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学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20122013 学年度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以十七大精神和自成教育为指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落实数学新课程标准的改革观,20 世纪中叶以来,数学自身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与计算机的结合,使数学在研究领域、研究方式和应用范围等方面得到了空前的拓展。数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探求客观世界的规律,并对现代社会中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作出恰当的选择与判断,同时为人们交流信息提供了一种有效、简捷的手段。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
2、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 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二、教材及课标分析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了解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
3、系,能正确找出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的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会利用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来判定两直线平行。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第六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引入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能对坐标方法进行简单的应用。第七章 三角形:了解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和角,能进行多边形及其内角和的计算。第八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了解方程、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以及方程(组)的解等基本概念,了解方程的基本变形及其在解方程(组)中的作用。会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并经历和体会解方程中转化的过程与思想,了解解方程(组)解法的一般步骤,并能灵活运用。熟练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解法消元法,能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
4、问题。第九章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掌握不等式的概念,会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及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能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三、提高质量措施:1、认真学习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把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渗透到教与学的全过程。要重视学生知识的建构和能力的培养;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的展示和学习方法的提炼;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情感的陶冶、学习态度和价值观的导向。教师要与新课程一同成长。2、教学中要树立全新的学习观。学习要转向受教育者,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即把活跃在教学舞台上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教育的方式要由接受转向“学教”,即提倡学生的探索、求知在先,教师的指导、帮助在后,要给学生“悟”的时
5、间与空间。教师的“教”应由学生的“学”来确定。要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3、教学中要树立全新的知识观。人的知识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教师灌输给学生的知识,它们是浅层次的知识,是比较易于遗忘的东西。隐性知识是学生发现学习得到的知识,如通过体验、顿悟、自省、直觉而得到的,极易保持的、带有一定感情色彩的东西。教师要摒弃以“量”为主的知识观,树立以知识的“质”和“结构”为主的观念,关注学生的隐性知识的摄取,注意渗透人文知识并努力使“教师”这一隐性课程知识美好地呈现给学生。4、教师要树立全新的教学观。由教“学答”转变为教“思维”,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注重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5、加强七年级几何入门教学 6、科学组织复习备考。要转变以知识立意为能力立意的复习备考策略,突出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注重数学的工具性和应用性。四、教学课时安排:章节教学内容计划时间第 5 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3 周(第 1 至第 3 周)第 6 章平面直角坐标系 1 周(第 4周)第 7 章三角形 4 周(第 5 至第 8 周)第 8 章二元一次方程组 3 周(第 9 至第 11 周)第 9 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3 周(第12 至第 14 周)第 10 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3 周(第 15至第 17 周)期末总复习 3 周(第 18 至第 20 周)期末考试(第21 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