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三首》课文简说.docx
《《古诗词三首》课文简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词三首》课文简说.docx(8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古诗词三首课文简说古诗词三首第5课古诗词三首教学目标:1、正确读写“洛阳、榆关、那畔、千帐”等词语,识记本课“洛、榆、畔、帐”四个生字并正确书写、运用.。2、让学生通过诵读来感受诗人暗藏于诗中无限的思乡之情和挚爱的思想感情。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泊船瓜洲秋思。4、让每一个学生在通过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沟通中,都体验到学习到来的喜悦,培育学生的学科爱好和学习实力。5、通过学习,逐步感受祖国优秀文化的美。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通过诵读来感受诗人暗藏于诗中无限的思乡之情和挚爱的思想感情。 2、通过细读,感悟“绿”字的妙用。 教学过程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提出学习目标:(
2、约3分钟) 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到过长江吗?今日老师带你们到长江北岸去好不好? 2、引出课题:今日,我们要巡游的就是长江北岸的瓜洲。请同学们先读一读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吧! 3、引导学生提出学习目标 (1)把古诗读懂,了解古诗的大意。 (2)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诗句的情感。 (3)有感情诵读古诗 (4)能结合对泊船瓜洲的理解,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对泊船瓜洲的解读,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变“要我做”为“我要做”,把学习的“主权”和义务还给学生,激发学生内在的求知欲和动力。) 二、展示学习成果:(约30分钟) (给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时间约8分钟) 要求:1、小组内按
3、学困生中等生优等生的依次进行展示。 2、别人展示时,要求其他同学学会倾听。并做好点评。 (一)基础学问展示(小组内) 1、这节课,我学会了“洛阳、榆关、那畔、千帐”等词语,会写本课“洛、榆、畔、帐”四个生字。 2、我会诵读泊船瓜洲。 3、我知道“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当时王安石是怎么推敲的。 4、我会解答课后的思索题。 5、我会说泊船瓜洲的大意。 (老师刚好到学生之中指导展示) 设计意图:求知离不开文字基础,此环节意为全体学生依据自己的学问差异,补缺补漏。扎实基础学问。展示依次的确定,即做到了扶差的作用,又调动了全体学生自我展示的机会。关键为每位学生都要动起来,投入学习。 (二)学文悟情
4、展示(小组内或全班)(此环节有时可与“创建性展示”合为一体) 1、了解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我知道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2、从重点词句中体会情感,感受用词的推敲。 生1:“到” 生2:“入” 生3:“吹” 生4:“满” 生5:“来” 生6:“戏” 生7:用“绿:最好。诗人此时正遇早春季节,站在小船上举目四眺,满眼皆是绿色,让作者明显地感受到春天到了。 从“一水间”“数重山”体会那种离家近情更却的感受。 3、学生展示诵读实力。 设计意图;通过对诗的感悟,展示对诗的特性理解,然后通过自己不同的诵读方式,加深对诗的体会,力求每位学生善倾听,能质疑,能展示,善解疑。 (三)创作性展
5、示(以小组形式全班展示) 1、小组诵读 2、小组展示自己收集的诗 2、小组展示自己仿写的诗 4、小组展示自己创作的诗 5、画一画展示诗中意境。 (小组展示的形式多种多样) 设计意图:全部的学习目的,就是运用和再创建,此环节为学生供应了展示的舞台,又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激发学问冲突(适时进行)(约5分钟) 1、可别小看了这个“绿”字,它仅仅是告知我们春天来了吗?它还能让我们感受到什么呢? 2、读一读,说一说:在你的头脑中出现了怎样的一派景色呢?想到什么说什么。 设计意图:没有冲突就没有创新,学生只有在不断的学问冲突才能促进对文本学问和自己内在的学问的冲突,才能形成属于自己的学问链
