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施工总技术交底(共10页).doc
《智能化施工总技术交底(共10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能化施工总技术交底(共10页).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工 程 技 术 交 底 编号02 2016 年 11月26日工程名称陕西人保大厦分部工程智能化工程分项工程名称:施工总技术交底交底内容:第一章 线缆敷设工艺要求一、桥架及线槽安装 1)线槽采用涂锌、涂塑金属材料和聚乙烯材料,规范要求水平度5mm,垂直度5mm,支架距离1.6米。2)桥架及线槽安装位置应符合施工图规定,左右偏差不应超过于50mm,水平度每米不应超过2mm。垂直桥架及线槽与地面保持垂直并无倾斜现象,垂直度偏差不应超过3mm。3)吊臂间距1.2米4)线槽截断处及两线槽拼接处应平滑、无毛刺。吊架与支架安装应保持垂直,整齐牢固无歪斜现象。金属桥架及线槽节与节之间
2、应接触良好,安装牢固。5)连接片螺丝安装牢固,平行强电线槽施工时,要有30厘米以上间距。6)水平及上下弯角处要有转角,以免敷线时损伤电线电缆。7)确定线路走向要充分了解期它风、水管道分布,位置和技术工艺要求,以免与这些管道发生空间上冲突。8)尽量避免穿越建筑物沉降、伸缩缝,如必须穿过时,应做好相应处理。9)线槽焊接处应清除焊渣,并做好支架、线槽防腐处理。10)金属桁架及线槽拼接处要做好接地跳线。11)镀锌桥架不得采用电焊连接,应采用连接板紧固螺钉式连接;连接处应采用专用接地线卡连接跨接地线,不得电焊焊接跨接接地线。12)安装后应做好防火封堵。二、电线管敷设(明敷):PVC硬塑料管 钢管1、 钢
3、管敷设1) 线管一般采用镀锌钢管,敷设规范要求横平竖直,钢管必须做好管口处理,除去毛刺。固定安装在墙上和顶上时,必须用管卡子固定,管卡子间距1-2米。吊臂固定时,20管吊臂间距1米,25管吊臂间距1.2米。终端盒、过路盒吊臂间距25CM。2) 电线管不得超过二个90度弯。当电线管超过二个90度弯时,必须安装过路盒。3) 电线管水平敷设长度超过30米要安装过路盒。4) 电线管连接时,管径小于50mm用螺纹连接,大于50mm可以套管连接。钢管管径在63mm及以上,可以使用套管焊接,套管应处在两管对口中心,长度为管外径1.5-3倍,焊接应严密。5) 弯管时要用专用工具,电线管弯曲径为管径6D-10D
4、,管子弯曲处弯偏度0.1D。6) 电线管采用螺纹连接,连接后螺纹宜外露2-3扣,并按规定做好跨接接地线。技术负责人交底人接收人 工程名称陕西人保大厦分部工程智能化工程7) 镀锌钢管不得采用电焊连接,应采用螺纹连接或紧定螺钉式套管连接,连接处应采用专用接地线卡连接接地线,不得电焊焊接跨接接地线。7) 明配钢管在进箱盒150-300毫米处应设管卡或支架固定,在转角、直线段处管卡或支架间距应对称、均匀;管卡或支架间距应符合国家规范规定。8) 50mm及以下钢管进入箱盒必须用锁紧螺母固定,露出锁紧螺母丝扣为2-3扣;63及以上可以点焊固定,管口露出箱盒内壁3-5毫米,焊后应补刷防腐漆及面漆。配管进箱盒
5、、柜必须采用机械开孔。9) 钢管要做防腐处理,镀锌钢管螺纹连接处做防腐处理。10) 吊平顶内电气配管,宜按明配管要求施工,走向合理、横平竖直,不得将 配管固定在平顶吊架或龙骨上,吊支架位置正确、间距均匀,在转角、弯成弧形或接线盒处两侧应对称设置,吊支架应推广采用镀锌材料和配件。接线盒朝向应便于检修,盖板应严密。使用软管接到设备位,其长度不宜超过1米。软管两端应用专用接头与接线盒、金属软管本身应做接地保护。各种强、弱电导线都严禁在吊平顶裸露。11) 电线管电焊垮接应清除焊渣,并做好吊臂、电线管防腐处理。12) 水平安装钢管要保持千分之一坡度。13) 确定线路走向要充分了解其它风、水管道分布,位置
