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心理咨询师试题5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心理咨询师试题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心理咨询师试题5篇.docx(4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心理咨询师试题5篇2022心理咨询师试题5篇 第1篇与早期行为主义关系最密切的概念是( )。单选A. 内省实验法B. 自我实现C. 环境决定论D. 潜意识答案:C解析:知识点: 咨询心理学 /心理学史 A.内省实验法(冯特-构造主义)B.自我实现(人本)C.环境决定论(华生-行为主义)D.潜意识(精神分析)单选题 以观念、行为、外貌装饰奇特,情绪冷漠、人际关系明显缺陷为特点的是() 人格障碍。A.偏执性B.分裂样C.冲动性D.表演性答案:B解析:偏执性人格障碍以猜疑和偏执为特点。分裂样人格障碍以观念、行为、外貌装饰奇特,情感冷漠、人际关系明显缺陷为特点。反社会性人格障碍以行为不符合社会
2、规范,经常违法乱纪,对人冷酷无情为特点。冲动性人格障碍以阵发性情感暴发,伴明显冲动性行为为特征,又称攻击性人格障碍。表演性人格障碍又称为癔症性人格障碍,以过分感情用事或夸张言行以吸引他人注意为特点。强迫性人格障碍以过分要求严格与完美无缺为特征。焦虑性人格障碍:一贯感到紧张、提心吊胆、不安全和自卑,总是需要被人喜欢和接纳,对拒绝和批评过分敏感,因为习惯性地夸大日常处境中的潜在危险,所以有回避某些活动的倾向。依赖性人格障碍的特征是依赖、不能独立解决问题,怕被人遗弃,常感到自己无助、无能和缺乏精力。符合遵纪守法要求的有( )。(A)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B)享受权利,尽到义务(C)只要不犯罪就是守法
3、(D)敢于用法维护自身权益答案:A,B,D解析: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在享受权利的同时,也应当尽到法律规定的义务。犯罪是严重的违法。人要敢于用法维护自身权益。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24岁,国外在读研究生。案例介绍:求助者大学毕业前夕与女友确定了恋爱关系,毕业后去国外留学,其女友回到家乡工作。求助者担心分处两地会影响感情,曾表示不读研究生了,想回国参加工作。父母和女友反复劝说,求助者很无奈地继续留学。开始俩人联系频繁,后来因为学习、工作等原因,双方感情有所“降温”,慢慢地女友不主动与他联系了。求助者很担心女友会变心,曾背着父母悄悄回国看望女友,并提出早点结婚,女友以年龄还小
4、拒绝了。求助者觉得女友要变心了,更想回到女友身边,向父母提出回国,父母坚决不同意。又恳请女友辞去工作,出国来找自己,女友最终也没同意。求助者觉得女友不爱自己了,想尽各种方法企图挽回感情,女友不胜其烦,最终提出分手。求助者觉得自己父母不理解自己,女友不爱自己,内心痛苦,情绪较为低落。每当想起过去的幸福时光,都觉得头痛,没有胃口,吃不下饭,失眠;没有心思上课,经常借故缺课,推掉了各种聚会。考试成绩很不理想,借口身体不好回国休息。在家人的建议下前来咨询。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的父母是高级知识分子,对他要求很严,在学习上期望很高。求助者从小懂事、听话,学习成绩优秀,人际关系良好,但性格懦弱
5、。本案例中表明求助者社会功能改变的现象包括(多选A. 考试成绩不理想B. 内心不踏实C. 经常借故缺课D. 感觉没胃口答案:A,C解析:阻抗产生的主要原因包括()。A:成长带来某种痛苦B:未满足的心理需求C:咨询已经取得效果D:功能性的行为失调答案:A,D解析:略。关于需要,以下说法正确的包括()。多选A. 人和动物的自然需要是一样的B. 自然需要是由生理的不平衡引起的C. 交往的需要是属于获得性需要D. 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之间有密切的关系答案:B,C,D解析:知识点: 基础心理学 /需要 A错误,人和动物的自然需要有本质的区别,人不仅要吃,还要讲究卫生,营养等等。B正确,自然需要是由生理
6、的不平衡引起的。C选项是关于需要的分类:从需要到角度,分为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又叫获得性需要,是通过学习得来的)。D正确,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对物质产品对要求不仅满足人的生理需要,还要满足审美观念等。案例一求助者是第一次作心理咨询,他看到咨询室大约十五六平方米,室内摆设只有两张沙发,中间有一茶几。上面有录音机、鲜花和纸巾盒。在沙发的对面墙上有“告别痛苦,迎来快乐”、“幸福是自己创造的”、“摆脱烦恼,塑造欢乐”等横幅。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的一段咨询对话:因为你是第一次作咨询,所以我先给你介绍一下心理咨询是怎么回事。心理咨询是我帮助你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就是我把心理学的理论
