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三地理地球的运动02.docx
《2022届高三地理地球的运动0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届高三地理地球的运动02.docx(8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届高三地理地球的运动022022届高三地理地球上的大气04 其次讲地球上的大气 (必修1其次单元学问要点) 1.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 2.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3.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4.依据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改变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大气受热过程。 2.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3.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4.全球气候改变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能量太阳短波辐射能 大部分太阳辐射能透过大气到达地面,使地面增温 大气温室效应原理地面又以长波辐射
2、的形式向近地面传递热量 近地面大气能剧烈汲取地面长波辐射,使大气增温 大气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把一部分热量还给地面 大气温室效应原理的应用:温室农业等 大气的受热过程影响大气的热状况、温度分布和改变,制约着大气的运动状态 形成缘由:太阳辐射能的维度差异和下垫面热力性质的差异 形成过程:地表的冷热差异大气的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得气压差异大气的 水平运动 原理应用:海陆风、城市风、山谷风 形成风的干脆缘由:水平气压梯度力 影响风力大小的主要因素是:水平气压梯度 风的方向由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的合力确定 等值线的判读 1.推断气压系统2.依据等压线的疏密状况推断风力 3.推断风向4.推断天
3、气状况 大气环流概念: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作用:输送热量和水汽,影响天气和气候 前提条件:假设地球表面是匀称的 形成因素:凹凸纬度之间的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 三圈环流低纬环流:赤道南北纬30之间 形成过程中纬环流:南北纬30南北纬60之间 高纬环流:南北纬60南北纬90之间 分布特点:气压带和风带相间分布,高气压带和低气压带相间分布; 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南北半球对称分布 季节移动:随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而南北移动 成因:由于海陆分布、地形起伏等因素的影响,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使呈带状分布的气压带 被分裂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 7月:副热带高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切断大陆上:亚洲低压和北美低压
4、 分布海洋上:夏威夷高压和亚速尔高压 1月:副极地低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切断大陆上:亚洲高压和北美高压 海洋上:阿留申低压和冰岛低压 东亚季风环流冬季:亚洲高压和阿留申低压之间存在气压差,形成西北季风 夏季:夏威夷高压和亚洲低压之间存在气压差,形成东南季风 影响气候的因素: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包括气压带、风带和季风环流)、 海陆分布、洋流和地形等 大气环流使凹凸纬度之间、海陆间水热得到交换,调整着全球的水热分布 本身也是一种气候现象,在不同的环流形势下气候类型不同 低纬度热带地区:赤道低气压带与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 案例分析中低纬度亚热带地区: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限制与地中海气候的形成 中
5、高纬度温带地区:西风带与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 气团: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分布比较均一的大范围空气,叫做气团 锋面:当冷暖两特性质不同的气团在移动过程中相遇时,它们之间出现的一个倾斜 的交界面 锋线:锋面与地面相交的线 锋:一般把锋面和锋线统称为锋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方向移动的锋 冷锋过境前:暖气团限制,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天气晴朗 天气改变过境中:阴天、下雨、刮风、降水等天气 过境后:冷气团限制,气温下降、气压上升、湿度降低,天气晴朗 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方向移动的锋 暖锋过境前:冷气团限制,气温低、气压高、湿度小、天气晴朗 天气改变过境中:云雨、降水多发生在锋前,多连续性降水 过
6、境后:暖气团限制,气温上升、气压下降、湿度上升,天气晴朗 准静止锋冷暖气团势力相当,使锋面来回摇摆的锋 天气改变:形成长时间持续的阴雨天气 中心气压:低气压 气流运动垂直方向:上升 低压系统(气旋)水平方向:辐合北半球:逆时针方向 南半球:顺时针方向 天气状况:阴雨天气 中心气压:高气压 气流运动垂直方向:下沉 高压系统(反气旋)水平方向:辐散北半球:顺时针方向 南半球:逆时针方向 天气状况:晴朗天气 形成:热带或副热带海区剧烈发展的热带气旋。 中心旁边风力可达12级以上 台风源地台风:西北太平洋 飓风:印度洋、大西洋 灾难性天气灾难:主要由狂风、特大暴雨、风暴潮造成 形成:由强冷空气入侵造成
