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生物圈中的人知识点总结归纳.pdf
《初中生物生物圈中的人知识点总结归纳.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生物生物圈中的人知识点总结归纳.pdf(3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初中生物生物圈中的人知识点总结归纳 单选题 1、下图为淀粉分解成麦芽糖示意图,图中的剪刀模拟了某种酶的功能,该酶是 A蛋白酶 B脂肪酶 C淀粉酶 D麦芽糖酶 答案:C 解析:口腔中唾液里含有唾液淀粉酶,能使部分淀粉转变成麦芽糖。淀粉属于大分子营养物质,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唾液中的淀粉酶能把淀粉分解成较小分子的麦芽糖,就像图中所示,把大分子物质变成较小分子物质,故选 C。小提示:口腔中含有的唾液淀粉酶不能消化蛋白质和脂肪,只能把淀粉初步消化为麦芽糖。2、若某战士是 B 型血,因失血过多需输血时应以输给何种血型的血为原则()AB 型 BA 型 CO 型 DAB 型 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的
2、知识点是输血的原则。解答时可以从输血的原则方面来切入。输血的原则是同型相输。输血前还要做交叉配血实验。若该战士是 B 型血,失血过多需输血时,应该以输 B 型血型的血为原则。2 故选 A。小提示: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输血的原则。3、若某战士是 B 型血,因失血过多需输血时应以输给何种血型的血为原则()AB 型 BA 型 CO 型 DAB 型 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输血的原则。解答时可以从输血的原则方面来切入。输血的原则是同型相输。输血前还要做交叉配血实验。若该战士是 B 型血,失血过多需输血时,应该以输 B 型血型的血为原则。故选 A。小提示: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输血的原则
3、。4、人体内最大的细胞是()A精子 B白细胞 C神经细胞 D成熟的卵细胞 答案:D 解析:人体内最大的细胞是成熟的卵细胞。卵细胞是由卵巢产生的一种生殖细胞,卵细胞体积大,呈球形,其直径约 200 微米,即 0.2 毫米。卵细胞储存了一定的养分,以供受精卵初期发育的需要。成熟的卵细胞是人体内最大的细胞。故选 D。5、肺是人体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3 A外界空气经过呼吸道进出肺 B肺泡数量多,气体交换面积大 C肺泡与毛细血管气体交换后,肺泡内氧气含量增加 D胸廓容积缩小时,肺收缩,肺内气压增大,气体从肺排出 答案:C 解析: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
4、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的通道,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AB外界空气经过呼吸道的处理进入肺,在肺里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肺富有弹性,由许多肺泡构成,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气体交换,因此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AB 正确。C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内的氧气进入血液,使血液由静脉血转变成动脉血,肺泡内的氧所减少,C 错误。D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导致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气体从肺内排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D 正确。故选 C。小提示:熟练掌握呼吸系统
5、的组成及功能是解题关键。6、下列各组物质中,都含有能量的是 A无机盐、糖类 B蛋白质、脂质 C核酸、无机盐 D蔗糖、水 答案:B 解析:4 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糖类是人体进行生理活动的主要供能物质,蛋白质主要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也能提供能量,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不能提供能量,B 正确。故选 B。7、关注食品安全十分重要。下列哪种食物是相对安
6、全的()A发芽的马铃薯 B新鲜的水果 C过保质期的面包 D野外的蘑菇 答案:B 解析: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A发芽的马铃薯豆里面含有大量的毒素,如果过量食用了发芽的马铃薯,就可能出现中毒现象,比如喉咙瘙痒或者咽部产生了灼烧感,还有急性肠胃炎以及溶血性黄疸等并发症,A 不符合题意。B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C,有利于人体健康,B 符合题意。C食品在生产、加工、储存过程中可能改变其性质,所以购买食品时一定要注意营养成分和保质期。注意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有助于判断购买的食品是否超过了保质期,因为食品中有未彻底杀灭
7、的细菌芽孢,超过了一定的时间,在适宜的条件下,芽孢会重新形成新的细菌,细菌再大量繁殖,使得食品腐败变质,C 不符合题意。D很多野蘑菇多多少少都有毒。尤其是一些颜色鲜艳的,不要以为好看就采摘回来食用,往往这些毒性是最强的,吃了有毒的蘑菇对人体有害,属于真菌中毒,D 不符合题意。故选 B。8、森林古猿在进化成人的过程中,下列哪一项是进化发展的基础()5 A直立行走 B用语言进行交流 C能使用简单工具 D用大脑思考问题 答案:A 解析:直立行走是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人类的祖先转向地面生活后,由四肢着地改为两足直立行走。两足直立行走的运动方式,促使骨盆、大腿骨、足骨、肌肉等结构发生变化,前肢解
8、放学会使用和制造工具,前肢所从事的活动越来越多,上肢更加灵巧,古猿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直立行走使得人类祖先身体重心下移、下肢骨增长、脊柱由弓状变为“S”形。感官集中于面部,声带发展并产生语言;头部和脑部的进化,人类出现原始文化和意识。直立行走是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故选 A。小提示:本题考查直立行走是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9、一个患贫血的人因感冒引发肺炎,其血常规化验结果中最可能在正常范围值之外的是()A红细胞、血小板 B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 C血小板、血红蛋白 D血小板、白细胞、血红蛋白 答案:B 解析: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浆的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血浆的水
9、分有调节体温的作用;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是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富含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也运输一部分二氧化碳。白细胞是数量最少的血细胞,有细胞核,但比红细胞大,能吞噬病菌,有防御保护功能。血小板是体积最小的血细胞,无细胞核,形状不规则,有止血和凝血的作用。贫血是指一定体积的血液内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低于正常范围。肺炎有病原体入侵,白细胞数量会增多。故选 B。6 10、人体将体内的尿素、多余的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质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泄。下列不属于排泄途径的是 A尿道排出尿液 B皮肤分泌和排出汗液 C肛门排出粪便 D呼吸时呼出二氧化碳 答案:C 解
