高程以下各层级配分布(单机)施工部位 级配 入仓方式 方量(m3)备注 排水总管施工洞 二 泵送 52 一 8 廊道封拱 肘管混凝土 肘 三 溜管+溜槽 450 二 泵送 285 距肘管底部平段 6050cm时由三级配改为二级一 泵送 2
13、5 肘管底部平直段封仓 肘 三 溜管+溜槽 615 肘 三 溜管+溜槽 580 吊罐 180 肘 三 溜管+溜槽 438 吊罐 144 肘 三 溜管+溜槽 628 吊罐 300 锥管一锥(1 期)三 溜管+溜槽 1710 局部可采用二级配如廊道施工部位 级配 入仓方式 方量(m3)备注 排水总管施工洞 二 泵送 52 一 8 廊道封拱 期砼 吊罐 420 底板收面时,预估二级配量为90m3。锥(1 期)三 溜管+溜槽 1514 吊罐 360 锥管二期砼 锥(2 期)二 吊罐或泵送 440 吊罐入仓时如果具备条件可采用三级配 4.3 模板选型 主厂房 1#6#机组 1119.4m 以下混凝土模板
14、按照结构和浇筑部位可分为:肘管非钢衬连接段模板,锥管一期混凝土模板和操作廊道模板。肘管钢衬段混凝土施工时以肘管作为内模。肘管非钢衬连接段底板和顶拱弧段模板采用不小于 15mm 厚的竹胶板,直墙段和顶拱平段采用普通组合钢模或竹胶板。端头模采用组合小钢模,局部辅以木模板拼接。操作廊道模板采用组合小钢模进行拼装,转角部位采用 2cm 厚的胶合板。模板采用钢管脚手架进行承重,脚手架按间排距 7575cm,步距 100cm布置。锥管一期混凝土两机组间分缝部位模板采用大钢模(31.8m)或组合钢模立模,施工缝部位采用板采用 20mm 厚木模板或 18mm 厚胶合板。4.4 钢筋制安 钢筋加工及运输:由作业
15、队技术员根据施工图纸和技术规范要求,开具钢筋下料单,经生产管理部、技术部审核后统一由钢筋厂加工制作,编号挂牌堆放防止混乱。由 15T 自卸汽车将已加工好的钢筋运到施工现场。人工搬运至安装位置,或采用 550t/80t 桥机吊运至仓面临时材料场。运输过程中采取必要的措施,避免钢筋变形,对已变形的钢筋必须进行处理后方可使用。架立筋施工:为确保钢筋制安的稳固及精度要求,尽可能利用开挖阶段的系统锚杆焊接作为架立筋,必要时可在系统锚杆间加打插筋来焊接加固架立筋。架立筋、插筋位置由现场确定,尽量利用系统锚杆,不足部分再打设插筋。层间钢筋架立筋可在新浇混凝土内预埋插筋:22,L=1.0m,插筋外露长度按面层
16、钢筋高度确定。钢筋制安:严格按照钢筋图进行钢筋的加工、安装,并按有关规范要求进行施工,施工技术员应熟读图纸和相关技术条款、规范。明确各施工工序,合理安排钢筋安装顺序,尽量减少由施工工序不当造成的人为浪费,另外,施工时注意以下环节:a在施工缝或基岩面处理完毕合格后,进行现场钢筋安装。安装前将加工成型的钢筋进行挂牌分号现场归类放置,如现场工作面狭窄,钢筋根据现场安装强度分批进入。技术员根据施工图纸的钢筋布置结合各仓号浇筑顺序,确定各部位钢筋的安装顺序和加工顺序、钢筋的形状及规格型号,组织有序的施工,如有差错及时更正。b肘管安装、加固及验收后,才能进行钢筋安装,钢筋采取从下至上顺序安装,先环向钢筋,
17、其次纵向钢筋,因体形多变,钢筋应按加工编号顺序安装,钢筋保护层采用混凝土垫块控制,垫块为 1.5m1.5m 梅花型布置,垫块混凝土强度与结构混凝土等强度为 C25。其它部位钢筋安装前,应对预留钢筋进行校正,并保证保护层厚度,钢筋安装时先安装主筋,后安装分布筋,安装时每隔 35 米设样架,以保证钢筋平、直、齐,并控制保护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钢筋安装完成后应做到整体不摇荡,不变形。c钢筋连接时直径超过25 的钢筋采用直螺纹套筒机械连接,在难以采用直螺纹套筒连接部位则采用搭接焊接。小于或等于25(25 的钢筋可采用套筒机械连接)的钢筋接头宜采用搭接焊或绑扎连接的方式,焊接接头采用双面焊时焊接长度为