6、,才能不断攀登科学高峰的精神。 四、学问拓展延长(约2分钟) 1、收集有关王安石的诗 2、把泊船瓜洲改写成一篇记叙文。 设计意图:能否触动学生把课内的学习延长到课外的学习,是一位老师真正的魅力所在,是一节精彩课堂的催化剂,因为,学生喜爱你这位老师,你的课,学生不由自主地为今后自己课堂的再次展示作打算 其次课时 一、提出学习目标:(约3分钟) 1、谈话导入:王安石借春风问明月,何时才能荣归故里呢?那么,宋朝诗人张籍、清朝的纳兰性德又是如何表达胸中的思乡之情呢? 2、引出课题:我们今日要学习秋思和长相思 (1)看看诗词的题目,你能发觉什么? (2)这相同的两个“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呢?让你感受
7、最深的是什么?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到过长江吗?今日老师带你们到长江北岸去好不好? 3、引导学生提出学习目标: (1)把古诗读懂,了解古诗的大意。 (2)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诗句的情感。 (3)有感情诵读古诗 (4)能结合对秋思和长相思的理解,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对秋思和长相思的解读,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变“要我做”为“我要做”,把学习的“主权”和义务还给学生,激发学生内在的求知欲和动力。 二、展示学习成果:(约30分钟) (给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时间约8分钟) 要求:1、小组内按学困生中等生优等生的依次进行展示。 2、别人展示时,要求其他同学学会倾听。并做好点评。
8、 (一)基础学问展示(小组内) 1、我会诵读秋思和长相思。 2、我会解答课后的思索题。 3、我会说秋思和长相思的大意。 (老师刚好到学生之中指导展示) 设计意图:求知离不开文字基础,此环节意为全体学生依据自己的学问差异,补缺补漏。扎实基础学问。展示依次的确定,即做到了扶差的作用,又调动了全体学生自我展示的机会。关键为每位学生都要动起来,投入学习。 (二)学文悟情展示(小组内或全班)(此环节有时可与“创建性展示”合为一体) 1、了解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我知道秋思和长相思这两首诗抒发了诗人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2、抓关键字或诗句来体会。 3、学生展示诵读实力。 设计意图;通过对诗的感悟,展示
9、对诗的特性理解,然后通过自己不同的诵读方式,加深对诗的体会,力求每位学生善倾听,能质疑,能展示,善解疑。 (三)创作性展示(以小组形式全班展示) 1、小组诵读 2、小组展示自己收集的诗 2、小组展示自己仿写的诗 4、小组展示自己创作的诗 (小组展示的形式多种多样) 设计意图:全部的学习目的,就是运用和再创建,此环节为学生供应了展示的舞台,又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激发学问冲突(适时进行)(约5分钟) 1、读一读第今日学习的三首古诗词,想一想这三首古诗有什么共同点,(都表达了浓浓的思乡之情),但是诗人在表达方法上各有千秋,比较一下这三首古诗词在表达方法上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你还知
10、道那些古诗词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深深的思恋和酷爱之情?课后收集一些读或背诵给同学听,比较一下这些诗在表达方法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设计意图:没有冲突就没有创新,学生只有在不断的学问冲突才能促进对文本学问和自己内在的学问的冲突,才能形成属于自己的学问链,才能不断攀登科学高峰的精神。 四、学问拓展延长(约2分钟) 1、积累摘抄课外的思乡的诗词。 2、学生仿写思乡的诗 5古诗词三首 5古诗词三首 第一课时(牧童)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正确、流利朗读、背诵古诗。 2理解词中字词的意思以及整首词的意思。 3想象词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说的基础上写下来。 教学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牧童自由