7、大范围的降温, 寒潮并伴有大风、雨雪、霜冻等现象 灾难:主要由剧烈降温、大风、大雪、冻雨等造成 气候:某个地区多年的大气平均状况或统计状态 气候改变概念概念:长时期大气状态改变的一种反映 表现:不同时间尺度的冷暖干湿改变 地质时期的气候改变:时间跨度最大。改变周期最长的气候改变 分类历史时期的气候改变:距今1万年以来的气候改变 近代气候改变:最近一二百年有气象观测记录时期的气候改变 过去1万年的气温改变:波动上升 全球:气温上升,平均上升0.6 近百年的气温改变整体:与全球改变总趋势基本一样 我国地区:西北、华北、东北增温最明显,长江以南地区变暖趋势不明显 季节:冬季增温最明显 海平面上升冰川
8、溶化 海水热膨胀 农业生产低纬度地区农作物的产量将削减 高纬度地区农作物的产量有可能增加 水循环蒸发加剧 变更区域降水量和降水分布格局;增加降水极端异样事务的发生 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 对策增加温室气体的汲取量 实行适应气候改变的措施 手段实行干脆限制 应用经济手段 激励公众参加 技术节能技术 生物能技术 二氧化碳固定技术 1.大气受热过程 太阳辐射能是地面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但地面是近地面(主要指对流层)大气主要、干脆的热源(所以对流层大气中气温垂直递减:6/1000米)。 太阳短波辐射(透过大气)大部分得以到达地面地面获得太阳能量后地面长波辐射把能量传给(近地面)大气(近地面)大气增温 (
9、是否须要把大气分层,大气层温度随高度改变等学问粗略讲解?) 例题1.在“大气热力作用”有关学问的联系图上注出各代号所代表的相关内容,以反映事物间的联系性。 A辐射B辐射C辐射D辐射 E作用F辐射 2关于地球大气各层热量来源的正确叙述是 A.热层大气热量主要来自平流层顶B.平流层热量主要来自对流层顶 C.对流层热量主要来自地面辐射D.对流层热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 2.大气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 a太阳辐射传到地面使得地面增温;b地面的长波辐射被大气汲取使得大气增温;c大气逆辐射射向地面,把热量返还给地面,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 案例:多云的夜晚比晴朗的夜晚温度高多云的夜晚云层厚,大气逆辐射作用强;阴天比
10、晴天温差小阴天云层厚,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减弱作用强,温度不高,晚上大气逆辐射强,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强,温度不低。 3.简洁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地表冷热不均大气垂直运动水平方向上产生气压差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气水平运动 地表冷热不均的主要缘由:纬度凹凸;海拔凹凸;海陆差异(下垫面性质)等。 练习 ()1关于大气受热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大气能量的根原来源是太阳辐射能 B大气是获得地面反射来的能量增温的 C太阳辐射能在传播过程中,少部分到达地面 D大气增温的热量干脆来自太阳辐射 ()2关于右图中空气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处空气上升是因为气压高 处气压较处高,所以空气下沉 处气温高、气压低,空气下沉补
11、充 处气温低,空气收缩下沉 4.大气水平运动的成因 大气运动的根本缘由:太阳辐射能的纬度分布不均,造成凹凸纬度间的温度差异 大气水平运动的干脆动力:水平气压梯度力 关于水平气压的问题: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推断;水平方向上气压凹凸的改变与比较;高空风与近地面风的区分; 例题1.下列四幅图能正确反映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 2.在下图中画出甲、乙两地的风向,甲地等压线比乙地等压线(稀疏或稠密),表明甲地风力比乙地风力(大或小)。 5.通过大气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说明城市热岛效应、海陆风、山谷风等现象。 等压线判读 一、海拔越高气压越低。缘由是海拔越高,空气越淡薄。 近地面在同一水平面上,气温越高气压越低 近
12、地面气压一般要高于高空气压,两者名称相对,即高空为高压,则近地面为低压。 等压线上凸的地方为高压区,等压线下凹的地方为低压区 二、(1)推断高压中心和低压中心:等压线上的数值由中心向四周变小的为高压中心;在等压线上的数值由中心向四周变大的为低压中心。 (2)推断水平方向上、垂直方向上的气压凹凸: 水平方向上:高压区为下沉气流,天气晴朗;低压区为上升气流,多阴雨天气。 垂直方向上:近地面气压高,高空气压低;地势高气压低,地势低气压高。 (3)推断高压脊(线)和低压槽(线): 高压脊(线):等压线中弯曲最大处,其数值由高指向低处为高压脊(类同于等高线图中的山脊)。 低压槽(线):等压线中弯曲最大处
13、,其数值由低指向高处为低压槽(类同于等高线图中的山谷)。 (4)推断鞍部:鞍部国两个高压和两个低压的交汇处,其气压值比高压中心低,比低压中心高。 (5)推断风向和风力大小 北半球近地面气压场中风向是由高压指向低压并向右斜穿等压线;南半球近地面气压场中风向是由高压指向低压并向左斜穿等压线。 在高空中,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风力大小:取决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在同一幅图中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等压线越稀疏,风力越小。三、等压线图的判读规律 1.推断气压系统 (1).高压中心:等压线闭合,数值中高周低 (2).低压中心:等压线闭合,数值中低周高 (3).高压脊:高气压延长出来的狭长区域 (4).低压槽:
14、低气压延长出来的狭长区域 2.依据等压线的疏密状况推断风力 等压线密集,说明该地区气压差大,风力也大,等压线稀疏,则说明该地区气压差小,风力也小。 3.推断风向推断风向规律:先判明凹凸气压,然后确定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恒久从高压指向低压,且垂直于等压线),再依据半球确定地转偏向力的方向。 如图:A点的风向为东南风,B点的风向为西北风。 4.推断天气状况 (1).低压中心地区:气流以上升为主,多阴雨天气。 (2).高压中心地区:气流以下沉为主,多为干晴天气。 (3).由低纬海面吹向高纬陆地的风,多为暖和潮湿。 (4).由高纬内陆吹向低纬地区的风,多为寒冷干燥。 例题读图“北半球
