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勘测设计知识要点.pdf





《道路勘测设计知识要点.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路勘测设计知识要点.pdf(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道路勘测设计 2015 1、设计速度:是指当天气条件良好、交通密度小、汽车运行只受道路本身条件(几何要素、路面、附属设施等)的影响时,中等驾驶技术的驾驶员能保证安全舒适行驶的最大行驶速度。2、动力因数:某型汽车在海平面高程上,满载情况下单位车重所具有的有效牵引力(又称单位车重所具有的潜力)。3、行车视距:汽车行驶时,发现前方路面上有障碍物或迎面来车,能及时采取措施,避免相撞,此时汽车眼公路路面行驶所需的最小必须安全距离 4、平均纵坡:指一定长度的路段纵向所克服的高差与路线长度之比,是为了合理运用最大纵坡、坡长及缓和坡长的规定以避免设计成合法不合理的“台阶式”纵断面线形。5、自然展线:以适当的坡
2、度,顺自然地形,绕山嘴、侧沟来延展距离,克服高差。6、横向力系数:用单位车重的横向力来衡量稳定性程度 7、合成坡度:由纵坡与横坡组合成的坡度。8、冲突点:来自不同行驶方向的车辆以较大的角度相互交叉的地点。9、临界车速:汽车稳定运行的极限最小速度。10、临界标高:隧道造价和路线造价总和最小的过岭标高。11、识别距离:为保证车辆安全顺利通过交叉口,应使驾驶员在交叉口前的一定距离能识别交叉口的存在及交通信号和交通标志等,这一距离称为识别距离。12、部分互通式立交:相交道路的车流轨迹线之间至少有一个平面冲突点的交叉 13、完全互通式立交:相交道路的车流轨迹线全部在空间分离的交叉 14、服务水平:为了说
3、明公路交通负荷状况,以交通状态为划分条件,定性的描述交通流从自由流、稳定流到饱和流合强制流的变化阶段.15、缓和曲线:设置在直线和圆曲线之间或半径相差较大的两个转向相同的圆曲线之间的一种曲率连续变化的曲线。16、超高:为抵消车辆在平面曲线路段上行驶时所产生的离心力,将路面做成外侧高内侧低的单向横坡形式。17、城市道路网的结构形式:方格网式、环形放射式、自由式、混合式 18、道路平面线形三要素: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 19、各级公路的视距要求:(1)各级公路都应保证停车视距;(2)二三四级公路视距不得小于停车视距的两倍;(3)对向行驶的双车道公路要求有一定比例的路段保证超车视距(4)在交通量不大
4、的低等级公路上,对于不能保证会车视距的路段 也可以采取其它的措施以防止碰车事故的发生.如:在路中心划线或设置高出路面的明显标志带,强调“各行其道”、“靠右边走”、“转弯鸣号”.20、超高过渡方式:(p126)无中间带道路的超高过渡(1)绕内边线旋转(2)绕中线旋转(3)绕外边缘旋转 有中间带公路的超高过渡(1)绕中间带的中心线旋转(2)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3)绕各自行车道中线旋转 21、公路选线步骤:(1)路线总体方案选择(2)路线走廊(路线带)选择(3)路线局部方案选择(具体定线)22、山区越岭线展线方式:自然展线、回头展线、螺旋展线 23、纸上定线的操作方法:纸上定线:在大比例尺(一般以
5、 1:1000 为宜)地形图上确定道路中线的位置。平原微丘区 (1)交点连线法 (2)穿线交点法 山岭重丘区(1)直线型法(传统法)(2)曲线型法 24、改善平面交叉交通的途径:(1)时间分隔(实行交通管制)。(2)平面分离(渠化交通,禁止左转).(3)空间分离(立体交叉)。25、渠化交通交通岛的类型:分隔岛、安全岛、中心岛、方向岛 26、公路路线纵断面图的组成:(1)桩号里程、地面高程与地面线、设计高程与设计线,施工填挖值;(2)设计线的纵坡度及坡长;(3)竖曲线及其要素,平曲线资料;(4)设计排水沟沟底线及坡度、距离、高程、流水方向;土壤地质情况;(5)沿线桥涵及人工构造物的位置、结构类型
6、及孔径、涵洞可只示出位置;(6)与铁路、公路交叉的桩号及路名;(7)沿线跨越河流名称、桩号、现有水位及最高洪水位;(8)水准点位置、桩号和高程;(9)断链桩位置、桩号及长短链关系。27、缓和曲线长度的确定要考虑哪些方面?(1)旅客感觉舒适(2)行驶时间不宜过短(3)超高渐变率适中(4)视觉条件(5)平面曲线线形协调性 28、限制最大合成坡度和最小合成坡度的目的是什么?合成坡度过大对行车不利,特别是在冬季结冰期更危险;合成坡度过小对排水不利也能影响行车,车辆行驶时有溅水干扰;控制合成坡度目的是尽可能避免急弯陡坡不利组合。29、什么是回头曲线及其优缺点?30、回头曲线的由一个主曲线、两个辅助曲线和
7、主、辅曲线所夹的直线段组合而成的复杂曲线。优点:回头曲线布线灵活,便于利用有利地形,避让不良地质和艰巨工程地段。缺点:回头曲线前后的上、下线相距很近,队友行车、施工、养护都不利.31、环形交叉口的优缺点?优点:连续运行,减少延误;消灭了冲突点,提高了安全性;交通组织简便,不需信号管制;中心岛绿化可美化环境.缺点:占地面积大,城区改建困难;增加了绕行距离;造价一般高于其他平面交叉。32、中间带、中央分隔带?(p114)中间带由两条左侧路缘带和中央分隔带组成 33、平纵线形组合应注意哪些问题?1。平、竖曲线应相互重合,且“平包竖”。2.平曲线与竖曲线大小应保持均衡 3.暗弯、明弯与凸曲线、凹曲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道路 勘测 设计 知识 要点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