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教学设计.docx
《[语文教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教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教学设计.docx(6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语文教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教学设计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两首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了解诗句的主要内容。 3.通过朗读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法学法: 读通 读懂 读美 观赏 理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元日 教学过程: 一、谈春节激趣入课题 1.出示一组春联和过年的画面 2.学生们,还记得去年的春节吗? 3.回忆春节的情景,除夕,大年初一?? 4.引出诗题:古代的大年初一叫作元日,板书:解诗题。 5.初步了解作
2、者,指导学生汲取有价值的资料。 二、初读感知,检查预习。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课文上说,过年的时候放鞭炮,这鞭炮,用了什么词?(爆竹) 3.学生读生字。 三、再读课文,理解诗意。 1.老师引导学生学习第一句,抓住关键字词理解诗意 岁就是年,除就是过去,这一句的意思就是爆竹声中一年过去了。 2.学生用这种方法理解下面的语句。 3.沟通探讨,相机出示课件。 指导屠苏,出示从不同渠道了解到的屠苏的含义:屠苏:草名(阔叶草)屠苏酒茅屋(查于辞海)屠苏酒:古时候,每年除夕时,家家户户用屠苏草泡成的酒。饮屠苏酒是我国过年的一种风俗。饮屠苏酒,意思是屠绝鬼气,醒悟人魂。据说于大年初一早上
3、,全家老小朝东喝此酒,可保一年不生病,以后便将春节喝的酒统称屠苏酒。 曈曈日:出示图片引导理解。 桃符:讲故事,理解词义。 4.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板书:读诗文,解诗意。 四、细读课文,体悟诗情 1.学生再读课文,抓住关键的词语,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生体会喧闹,欢乐之情。追问从哪里体会回到的。 3.重点指导千门万户,激发学生想象,从内心中体会欢乐之情。 4.播放课件,古代过年的镜头,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欢乐。 5.通过朗读表现这种欢乐,老师范读,指导学生读诗文。 五、回顾学法,总结全文 1.带领学生回顾学习古诗的方法。 2.总结全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3.拓展延长:王安石不仅是诗人,
4、更是政治家,课下查阅资料,探讨一下王安石写作本诗深层意思。 其次课时 教学内容: 江雪 教学过程: 一、谈雪激趣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见过怎样的雪景?你们望见过在漫天大雪里钓鱼的情景吗?诗人柳宗元就看到了这样的情景。(出示雪景图) 二、初读感知,想像画面 1.听老师配乐朗读,尽可能在脑海中想像出诗中所描绘的画面。 2.轻声自由朗读,读准字音,想像画面。 3.指生朗读。 4.说说你脑海中的画面有些什么,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三、进入情景,自主学习 1.对于这首诗,同学们可以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来学习。能用自己的话描绘诗句景象的,可以试着说一说;喜爱朗读的可以有感情地读一读;擅长画画的同学可以画一画
5、。 2.学生沟通。 说 (1)播放音乐,指生描述:冬天到了,北风呼呼地吹着,接着下起了鹅毛大雪,一连几天也不停,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全部的山上都看不见一只鸟在飞,全部的路上也看不见行人的踪迹。但在冰天雪地里,一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翁,却孤零零地坐在一条小船上,独自由寒冷的江面上钓鱼。 (2)刚才这位同学描述的好在哪儿?(强调用自己的语言,自然生动有创建性地描述。) (3)你有什么补充的? 画 (1)展示有代表性的简笔画。 (2)用诗句来描绘自己的画。 (3)引导探讨: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是如何在画面上表现出来的? 读 (1)抽生读。 (2)集体评议。(师指导读好停顿、节奏、韵脚。) (
6、3)练读。 想同学所描述的情景,边想边读。 看同学的简笔画,边看边读。 听音乐感受诗的意境,边听边读。 (4)抽生背诵。 四、课外延长 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优秀诗文还有许多。课后同学们从他的作品中再找一二首自己喜爱的诗,下节课,你们来做老师,给大家介绍。 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导学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导学案 学教 目标 会认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感悟诗歌的内容,想想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挚友之间的深厚友情。 激起对祖国诗歌的酷爱之情,培育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学教 重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7、 导学 设计 一.读通诗歌 借用工具书解决不会读、不理解的字词,在书上做出标记。 背诵诗歌。 完成作业本第2题;同步练习第1题。 二.资料收集。 收集李白和孟浩然的资料、王维的资料,送别类的名言名句。 三.诗歌探讨 读完这两首诗,你觉得它们都描写了一个什么场景? 这两首诗歌所描绘的场景是一样的,它们有区分之处吗? 感受诗歌描绘的景色,说说你知道的送别诗句。 四.疑难征集 在学习中,你还有什么问题呢? 五.课堂密码 你想启用什么密码呢?(注:密码为小组活动时的行动吩咐,小组学习起先时师生背2句古诗,结束时背2句,旨在加强学生古诗积累。) 共学 过程 学生共学 老师导学 一.预习沟通 小组沟通简单