15、某地区气压分布图”,读图后成下列各题: 1.(1)在气压场中,D是气压中心,M是气压中心,B处于上。 (2)此时,E处吹风,F处吹风 (3)图中HD是锋,KD是锋 (4)此时,A地天气是。C地天气是。 (5)按风力强弱,E较F处,依据是。 2(1)该地可能处于() A.北半球B.南半球 C.赤道上空D.无法推断 (2)下列说法符合上图的是() A.东北气流为下沉气流 B.西北气流四周处有上升气流,为阴雨天气 C.高空没有地转偏向力,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D.该地此时受低压限制 解:(1)D是低压中心M是高压中心B位于高压脊上(2)E处吹西北风F处吹西南风(3)暖锋冷锋(4)晴,(A地位于暖锋面的锋
16、后,受单一暖气团限制,无雨。)C地阴雨天气,C地处于冷锋锋面的后侧,在锋面限制之内,多阴雨。(5)E处风力较F处小。(因为E处等压线疏,F处等压线密集,单位距离水平气压梯度力不同 6.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 三圈环流形成:地表性质均一(无海陆差异,无海拔差异,无地转偏向力)形成单圈环流考虑地转偏向力影响三圈环流(志向的)气压带与风带的形成。 可见,三圈环流的极度志向的一个模式,因为不考虑海陆差异与海拔差异,这些条件在现实中不行能满意。故而其结果(气压带与风带)在现实中也与大图有着很大的不同。北半球气压带断裂成独立气压场(重点内容,可以放到季风环流处补充) 南半球海洋面积大,尤其是南纬40度到
17、60度,几乎全部是海洋,故而海陆差异很小,相当于满意了三圈环流所假想的条件,气压带状分布也比半球明显得多(等压线近似与纬线平行)。 例题1.下列关于大气运动简图中的数码表示的内容正确的是: 极地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 东北信风带多雨带 2关于气压带、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上有4个低气压带、3个高气压带B从高气压吹出来的风均为偏南风 C高气压带近地面气温总是比低气压带低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破坏了气压带的带状分布 7.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及其季节移动示意图,驾驭全球气压带及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 总体来看:与太阳直射点移动趋势一样 8.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分布的影响 地表性质均一(无海陆差异,
18、无海拔差异,无地转偏向力)形成单圈环流考虑地转偏向力影响三圈环流(志向的)气压带与风带的形成考虑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尤其是北半球)气压带断裂成独立气压场(驾驭考试中常见气压场的名称,位置,及出现的月份) 如1月份,北纬60度,副极地低压带被亚洲高压,北美高亚切断;7月份北纬30度,副热带高压带被亚洲低压切断。 例题读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示意图,回答: (1)由于的季节移动,导致和 的季节移动,其规律是,就北半球来说,夏 季移,冬季移。 (2)图中北半球节气:ABC (3)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甲是乙是 (4)下列现象发生的时间与哪一幅图表示的时间相吻合? 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进入多雨的湿季。() 上
19、海为一年中白昼最短、太阳最低的时间。() 西伯利亚成为北半球的寒冷中心。() 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伏旱天气。() 9.季风环流的形成。 气压带断裂成气压场不同季节凹凸压位置转换季风环流(东亚为代表)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季风环流(南亚夏季风为代表) 季风环流出现于陆地东侧。 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比较 成因风向性质 东亚 季风冬季: 夏季:冬季: 夏季: 南亚 季风; 冬季: 夏季:冬季: 夏季: 10.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对气候的影响。 多种气候的成因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如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南亚热带季风的夏季风形成等等。 案例: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气候类型气候成
20、因气候特征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11.大气环流的气候意义 大气环流主要确定气候里面的降水因子,(当然凹凸纬之间的气流交换,也能传递热量) 高压带多雨;低压带少雨。西风带潮湿,极地东风带、信风带干燥。 气候模式图要背,全球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图要熟识。 例题1.关于大气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赤道低气压带是热力缘由形成的B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南侧是信风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是热力缘由形成的D极地东风的实际风向是东北风 12.锋面的概念、类型。 驾驭概念,会画示意图 类型冷锋暖锋准静止锋 概念冷气团主动移向暖气团暖气团主动移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届高三 地理 地球 运动 02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