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内功心法口诀.docx
《太极拳内功心法口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太极拳内功心法口诀.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太极拳内功心法口诀 一、阐述太极拳内功心法 太极拳的内功心法,始终被拳家视为是习练内家拳功法的无上秘诀。对修炼内家拳的人而言,能否最终步入内家功法的最高境界,得到出神人化的功夫,的确是非常重要的。内功心法虽有奇妙,但并不神奇,要练好内家拳功法,只有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源头上去找寻,从易、道、佛、儒、医、武的哲学理论中去落实,去探究,才能明白内家拳内功心法的真正内蕴所在。 道家文化法理对太极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起到过很大的作用。道家讲求修心养性,老子提出了“虚其心,实其腹”的讲法。这里讲的“心”不是人之肉心,而是说人的精神之内心,须要做到无私无欲,达到复归于婴儿的赤子之心。做到心清静,性空明,方
2、能包涵众生;纳天地之正气,方能无嗜欲,无苦恼,与世无争。 佛家文化的精髓是“明心见性”、“直指本心”、“以心传心”,从而达到太极拳之最高境界,与道家有着异曲同工、殊途同归之妙。 儒家文化讲正心诚意,尚书言:“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守中抱一,就是儒家练心的真谛,也同是太极拳家应恪守和追求的核心境界。 不管是道家、佛家,还是儒家,所讲“心”之含义同一,其主要从两个方面去相识:一方面说人心,是指人们的精神和意识活动;另一方面指的是“本心”、“真心”,它是对第一方面含义的进一步深化和抽象,即是“性命”之“性”的意思,与天道相通。“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心”字在形而上的
3、最高境界就是要超出冲突与对立,照见肯定圆满的心灵世界。由此可知,内家拳的内功心法乃是“心无其心,法无其法,非心非法,即为心法”。 二、放松是练太极拳的真谛 太极拳术,门派众多,风格不同,架势各异,但究其理法内涵实则是共行不悖的。 首先,对于初学太极拳者,必需具备一个正确的相识不管你学的是哪个门派,都要端正看法,要从“一”字起先。不要急于求成,更不要学练了一套完整的拳架,就自以为会了,懂了,行了。其实并非真正会了,真正懂了,这只是初级阶段的第一层次。 太极拳讲究全身大松大柔,众多习练太极者将松柔奉为拳的真谛和灵魂,这也是有道理的。但是,我们应当反思一个问题,为什么有很多人在习练太极拳时始终贯彻大
4、松大柔的原则,却并没有练出功夫呢? 这个问题的主要缘由是松柔也有很多窍要。其中最主要的是方法问题,在某一层次上相识理解的问题,也有悟性的问题。练太极拳假如不得其方法和窍要,照样会步入误区。很多太极拳习练者,只讲松柔,其实只是在肌肉和动作上放松了,自己觉得松开了,实则是懈了,只是自己还不明白而已。 要知道,练太极拳须经验三个阶段,十层功夫和不同的境界体验。 太极拳讲松柔,主要是讲全身松开、松散、松沉、松静、松化等方面,是须要大而化之,神而明之的。这些练习太极拳的不同层次的境界和体会,都须明师口传身授,用文字是难以表述明白的。 总而言之,练太极拳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体会,功夫进一步,松柔的要求也要高
5、一步,这样我们不断提高对练太极拳层次的认知、驾驭和体悟,就会对功夫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 松沉,一般是指让内劲沉下去后再起来,但是依据状况,在发击对方时也可以连沉都不用,干脆将劲提到上面,外形完全不变,内劲的方向却变了。 松静,练太极拳“静”字是关键,是不行轻视的重要环节(“静”在另章阐述),有静才有反向的动,因此叫复命归根,练太极拳只有体悟到静,才能做到空,进而达到化的阶段。 我们练太极拳+的时候,就要时时刻刻留意对松、柔不同层次的体悟。驾驭了正确的练功方向和详细的练功方法,再去仔细细琢体悟松柔。要达到“大而化之”的境界,就必需在练太极拳时将气概渐渐放大,气概大了,内劲才能随着意念之所至发到外
6、面去。在气概十足时,甚至可以用气圈打人。讲松柔的不同层次,大而化之,神而明之,这种功夫不是一蹴而就的,不行能一步登天,而是要随着练拳的深化,渐渐加深对一层功夫、一层体会的探讨,才能逐步体验到功夫上身。 三、节节松开和对拉拔长是练太极拳的关键 练太极拳从站无极桩、太极桩起先。从头顶到脚下,从两肩到两胯,“松四大块”直至全身各个关节都要松开。假如关节松不开,就谈不上节节贯穿。因为节节贯穿,就是要使内劲在全身上下全部的关节都能畅通无阻,从而做到节节贯穿。节节松开,主要是上面虚领顶劲,下面尾闾下垂,放松从头到脚直达涌泉。拳论中也提到“提顶吊裆心中悬”的说法,一般练太极拳到了中层功夫的阶段,就能体悟到百
7、会至会阴的中心线、尾闾垂直线的练法。 在练习太极拳时常常出现的错误:一个是过于留意上面提顶,竖项,头部就僵硬了;另一个就是放松下面,留意尾闾下垂时,上面又丢了。这样练来练去还是将各关节挤压成一堆,放松不了,学者须要克服。 练太极拳松开以后,基本要求前面都讲过了,就是从站无极桩起式起先,就强调:两脚并拢,脚跟相贴,足尖微开,双膝微屈,略微内合似爬树,提顶吊裆,含胸拔背,裹裆护臀,松肩沉肘,手臂松垂,立身中正,全身放松。松脚踝,再松到脚下涌泉,脚趾放松。这里讲的各项要求都是意识上的问题,太过执着反而简单出现肌肉上的僵硬。 太极拳讲全身放松,又要松而不懈,拥劲不能丢,关键是“凡此皆是意”,要求以神气
8、为统帅。任何外形的姿态都要留意“无过不及,毫无拘滞之力”。 松开,就是说全身各个关节都要松开,是指整体放松。头顶、脊背、肩胸、腰胯、手肘、膝脚各个关节都要松透,复原其自然状态。太极拳讲究的松开,是指任何关节都有一个对拉拔长的问题。那么应当如何去做呢?悬顶时要头容正直,体会头顶百会穴有微微上顶之意,但同时保持整个身体放松,不要丢掉自然下沉状态,要集中精神在脊柱上,脊柱关节的小韧带都要松开,如此提顶才不会僵滞。 松肩时要放松肩井穴,松到肘部时要松曲池穴,松到手部时要放松劳宫穴。肩关节松不开,其它地方也很难松开,所以有“肩寒全身僵,肩紧全身滞”的说法。肘关节的放松,也有一个对拉拔长的问题。肘往下松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太极拳 内功 心法 口诀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