8、读错、写错的字词,作业本和同步练习上的作业。 二.深化诗歌 你能找出这两首诗的共同点吗? 学生依据预习自由回答 追问:除了相同之处,还有不同的地方吗? 学生依据预习自由回答 小组合作学习: 读诗歌绽开联想,说说诗歌描写的景色,小组内沟通。 沟通汇报。 个人竞赛 回答老师提问的字的说明,看谁答的又快又对。 小组沟通 沟通搜集到的李白和孟浩然的友情的故事,从而更好体会送别之情。 小组汇报 展示各小组收集到的送别诗句 三.作业 同步练习第3题。 导入新课 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在众多的诗歌中,有一类诗歌很特殊,我们今日就来学习一下这类诗歌,20古诗两首(板书课题) 自由朗读两首诗歌 诗歌初探 通过预
9、习,这两首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都属于什么诗?之间又有什么区分? (比较学习) 品读诗歌 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歌描绘的景色。 读送元二使安西,说说这首诗的景色。 提示重点字的说明 感悟诗情 体会友人之间的离别之情 诗歌拓展 课件出示收集到的送别诗句。 教学反思 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集体备课教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集体备课教案 20古诗两首 【教材简析】 本单元选取的三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都是引导学生在感受爱、表达爱、奉献爱的过程中体会爱的重要性,把握正确的生活看法,树立主动的人生观、价值观。古诗两首是本单元的开篇之作,抒发了人世间最一般的友人离别
10、之情,作为感情基石,为学生学习后面的课文打下了基础。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所写。孟浩然也是唐代闻名诗人,和李白是好挚友,彼此之间情意深厚。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送别好友时无限依恋的感情,也写出了祖国河山的壮美美妙。诗的前两行叙事,后两行写景,景中却包含着一个诗意的情节:帆影已消逝了,而诗人还在翘首凝视,好像要把自己的一片情意托付江水,陪伴行舟,将友人送到目的地。诗人奇妙地将对好友的一片深情寄予在对自然景物的动态描写之中,将情与景自然地交融在一起,含吐不露而余味无穷。 送元二使安西的作者是唐代闻名诗人王维。安西是指安西都护府,在今日的新疆库车旁边。友人元二将要远赴西北边疆,诗人特意从长
11、安赶到渭城来为挚友送行,其深厚的情意,不言可知。这首诗既不刻画酒筵场面,也不直抒离情别绪,而是别具匠心地借别筵将尽、分手在即时的劝酒,表达出对友人的留恋、关切与祝愿,使人不难想到这对好友频频祝酒、殷殷话别的情景。 【学情分析】 两首古诗所表达的感情,学生理解起来比较简单,但四年级是学生口头言语向书面言语发展的过渡期,学生的书面言语实力比较弱。本课的两首古诗都是喜闻乐见之作,无论从斟词酌句还是写作技巧上,对学生的语文实力都有相当高的要求。要通过含蓄的诗句理解诗人内心丰富的情感是有肯定难度的,这是学生学习的重点. 【教学目标】 1.相识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12、.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挚友之间的深厚情意。 4.激起对祖国诗歌的酷爱之情,培育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古诗大意,通过赏析诗人以景写情的表达手法,体会诗人表达的深刻感情。 教学难点 通过“情”感染学生、熏陶学生,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法学法 主要教法有“谈话法”、“情景教学法”、“重点字词品尝法”、“角色体验法”等。 主要学法有“想象画面法”、“联系生活法”等。 教学打算 老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搜集相关资料。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一、激趣导入,介绍李白 1.背诵赠汪伦:初步
13、感知古人的送别深情,引出另一首送别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你知道是谁写的吗?(李白)你对李白有哪些了解? 3.品读诗题:题目告知我们些什么呢?(学生自由谈谈对古诗题目的理解。)。 二、复习方法,初读感知 1.复习古诗的学习方法: 初读感知理解诗题理解诗句品读悟意境熟读成诵 2.初读感知. (1)自读自悟:学生运用工具书或注释等多种方式了解诗的大意。 (2)查读正音:通过指名朗读古诗,刚好正音。 (3)集体沟通:你读懂了这首诗的哪些地方? (4)理解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三、品诗句,明诗意 1.理解第一、二行诗的意思 (1)谈话:李白与孟浩然是什么关系呢?你怎么知道的? (2
