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嵬》教学设计.docx
《《马嵬》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嵬》教学设计.docx(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马嵬教学设计高二语文马嵬(其二)教学设计 高二语文马嵬(其二)教学设计 一、导入课文: 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在长恨歌中这样描述杨贵妃: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又这样叙说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感情: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杨贵妃被杀的情形,诗歌这样讲解并描述: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杨贵妃去世后,唐玄宗的感受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飘渺间。看来格外哀痛。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李商隐的锦瑟,今日接着来学习他的诗作马嵬,看看他是如何评价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的。 二、初读课文: 1、学生齐读全诗。 2、老师指导: 海外/徒闻/
2、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3、学生齐读课文。 三、分析课文: 1.学生参照注释默读课文,把握诗意。 2.学生探讨,老师点拨。 三、解读马嵬(其二) 1.分析诗句 点名学生分析,老师引导。 更:还有。 徒闻:空闻,没有依据的听说。 笑:讪笑。 虎旅:唐玄宗的禁卫军。 鸡人:宫中驾驭时间的卫士。 如何:为什么。 首联: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徒然听说海外还有神仙世界九州地,来生未可预知,今生今世夫妻关系就此罢休。仙山寻妃用典 【提问】首联中用典,写方士
3、寻仙之事,有何用意?作者对此看法如何? 【明确】似写玄宗思贵妃心切,其实讽刺唐玄宗白日做梦。 颔联: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马嵬之变对比、反衬 空听到禁卫军夜间巡逻打梆声,不再有宫中卫士击筹报晓。空闻、无复意在嘲讽唐玄宗的荒唐误国。 【提问】颔联两句分别呈现了怎样的生活场景?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 【明确】“虎旅传宵柝”写的是逃难生活的担心适。“虎旅传宵柝”原来是为了巡逻和警卫,而冠以“空闻”,意义就适得其反,“虎旅”虽“传宵柝”,却不是为了保卫皇帝和贵妃的平安,而是要发动兵变了;“鸡人报晓筹”写的是宫中生活的安乐,也示意唐玄宗渴望重享从前的安乐,但“无复”点出了这一希望
4、已幻灭,“无复”与“空闻”相对,运用对比反衬的手法,昔乐今苦,昔安今危的不同境况和心情已跃然纸上。 颈联: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今日六军约定驻马不前进,当年七夕还嗤笑织女牛郎不会面。七夕之盟 对比 【提问】颈联运用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意思? 【明确】“此日”指马嵬之变这一天,也是杨贵妃的死日。玄宗“当时”七夕与杨贵妃盟誓,讥笑牵牛、织女一年只能相见一次,而他们两人则要“世世为夫妇”,恒久不分别,可在遇上“六军同驻马”的时候,结果又如何?“七夕笑牵牛”是对玄宗痴迷女色、荒废政事的典型概括。用“七夕笑牵牛”比照“六军同驻马”,两相衬托,就表现出了二者的因果关系。没有“当时”的荒淫,哪