11、自在、逍遥自在的思想感情。 教学打算:课件。 教学过程: (一)介绍诗人,激发爱好 大家听说过“八仙过海”的故事吗?谁知道“八仙”是哪八个人?()今日我们要学习的这首牧童相传就是八仙中的“吕洞宾”写的。吕洞宾究竟是不是神仙我们不知道,但历史上的确有吕洞宾其人,他原名叫做“吕岩”,是唐代人。吕岩考过科举,做过县令。后来唐代暴发了黄巢领导的农夫起义,时局动荡,吕洞宾就带家人躲入山中修道。最终不知所终,传闻他已经得道成了神仙。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自由读古诗,读通顺,读流利。 2小组齐读古诗、互评、相互正音。 (留意强调“蓑”字的读音和写法) 3再自由读诗,把不理解的词语勾画出来。 4、学生
12、反馈并质疑。(师适时板书并回答学生的质疑) 铺,铺开。 弄,逗弄。 饱饭,吃饱了饭。 蓑衣:棕或草编织的外衣,用来遮风避雨。 卧月明:躺着观看光明的月亮。 (三)再读古诗,沟通学习 1再读古诗,利用工具书和学习资料进行“小组学习”。 (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沟通探讨。) 2反馈:你读懂了什么? 3依据学生回答,老师适时小结出各诗句的意思: 青草像被谁铺开在地上一样,方圆六七里都是草地。 晚风中隐隐传来三四牧童声悠扬的笛声。 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晚饭后的黄昏时分。 他连蓑衣都没脱,就开心的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明月。 4全班齐读此诗。 (四)想象画面,体会情感 1老师配乐朗读,学生闭目想象
13、。 2学生反馈,把所想象到的画面说给大家听。 3学生配乐朗读,边读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体会到什么,快速写下来,与小组同学沟通。 5全班沟通所体会到的思想感情,老师加以引导: (诗人憧憬安静淡泊,饥来即食,困来即眠,无牵无挂,逍遥自在的生活。) (五)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1自由读诗,带着逍遥自在、自由自在的思想感情朗读。 2竞赛读诗,单个比,小组比,男女生比。(老师适当点拨抑扬顿挫) 3伴乐,全班一起诵读全诗。 牧童卧 黄昏月明 草、笛、蓑衣 其次课时(舟过安仁)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2理解诗句的意思。 3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情景。 4用画的方式自由表达所想象的诗冲情
14、景。 教学难点: 以读解意,以画悟情。 教学打算: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写儿童的诗,这节课我们还要学习另外一首写儿童的诗。和前一首诗有所不同的是,前一首牧童只写了一个小孩子,而这首诗中写了两个非常顽皮的小孩子。你们想知道他们怎样顽皮吗?想,那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杨万里写的舟过安仁(板书课题) (二)自读感知,理解诗句 1自由朗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这首诗。 (留意强调读准字音:篙、棹) 2小组赛读,看谁把这首诗读得最准,最流利。 3自读理解,借助课后注释或结合插图理解诗句意思,划出不理解的词语、句子。 4小组合作学习,沟通已读懂的诗句、解决不理解的
15、问题。(老师巡回指导) 篙:撑船用的竹竿或者木杆。 棹:船桨。 怪生:怪不得。 遮头:为头部遮拦住风雨。 使风:借助风的力气。 5汇报沟通,小组指派代表沟通,疏通整首诗的意思。 (一只小渔船里坐着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划船用的篙和桨,而撑开了一把伞。难怪他们会在没有下雨的时候打伞,原来是想借助风的力气来驶船。) (三)再读感悟,以画悟情 1自由读诗,边读边在脑海中想象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小组内沟通,相互说说你所想象的画面。 3请学生描述画面,引导学生把想象的画面说详细、说生动。 4请学生用彩色笔把想象的画面画出来,再把想对两个顽皮的孩子说的话写在下面。 (诗中两个孩子的顽皮举动,确定
