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居住区交往空间设计研究_段战锋.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16 居住区交往空间设计研究_段战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6 居住区交往空间设计研究_段战锋.docx(4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居 住 区 交 往 空 间 设 计 研 究 摘要 交往需求是居住生活中的基本需要之一,特别是在城市化进程高速发展、城市住宅 从开敞自然的住屋形式演变为高度密集的公寓楼的现代社会,邻里交往更成为人们沟通 情感,舒缓情绪的方式之一。而居住区户外环境,正是邻里交往的物质载体,居住区户 外交往空间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人们交往的效果 本文是从人交往需求的角度对居住区外环境设计提出要求,并进行分析研究给予设 计对策。首先,论述了我国居住区环境建设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指出居住区环境设计中 对人的交往行为的关注不足。其次,对人的交往心理、交往行为特征及交往空间特征进 行了分析,通过分析总结出了交往的空间的一
2、些设计原则,并在这些原则的指导下探讨 居住区交往空间及交往空间构成要素的设计方法。 关键 词:居住区;交往;交往空间 RESEARCH ON COMMUNICATION SPACE DESIGN OF DWELLING ABSTRACT The demand of communication is one of the basic requirements of the residence. In modern society,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the dwelling houses have varied from op
3、en and natural houses to departments with high density. The contact between neighbors has become a way for people to communicate and release emotion. The outside environment of the dwelling house is the physical carrier of the contact between neighbors. The rationality of the design of outside envir
4、onment is vital to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mutu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people. This article studies and analyses the design of outside environment in terms of the demand of communication and then proposes the countermeasure. First, I discuss the actuality and existing problems in our environmental
5、 construction of housing area and point out the shortage of concern in environmental design of housing area. Then, I analyses the mental, behavioral and dimensional character of communication. Through analyses, I get some principle for the design of communication space. Under these principle, I disc
6、uss the design method for the element of communication space. Key words: housing area,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space 目录 it it . i 1.1研究背景 . i 1.2研究目的 . 3 1.3石开究意乂 . 3 1.4研究方法 . 3 1.5论文框架 . 3 第二章交往心理与交往行为 . 4 2.1交往的社会心理学概念 . 4 2.2交往的需求 . 6 2. 3交往心理 . 9 2.4交往行为 . 11 4 . 15 第三章行为场所与交往空间 . 16 3.1行为
7、场所 . 16 3.2交往空间 . 17 第四章居住区中有利于交往的空间设计 . 21 4.1交往空间设计原则 . 21 4.2广场空间的设计 . 22 4.3道路空间设计 . 24 4.4庭院空间 . 27 4.5住宅入口空间设计 . 30 4.6山墙空间 . 31 . 32 第五章居住区中有利于交往的元素设计 . 33 5.1 職 . 33 5.2 7K . 34 5.3绿化 . 35 5.4小品设施 . 36 娜 . 37 it . 39 . 40 Ik i射 . 43 彳乍 . 44 第 一 章 绪 论 1 第 一 章 绪 论 1.1研究背景 1.1.1人、居住、交往 1.1.1.1人
