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考语文知识点:古诗词鉴赏.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中考语文知识点:古诗词鉴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中考语文知识点:古诗词鉴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中考语文知识点:古诗词鉴赏2022年中考语文学问点:诗词鉴赏常考学问点 2022年中考语文学问点:诗词鉴赏常考学问点 1.诗歌的主要内容有:写景抒情诗,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咏物言志诗,通过所咏之物寄予诗人品质或志向。即事感怀诗,因一事而引发感慨。怀古咏史诗,以历史典故为题材,或借古讽今,或抒发感慨。边塞征战诗,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等。 2.诗歌中的人物形象主要有:(1)豪放潇洒的形象,如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2)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3)乐观豁达的形象,如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4)慷慨悲壮的形象,如范仲淹的“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5)忠心报国的形象,如苏轼的“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6)踌躇满志的形象,如辛弃疾的“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3.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主要有:不畏艰难、忧国忧民、建功立业、思念家乡、惦念亲人、感叹世事、壮志难酬、孤傲脱俗、凄清哀婉、酷爱山水、豁达豪迈、愁苦孤寂、憧憬美妙、恬淡自乐、离愁别绪、焦虑冲突、遭贬愤世、明珠暗投、惆怅悲凉、踌躇满志等。 二、考查对语言的品尝 诗歌中形象的塑造、感情的抒发,往往通过诗的语言来实现。进行诗歌赏析,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抓住语言这个根本。因此,考查对古诗词中精确、生动、传神的
3、语言的品尝,是近年来河南中考古诗赏析题的一个重要方面。 对语言品尝的考查,一般会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考查重点字词的精妙。从遣词用语、修辞方法等方面揣摩、推敲、理解诗词曲中重点词、重点诗句的含义。(2)考查诗句蕴含的深意。从作家作品的语言风格、运用技巧中,品尝诗词曲在语言上所寄予的深意。从用韵、节奏、音调等方面去诵读、品尝诗词曲语言的音乐美、节奏美、韵律美。(3)考查诗词曲中的名言佳句。从修辞方法、表现手法、思想感情、蕴含哲理、语言运用等角度对其进行赏析。 在复习中,我们不仅要熟背古诗词曲,还要结合一些诗句专心揣摩诗歌语言的以下特点:(1)清爽自然,如“采菊东篱下,悠闲见南山”。(2)生动形
4、象,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3)含蓄隽永,如“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4)言简义丰,如“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5)平实质朴,如“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6)简洁明快,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三、考查对写作技巧的分析 对分析技巧的考查,一般会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分析诗中修辞手法的含义及作用。(2)分析诗歌的表达方式,如写景方法、抒情方法、借物抒怀、寓情于景等。(3)分析诗歌的结构形式,如层层深化、由景生情、卒章显志等。(4)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如用典、铺垫、象征、对比、衬托烘托等。(5)分析诗歌的艺术风格,如朴实自然、雄浑奇拔、清丽明媚等。 这
5、里,我们对诗歌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做以简洁归纳,希望在做分析诗歌写作技巧这一类题的时候加以敏捷运用。 1.诗歌表现手法 (1)借景抒情。如“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2)寓情于景,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3)托物言志:如“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河落日圆“。 (4)动静结合,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5)虚实相生,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6)以小见大,如“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7)以乐景写哀情,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8)诗情画意,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9)运用典故,如“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6、。 (10)运用修辞:比方“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拟人“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对偶“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等。 中考语文学问点归纳古诗词鉴赏题分析与解答中考古诗词鉴赏题分析与解答古诗词鉴赏是文学鉴赏的重要内容,也是一项综合性很强、实力层次很高的创建性活动。诗歌赏析题已成为中考语文试题中不行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考点阐述】诗是以具有乐感的语言借助意象抒写情思和美的艺术。诗歌赏析,不仅可以培育学生的语言运用实力和审美实力,而且可以培育良好的文学趣味。对古诗词的考查,主要体现在理解、感悟、观赏等方面。附:九年义务教化语文新课程标准:“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
