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论语教学设计.docx
《2022论语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论语教学设计.docx(7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论语教学设计论语教学设计11驾驭周、比、矜、斯、责、举、道等词在文中的含义,重点辨析周、比、党等词一词多义现象。2驾驭文中出现的动词活用现象。3理解孔子在察人、择友、处事、待人方面的主要观点。4联系“中庸之道”,深化理解孔子“和而不同”的人际交往原则;思索孔子的人际交往观在当今社会的时代意义。1、理解孔子在察人、择友、处事、待人方面的观点;2、联系“中庸之道”,深化理解孔子“和而不同”的人际交往原则;3、深化阐发“君子”的含义;4、思索孔子的人际交往观在当今社会的时代意义。三课时教学步骤一:疏通文意,背诵课文1、疏通文意:(1)学生自学注释和译文(可在预习中完成)。(2)老师适当补充课
2、本没有给出的注释,点出重点词汇,疏通文意(插入完成课后第四题)。(3)学生质疑,老师答疑。2、指导诵读:(1)老师示范背诵,明确背诵要求。(2)组织探讨:可以将哪些内容相像的句子放在一起背诵?(3)激励学生实行分组竞赛形式当场速背,激发学习爱好。教学步骤二:深化理解,阐发内涵学生探讨:将本章节内容分为“察人、择友、处事、待人”四方面,先概述各方面主要观点,然后在自己感受最深、启发最大的章节旁边写评注或随感,小组探讨沟通,派代表发言。察人(1、2、3、4、5章)择友(6、7章)处事(12、13、14章)待人(8、9、10、11章)注:此这个环节中,学生自由发言与老师讲解应结合进行。老师讲解应是对
3、文化内涵的深化讲解焦点:多义性、联系性、丰厚性。多义性:例举“久而敬之”的多义理解。联系性:例举“处事”章应与孔子“和而不同”的人际交往原则联系。丰厚性:例举“察人”章中可补充孔子对“君子”的评判与见解。教学步骤三:联系现实,拓展延长1、联系论语中其他和本课内容相关的语录,更广泛的整体理解文化内涵。如1323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2、论语原文特别简约,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人生体会,深化探讨内涵,将原文详细化。如:517子曰:“晏平仲擅长人交,久而敬之。”让学生从生活中体会如何与人交往,让人“久而敬之”。3、联系实际,生动理解论语在今日的意义。用论语具有的警醒意义的话反
4、思我们的言行,鞭策我们进步。如:1517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以此反思自己的集体生活。注:活动应充分体现儒家注意内心修养的精神,激励学生反省自我,反思生活,不行泛泛而论。(形式:分组探讨,就某一论题设正反方辩论,写小论文。)论语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驾驭常用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2.能够总结出课文中孔子提出的学习方法和看法,能当堂背诵课文。重点难点指导学生熟读成诵,积累文言字词。依据注释精确翻译并理解课文。情感看法、价值观:让学生结合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达到学以致用,并刚好改正自己的不足之处。教学课时1课时课型选用诵读课型教学过程分为三个基本步骤:第一步:读
5、课文,定背诵目标其次步:读课文,找背诵方法第三步:读课文,测背诵效果第一步:读课文,定背诵目标1结合注释,走进孔子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zu)邑(今山东曲阜)春秋末期杰出的思想家、教化家、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者,被尊为“圣人”。他首开私人讲学的先河,主见“有教无类”,一改过去只有贵族子弟才能上学的局面,起到了普及文化学问的作用。他憧憬西周的“太平盛世”,提倡施行“仁政”。晚年致力于教化,整理诗书,删修春秋,译注周易,相传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2初读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好语气字音:曰(yu)说(yu)愠(yn)逾(y)罔(wng)殆(di)好(ho)焉(yn)停
6、顿: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读好语气:老师范读,让学生试读,要求读出语气舒缓,读出韵味。3定标当堂背诵全文。其次步:读课文,找背诵方法方法一:译文背诵法1译读课文同桌探讨,翻译。要求:利用工具书,结合注释,驾驭文中重点字词的含义,译读全文。2依据学生翻译状况,比照译文,指导学生背诵。方法二:理解背诵法1让学生探讨,老师归纳:本文是从学习方法、学习看法、终身学习的效果三个方面来谈学习的。2让学生自读课文,在自己认为是阐述学习方法的语句下画上横线,在自己认为是阐述学习看法的语句下画上波浪线,在自己认为是阐述终身学习的效果的语句下画双横线。3指名发言,学
7、生相互补充,老师归纳板书。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看法: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终身学习的效果: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点拨:“有朋处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说的是与人交往的看法。)方法三:交织背诵法1老师背上句,学生背下句或学生背上句,老师背下句。2男生背上句,女生背下句或女生背上句,男生背下句。3同桌相互背诵。第三步:读课文,测背诵效果学生选用一种自己的喜爱的方法背诵单独抽背老师评价全班齐背。小结:经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信任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定会敏捷驾驭各种背诵方法,提高背