6、和技术工艺要求,以免与这些管道发生空间上冲突。14) 尽量避免穿越建筑物沉降、伸缩缝,如必须穿过时,应做好相应处理。15) 钢管管口必须认真做好管口处理,不能有毛刺、刀口。2、 PVC管敷设1) 与水、电、煤三种管平行距离30CM,不得与三种管重叠。2) 电线管不得超过二个90度弯。当电线管超过二个90度弯时,必须安装过路盒。3) 电线管水平敷设长度超过30米要安装过路盒。段内不能有S弯。4) 弯管时要用专用工具,电线管弯曲径为管径6D-10D,管子弯曲处弯偏度0.1D。5) 确定线路走向要充分了解其它风、水管道分布,位置和技术工艺要求,以免与这些管道发生空间上冲突。6) 电线管要连接,采用套
7、管粘胶连接,连接处结合面应专用粘合剂。套管应处在两管对口中心。7) 做好支架、线槽、吊架等配件防腐处理。8) 明配PVC管在进箱盒150-300毫米处应设管卡或支架固定,在转角、直线段处管卡或支架间距应对称、均匀;管卡或支架间距应符合国家规范规定。9) 吊平顶内电气配管,宜按明配管要求施工,走向合理、横平竖直,不得将 配管固定在平顶吊架或龙骨上,吊支架位置正确、间距均匀,在转角、弯成弧形或接线盒处两侧应对称设置,吊支架应推广采用镀锌材料和配件。接线盒朝向应便于检修,盖板应严密。使用软管接到设备位,其长度不宜超过1米。软管两端应用专用接头与接线盒、金属软管本身应做接地保护。各种强、弱电导线都严禁
8、在吊平顶裸露。10) 尽量避免穿越建筑物沉降、伸缩缝,如必须穿过时,应做好相应处理。11) PVC不要敷设在高温和易受损坏场所。技术负责人交底人接收人工程名称陕西人保大厦分部工程智能化工程三、线管预埋敷设(暗敷)钢管预埋1) 钢管宜采用镀锌钢管,采用一般钢管应做好防腐防锈。2) 开挖电线管敷设深埋50CM,与水、电、煤三种管平等距离30CM,不得与三种管重叠。3) 管不能超过二个90度弯。当电线管超过二个90度弯时,必须安装过路盒。4) 暗管水平敷设长度超过30米时,间应加过路盒。暗管弯曲敷设时其长度不能超过15米,不能有S弯。5) 路面敷设总管时,管子走向应该是直线,有分支和转向时应该设置过
9、路井。过路井井深50-60cm,过路井面积为5050cm。井盖用铸铁(道路)或水泥(绿化地)。6) 尽量用钢管预埋,有利于消除干扰。7) 尽量避免穿越建筑物沉降、伸缩缝,如必须穿过时,应做好相应处理。8) 钢管管口必须认真做好管口处理,不能有毛刺、刀口。9) 钢管由室外进入室内地下室,必须做好防不处理。3、 PVC硬塑料管预埋1) 开挖电线管敷设深埋50CM,与水、电、煤三种管平等距离30CM,不得与三种管重叠。2) 电线管不得超过二个90度弯。当电线管超过二个90度弯时,必须安装过路盒。暗管水平敷设长度超过30米时,间应加过路盒。暗管弯曲敷设时其长度不能超过15米,不能有S弯。3) 暗管水平
10、敷设长度超过30米时,间应加过路盒。暗管弯曲敷设时其长度不能超过15米,不能有S弯。4) 路面敷设总管时,管子走向应该是直线,有分支和转向时应该设置过路井。过路井井深50-60cm,过路井面积为5050cm。井盖用铸铁(道路)或水泥(绿化地)。5) PVC硬塑料管必须采用阻燃管。6) 尽量避免穿越建筑物沉降、伸缩缝,如必须穿过时,应做好相应处理。7) PVC管不要敷设在高温和易受损坏场所。四、线缆施工1、 缆线搬运、检查和保管1) 缆线搬运时要注意,切不可使缆线受碰撞造成机械损伤。汽车吊车地应慢慢吊起和放下,卸车时缆线不能从上直接推下,避免损伤缆线。短距离搬运可以滚动缆线盘搬运。但地面应平整,
11、不能有石块等杂物,滚动方向应是缆线匝紧方向。2) 新到缆线应认真对每卷电线缆进行检验,检查是否有断路和短路及护套老公现象。发现有断路和短路情况及护套老化缆线不能用于敷线,并报工程部现场工程师上报项目经理处理。3) 施工人员要核对缆线规格、型号、数量,应与设计图纸相符,产品合格证及检测报告。外观检查缆线应完好,然后编号放到安全地方加以保管。产品合格证及检测报告交现场工程师保管好,留作竣工资料用。4) 每个施工人员在拿到电线电缆时,应认真核对线径、电线色别与系统要求是否相技术负责人交底人接收人工程名称陕西人保大厦分部工程智能化工程5) 符(同公司规定颜色和线径要求统一),如不符合可以拒绝敷线施工,