10、析:排泄有三条途径:一、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二、水、无机盐、尿素等废物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三、水、无机盐和尿素以汗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由分析可知:人体将代谢终产物如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泄。尿道排出尿液、肤分泌和排出汗液、呼吸时呼出二氧化碳都是排泄,人体内食物残渣叫做粪便,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遗,不属于排泄。故选 C。小提示:掌握排泄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11、新生儿出生前在母体内发育过程的正确顺序是()胚泡 胎儿 受精卵 胚胎 ABCD 答案:B 解析:怀孕 8 周左右,大约二个月左右,胚胎才出人的形态,一般来说,怀孕到第 40
11、周时,胎儿就发育成熟了,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阴道排出,这个过程叫做分娩。胚胎发育的顺序是:受精卵形成后,会不断分裂,形成胚泡,胚泡中的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形成组织,并进一步形成器官,逐渐发育成 胚胎,到第 8 周末,已露出人的雏形,也就是胎儿,母亲怀孕到 40 周7 左右,胎儿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一起从母体的阴道排出,即分娩。故选 B。12、日常生活中,人们每天都要喝一定量的水,这主要是有利于()A废物及时随尿液排出 B补充皮肤水分 C对维生素的吸收 D稀释血液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排尿的意义,体内的废物随着尿液及时的排出体外,能调节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理功
12、能 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人体每天排出的尿液约为 1.5升,我们每天应该喝适量的开水,这样不但有利于体内的废物随着尿液及时的排出体外,而且对调节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A 正确。故选 A。13、小肠的下列结构中,与主要的消化功能无关的是 A小肠很长,有 57 米 B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襞 C小肠壁上有许多能够分泌消化液的肠腺 D总胆管胰管与十二指肠相连 答案:D 解析: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与此相适应,小肠有
13、着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小肠约长约 57m,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8 质被吸收进入小肠内壁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中。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小肠壁上有许多能够分泌消化液的肠腺,这是与小肠的消化功能相适应的。可见 D 符合题意。故选 D。小提示:此题考查了小肠与其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表面积大、壁薄。14、在 17 世纪,许多水手得了坏血病,如果进食量相同,下表中的食物可为患病水手提供所缺营养物质最多的是()食物 钙(mg/100
14、g)胡萝卜素(mg/100g)维生素 B1(mg/100g)维生素 C(mg/100g)油菜 140 3.15 0.08 51 橘子 41 2.01 0.29 124 桃 8 0.06 0.01 6 番茄 8 0.35 0.03 12 A油菜 B橘子 C桃 D番茄 答案:B 解析:维生素 C 缺乏症又称为坏血病,是一种由于长期维生素 C 缺乏引起的全身性疾病。坏血病是由于长期维生素 C 缺乏引起,从表中可得,如果进食量相同,橘子中的维生素 C 的含量最多。因此可为患病水手提供所缺营养物质最多的是橘子。故选 C。15、关于血液在人体心脏中的流动方向,正确的是()A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主动脉 B
15、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 C肺静脉左心室左心房主动脉 D肺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 答案:B 解析:血液循环途:9 A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A 错误。BCD结合分析可知: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B 正确、CD 错误。故选 B。16、肺炎患者需要静脉注射抗生素进行治疗,注射的药物进入血液后,最先到达心脏的()A右心房 B右心室 C左心房 D左心室 答案:A 解析:静脉注射抗生素随着血液循环抵达患病处。血液循环路线如下:10 由分析可知:静脉注射抗生素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发炎部位,A 正确。故选 A。多选题 17、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设计如图试管均置于 37温水中 1
16、0 分钟,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滴加碘液后,号试管不会变蓝色 B对照可探究“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C对照可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D对照可探究“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答案:BD 解析:11 (1)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是对照组。(2)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分解成麦芽糖,淀粉遇碘变蓝色是淀粉的特性,常用碘液来验证淀粉的存在。A试管内加入唾液,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滴加碘液不变
17、蓝色,故 A 正确。B试管有馒头处理方式和是否搅拌两个变量,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不能探究“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故 B 错误。C对照可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的变量是唾液,其它的实验条件均相同,故 C 正确。D试管有唾液和舌的搅拌两个变量,不符合单一变量的原则,不能探究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故D 错误。故选 BD。小提示: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18、在人体生命活动中,营养物质氧气以及产生的废物都要通过血液运输,如图是人体某部位的血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 A 是肺动脉,则 C 血管流动脉血 B若 B 是小肠处毛细血管,则 C 内营养物质一定增加