7、和方法融合在我的语言里来帮助你,通过促进你的心理成长,你自己探索、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当然。必要时我也会给你开一些很有效的药物。请注意,是我帮助你而不是替你解决问题。在心理咨询中,我作为心理咨询师将遵循价值中立的原则,并会绝对遵守,不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你。我还将遵守保密原则,在咨询时你所谈到的任何内容无论是否涉及你的个人隐私,我都绝对为你保密,请你放心。心理咨询是一个过程,需要时间,你每次来咨询前都需要预约,每次咨询的时间可以灵活掌握。心理咨询按规定是要收费的,我们没有其他收费项目该心理咨询室内的横幅最可能对求助者产生的作用是()A 、 影响观察力B 、 分散注意力C 、 干扰记忆力D 、
8、降低想象力答案:B解析:略求助者:一对夫妇,均是公务员,为儿子前来咨询。案例介绍:儿子15岁,初中三年级学生,从小比较听话,遵守纪律,聪明,平时的学习成绩优秀。但上初三后迷上网络游戏,经常偷偷地到网吧玩游戏。孩子也明明知道面临中考,应该好好地学习,曾多次发誓再不玩游戏了,但仍抵挡不住游戏的诱惑。为此心情不好,烦躁,爱发脾气,晚上多梦,看不进去书,自称记不住,学习成绩明显地下降。夫妇两人对此非常着急,采用了各种手段无效,感到力不从心,疲惫不堪,常常失眠。听从他人建议,夫妇两人从单位请假来向咨询师求助,解决儿子的问题。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该夫妇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都有所成就,是单位的顶梁柱
9、。对儿子的期望很高,要求很严。他们与孩子的老师有很好的沟通,希望能共同把孩子培养成才。该案例中,儿子所面临的问题包括()。查看材料A.学习问题B.行为问题C.智力问题D.品质问题?答案:A,B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2022心理咨询师试题5篇 第2篇摄入性会谈的主要目的是( )。(A)心理治疗 (B)收集资料(C)鉴别诊断 (D)病因分析答案:B解析:在判断人的心理正常与否的情形下,下列表述中符合“内省经验标准”的涵 义的是( )。(A)病人的内省经验 (B)亚健康人群的内省经验(C)健康人群的内省经验 (D)普通人的内省经验答案:A解析:精神分析学派的咨询目标是使求助者()。A:体验自由感B:重
10、组基本人格C:建立好习惯D:消除自己我失败答案:B解析:略。案例六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17岁,高中三年级学生。案例介绍:求助者要参加高考了,但目前成绩较差,知道原因,就是控制不住地老玩游戏,严重影响了学习成绩。求助者主动前来咨询,请求咨询师帮助自己改掉玩游戏的毛病。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的一段咨询对话:心理咨询师:在上次咨询中,你已经讲清楚了自己的问题,要高考了,还总是控制不住地老玩游戏,想管住自己但没有成功,你因此而苦恼,作为咨询师我能理解你内心的苦恼和急迫的心情,我愿意帮助你。以前我有很多成功的案例,我帮助他们解决了问题。你需要我怎样帮助你呢?现在咱们先讨论咨询目标吧!求助者:我
11、想让您帮助我改掉这个毛病,今后不再玩了。心理咨询师:今后不再玩游戏啦?你觉得这个目标是否有些高呢?休闲的时候也不能玩吗?求助者:应该是不该玩的时候不玩,休闲的时候应该可以玩。心理咨询师:好的,玩游戏是人的行为,而行为是可以改变的。你现在每天玩游戏况是怎样呢?求助者:该玩和不该玩的时候都在玩,按时间算我想一天总有4.5个小时吧。心理咨询师:通过咨询你想改变成什么样呢?就是目标是什么呢?求助者:不该玩的时候坚决不玩,比如做作业或看书的时候。心理咨询师:好吧,咱们就把不玩游戏作为第一个目标,不该玩时不玩。根据心理学的原理,改变行为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阳性强化法,一种是厌恶疗法,你准备用哪种方法呢?求助
12、者:两种方法?我不懂,您替我选一个吧,我听您的。心理咨询师:好吧,我给你使用厌恶疗法吧。行为主义认为,人的行为是被行为结杲所强化的,厌恶疗法就是我把你玩游戏的行为和厌恶刺激结合,产生生理、心理上痛苦的感觉,多次结合后使你产生条件反射,当你以后再玩游戏时,就会产生恐惧,就不敢再玩了,行为因此而改变了。具体这样做:第一步,明确目标行为,就是玩游戏。第二步,构建焦虑等级,看看你恐惧的程度。第三步,选择厌恶刺激。第四步,把玩游戏的行为和厌恶刺激适合起来。求助者:我明白了,那您选用的厌恶刺激可别太大啊!心理咨询师:你放心吧,我给你噪音刺激再加注射催吐剂,强度可以小一些。求助者:那好吧,大约需要做多长时间
