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双碳政策梳理与技术现状研究.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国外双碳政策梳理与技术现状研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外双碳政策梳理与技术现状研究.pdf(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国外双碳政策梳理与技术现状研究 全球有多个国家都在进行钢铁领域减排二氧化碳技术开发 的研究。在反映各国国情的技术开发中,着力点和目标各有不 同。虽然大部分是巴黎协定之前提出的项目,但欧洲已将减排 目标定为80%,并从长远的角度转向新的研发,也包括这些研 究开发。大致区分为高炉发展工艺,以及旨在再利用排放二氧 化碳的CCU,利用可再生能源氢的氢能炼铁等未来系统。采用 CCU和无二氧化碳氢基炼铁的研发是最近开始的项目。减碳技术主要围绕能源消耗减少,或者减碳这两个层面。减碳技术按照目前钢铁行业的工艺流程,主要是短流程,氢能 炼钢碳排放被捕集技术(包括CCS和CCUS)o 高炉长流程工艺路线直接排放温
2、室气体,而电炉短流程工 艺路线则间接排放温室气体,这主要取决于电炉使用的电力结 构。高炉长流程工艺路线减排就是钢铁工业减排的主要目标。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一项长期研究,到2050年,全球粗 钢产量将增长30%-50%,而钢铁业界已经采取了行动。欧盟 传统钢铁生产是欧洲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来源之一。目前 欧洲大陆钢铁工业二氧化碳排放量约占欧盟二氧化碳总排放量 的4%,占工业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22%。消耗能源和碳的上游 工序,如焦炭和铁的生产,约占90%。大多数碳排放来自大约 30家综合钢铁厂,这些工厂生产的钢铁几乎占到了欧洲钢铁总 量的三分之二。60%的欧盟钢铁企业采用高炉长流程生产,主要通过
3、处理铁 矿石以生产铁烧结矿或球团矿,然后将其与焦炭在高炉中还原 以制造生铁,进而在转炉中炼钢。其余的钢铁企业则主要采用 电炉短流程工艺,在电炉中加热废钢而炼钢。诸如干熄焦和优化球团矿配比等方法,以及高炉煤气余压 透平发电装置等设备,可以减少高炉长流程工艺路线的碳排放。利用天然气替代焦炭还可以显著减少高炉长流程工艺炼钢的二 氧化碳,向高炉中注入氢气或氨气以部分替代煤粉也可以做到 这一点。不过,尽管其中许多措施已经成为整个行业的实践典 范,但尚不能实现碳中和,这是因为它们不能完全消除炼钢过 程中的碳。通过节约为电炉供电的电力,或将电力结构转为可再生能 源,可以降低电炉短流程工艺的二氧化碳排放。从理
4、论上讲,这使得碳中和成为可能。但问题在于电炉短流程工艺受制于废 钢的可获得性,无法生产出所有钢种或所需数量。全新技术尚在开发和进行之中。截至目前,欧洲最有前途 的新兴技术主要分为两大类:碳捕集、利用和/或封存(ecus)和铁矿石替代还原。替代还原技术包括氢基直接还原工艺和电 解还原法,大多处于开发初期阶段,同时需要大量的绿色能源,但有望实现碳中和炼钢。ecus利用不同的方法捕集二氧化碳,并对其进行处理以供 后续利用(例如,作为燃料)或将其存储(如枯竭的海底天然 气储层等地质结构)。仅靠ecus无法实现碳中和,但如果炼钢 过程中使用的化石燃料被生物质所取代,则可能会产生负的二 氧化碳平衡。新型还
5、原剂取代焦炭或天然气,其中包括氢气和直流电。从理论上讲,可以实现完全绿色的钢铁生产。不过,相比ecus,这一类技术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资金。碳捕集、利用和/或储存 二氧化碳从其他气体中分离出来,并在大量排放的过程(如 炼铁工序)中被捕集。随后捕集的二氧化碳通过管道或轮船运 输到陆上或海上储存地点,如欧洲北海油气田,或者用作燃料 或生物质。其主要工序包括燃烧后/燃烧前捕集和压缩-运输-储存/利用。ecus系统很容易融入现有厂区。由于这项技术并 不是炼钢专用的,其他行业也可以分担部分的开发和基础设施 成本(例如,合成燃料市场、运输和储存)。此外,未来的运营 成本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预测的。利用ecu
6、s的生物质炼铁 该工艺的基本原理是:碳中和生物质在预处理过程中部分 替代化石燃料,或作为铁矿石还原剂。例如,由生物质(生藻 类、草、木材等)制成的富含碳的生物质半焦,用以替代焦炭,或者生物燃气被注入竖炉以取代天然气。主要工艺包括热解和 水热碳化,ecus系统会清除所有残余的碳排放。瑞典国家钢铁 研究院在SSAB公司吕勒奥厂的研究显示,如果采用该项技术,至少可以减排二氧化碳28%。不过,在生物质的种植方面还有一些问题。特别在自然环 境中,它可能导致森林砍伐、污染和生物多样性减少,并在社 会上增加食品价格和农业土地使用。此外,生物质的热值低于 化石燃料,限制了其在大型高炉中的应用,或降低了燃烧效率