5、有“此日”的离散? 尾联: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作者在这里向世人发出冷峻的诘问和讽刺:为什么当了四十多年的皇帝唐玄宗反不如一般百姓能保住自己的妻子呢? 尾联以对比和反讽作结,寄予感慨,点明题旨,把批判的锋芒干脆指向唐玄宗。 【提问】尾联中运用了什么手法? 【明确】对比,当了四十多年皇帝的唐玄宗保不住自己宠爱的妃子,而作为一般百姓的卢家却有更美满的婚姻,这一对比引人深思,发人深省。 【提问】本诗在章法结构上有何特点? 【明确】用倒叙手法,先说寻仙,后说兵变一事。颈联也是倒叙,七夕之事在前而后说,驻马之事后发而先说。 【提问】从对偶上看,这首诗也颇为后人称道,请同学们分析诗歌的巧对。
6、【明确】对偶最整齐的是中间两联。“空闻”对“无复”,“虎旅传宵柝”对“鸡人报晓筹”;“此日”对“当时”,“六军同驻马”对“七夕笑牵牛”。最妙的是其中的“六军”对“七夕”,“驻马”对“牵牛”,这是两组借对,所谓借对,是指形式上相对,内容上不属于一类,而且往往相去甚远的对子。“驻马”是指军队停滞不前,而“牵牛”却是指牵牛星,不是牵着牛走的意思。唐宋以后,律诗对偶往往以借对为高,借对往往富于幽默风趣。 2、主旨思想(引导学生尝试总结,老师小结): 启发世人记取唐玄宗沉迷情色,荒废朝政,致使国家陷于动荡、人民饱受战乱之苦的历史悲剧。警告当朝统治者要励精图治,不行荒淫误国。 3、当堂背诵。 四、对比鉴赏
7、:对比杜甫咏怀古迹(其三)和李商隐马嵬(其二),总结咏史怀古诗在取材和技法上有怎样的特点? 咏怀古迹(其三)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引导分析: 所临之地:昭君村所忆之人:王昭君 所咏之事:昭君出塞关联诗人:命运相像 所抒之情:同病相怜,叹人伤己。 所用技法:对比反衬、融情于景、拟人手法、化静为动。 咏史怀古诗是诗人在阅读史书或巡游古迹时,有感于历史人物或事务,以历史人物、历史事务、历史陈迹为题材,借怀念古人、凭吊古迹、登高望远、咏叹史实,引发出对自己身世或时局世事的感慨。或怀人伤己,
8、或借古讽今,或理性反思,以寄予哀思、感慨兴衰、讽喻时政等。 1、咏史怀古诗的特点 结构: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描其景)抒己情 意象:历史人物、历史事务、历史遗迹 内容:古人对比失落,同病相怜,个人失意,前人启示。 名地昔盛今衰,世事变迁。 国家叹惋国运衰微,总结历史教训。 统治者荒淫误国,引以为戒。 表现手法:用典,对比;触景生情、借景抒情;咏史抒怀;即事争论、夹叙夹议。 语言风格:含蓄蕴藉、苍凉深厚。 3、鉴赏咏史怀古诗基本方法 、精确把握诗意。抓关键语言(标题、注释、诗眼)和意象快速把握诗歌大意。 弄清史实、典故。平常书上出现的典故和历史事务要熟知。 对接诗人、时代。要知人论世,为判定主旨做
9、打算。 确定诗歌主旨。确定诗歌是伤己、感怀还是讽今。 品尝所用技法。 浓缩为:结合诗意,弄清史实知人论世,体悟感情调动储备,分析技巧. 五、作业布置: 1、背诵诗歌。 2、完成练习册提高部分。 3、完成课后题三。 4、预习祝愿。 六、板书设计: 马嵬(其二)李商隐 首:仙山寻妃用典 颔:马嵬之变对比、反衬启发世人、警告统治者 颈:七夕之盟对比 尾:为什么?对比、反问 中学语文必修三李商隐诗两首马嵬教学设计 中学语文必修三马嵬教案 教学目标 1.品尝诗歌意境,领悟诗歌美质。 2.学习艺术表现手法,培育诗歌鉴赏实力。 3.通过涵咏诗文,加深对李商隐诗歌特点的理解。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艺术表现
10、手法,培育诗歌鉴赏实力。 2.引进比较阅读篇目,加深对李商隐诗歌特点的理解。 教学方法:诵读、点拨、探讨、总结。 教学支配: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当盛唐的繁华落下帷幕,中唐又以其匆忙的步伐走过。曾经空前绝后的大唐王朝到了日薄西山的时候。李白登仙而去,杜甫困顿而逝,白居易、韩愈、柳宗元、刘禹锡的身影也慢慢消逝在历史的尘埃之中。末世的余音里,李商隐走来了,这位晚唐的才子,旷世的情种,为大唐的黄昏添上了一道绚丽的余霞。 要求学生记忆出李商隐的名诗: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