12、并报现场工程师上报项目经理。2、 敷设前准备工作1) 制定敷设计划,列出缆线清单,准备必要机具,如缆线盘架,起重工具等。所用缆线必须进行测试。2) 根据缆线重量、长度、施工方法,来确定施工份数。敷设时统一指挥、协调一致,搞好通信联络员,确保安全施工。3) 缆线在敷设前应会同甲方对缆线进行检查,做好以下几项工作:a) 核对缆线型号规格长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b) 缆线必须有出厂合格证。c) 对缆线进行外观检查,缆线不应有机械损伤、扭曲或有急弯地方。外表绝缘及护套层应完好,缆线封头应完好。d) 敷设前应进行绝缘检查及泄漏试验。3、 缆线敷设一般工艺要求:1) 不同系统不同电压,不同电流、强电与弱电等
13、不应敷设在同一根管内或同一线槽孔内。2) 管线内穿线利用率为40%-50%,线槽内为60%。3) 管线内穿线应先穿钢丝引线,引线进线应顺其自然,不能强力拉线;在钢管内穿线应在管口套装保护套,以避免线缆外皮受损。4) 线缆敷设应自然平直,导线在管内或线槽内不应有接头或扭结,不应受到外力挤压和损伤,导线接头应在接线盒内焊接或用端子连接。5) 缆线敷设应做到横竖成行,引出方向一致、弧度一致,相互是距离一致,避免交叉压叠,做到整齐美观。6) 敷设在多尘或潮湿场所管路管子和管子连接均应作密封处理。7) 缆线出入建筑物、井道、沟道、缆线穿过楼板、墙壁或缆线有可能受到机械损伤地方都要穿保护管。8) 在缆线两
14、端、转角处、缆线中间接头都要挂标志牌,牌上注明缆线编号规格、型号等。9) 缆线在水平段两端,垂直段落所在支点上,缆线转角弯头两侧,缆线终端颈部、中间接头两侧都要用缆线卡子固定。10) 敷设缆线时,缆线最小弯曲半径必须符合规范要求。橡塑缆线最小允许弯曲半径是电缆直径八倍,控制电缆为六至十倍。11) 缆线在管线中不允许有中间接头。若必须接头,接头必须做在井或接线盒内。12) 缆线进入沟道、井道、坚井、建筑物、穿保护管时出入口应封闭,做好防水处理。13) 缆线敷设时不可接得过紧,应适当有一些余度以免使用缆线承受拉力。14) 对于每一种线路要予以编号标志,导线在焊接线盒子处留有余量。15) 预留线长度
15、应按要求,缆线终接后应有余量,引到摄像机电缆宜留1M余量,86盒及预埋盒、设备箱按规定预留;光缆布放宜盘留,预留长度宜为3-5M。有特殊要求应按要求预留长度。16) 统一线颜色:同种用途线均颜色相同。技术负责人交底人接收人工程名称陕西人保大厦分部工程智能化工程1) 所有线缆要做好标记,对于前端设备接线处应用塑料号码管编号套上,控制中心设备接线处应用塑料号码管编号套上,在穿线时,楼间设备箱内可以用贴标签纸编写号码。当留头超过50CM以上时必须间隔50CM做一标记,超过1M以上时,每一M做一标记。4、 导线检测1) 通、断测量,用专用设备检测每一根导线通、断,如发现有不通或短路现象,立即返工。如上
16、级巡查发现,按质量事故处理,实行经济处罚。2) 绝缘电阻测量:用500V兆欧表对每回路导线测量其绝缘电阻,对地绝缘电阻值、线间绝缘电阻值应大于20兆欧。3) 所有检测必须做好记录,施工人员签字备查。隐蔽工程报监理签字通过才算合格。五、控制中心电缆敷设要求1、 采用地槽或墙槽时,电缆应从电视墙机架、操作控制台底部引入,将电缆顺着所盘方向理直,按电缆排列次序引入槽内;拐弯处应符合电缆曲率半径要求。电线离开电视墙机架和操作控制台时,应在距起弯点10mm处成捆绑扎,根据电缆数量应每隔100-200mm绑扎一次。2、 采用架槽时,架槽宜每隔一定距离留出出线口。电缆由出线口从机架上方引入,在引入机架时,应
17、成捆绑扎。3、 采用电缆走道时,电缆应从机架上方引入,并应在每个梯铁上进行绑扎。4、 采用活动地板时,电缆在地板下可灵活布放,并应顺直无扭绞;在引入机架和控制台处还应成捆绑扎。5、 在敷设电缆两端应留有适度余量,并标示明显永久性标记。6、 引入、引出房屋电(光)缆,在出入口处应加装防水罩。向上引入、引出电(光)缆,在出入口处还应做滴水弯,其弯度不得小于电(光)缆最小弯曲半径。电(光)缆沿墙上下引入、引出时应设支持物。电(光)缆应固定(绑扎)在支物上,支撑物间隔距离不宜大于1m。7、 控制中心内光缆敷设,在电缆走道上时,光端机上光缆宜预留10m;余缆盘成圈后应妥善放置。光缆至光端机光纤连接器耦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智能化 施工 技术 交底 1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