7、,无法在大型高炉中进行有效利用。氢基直接还原铁竖炉 随着碳减排压力的增大,氢气直接还原技术受到了越来越 多的重视,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机会。在“氢能炼钢”方面,近 年来国外钢企已经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尤 其是瑞典SSAB公司突破性氢能炼铁技术(HYBRID项目将使钢 铁生产过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降至近乎于零,有望引发特钢行 业的一场变革。该技术炼钢实现低碳排放的主要原理是,在竖炉中,氢气 将铁矿石球团还原成“直接还原铁”(DRI或海绵铁),而不使 用焦炭这样的碳还原剂。竖炉是一种利用气体还原剂制造DRI 的炉型。操作温度可以很低,在800C左右。然后将DRI送入 电炉,通过进一步加工
8、和加碳进行炼钢。作为一种为碳中和炼 钢铺平道路的过渡技术,它也可以以“热压铁”(HBI)的形式 装入高炉,这是一种高质量的DRI,此举可以显著提高高炉效 率,降低焦炭用量。最常见的工艺是Ml DREX方法和HYLX艺。不过,氢气直接还原炼钢技术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氢能经济,氢气产量必须达到规模化,并且要求成本更具有竞争力。氢基直接还原铁流化床 与竖炉工艺相同,该工艺使用氢气还原铁矿石并生产DRI,以供电炉使用。不同之处在于,还原发生在流化床而不是熔炼 炉中,并且使用经过精细加工的铁粉矿代替球团矿。流化床是 可以连续地将固体原料与气体混合以产生固体产物的反应室。主要包括FINEX和Circore
9、d等工艺。电解炼钢工艺 作为欧盟的ULC0S项目,由安赛乐米塔尔公司主导了电解 工艺的开发。在实验室条件下,可以采用高温电解直接生产钢 水。该工艺有两种类型:ULCOLIS电解法和ULCOWIN电解沉积 法。电解法以电力作为还原剂,将铁矿石在1550C转化为钢水。在电解沉积过程中,铁矿石被粉碎成超细粉矿,浸出,然后在 110C左右的电解槽中还原。工业废弃物回收技术 德国目前的Car-bon2Chem项目是以低碳炼铁为核心,实现 节能减排,绿色发展。Car-bon2Chem项目是利用钢厂废气中含 有的化工原材料,比如以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形式存在的碳、氮和氢等,生产含有碳和氢的合成气体,再应用于生
10、产氨气、甲醇、聚合物和高级醇等各种初级化工产品,替代目前天然气、煤等化石原料。因此,Car-bon2Chem不仅可转化钢厂废气中的 二氧化碳,同时也节省了生产此类合成气体的碳资源使用量。2018年9月份,蒂森克虏伯Car-bon2Chem项目成功地将钢厂 废气转化为合成燃料,生产出第一批甲醇。2019年1月份,蒂 森克虏伯成功利用钢厂废气生产氨,这在全球范围内尚属首次。蒂森克虏伯宣布,目前全世界大约有50家钢厂符合引进 Car-bon2Chem项目的条件,已开始与各地的意向方建立联系,探讨将该技术运用于其他二氧化碳密集型行业。日本 1973年石油危机以来,日本一直致力于节能减排研究。1992
11、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获得通过,并于1994年3月 21日起生效。1997年,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的加盟团体制定了 环境自主行动计划(全球变暖对策),确定针对全球变暖正式开 始二氧化碳减排工作。1997年12月 京都议定书 在日本京 都通过,并于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为了实现日本在京 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2008-2012年)约定的、相对基准年(1990年)温室气体削减6%的目标,日本制定了京都议定书 目标达成计划。2008年7月,日本制定低碳社会行动计划,该计划分阶段、定目标、强举措地全面推进节能减排。2015年 12月巴黎协定获得通过,并于2016年11月4日正式生效,日本提出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外 政策 梳理 技术 现状 研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