11、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二、关于咏史诗 咏史诗以史为鉴,多抒发兴亡之慨。咏史之作,东汉的班固首开其端,但止于叙述史实,平实无华。至晋朝左思咏史、陶渊明咏荆轲之类,始借题发挥,寄寓怀抱。唐代诗人,如杜甫、刘禹锡等人,则多把咏史与咏怀古迹结合起来,扩大了诗的境界。 安史乱后,唐王朝由极盛走向衰败,李商隐对玄宗的失政特殊感到痛心,讽刺也特殊尖锐。李商隐的咏史诗,主要写南朝和隋朝覆灭旧事及唐朝国家战乱。 三、题解: 天宝十五年(756年)6月,安史之乱爆发玄宗逃往四川,至马嵬(陕西兴坪),随行将士不前,杀了杨国忠,并坚决要求处死杨贵妃。不得已令其自缢而
12、死。史称“马嵬之变”。 马嵬(其二),是李商隐咏史诗中的佳作,是一首政治讽刺诗。诗作以李隆基(唐玄宗)、杨玉环(贵妃)故事为抒情对象,锋芒指向了李唐前朝皇帝唐玄宗。 四、诵读诗歌 1.重点字词说明 更:还有。 徒闻:空闻,没有依据的听说。 笑:讪笑。 如何:为什么。 2.老师范读(节拍提示)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导入。 3.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该诗。 五、学生参照注释默读课文,赏析马嵬(其二)内容意境 1.首联: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
13、卜此生休。徒然听到传闻,海外还有九州,来生未可预知,今生就此罢休。 赏析:首联夹叙夹议,写玄宗思杨妃之切,极尽曲折写出玄宗之悲。先用“海外”“更九州”的故事概括方士在海外寻见杨妃的传闻,而用“徒闻”加以否定。传闻,杨贵妃死后,唐玄宗哀痛不已,就命蜀地方术之士找寻她的魂魄。有人趁机进言,说在海外蓬莱仙山找到了杨贵妃,还带回了她头上的饰物。“徒闻”者,徒然听说也。意思是:玄宗听方士说杨妃在仙山上还记着“愿世世为夫妇”的誓言,“非常震悼”,接着,诗人又宕开一笔,指出“他生未卜此生休”。意为:他生来世为夫妇的事渺茫难求,而今生的缘分已分明结束。怎么结束的,自然引起下文。 2.颔联: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
14、鸡人报晓筹空听到禁卫军,夜间击打刀斗,不再有宫中鸡人,报晓敲击更筹。 赏析:颔联暗指杨玉环被缢于马嵬事。从对比的角度来写李杨爱情悲剧,突出玄宗的昔安今危,昔乐今苦的生活境遇。用宫廷中的“鸡人报晓筹”和马嵬驿的“虎旅鸣宵柝”相对比,当时和现在不同境况和心情已跃然纸上。”虎旅鸣宵柝“本意说的是巡逻的警卫,可是”空闻“二字就将此否定,“虎旅鸣宵柝”明显不是为了爱护皇帝,而是要发动兵变了。正因为如此,才“无复鸡人报晓筹”,李、杨再不行能享受安适的宫廷生活了。于是便有了颈联的六军不发的兵谏。 3.颈联: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六军已经约定,全都驻马不前,遥想当年七夕,我们还嗤笑织女耕牛。 赏析:颈
15、联接着从对比的角度来写李、杨爱情悲剧的。玄宗以自己和杨妃的朝夕相处讥笑牛郎织女的一年一次的七夕会面,实则写出了玄宗痴迷情色,荒废朝政,致使战祸发生。“此日”指杨妃的死日,“当时”与“此日”比照、补充,不仅其意自明,而且笔致跳脱,蕴含丰富,这是倒转笔法,借牛朗织女会面反衬玄宗痴迷女色、荒废政事。没有“当时”的荒淫,哪有“此日”的离散?而玄宗沉溺声色之“当时”,又何曾虑及“赐死”宠妃之“此日“!行文至此,尾联的一句已如箭在弦上。 4.尾联: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如何历经四纪,身份贵为天子,却不及卢家夫婿,朝朝夕夕陪伴莫愁。 赏析:尾联以对比手法和反诘语气作结,寄予感慨,点明题旨,把批判的锋
16、芒干脆指向唐玄宗。作者在这里向世人发出冷峻的诘问:为什么当了四十多年的皇帝唐玄宗反不如一般百姓能保住自己的妻子呢?这一反问虽然含蓄却很有力,包含剧烈的对比,启发世人记取唐玄宗沉迷情色,荒废朝政,致使国家陷于动荡、人民饱受战乱之苦的历史悲剧。一方面是当了四十多年皇帝的唐玄宗保不住宠妃,另一方面是作为一般百姓的卢家能保住既“织绮”、又能“采桑”的妻子莫愁。前六句诗,其批判的锋芒都是指向唐玄宗的。这里更丰富了批判的内容。 六、主旨思想 启发世人记取唐玄宗沉迷情色,荒废朝政,致使国家陷于动荡、人民饱受战乱之苦的历史悲剧。“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玩物丧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马嵬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