8、诵效率。同时,老师也希望大家在将孔子教化教化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看法及终身学习的效果深化结合到自己平常的学习中,开创美妙的人生。下面,让我们在齐声背诵中结束本课的学习吧!附:板书设计论语六则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看法: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终身学习的效果: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教学反思:一节语文教学课首先要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上明确学习目标,才能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本节诵读课型主要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诵读,通过译文背诵法、理解背诵法、交织背诵法,让学生在反复读课文中理解课文内容,
9、并进一步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这样就让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动参加者,老师成为课堂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把课堂时间充分的还给学生,学生也会感到从学习中获得了成就感,从而增加了学习的自信念。论语教学设计3论语十二则教学目标1.启发学生理解文章的思想,并用以指导自己的言行。2了解论语一书和孔子及其思想。3.积累成语、格言、警句等。重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教法与学法教法:朗读教学法 探究法 归纳法学法:自主、合作、探究:通过熟读,明白其内涵,通过探讨,驾驭其写法。课时支配2课时教学过程一、孔子及论语简介(1)论语是“语言的论纂”,也就是语录的意思,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儒家经典著作之
10、一。体例主要是语录体、对话体、叙事体。内容上以教化为主,涵盖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比较完整地体现了孔子及其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看法和处世方法。论语在中国的地位就相当于西方社会的圣经一书,所以也有人把论语誉为中国人的圣经。(2)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是我国历史上宏大的思想家、教化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圣人”。他对我国古代文化的整理、探讨和传播,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三、课文内容提要及问题设计(一)内容提要本课所选内容主要涉及这么几个方面:一是关于读书
11、做学问的,二是修身养性的,三是关于立志与自我人格完善的。(二)问题设计1.为什么每一则前面都有“子曰”呢?提示:子,指先生,因为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所记,用“子”是表示对老师的敬重。因为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言行的书。所以论语中的“子曰”就是指孔子说的话。2.论语篇名的由来提示:论语这本书形式上的一个特点:分章记述孔子的言行。这种形式有一个特地的名称,叫做语录体,若干章为一篇,其篇名大多是选取每一篇文章开头第一句话的头两三个字来命名的,如学而、为政等,都是篇名。论语一共20篇,篇名有些是孔子弟子的名字,有些并没有什么实际的含义。3. “三省吾身”真的是反省三次吗?提示:古代人对“三”、“六”、“
12、九”有一种数字崇拜,“三”一般是泛指多数,而不是一个准确的数字。4.孔子关于读书的论述对我们有何启发?提示:关于读书,孔子提出了“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独到见解,并以“吾尝终日不食,终日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来进行论证。这些对于我们科学的求知和事半功倍地学习都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5.孔子心目中的“君子”是什么样的人?提示:“君子”是孔子心目中志向的人格标准,“君子”一词在论语中的“出镜”率最高,约一百多次。孔子认为君子除了是一个和善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与人和谐相处的人,还有一个重要的说话和做事的标准,他应当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敏于事而慎于言
13、”、“君子喻于义”。(三)本课中出现的成语、格言和警句等。成语:温故知新 三人行必有我师 见贤思齐 择善而从格言警句1谈学习看法的:三人行,必有我师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2.谈学习方法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温故而知新3.谈修身做人的: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行夺志也。(四)正确相识和评价论语一个时期以来,孔子及其论语好像被人神化,其实论语是一部内容很平实、很富于人情味儿的充溢了人生才智的书,一部可以用审美鉴赏的眼光去读的书。只要擅长读,我们不仅可以从中得到一种美的愉悦,而且可以得到许多的人生才智的启迪和人格的感染。因而,在诸子百家中,以孔子为第一人,诸子之
