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初二生物教学安排.docx
《2022初二生物教学安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初二生物教学安排.docx(4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初二生物教学安排初二生物教学计划1一、教材分析本学期教学内容介绍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及生物的进化、传染病和免疫,用药和急救、了解自己、增进健康。共6章,内容较上一个学期少了一些,探究实验减少了一些,增加了观察和思考,科学、社会、技术等栏目,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扩大了知识面。二、教学目标1、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通过学习使学生更清楚地知道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从而更有意识地保护生物,促进社会发展。3、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如何健康地生活。4、对学生进行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三、学生情况分析八(1)八(2)班共有接近一百学生,学生学习生物
2、的兴趣还可以,上学期生物的平均成绩走在了中间,但高分较少,同时由于不爱学习的学生较多,因此班平均分被拉下来了。这个学期要想办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争取成绩有较大的提高。四、具体措施1、精心采取先进的教学方法,对新教材进行研究。2、精心组织和策划好课堂教案。3、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做到课堂质量高效率。4、进行课外辅导和观看教学短片,提高学生的兴趣。5、认真批改作业,从中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6、培养优生,转化后进生。五、进度安排周次 授课内容1-2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3-5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6-7 生物的进化8-9 传染病和免疫10-11 复习 期中考试12-13 用药和急救14-15 了解自己 增
3、进健康16-20 期末复习、期末考试初二生物教学计划2一、形势分析:(一)学生情况分析今年的学生对学习生物很感兴趣,上学期生物平均分比较理想,因为热爱学习的学生比较多,所以成绩比较理想。这个学期,我们应该努力提高学生的成绩。我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以提高学生的心理,一直把生物作为副科,不努力学习,不认真对待,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专注于学习生物课。(二)教材分析这学期的教学内容介绍生物的繁殖与发育,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生物的进化,传染病与免疫,药物治疗与急救,认识自我,增进健康。共6章,内容少于上学期,减少了探究实验,增加了观察与思考、科学、社会、技术等栏目。它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拓宽了他们的知
4、识面。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理解无性繁殖的概念。2.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3.讲述花的结构和果实发育的过程。4.举例说明昆虫、两栖动物和鸟类的繁殖和发育过程5.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6.比如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7.描述人类的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8.举例说明常见遗传病的危害。9.举例说明发酵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和收集信息的能力。2.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从实践中获取数据。3.通过小组探究、数据收集、探究结果报告等活动,提高学生探究学习、合作交流、数据收集整理、口头表达能力。(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目的,培养学生的创
5、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通过学习,学生可以更清楚地了解生物的繁殖和发展,从而更自觉地保护生物,促进社会发展。3.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如何健康地生活。4.对学生进行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三、具体措施:1.精心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培训新教材。2.认真组织和规划课堂教学计划。3.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质量。4.进行课外辅导和写小论文及做小制作,提高学生的兴趣。5.认真批改作业,从中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6.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育关键就是培养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习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7.开展课外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做课外调查,培养兴趣。
6、初二生物教学计划3一、教材分析:本期教学内容包括:神经调节、激素调节、生殖和发育、免疫传染病、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生物的进化、生物与环境八章,一学期上完,总计约课时含单元检测及评讲。二、学生情况:由于是平行班,学生入学成绩参差不齐,悬殊较大。学生来自于各乡中心校以及各村小,小学自然课开设情况差异大,学生对于自然科学知识的了解程度和掌握程度也存在较大的差异。三、本期教学的主要任务: 完成有关新课的教学任务。讲授新课。完成结业考试复习。 培养学生能力。通过平时授课引导学生学习观察法、调查法和实验法等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实验和实践活动,进一步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
7、养,培养其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使各类学生成绩都能提高,对学有余力的学生除按课本要求外,还要在知识的深度、广度以及能力培养上有进一步的要求,以适应参加生物竞赛的需要。四、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加强课堂上学生的活动。创造时机、创造条件促使学生多动脑,积极思维,训练其灵活多变的能力,提高综合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加强生物实验。让学生学会一些生物仪器的使用、使学生能通过实验验证一些科学结论以提高其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对学有余力的学生,适当结合一些科普读物、竞赛试题,给他们拓宽、拓深知识面。 培养全体