7、中,提高自己的观赏品位和审美情趣。”中考考试说明:“初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看法,用现代观念谛视作品,评价其主动意义和历史局限。”【命题例析】中考古诗词考查一般以课内和“课标”附录一举荐的古典诗词为主,以唐诗宋词为主,以爱国诗、离愁诗、送别诗、边塞军旅诗、酷爱大自然、酷爱生活等题材的诗词为主。从2022年中考古诗词鉴赏试题来看,命题形式和命题角度大致有下面几种状况。一、命题形式1.分别从内容、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观点、看法等角度设问,出两道主观题。如南通市古诗阅读春雪:诗歌的其次句中,“惊”一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诗的三、四两句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
8、调,生动传神,试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2.两首同题材诗词比较评价,这种题型往往要求比较阅读两首诗词,对其内容、情感、观点、手法等异同进行比较,如扬州市将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两首诗作比较赏析,既体现了开放性,又体现了选择性。二、命题角度1概括内容主旨、感悟诗人情怀。诗歌借助详细的语言描写来表现诗人的感情,传达诗人的思想,这些感情和思想就是我们所说的“思想内容”。无论是忧国忧民之情、国破家亡之痛,还是游子逐客之悲、征夫思妇之怨,无不感人至深。古人云“诗言志”,这里的“志”主要指诗人的情怀。诗人的情怀有干脆抒发和间接抒发两种,但诗贵含蓄,所以,考思想感情绝大多数考那些
9、耐人寻味的情怀。如:连云港市陆游的游山西村: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南通市春雪:诗中的其次句中,“惊”一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无锡市杜甫绝句:最终两句诗人写自己漂泊在外,归期遥遥,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感?黄冈市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的颔联(“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中借用两个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对于古典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假如略微细致地加以归类,我们不难发觉,有忧愁、孤独、伤感、孤独、恬淡、闲适、酷爱、赞美、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各种类型。在备考中应留意选用从不同角度表达不同思想感情的诗词材料,加强有针对性的训练。2把握表现手法、分析表达技巧。表达
10、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建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实行的特别的表现手法。它的含义特别广泛,既可以包括各种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运用,也包括各类表现手法和艺术构思的奇妙运用。表达技巧的鉴赏,一方面指对修辞手法的鉴赏,即驾驭和了解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分析和评价它们对于塑造形象、表现情感和体现主旨的作用;另一方面指各种表达方法的运用,因为诗词的形象、感情、思想往往借助于各种艺术表现手法来展示,比如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动静结合、衬托对比、虚实结合、托物言志等。如昆明市的李白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请对本诗后两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作简要赏析,就涉及到拟人的修辞手法。由于被人格
11、化,无知无情的明月竟成了善解人意的知心人,她带去了诗人对挚友的思念、牵挂之情,诗句想象丰富、意境新奇,令人回味无穷。3理解整首诗意、体会意象意境。任何作品都会表达肯定的主题或情感,而诗歌中主题或情感的表达,则大多依靠于意象、意境的营造。所谓意象是熔铸诗人思想感情的事物,如杨柳、明月、梅花的表意物象;意境是作者的思想感情与其所描绘的生活图景的奇妙结合,是生活的外在景象与内在情思的统一。这类题型往往要求通过形象思维,借助联想和想象,感知诗词中的景物和形象,体会作品的情景、意境,领悟作者的情感。如盐城市游山西村:品读诗歌,绽开想象,描绘诗人初来农家时见到的情景;温州市送友人:诗歌前两句描绘了秋天月夜
12、什么样的景象?4体会炼字炼句,品尝语言特色。语言是思想感情的载体,诗是语言的艺术,“语不惊人死不休”道出了炼字炼句追求的最高境界。品尝语言类试题主要包括词语的锤炼、句子的推敲、名句的领悟等,要求学生能体会诗词语言的精妙。如无锡市杜甫绝句:诗人用一“燃”字,写出了山花怎样的特点?湖北恩施市赵师秀约客:第四句诗(“闲敲棋子落灯花”)中的“闲”字能否改为“忙”字?为什么?同样是陆游的游山西村赏析,徐州市从炼字入手:古典诗词讲究炼字,首联中的“足”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而连云港市则从炼句入手:简要分析“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联写景中蕴含的哲理。黄冈市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许,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这一问没有规定回答问题的角度,考生须要从语言观赏、情感体悟、内涵探究这三方面中的任两方面作答。这类试题命题常见的角度有:分析这首诗的语言特色、领悟诗词中某个词的表达效果、观赏其中最有意味、最具特色的一句或一联。下篇:解题指津及实战演练【解题指津】一、明确题材类别依据诗词内容,古诗词题材一般可以分为以下七大类:送别类主要是写亲友分别时的不舍之情,或者写分别后的思念。如扬州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与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这两首诗就分别表达了这两种情感。思乡类主要写对家乡的思念,或写对亲人的牵挂。如无锡卷中杜甫的绝句“今春
14、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写的就是诗人思归又不能回的伤感心情。感怀类或表达缅怀古人之情,或表达昔盛今衰之叹,或表达对人生世事的感慨。如泰州卷考李白的秋登宣城谢朓北楼,诗中可见诗人政治失意的苦闷与孤独之情。诗人找不到出路,只得寄情山水缅怀古人,这种困难的情感却无人理解。斗争类或表达对斗争的厌恶,或表达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前者如杜甫的登岳阳楼,后者如辛弃疾的破阵子。闲适类或表达恬淡的心境,或表达对美妙生活的憧憬。前者如恩施中考卷赵师秀约客,后者如陆游的游山西村。写景类主要是描绘美妙风光,抒发宠爱或憧憬之情。如南通中考卷韩愈的春雪,借白雪盼春之景,表现对春天的憧憬之情。爱情类主要是表达对爱人的思念或怨恨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中考 语文 知识点 古诗词 鉴赏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