14、书以论语为第一部。但这并不等于说,论语就是中国文化,孔子就是真正的圣人。教学反思论语教学设计4一、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1、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孔子及论语全面了解孔子的思想主见。2、驾驭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并背诵课文。3、提升思想品德修养水平,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提高为人处世的思想修养。二、教学重难点2、教学难点领悟论语十二章的深刻含义,体会孔子所提倡的“为学之道”。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我们从小就接受着孔子学说和言论的训诲,从牙牙学语到经天纬地,我们以古典文化为土壤,不
15、断的成长前行。今日,让我们接着走近孔子,一起学习论语十二章。2、写作背景论语基本上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著作,主要记载孔子的言行,只有一小部分记载孔门弟子(譬如曾子、子夏、有子等人)的言行。汉书艺文志云: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汉初所传的论语,有古论、齐论、鲁论之分,古论出自孔子壁中,用古文字写成,孔安国曾为之作训解,但已失传。齐论为齐人所学,鲁论为鲁人所传。东汉郑玄就鲁论篇章,参考齐论,为之作注,今亦残佚。魏时的何晏集汉儒以来的各家之说,成论语集解,这就是今日我们所看到的最早的论语注本。3、作者介绍论语是
16、孔门弟子集体才智的结晶。其编纂者主要是仲弓、子游、子夏、子贡,他们忧虑师道失传,首先商议起草以纪念老师。然后和少数留在鲁国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完成。4、题目解说论语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集录整理,是探讨孔子及儒家思想的重要资料。本课节选的是论语中的经典篇目,一共十二章,称之为“论语十二章”。5、层次结构全文可分为十二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章):孔子认为君子要擅长抵制物欲,要尽可能地把精力放在对德行的追求上。其次部分(第2章):孔子把礼、乐与仁紧紧联系起来,认为没有仁爱之心的人,根本谈不上礼、乐的问题。第三部分(第3章):孔子认为人可以为“道”而死,强调了“道”的重要性。
17、第四部分(第4章):孔子提出君子和小人在义利上的不同看法。第五部分(第5章):孔子强调在修身养德的过程中见贤思齐的重要性。第六部分(第6章):孔子强调人的修养中质朴的本质和文化修养要协作适当第七部分(第7章):孔子表达了士人要有主动担当社会责任的坚决信念和决绝志气。第八部分(第8章):孔子阐释功亏一篑和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第九部分(第9章):孔子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具备智、仁、勇这三种品质,成为真正的君子。第十部分(第10章):孔子强调“克己复礼”是达到仁的境界的方法。第十一部分(第11章):阐释孔子对“恕”的理解。第十二部分(第12章):多角度详细阐释诗在“兴”“观”“鲜”“怨”等多方面的作用。
18、6、全文分析1、在论语十二章的雍也篇中,孔子论及了“文”与“质”的关系,我们应当如何理解“文”与“质”的关系?孔子这里说的“文”,指合乎礼的外在表现;“质”,指内在的仁德。只有具备“仁”的内在品质,同时又合乎“礼”并表现出来,方能成为“君子”。“文”与“质”的关系,亦即“礼”与“仁”的关系。这一方面体现了孔子所竭力推崇的“君子”之志向人格;另一方面反映了孔子一以贯之的中庸思想,即不主见偏胜于文,亦不主见偏胜于质,而主见不偏不倚,执两用中。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理解“质”是指质朴的品质,“文”则是指文化的修养。那么,“质胜文则野”就是指一个人没有文化修养就会显得很粗俗;“文胜质则史”就是指一个人过于
19、文静就会显得像个“酸秀才”“书呆子”,注意繁文缛节而不切实际。所谓“百无一用是书生”,就是典型的“文胜质则史”。所以孔子提倡“文质彬彬”,既要有文化修养,又不要迷失了本性,只有这样,才能够称得上是真正的君子。2、难点如何理解孔子的理欲观?在以往对孔子的探讨中,人们往往忽视了对孔子理欲观的探讨,通常认为孔子主见只要仁、义,不要利、欲。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任何人都不会甘愿过贫困困顿、流离失所的生活,都希望能够富贵安逸。因此,孔子并不反对人们去获得财宝,只是孔子认为获得财宝必需通过正值的方式。这就是孔子在论语里仁中传达的正确思想,通过对比的手法,揭示了君子和小人对待“利”的不同看法,从而告知人们无论致
20、富达贵还是摆脱贫贱,虽然都是人的正常欲求,但是均不能实行不正值的手段,这是孔子对义利关系的基本看法。在义利关系面前,是见利思义、见义勇为还是见利忘义、唯利是图,的确可以检验出一个人境界的凹凸,孔子以“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来表达这种推断。3、通过学习论语十二章,我们可以发觉孔子特别看重对诗的学习,那么诗真的是一个人提高修养所必需研读的吗?观点一:是必需研读的。孔子认为,不学习诗,就没有方法说话,学诗能知言善语,可以激发人的情感,可以视察政治、风俗的盛衰得失,可以提高人际交往实力,可以在礼的准则下怨刺时政。观点二:不是必需研读的。孔子只是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提出要学习诗的建议,孔子看重诗,其本
21、质是对教化和德行的重视。假如一个人通过其他途径能够获得相关的教化,不肯定必需研读这部书。7、写作特点1、简洁明白的语录体形式。本文采纳简洁明白的语录体形式,通过师徒的对话来传达人物的思想主见,表明人物的观点,体现人物之间的情感活动。2、丰富多变的手法。文中多采纳比方、对偶等修辞手法,言简义丰。文中还多次运用反问句,言语之间跳动较大,含意丰富。论语教学设计5教学目标学问与实力1学习重点文言词语,解读各则语录,培育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实力;2了解论语的有关学问,明确其在历史上的价值。3学会朗读背诵文言文,驾驭学习古文的方法。过程与方法1.通过合作探究、体验反思学习经典的原创精神。2. 联系自身学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论语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