8、学生会阅读、能正确理解一些现象、一些知识。 要求其作业规范化,不抄作业,培养多动脑的习惯。 培养其诚信的品德,做到无人监考也秩序井然。结合实例培养其爱国主义情操和勇于探索、勇于奉献的精神。计划人:初二生物教学计划4在新世纪的曙光里,我们迎来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教材的指导思想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一、教学目标:科学探究活动的安排倡导探究性学习是生物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教材中共有探究活动11个;有关探究活动的栏目包括“观察与思考”、“实验”、“调查”、“探究”、“模拟探究”、“资料
9、分析”、“拟定计划”、“进一步探究”、“演示实验”、“设计”、“技能训练”、“课外实践”等。二、教学设想和教学方法新的课程标准,新的教材,需要以新的教学理念、教学原则、教学策略和方法去支撑。1.加深对课程理念的理解:面向全体初中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三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可分割,不可偏废。它既是课程和教材改革的理念,也是指导教学实施的基本理念。2.提高贯彻课程目标的自觉性:在制定每节课(或活动)的教学目标时,要特别注意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3.组织好探究性学习并提高其质量:本册的探究活动在上册引导学生认识和体现科学探究活动一般过程的基础上,侧重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和作
10、出假设;在动手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上要求相对较低,探究需要的时间较短;科学探究技能上,除了训练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等一般过程技能外,还尤为侧重通过测量获取数据、设计表格、记录和整理数据的技能。组织好探究活动,要特别重视探究的过程,而不是结论。教学中要花大力气组织好探究活动的教学过程,即让每一位学生有明确的探究目标、科学的活动程序,每一步骤都有到位,在教师指导下做好分工合作,观察、记录、检测、描述都有实事求是,讨论时要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意见,鼓励学生的新发现、新见解或提出新一轮的探究问题。4.加强和改进生物实验教学实验教学是生物学教学的基本形式之一,许多探究活动也是通过实验来进行的。课程标准和教
11、材中都安排了相当数量的实验。对于实验的教学,提倡实验的低成本和简单性。本教材的实验,除了显微镜外,材料用具都是低廉的,可以用多种代用品。实验的设计应该多样化。使用的生物材料,应尽量就地取材。在不用生物材料的情况下,也可以设计模拟实验,血液模拟的方法也是科学实验中常用的方法。5.开创科学、技术和社会教育的新局面新的课程标准在教学目标和内容标准中都突出了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教材中蕴含有大量的有关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活动,一定要重视,不要当作可有可无的附带的事,甚至觉得作为知识的价值不大。它本来的目的就不是单纯是讲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知识,而主要是感情、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同时包含着多种能力的
12、培养。科学、技术和社会问题进入教学,常要采取调查搜集、讨论等方法,还包括上网查询,个别专访等许多活动,会占用许多的课外时间。因此,有些活动不一定所以学生都参加,部分有兴趣、有精力的学生参加,用其他形式(如报告会,展览等)和别的同学交流,成果共享。总之,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条件完成教学工作,为教育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初二生物教学计划5一、学情分析:我担任初二(95、97、99、101)班的生物教学任务,我想本届学生已适应了课改的新教法。年龄也大了点,应该比初一强才是,但根据学生的成绩来看,差生也较多。要想提高成绩也不是件容易事,这需要加强学生的纪律性,严格要求学生,尤其是那些差生。这个学期要想办法调
13、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争取考试的成绩有所提高。二、指导思想:以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为依据,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积极倡导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渐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表达能力。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真正体验学习的乐趣。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逐步养成学生热爱自然。关注生命。关注社会发展的责任。三、确定发展目标:1、 在教学中要注意继续落实生物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努力提高
14、学生们的生物科学素养,教学目标、内容和评价都应有利于提高每个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2、 教学中要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有所发展,必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各种科学探究活动。3、 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特别注意科学研究方法的培养。要注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力争创造条件尽可能多开教材中提出的调查、技能训练、练习、探究和资料分析活动。4、 教学中要注意合理选择和组合好直观教具与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按学校要求积极组织好生物课外兴趣小组活动,能够对有特殊兴趣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四、本学期教学任务要求、重点、难点、关键1本学期讲授义务教
15、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2在继续抓好“课改”实验的过程中,努力学习有关教育理论,不断提高对“课改”的认识,力争在原有的基础上,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所创新、有所突破。3继续探究试教过程中新的教学模式,积极吸取过去一年的教学经验,继续收集和整理相关的资料,固化“课改”教学新成果。4继续探究新课程的评价体系,特别是建立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标准,并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总结过去一年中的教学的经验和体会。5、探究鱼类的运动和呼吸的方式,并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6、说明水生动物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7、引导学生概括出陆地上的动物适于环境生活的特点;8、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学习活