18、5d,单面焊时焊接长度为 10d。焊接接头必须饱满无砂眼,焊接表面应均匀、平顺,无裂缝、夹碴、明显咬肉、凹陷、焊瘤和气孔等缺陷,焊接尺寸应符合有关规定;采用绑扎时绑扎搭接长度受拉区为 40d、受压区为 35d,受力钢筋的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在接头区段 1.0m 范围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面积不超过受力钢筋总面积的 50%。4.5 模板施工及支撑体系 所有模板经检验合格后运往现场拼装立模。模板拼装严格按施工规范进行,做到立模准确,支撑固定可靠,以确保混凝土体型尺寸及浇筑质量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模板安装就位后,现场根据放样点位认真进行调校,合格后通知测量队并邀请测量监理对模板进行验收,并提供验收资料
19、。a堵头模板:在钢筋安装完成、仓面杂物清理后,进行堵头模板安装,钢模立模前,模板表面涂脱模剂,重复使用的模板如有变形必须校正。严格按照测量放线架设模板,模板采用12 钢筋内拉固定,拉筋与插筋、系统锚杆或肘管吊耳焊接,禁止焊接在肘管管壁上。b肘管与尾水管扩散段之间的非钢衬连接段模板:底板圆弧翻模采用3cm 厚木板(表面刨光),5cm 厚木板做背挡拼装而成,背挡间距 50cm。底板钢筋安装完成后按 1.5m1.5m 间距梅花型设置 C25 混凝土垫块,垫块的插筋与底板钢筋点焊牢固,再将底板翻模按顺序安放在混凝土垫块上,并设 12 拉筋内拉固定翻模,拉筋间排距为:7575cm。边顶拱圆弧渐变段模板采
20、用定型木拱架外钉 58cm 木拉条间距为 35cm,面板采用 1.5cm 厚竹胶板拼装而成,木拱架间距 65cm。洞顶平顶段模板采用组合小钢模拼装或竹胶板做面板拼装。待模板安装完毕后再进行钢筋制安,立模前,模板表面涂脱模剂,重复使用的模板必须校正,严格按照测量放线架设模板,模板的支撑体系为:木拱架,拱架间采用 58cm 长枋木连接,拱架内部采用可调丝杆支撑,顶拱模板下铺 1012cm 枋木,再用可调丝杆支撑支撑,最终受力为满堂脚手架,脚手架间排距及层高为:75cm75cm120cm。待钢筋和摸板安装完毕之后,应进行测量,如偏差不满足规范要求应及时校正。模板安装要求严密,模板间隙小于 0.5cm
21、 以内可采用灰浆补缝,大于0.5cm 则细木条补缝。肘管非钢衬连接段模板及支撑排架详见附图 CF-07。c锥管模板:锥管层混凝土模板主要为锥管一期混凝土模板,包括两机组间的分缝部位以及一期砼与二期砼部位的施工缝圆弧模板。两机组间分缝模板采用大钢模或胶合板施工,圆弧模板采用 3cm 木模板,模板加固采用12 拉筋和48 钢管架支撑,详见附图 CF-07。d操作廊道模板:模板采用48 脚手架管和可调丝杆支撑,排架间排距为 6075cm,为防止操作排水廊道墙体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模板发生偏移,需在模板面和岩石之间设置外撑杆,内侧采用可调丝杆+48 脚手架管打设对称丝杆加固,间排距为 75cm75cm。操