16、会让学生有话想说,把这些话写下来,老师加以点拨就是思想感情) 5汇报展示:用投影仪展示部分学生的画,并让学生加以解说。 (以伞借风力让船行驶,确定是行不通的,但这种举动却反映了两个孩子的聪慧和顽皮,同时诗人对两个顽皮孩子的宠爱和赞许。) (四)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1感情朗读,带着顽皮、宠爱的情感自由朗读古诗。 2通过赛读、评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好这首诗。 3诵读古诗。 (五)拓展活动 你还知道哪些描写儿童的诗,请读给大家听听 舟过安仁 两小童 第三课时(清平乐村居)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词的有关学问。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理解这首词的意思。 4想象这首词所描绘的田园生活
17、的情景。 重点难点: 感悟词中田园生活的美妙,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打算: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解题 1板书课题,读题。 2解题: “清平乐”是词牌名,并不是题目。词是诗歌的一个种类,因为句子长短不一,所以也称“长短句”。古代的词,都可以伴乐歌颂,词的曲调名称叫词牌。“清平乐”的“乐”要读成“yue”清平乐原来是一种音乐歌曲,后来才用来当做词牌。 “村居”才是这首词的题目,意思是“农村闲居的人家”。清平乐村居这首词是南宋爱国诗人辛弃疾的描写农村生活的闻名作品。 (二)初读,正音 1自由读词,留意读准字音。 2难字正音,引导学生读准:茅、檐、相、媚、翁、媪、亡赖、剥 3全班齐读,男
18、女生赛读,同桌互读。 4且读且点评,读出韵律节奏。 (三)再读,解意 1自由读文,自主理解词语意思 2自由汇报自己第一次读课文的收获,老师引导学生说明重点词语: 茅檐:茅草搭的屋子。 醉里:喝了酒后,微微有点醉意。 吴音:吴地的方言。这里泛指南方方言。 相媚好:彼此之间很密切和谐的样子。 翁媪:老翁、老妇人。 锄豆:在豆田里锄草。 无赖:音同“无赖”,这里指顽皮、可爱。 3小组合作,结合插图和注释,疏通句子意思 屋檐低,茅舍小。小溪潺潺,岸上长满了茵茵绿草。一阵吴音,絮絮叨叨,还带着几分醉意,亲切,美妙!这是谁家,一对白发苍苍,公公,姥姥。 大儿子,在小溪东岸,豆地里锄草。二儿子,正在编织鸡笼
19、,手艺可巧!小儿子,躺在溪边剥莲蓬,一个逗人宠爱的顽皮佬。 4再读全文,学生质难问疑 (营造民主课堂,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争议之处,还可以绽开探讨) (四)精读、悟情 1老师配乐范读,学生闭目想象画面。 2请学生自由谈所“看到”的画面。 3学生配乐自由读,边读边悟。 4请学生自由谈所悟到的思想感情。 安静、悠然、欢乐、安静、华蜜的平淡农村生活让人沉醉使人憧憬。 (五)熟读,成诵 1小组内互读,把所感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2全班朗读,留意表达思想感情。 3熟读成诵。 清平乐.村居 大儿锄 翁媪中儿织 小儿剥 古诗词三首教学实录 一、导入新课,靠近欢乐 1.出示牧童骑牛图。 老师:骑牛的人是谁?
20、这是怎样的牧童?从哪里看出这是个自由、欢乐的牧童? 2.出示古诗牧童。 老师:这首古诗是吕岩,也就是耳熟能详的吕洞宾所作的。关于吕洞宾,谈谈你对他的了解。 3.老师:俗话说,愉快如神仙,最早指的就是吕洞宾。这节课我们走进牧童,走进吕洞宾言说的欢乐中去。 评析:牧童,是古代文人言说欢乐的对象,他们借用牧童这一具象载体,从表面看是言说童年多彩的欢乐,更深层的是言说自我境况中已有的或是心之憧憬的欢乐。所以,在导课时让学生视察骑牛的欢乐牧童和了解作者崇尚欢乐的特点,渐渐地靠近文本主旨言说欢乐,指明解读诗文方向。 二、读通诗文,触摸欢乐 1.自由练读诗文。 老师:请大家自由读读诗文,留意读准字音,把诗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诗词三首 古诗词 课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