13、啊?这种方法会不会没效啊?心理咨询师:这种方法肯定有效。求助者:我知道了,万一效果不好,还有其他方法吗?心理咨询师:还有其他方法,如阳性强化法、认知行为疗法等。求助者“两种方法?我听您的。”的话表明其可能存在( )。单选A. 多话B. 移情C. 依赖D. 阻抗答案:C解析:知识点: 心理咨询技能 /阻碍因素 求助者让咨询师替自己选择方法,这是依赖的表现。依赖就是来访者希望咨询师代替自己解决问题,而非自己主动解决问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14岁,初中二年级学生。案例介绍:求助者是住校生。三个多月前睡觉时梦见一个黑衣女鬼缠着自己,当时被吓醒,非常害怕,一直哭到天亮。又听到
14、有些同学也说梦见过鬼,说鬼魂会附体。求助者更加害怕于是走读,回家睡觉。尽管在家有妈妈陪着,但一想到梦里的鬼,就觉得浑身不舒服,很害怕睡着了再梦见鬼,看着墙上的一些裂纹就仿佛看到魔鬼狰狞的脸,为此很恐惧。求助者明明知道世界上没有鬼,觉得不应该害怕,但就是难以控制。为睡觉的问题痛苦,为控制不住的想法而苦恼。由于睡眠差,上课无精打采,学习成绩明显下降,也无心思做其它事。心情烦躁,痛苦。父母老师都来开导她,但没什么效果,一个多月来无法上课,自己主动前来咨询。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为独生女,性格内向,胆小、敏感、依赖由奶奶带大,小时候经常听奶奶讲鬼故事。人际关系较好。根据许又新教授神经症的评
15、定标准,该求助者的社会功能()。单选A. 没有受损B. 轻中度受损C. 轻度受损D. 中重度受损答案:D解析:一般资料:女性,汉族,36岁,已婚,大专文化程度,某公司销售经理。收入较高,与丈夫在同一公司工作,育有7岁女儿。案例介绍:两个月前求助者公司要派丈夫去外地分公司任职,丈夫也明确表态服从公司的安排。求助者请求丈夫不要去,但丈夫觉得到外地分公司任高管能够增加收入,而且会为今后在总公司的升迁打下基础。求助者担心丈夫到外地后会不爱自己,会变心,开始紧张,担忧;经常发脾气,为小事和丈夫吵架,挑剔丈夫的言行;和同事关系紧张,工作效率明显下降,还出现明显失误。下班回家更是烦躁,焦虑。想到母亲的不幸将
16、要发生在自己的身上,想到自己和孩子将要过着无依无靠的日子就感到心烦意乱,内心痛苦。这段时间里,食欲不佳,睡眠也不好。心理咨询师观察和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是家中独女,四岁时父亲去外地发展。五岁时,母亲听说父亲有外遇,把求助者留给外婆,到父亲身边工作。但不到一年,父母还是离了婚。求助者本人当年是丈夫的下属,之后二人恋爱、结婚。求助者担心丈夫到外地会和下属搞在一起,产生“婚外情”,会像自己的父亲那样抛弃自己和孩子。内心痛苦无法摆脱,主动前来咨询。一、请对该求助者进行初步诊断并写明诊断过程(30分)二、请指出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及表现形式(30分)三、请分析求助者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20分)四、咨询中求
17、助者曾有大段的叙述,咨询师如何做好倾听(20分)答案:解析:一、请对该求助者进行初步诊断并写明诊断过程(30分)参考答案答:初步诊断:严重心理问题(5分)诊断依据:(1)未见器质性病变基础(2分)(2)根据区分心理正常与异常的心理学原则,求助者主客观世界统一(1分),精神活动内在协调一致(1分),人格相对稳定(1分),没有幻觉(1分)、妄想(1分)等精神病性症状(1分),自知力完整(1分),可以排除精神病性(2分)。(3)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由现实因素(丈夫去外地任职)引发(1分),属于常形冲突(2分),可以排除神经症性问题(3分)。(4)该求助者的不良情绪不局限在与丈夫的关系方面,有泛化(2分
18、),可以排除一般心理问题(3分)。(5)该求助者症状持续时间在2个月以上(1分),情绪反应较为严重(1分),社会功能受损明显(1分)。二、请指出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及表现形式(30分)答:不合理信念及其表现(1)绝对化要求(5分)。表现:认为丈夫不应该到外地任职(3分)。(2)过分概括化(5分)。表现:认为丈夫到外地后会不爱自己,会像自己父亲那样抛弃自己和孩子(5分)。(3)糟糕至极(5分)。表现:因丈夫出轨担心自己和女儿今后会无依无靠(3分);担心自己会像早年离异的母亲一样不幸(3分);担心丈夫到外地会和下属搞在一起,产生“婚外情”(1分)。三、请分析求助者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20分)答:1、