8、与居住 居住是人类基本的生存需求,是人类最主要的一项生活构成和行为内容 1。住区环 境是与人类居住生活行为密切相关的物质实体和社会状况。今天人类对住区环境的追 求,已由关注住宅内部环境,移向外部更广阔的生活空间。从基本生理需求的满足,逐 步向心理与文化领域的更高层次推进。住区不再是单纯为居住,而是有意识、有情感、 有交往等要求的综合的、多功能的生活场所。 以 “ 人为核心 ” 是居住区环境建设的根本。空间环境只是由于人的活动才有其存在 的必要,只有在人使用环境时才能体现它的价值。华沙宣言指出: “ 人类居住建筑的设 计,应提供这样一个生活环境,既能保持个人、家庭、社会的特点,有足够手段保持互
9、相不干扰,又能进行面对面的交往 ” 。 2,3 1.1.1.2人与交往 古语有云: “ 人之生也,不能无群 ” 。 4其实从类人猿进化为人,人类就以 “ 聚 ” 居 的生活方式组织着自己的社会体系,社会生活中的各类交往行为便成为维系社会关系平 衡与发展的重要活动。人们通过交往来组织生产、实现人与人的沟通、在交往中获取信 息、在交往中得到启示 .交往无处不在,正如前苏联社会心理学家 AH 列昂节夫所 说: “ 在一般情况下,人同他周围的物质世界的关系总是通过他同人的关系和同社会的 关系间接地表现出来的 ” 。交往是人类社会性的反映,同时也是个人情绪状态的重要决 定因素 , “ 人的整个情绪领域都
10、是在人们交往的条件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 ,由此可见保 持人与人的思想感情交流还有利于身心健康。 社会交往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根据所处地域的不同和交往对象的不同又可分为工作 交往、居住交往、同事交往、亲友交往等分支。人的一生有 2/3的时间是在居住区中度 过的 5,这里是儿童性 格形成的重要社会环境,也是老人安度晚年的主要活动场所。因 此创造良好的邻里交往空间,对提高和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居民的身心健康,增 强住区的活力和吸引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6。 1.1.2我国居住环境的现实问题 1.1.2.1现实问题 随着住宅建设的蓬勃发展,一方面看到了城市居民住房条件的改善,另一方面也面 临了一个更
11、为严峻的事实:居住区邻里交往及邻里空间设计问题比较突出 m。虽然有的 居住区也注重对居民交往空间的创造:开辟大块绿地,配以活动设施以期成为居者交往 2 居住区交往空间设计研究 活动的场所,但是这样的空间并无多少人前来光顾。对邻里空间的设计更是简单划一: 清一色的 “ 美丽 ” 花台,行道树加直线道路,单调乏味、拥挤封闭的楼梯间 .没有适 宜的地方供人们谈天拉家常。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就缺少了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变得 “ 老 死不相往来 ” ,传统生活中鸡鸣犬吠相闻、和邻睦友相伴的浓浓生活气息荡然无存。 1.1.2.2问题的提出 良好的邻里交往是中国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正所谓 “ 远亲不如近邻
12、 ” 。但 什么样的空间才更能吸引人们进行交往活动呢?如何才能创造出真正为人所用,为人爱 用的住区邻里交往空间呢?邻里交往是社会交往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同时邻里交往 与其它交往形式相比有随机性更强、交往活动更频繁、受环境条件的影响更突出等特点。 空间环境的创造不仅是设计者创意的表达,更应关注使用者在其中活动的适宜性和心理 需求的满足。空间与发生其中的行为是一个整体,两者之间是一种交互作用的关系。只 有通过行为学、心理学中对行为与环境关系的研究方法,了解人们在空间中的使用状况 并反馈到设计中,才能设计出符合使用者要求的 空间。 1.1.3本研究相关概念界定 与传统的交往空间相同,现代居住区中的
13、所谓交往空间,并不是某一特定专门提供 交往活动的空间,它不是排除其他功能而独立存在的,是与居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 住区的每一类空间在其现有的具体功能基础上,都有可能不同程度地具有一定的激发和 承载交往活动的作用。任何能使居民聚集、停留、进而能提供其从事一定户外活动的场 所都可以视为交往空间。社区的街道本身具有交通功能,当人们在出行的道路上相逢, 发生驻足交谈、共同参与某一活动等等的情况时,街道就成为交往空间网络的一部分 ; 相反,如 果街道没有进行有利于交往的良好的设计,人们在这里没有余地可以逗留或者 严重受到车辆交通的干扰而不能自然和安心地活动,那么这样的道路只是交通性的道 路,就失去了
14、它作为交往空间的意义。 居住区中的交往空间与城市公共场所的交往空间不完全相同,这里是指住宅空间的 向外延伸,人们在这里的交往活动更自然、自在、随意,因此这里的交往场所应是遍布 在住区的每一个角落,不同的公共和私密程度的空间提供不同性质和不同规模的交往活 动,满足人们即时交往的需求,并且更适宜采用亲切宜人的尺度和组织方式,给人以亲 近感和舒适感(如图 1-1)。 图 1-1住区交往空间示意 第 一 章 绪 论 3 本文所探讨的交往空间是指住居住区中户外一 -即户门之外的交往场所,这里没有 把一些专门供人们交往的建筑类型 (如活动中心,会所等 )列在其中。 1.2研究目的 论文从对我国住区环境建设