16、动来获取知识,培养他们总结和概括的能力,并对其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9、鸟、昆虫等适于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概述鸟类、节肢动物和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10、动物行为对其生存的影响;认同人类学习和自身学习的重要性;探究实验的实施。11、说明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等方面的作用;2.认同动物是生物圈中重要成员的观点,培养爱护动物的情感。12、真菌的细胞结构以及生殖方式的特点13、认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真菌以及它们生命活动的特点;观察能力的训练14、 尝试根据生物的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15、探究并掌握生物的分类方法。16、认识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及它
17、们之间的关系。17、理解基因的多样性。18、归纳能力、推理能力的培养;生态意识、环保意识的强化。19、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原因20、细菌的形态;细菌的结构特征及营养方式;细菌的生殖。难点:1、探索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2、引导学生概括出陆地上的动物适于环境生活的特点;3、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学习活动来获取知识,培养他们总结和概括的能力,并对其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4、尝试独立完成“鸟适于飞行特点”的探究活动和对昆虫翅的“观察与思考”5、探究实验材料的准备和操作过程。6、提出问题并进行探究的能力。6形成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情感。7、探究活动中各小组成员要做好分工,在规定的时间做好观察记录。8
18、、巴斯德实验的理解;细菌的结构及其与动植物细胞的比较;细菌的生殖及分布广的原因。9、(1)观察与思考的组织教学(2)真菌生殖方式的特点10、甜酒和泡菜的制作原理,生活中不同食品保存方法的选择。11、 尝试根据生物的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 通过观察与思考,总结出生物分类的方法和依据。12、认识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及它们之间的关系。2.理解基因的多样性。13、归纳能力、推理能力的培养;生态意识、环保意识的强化。14、分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五、转变理念、改进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实现目标的措施:1、继续深入学习有关的教育理念和转变教育观念,在继承传统教育优势的基础上力争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所创新和
19、提高。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精心设计导语,运用生动的语言,加强情感教育,精心诱导,强化教学。3、继续探究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模式,并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技术用到课堂教学中,提高课时效率和教学重量。4、重点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分析能力。5、在教学中落实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6、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特别注意科学研究方法的培养。7组织好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分工合作,乐于交流。8、积极参加教研教改,上好课,设计好教案,写好教学反思。9鼓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提问、并在提出假设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性方案的设计和实施。10、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不同
20、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达到课程标准。六、提出学期学生学习常规要求;1、课前10分钟预习。2、课堂上积极发言。3、作业按时单独完成。4、课堂上的实验课、讨论课、可以互相讨论问题,但要保持课堂纪律。5、实验课、探究课布置的准备工作要做好。七、设计安排学科实践活动(1)实验探究法:明确探究课题-引导探究-获得结论-测试反馈(2)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学到的生物学知识来解释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所遇到的生物学现象,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3)识图学习法:新教材图文并茂,色彩鲜明,可读性强。它形象、直观、不仅有利于教师把有关知识讲清楚,而且利于学生理解内容,便于记忆。(4)比较、归纳学习法:
21、通过对知识的比较归纳,可找出知识之间内在联系,使知识间的关系更明了。(5)综合学习法:引导学生运用相关学科(如物理、化学)的知识来解决生物学问题(6)注重学生的实验与探究的设计和操作,从而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发挥现代教学手段的功能和作用,与学生一起,共同探究,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八、课程教学进度表本学期总课时为38课时,其中授课32课时,机动2课时,每周2课时。(30课时):第一周:20xx-8-309-4 报名第二周:9-59-11 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一章 各种环境中的动物第1节 水中生活的动物 2课时第三周:9-129-18 第2节 陆地生活
22、的动物 2课时第四周:9-199-25 第3节 空中飞行的动物 2课时第五周;9-2610-2 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第1节 动物的运动 1课时第六周:10-310-9 国庆放假第七周:10-1010-16 第2节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2课时第八周:10-1710-23 第3节 社会行为 1课时第一、二章小结 1课时第九周:10-2410-30 第三章 动物在生物学圈中的作用第1节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课时第2节 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1课时第十周;10-3111-6 第四章 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第1节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1课时第2节 细菌 1课时第十一周:11-711-13 第3节 真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初二 生物 教学 安排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