19、生物原因(5分):女性,36岁(1分)。2、社会原因(5分):丈夫外地任职(1分),父亲出轨(1分)3、心理原因(5分):存在认知错误(1分):情绪方面紧张,焦虑等(1分)四、咨询中求助者曾有大段的叙述,咨询师如何做好倾听(20分)参考答案:倾听是在接纳的基础上(4分),积极地听(4分),认真地听(4分),关注地听(4分),并在倾听时适度参与(4分)。参考答案:说明:1、答案仅作参考2、如有疑问,请参与下方的留言讨论关于精神分裂症,正确的说法包括( )。(A)以精神活动的不协调和脱离现实为特征(B)多起病于中老年(C)病程迁延(D)发作期自知力基本丧失答案:A,C,D解析:精神分裂起病于青壮年
20、。精神分裂具有感知、思维、意志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精神活动的不协调和脱离现实为特征,病程迁延,发作期自知力基本丧失。想象( )。(A)是以表象作为素材的(B)是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过程(C)创造出的形象可以不依表象为素材(D)包括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两种答案:A,B,D解析:2022心理咨询师试题5篇 第3篇精神分析理论对心理异常现象的看法有( )。(A)心理健康的充分和必要条件是个体要合理地渡过“性心理”发展的每个阶段(B)性心理发展受挫,就会造成性心理的“退化”或发展“固著”(C)性心理的“退化”或“固著”,会造成未来人格的变态和心理异常(D)在性心理发展的每个除段上,接受的刺激太多或者太
21、少,都会使其发展 受到挫折答案:A,B,C,D解析:案例一: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30岁,硕士。案例介绍:求助者为某单位科研人员,一个多月前,因工作失误与领导发生冲突,领导说他幼稚,让他写检查。求助者觉得自己没错,不愿写。认为领导霸道,自己无法与之相处,却又想不出解决办法,每天为自己的处境烦恼,经常失眠,头痛,情绪低落,注意力无法集中,吃饭不香,无心工作,想辞职又舍不得单位的条件和待遇。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出身军人家庭,内向,聪明好学。追求完美。该求助者的情绪症状主要是()。单选A. 烦恼B. 愤怒 C. 抑郁D. 嫉妒答案:A解析:知识点: 心理诊断技能 /找症状 案例中:每
22、天为自己的处境烦恼(情绪),经常失眠,头痛(躯体),情绪低落,注意力无法集中。 人们常用自我防卫策略来弱化说服信息的影响,这样的策略包括( )。A贬损来源B歪曲信息C论点辩驳D投射作用正确答案:ABC基础知识P142 直观形象水平的概括是指所概括的事物特征或属性( )。 (A)是事物的外表的直观形象特征(B)既有外部的直观形象特征,又有内部的本质特征(C)是以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为主的(D)是事物的运动性特征答案:A解析:共用题干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28岁,职员。案例介绍:求助者家庭条件优越,从小父母宠爱有加,学习成绩优秀,一直都很.顺利。半年前留学回国工作,明显不适应国内的环境。工作
23、条件与设想的落差很大,生活上也处处不如意,感到很失落,压力也很大。觉得单位人际关系复杂,与同事之间交往很少,不愿参加单位活动。整日闷闷不乐、没精打采。为工作上的事经常对家人发脾气。与女朋友为小事发生争执,后来发展到几乎天天吵架,女友不堪忍受便向他提出分手。而后他更加消沉,晚上失眠,白天头晕头痛,饮酒明显增加,每晚都在酒吧泡到半夜。他觉得自己一事无成,所有的梦想都成了泡影,这辈子完了。家人不忍心看他就此沉沦,送他来求助。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父母均为大学教授,很忙,与求助者交流很少。求助者是独生子,内向,不善言谈。通过案例介绍,心理咨询师可以掌握的资料包括()。多选 A:求助者成长史
24、B:求助者的症状C:求助者婚恋观D:求助者的个性答案:A,B,D解析:临床资料的收集与整理从案例资料了解到:1.求助者家庭条件优越,从小父母宠爱有加,学习成绩优秀,一直都很顺利。(成长史)2.半年前回国工作,明显不适应国内的环境。感到很失落,压力也很大。整日闷闷不乐、没精打采,发脾气。与女朋友为小事发生争执,而后他更加消沉,晚上失眠,白天头晕头痛。(求助者症状)3.求助者是独生子,内向,不善言谈。(个性特点)案例中没有提到求助者的婚恋观,故答案为ABD。初步诊断中生理症状方面的症状表现生理症状一般指求助者躯体上的不适或其他表现,方面障碍如心慌、出汗、口干、嗓子发堵、胸闷气短、呼吸困难、憋气、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心理咨询 试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