14、)请喜爱读第一、二行诗的同学,起立朗读。 (3)指名说诗意。 老师适当点拨如下: 西辞:从西边离开。(展示地理图,由图可见黄鹤楼在扬州的西边,所以孟浩然由西向东顺流而下) 烟花:形容花开得繁茂,象浮动的烟雾。(指导想象鲜花盛开的景象) 谈话:这两行诗分别点明白送别的地点、时间,所以前两行诗是叙事。请用重点符号勾画出关键词。(“黄鹤楼”、“三月”) (4)齐读第一、二行诗句。 过渡:在阳光明媚,鲜花盛开的三月送别挚友,诗人是怎样的心情? 2.理解第三、四行诗句的意思。 (1)请喜爱读第三、四行诗的同学起立朗读。 (2)谁情愿试着说说诗句的意思。(学生各抒己见) 老师相机指导如下: 孤帆:一只孤独
15、的帆船或一片孤独的帆船。(并不是江面上只有一只船,这里写出了诗人对挚友的牵挂) 唯:唯独,只。(也体现出诗人对挚友的担忧) 天际:天涯,天水之间。 (3)自由朗读全诗,同桌相互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4)指名汇报说诗意。 (5)全班齐读全诗。 四、朗读诗句,体会诗情 1.谈话:刚才我们理解了诗意,老挚友孟浩然要远去他方,诗人李白送别时是怎样的一种心情?(依依惜别,难舍难分,情深意长) 2.提问:谁情愿把这两行诗读出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在这两行诗中哪两个词最能体现挚友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体现出诗人对挚友的无限眷恋和牵挂呢?(“孤帆”、“唯见”) 3.请同学们想象“孤帆远影”、“长
16、江天际流”的景象。体会作者的心情。 4.师导:这两行诗借景抒情,体现了诗人与挚友的情意比江水更深,比江还长,应当读得怎样?(舒缓而情深意长) 5.请男生来试一试。(读后,女生评,师评) 6.请女生再来读一读。(读后,男生评,师评) 7.齐读。 五、扩展延长 1.谈话:听了大家情深意长的朗读,老师仿佛真的看到了一千多年前的那位伫立江边,目送友人离去,看啊看啊,直到船只消逝在天水之间。请同学们想象一下诗人会想些什么呢? 2.请同桌相互说一说。(学生沟通) 3.指名上台汇报沟通,相互评价。 (这一别不知何时再相见了;江水啊,请把我的好挚友平安载到扬州吧,挚友,你渐渐走吧,我们会再相见的) 六、总结,
17、诵读 1.谈话:悠悠黄鹤楼,依依惜别情,同学们,请合上课本,闭上眼睛,让我们用深情的诵读再替李白送一程孟浩然吧! 2.全班起立诵读全诗。 3.同学们,学完这首诗,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七、作业布置 诵读背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其次课时学习送元二使安西 一、激情入境,揭示课题 1.在你的成长过程中,肯定交有不少挚友吧。谁有知心挚友?(指名谈和知心挚友在一起的感觉。) 2.挚友在一起时间久了,志同道合就产生了深厚的友情。假如,有一天,由于转学、升学等缘由两人要分开了,你的心里会怎么想? 是啊!我们现代人是这样,古人,也是这样。在古时候啊,由于交通不便利,挚友分别之后就很难有再相见的时候,送行饯
18、别就成为表达深厚情意的一种习俗。于是,在和挚友分别之时,人们就会写一些诗或文章来送给挚友。回忆一下,你都知道哪些描写挚友之间友情的名言或名句? 3.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回到唐朝,来到长安城,来到咸阳,来到距离咸阳二十里外的渭城。那里,有两位挚友,正在惜惜离别。今日我们学习20课古诗两首的其次首诗送元二使安西(板书课题)。 4同学们课前已经预习过了课文。谁知道“使”是什么意思?(指名回答)“安西”是个什么地方? 二、初读古诗,驾驭大意。 1.学生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学生读诗,适时订正错误读音。 老师相机强调多音字,区分不同意义的多音字的读音,并让学生组词。(舍、朝等)
19、3.学生默读古诗,要求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1)请大家默读古诗,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注释思索这首诗讲了什么? (2)同桌之间先试着说一说。 (3)指名学生说全诗大意。 (4)指名学生详细生动地概括诗的大意。 (5)老师总结诗意,学生回顾体会古诗中挚友离别时恋恋不舍的情境。 3.学生同桌互读,要求读出感情,留意节奏。 (1)师配乐范读古诗。 (2)学生多种方式读诗,老师指导有感情地读诗。(学生互读、师生共读、老师范读、指名读)。 (3)学生配乐齐读。 三、想象画面,走入诗境。 1.理解第一、二行诗的意思 (1)我们来看这两个字“朝”、“舍”,它们在诗中怎么念?把这两个字放回诗中多读几遍。边读边想
20、: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生:小雨,柳树,客舍,酒宴。) (2)师:渭城,早晨,一场如酥小雨,潮湿了路上的尘埃。旅店旁的棵棵绿柳,被雨水冲洗的更加青翠欲滴,你觉得这景美吗?让我们带着这感觉一起美美的读一下。(生齐读) (3)引导学生背这两句。指名背诵。 2.了解西去的背景,明白西去路途的遥远及艰辛。 (1)从课题我们知道元二要去安西,也就是现在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两地相距也许有3000多里。在古代是没有火车、汽车的。可以想象在古时那得须要更长的时间,在旅途中元二可能会经受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比如:气候、路上遇到什么意想不到的事等等 (2)唐代国力强盛,内地与西域往来频繁,常常有关于贸易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教案 古诗两首 四年级 语文 上册 古诗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