15、中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日益多样化的环境设计现象入手 分析,以人的交往行为为核心,通过对人的交往心理和交往行为的分析,探讨更能有效 促进交往行为的居住区环境设计方法。 1.3研究意义 新时期我国居住环境的建设强调 “ 以人为本 ” ,开发商和建筑师们也在环境设计的 不同角度提出和尝试着人性化的环境空间创造,论文的研究在深入分析人的交往与环境 关系的基础上,总结出居住环境中交往空间的创作理念,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重新思考 邻里关系的促进带给我们的启示,对于建立现代新的环境观念,拓展居住区环境理论研 究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和应用价值。 1.4研究方法 直接与居住区空间环境使用人群接触,进行交流与提问,试图来
16、了解被访者所想、 所感和所行,知道、相信及期盼什么。发现不易外露的心理行为与生理需求。从而对环 境认知做出正确评价。 1.4.1实例考察分析 在进行论文调研工作期间,主要对西安商品住宅小区环境进行重点分析,通过考察, 总结出有利于交往的空间的特征。 1.4.2理论研究 通过对社会心理学、环境行为学相关理论著作和论文的阅读,为本研究提供了坚实 的理论基础。 1.5论文框架 论文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提出居住区室外交往空间研究的目的、意义及研究方法、研究的基本框 架。 第二部分:通过分析人的交往心理和交往行为及行为场所的关系,总结出居住区交 往空间的设计原则。 第三部分:在这些原则的指导下,提
17、出居住区交往空间及交往空间构成要素的设计 方法。 4 居住区交往空间设计研究 第二章交往心理与交往行为 2.1交往的社会心理学概念 2.1.1人际交往 社会心理学认为在社会活动中,人们运用语言符号系统或非语言符号系统相互之间 交流信息、沟通情感的过程就是人际交往。人际交往是人们共同活动的特殊形式。任何 个人或群体进行的交往都是为了达到某种需要而展开的 8。交往存在于人类的一切社会 实践中 9。 社会学家把人与人之间直接的、面对面的交往称为 “ 直接交往 ” ;通过媒介建立的 间接关系的交往称为 “ 间接交往 ” 。可见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是人际关系中最原始 的也是最重要的关系。 虽然随着科技
18、进步、通讯方式的变化,人们的交流方式也发生了重大改变,但是人 们之间面对面的交流依然是无可取代的。我们这里要谈论的住区中的交往空间正是人们 建立直接交往的重要场所之一。 2.1.2人际交往的社会功能 人际交往作为人类重要活动之一,具有以下的社会功能: 2.1.2.1群体构成的功能 群体中的交往可以使得群体的成员之间加强了解,取得相互的认同感。住区中的交 往则有助于形成良好的邻里关系,进而对于住区的安全和良好风气的形成起到作用。 2.1.2.2扩大眼界、相互启发的功能 交往活动使得人们有机会观察或倾听他人,这意味着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包括周围 环境的一般信息和与自己工作及生活有关的信息。 当今的时
19、代信息量极大丰富,许多信息更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没有足够的 信息渠道很难获得及时的信息,于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就要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住宅中的人们日常交往活动属于非正式的交往活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非正式交 往不仅比正式交往获得的信息真实和自然,而且比正式交往活动的信息传递更迅速 9。 除此之外,交往还会给人以启示,通过观察他人的活动可以激发灵感,丰富自己的 生活。所谓 “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 ,也正反映了交往中的相互影响的作用。 2.1.2.3满足精神需要,维护心理健康的功能 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城市中,人作为个体变得渺小,似乎对周围的环境变得更无 能为力,人们越来越多地默
20、守在自己的一方天地中,私密的同时也带来了恐慌,正如对 于安静的环境更容易使人感到惶恐一样,这时候交往的发生满足了人们对于激情的需 第二章交往心理与交往行为 5 要,使人们在目睹人间百态中体会生活的丰富内涵,进一步认识自我,过健康的生活。 由此可见,人际交往对于个人、群体、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住区作为人们日常 生活的重要场所、城市的基本维胞,活跃的交往活动不仅可以丰富生活,而且具有更深 刻的社会意义。 2.1.3人际交往的类型 人际交往以是否利用语言符号系统这一交往工具可分为语言交往和非语言交往。语 言交往是交往的主要方式,而非语言交往是各种非口头或书面语言符号系统进行信息交 流的活动,它主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6 居住区 交往 空间 设计 研究 段战锋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