22、作廊道模板及支撑体系见附图CF-06。4.6 混凝土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 混凝土浇筑前的准备:1、技术员应根据相关的技术要求对混凝土施工进行技术交底,详细明确注意事项,尤其应注意保护仓内各种埋件。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各工种人员相互配合,协同施工,使混凝土施工连续而有节奏的进行。2、现场供电、照明、浇筑设备准备充分,拖泵及泵管连接到位,泵管禁止安装在模板上,并需配置足够的弯头及一定数量的短管备用。溜槽应经常检查如有破损需及时更换。混凝土拌和与运输:采用溜管、溜槽入仓,均采用三级配混凝土;泵送采用二级配混凝土,拌制混凝土时,必须严格按照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混凝土配料单和投料程序进行配料,严禁擅自更改。如需
23、调整,应得到监理工程师的同意。卸料斗的出料口与运输设备之间的落差不得大于 1.5m。混凝土的运输应考虑混凝土浇筑能力及仓面具体情况,满足混凝土浇筑间歇时间要求。混凝土应连续、均衡地从拌合楼运至浇筑仓面,在运输途中不允许有骨料分离、漏浆、严重泌水、干燥及过多降低坍落度等现象。因故停歇过久,已经初凝的混凝土应作废料处理,在任何情况下,严禁在混凝土运输中加水后运入仓内。混凝土从混凝土搅拌车卸料时,混凝土的自由下落高度应控制在 1.5m 以内,否则就加设缓降设施。混凝土泵管的架设应在浇筑层上部适当位置布置固定,不能直接架设在模板、钢筋或承重脚手架上,防止振动对模板钢筋造成变形破坏。混凝土拌和在拌和楼进
24、行拌和,混凝土拌和过程中应采取措施,保持骨料的含水率稳定,使用外加剂时,应将外加剂溶液均匀地配入拌和用水中,混凝土运输采用 6m3或 8m3混凝土搅拌车运输。肘管混凝土分 5 层施工,采用从低到高方式顺序施工。肘管混凝土浇筑结束后即可进行锥管一期混凝土施工。待锥管一期混凝土浇筑结束后向锥管安装交面,在机电完成锥管安装后即可进行锥管二期混凝土的施工。肘管混凝土浇筑控制重点为肘管底部平段、肘管顶部、肘管非钢衬连接段混凝土和盘型阀室底板混凝土。由于肘管底部平段面积达 84 m2多,且底部钢筋密集、又布置有独立支墩,具有入仓较为困难、施工空间狭小、埋件及钢筋量大、振捣困难等特点。为保证肘管底部平段混凝
25、土的施工质量,肘管底部混凝土如仅采用溜槽由肘管两侧下料,则底部混凝土难以浇筑饱满,因此该部位混凝土浇筑时需在肘管底部开设下料孔,下料孔孔径不小于100mm 间排距不大于 150cm。混凝土浇筑至肘管平段底部 6050cm范围时,在保持两侧均衡下料的同时,从肘管上预留的下料孔采用泵送结合溜槽人工辅助入仓,按由低往高逐排浇捣,每排孔先从两侧开始下料,往中部逐孔下料。同时将入仓混凝土由二级配调整为一级配混凝土,必要时采用一级配自密实混凝土,封孔时人工利用铲子进料,并及时辅以振捣。肘管顶部混凝土施工时,由于肘管顶部浇筑层混凝土厚度达 1.0m。混凝土浇筑时主要控制浇筑层高及浇筑速度并及时检查肘管内支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厂房 蜗壳层 以下 施工 技术措施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