18、C若 A 是肾动脉,则 C 内尿素含量增加 D若 B 是组织细胞处毛细血管,则 C 内氧气一定减少 答案:ABD 解析:12 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中进行的循环流动,叫作血液循环。根据血液循环的途径不同,可以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如图:人体内的血管包括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个部分去的血管,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血液在流经某一器官的毛细血管时,与该器官的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因此血液从该器官流出后,血液的成分会发生变化;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方向一般是动脉毛细血管静脉。A若图中 B 是人体肺部毛细
19、血管,则 A 是肺动脉,C 是肺静脉,通过肺循环静脉血变成动脉血,可见 C 肺静脉中流动脉血,A 正确。B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血液流经小肠后,营养物质会显著增多;流经小肠的血液循环部分是体循环的一部分,因此,血液流经小肠后,氧气会减少,二氧化碳会增多,即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了含氧较少、含二氧化碳较多的静脉血。若 B 表示小肠,经过小肠后的血液含氧少,养料多,B 正确。C肾脏作为一个一般器官,其正常的生命活动,要进行呼吸作用,需要消耗氧气和养料,所以血液流经肾脏后氧气和养料都会减少,肾脏作为一个排泄器官,要将流经肾脏的血液中的一些代谢废物形成尿液排出体外,所以血液流经肾脏后血液中的废
20、物会减少。若为 A 肾动脉,C 为肾静脉,则 C 中尿素和氧气含量减少,C 错误。D体循环的途径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全身毛细血管全身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通过体循环血液由含氧丰富二氧化碳少的动脉血变成了含氧少二氧化碳多的静脉血。若 B 为人体组织细胞处的毛细血管时,则 C 内氧气一定减少,D 正确。13 故选:ABD。小提示:根据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方向根据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方向以及正确识图是做好该题的关键。以及正确识图是做好该题的关键。19、下图中的表示人体细胞获得氧气的全过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 a 代表二氧化碳,b 代表氧气 B过程是通过呼吸运动完成的 C过程后,血液由动脉血变成
21、静脉血 D过程是通过扩散作用完成的 答案:BD 解析:呼吸的全过程包括:肺的通气、肺泡里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如图所示:根据图示箭头方向,a 表示从外界进入肺泡,为氧气,b 由肺泡排出外界,表示二氧化碳,A 错误;图中的是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即肺的通气,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B 正确;是肺泡里的气体交换,肺泡中的氧气扩散到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C 错误;是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扩散作用完成的,发生在组织细胞与周围血液之间,由于组织细胞中二氧化14 碳的浓度高,周围血液氧的浓度高,组织细胞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血液,血液中的氧气扩散到
22、组织细胞,血液由含氧多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D 正确。小提示: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气体交换的过程以及血液的变化情况。20、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直接证据 C生物按体型由小到大进化 D人类是由现代类人猿进化而来的 答案:AB 解析: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A、生物进化是指一切生命形态发生、发展的演变过程。达尔文认为,自然选择过程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连续的过程。由于生存斗争不断地进行,因而自然选择也是不断地进行,通过一代代的生存环境的选择作用,物种变异被定向地向着一个方
23、向积累,于是性状逐渐和原来的祖先不同了,这样,新的物种就形成了。由于生物所在的环境是多种多样的,因此,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所以,经过自然选择也就形成了生物界的多样性。因此地球上现存的所有生物都是进化的结果,A 正确。B、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并不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就叫化石,化石直接反应了生物的存在、生物的结构、生物的生活特点。因此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B 正确。C、生物的进化历程和进化趋势:由简单到复杂、从单细胞到多细胞、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C 错误。D、在
24、距今 1200 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15 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因此人类是由森林古猿进化而来的,不是由现代类人猿进化而来的,D 错误。故选 AB 小提示:掌握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以及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21、小肠是人体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下列有助于小肠消化、吸收特点的是 A小肠内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B小肠是人体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 C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壁和绒毛 D小肠绒毛腔内分布着较多的毛细血管
25、 答案:ABCD 解析:各段消化道对食物的消化能力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能力是不同的,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小肠长约 56m,小肠内具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被吸收进入小肠内壁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中。小肠的这些特点是与它的消化和吸收的功能相适应的。故选 ABCD。小提示: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小肠与其消化和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22、下列有关血液的叙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生物 生物圈 中的 知识点 总结 归纳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