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docx(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导学案 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导学案一、情景导入明确目标教学重点:契丹的兴起和北宋的关系;女真建立金和岳飞抗金教学难点:正确评价澶渊之盟和岳飞抗金课时目标:1.知道辽、宋、西夏、金等政权的并立2.通过学习和思索各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和战关系,正确相识澶渊之盟、宋金议和对民族间和平与发展所起的作用,培育学生辩证的相识和思索问题的实力。3.通过学习,使学生正确相识民族斗争的性质,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即中国历史上出现过的任何民族都是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10世纪初,契丹杰出首领_统一契丹各部,都城在_,建国后势力不断发展,辽太宗时占
2、据了_,与中原政权冲突加剧。2.唐灭亡后,黄河流域相继由五个政权统治,它们是后梁、_、_、_、和_,合称为五代。960年,后周大将_在_发动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宋朝,定都_,史称北宋。3.11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_称大夏国皇帝,定都_,史称西夏。统治区域在今日_、_一带。4.12世纪初,女真族首领_起兵抗辽,在_称帝,国号金。女真族的祖先是_,而女真族又是今日_的祖先。5.宋真宗时,辽军大举攻宋,始终打到_城下,宰相_劝皇帝亲征,士气大振,打退辽军。辽宋议和,辽撤兵,宋朝给辽_,史称_,之后宋辽之间保持和平局面。6.1127年金灭北宋,北宋皇帝钦宗的弟弟_在_登上皇位,建立南宋。南宋初年,金军几
3、次南下,抗金名将_从金军手中收复_,后来又取得_大捷;宋高宗和权臣_胆怯抗金力气壮大威逼统治,向金军求和,并令等人班师,后来又杀害了他。宋金达成议和,_向金称臣,并给金_,双方以_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后来,金迁都_,改名为中都。三、自我展示质疑解难1、北宋在澶州打退了辽军,为什么却与辽讲和并签订屈辱的澶渊之盟?如何评价澶渊之盟? 2、岳飞抗金受到人民敬重,为什么不能说他是民族英雄? 3、简洁概括辽、西夏和北宋的关系 四、课堂盘点巩固提高学完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还有那些疑问?对上好这节课你有哪些更好的建议?五、达标检测拓展提升(一)、选择题:1.杨家将的故事流传至今已有800多年了
4、,这些故事反映的是澶渊之盟订立之前的()A.北宋与辽的斗争B.北宋与金的斗争C.南宋与辽的斗争D.南宋与金的斗争2.对东北地区的开发做出重大贡献的少数民族有:()契丹女真突厥吐蕃A.B.C.D.3.“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这首诗中的杭州与汴州分别是今日的什么地方()A.杭州与南京B.南京与开封C.杭州与开封D.杭州与北京4.下列关于辽宋夏金时期历史特点的表述中,错误的一组是:()A.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B.北宋实现了全国的统一C.各民族的融合进一步加强D.统一成为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二)完成下列表格:政权民族建国时间杰出首领都城重大事务北宋杯酒
5、释兵权辽阿保机西夏兴庆金12世纪初(三)史实辨析:歌谣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记忆历史,提高学习的爱好。下面一首歌谣有四处错误,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契丹首领阿保机,统一各部建大金。错误:改正:太宗兵变陈桥驿,歼灭割据重统一。错误:改正:澶渊之盟宋辽议,元昊称臣宋辽和。错误:改正:党项建金东北起,灭辽攻宋逞淫威。错误:改正:岳飞抗金传千古,宋金议和呈对峙。(四)思维拓展延长:宋代民族政策和唐朝相比有哪些异同?六、教学后记: 七下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教学目标 一、学问目标 驾驭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金的先后兴起。驾驭陈桥兵变及北宋的建立,辽宋斗争和澶渊之盟,宋夏和战,宋金斗争。驾驭南宋的建立,郾
6、城大捷和岳飞抗金,宋金议和及对峙局面的形成。通过学习,把握民族政权并立这一特别时代的基本脉络。 二、实力目标 通过学习和思索本课所叙述的各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和战关系,一方面正确相识契丹、党项、女真等少数民族对我国北部和西北部边疆地区的开发所作出的贡献。另一方面,相识到民族友好、民族融合始终是我国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流,正确相识澶渊之盟、宋金议和对民族和平与发展所起的作用,培育学生辩证地相识和思索问题的实力。 三、情感、看法、价值观 1.通过学习和思索本课所叙述的各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和战关系,正确相识契丹、党项、女真等少数民族对我国北部和西北部边疆地区的开发所作出的贡献。 2.通过学习民族斗争,对斗争
7、性质形成正确的相识,不能用异族、侵略的说法,只能从正义和非正义的角度来分析,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即中国历史上所出现的任何民族都属于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从而更正确地看待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教学重点 1.契丹的兴起和与北宋的关系 2.女真建立金和岳飞抗金 教学难点 1.正确评价澶渊之盟 2.正确评价岳飞抗金 教学方法 1.总括法。对于本单元的内容,由于其结构的特别性,可以用总括法让学生有一个也许的了解。 2.讲解并描述法。对于一些不常见的史实,可由老师讲解并描述,使学生把思路搞清。 3.图片示意法。对于契丹的兴起,可以用该民族生活习俗的图片和文字的图片演示,让学生对契丹的兴起有一个感性的相识。 4.
8、分析讲解法。对于本课的两个重点内容,须要老师分析讲解。 5.引导评价法。对于岳飞抗金和岳飞被害等内容,可以通过增加一些材料,由老师引导学生进行正确评价。 教具打算:投影仪及相关图片 - 老师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预料与对策 复习导入导入语例示一:投影显示 同学们,在投影打出的两幅图中,含有两个故事,一个是青牛白马的故事,一个是黄袍加身的故事。那么,青牛白马的故事是我国古代哪个少数民族的传闻?“黄袍加身”是在什么状况下发生的?赵匡胤建立的朝代叫什么?在这一时期我国鼎峙并立的主要有三个政权,分别是什么?这些,都是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导入语例示二: 投影显示 月儿弯弯照九州, 几家快乐几家愁,
9、 几家夫妇同罗帐, 几家飘散在他州。 同学们,这是1127年开封城破,北宋灭亡时流传的一首歌谣。你知道它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吗?你知道“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精忠报国”、“直捣黄龙”、“莫须有”等成语典故的来源吗?学习了这一课的内容,你就会全明白的。 新课学习 板书其次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一、契丹的兴起和陈桥兵变 1.契丹的兴起和阿保机建国板书 老师讲解并描述关于契丹族兴起的传闻,在关于青牛白马的故事里已有体现。其实,契丹族的兴起远不像故事里讲的那样简洁。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有关契丹族兴起的历史。 到10世纪初,契丹族杰出的首领阿保机,统一了契丹
10、各部,建立了契丹国,都城在上京。阿保机就是辽太祖。 老师过渡契丹建国后,势力不断南扩,辽太宗时,占据了幽云十六州。与中原政权的冲突加剧。下面我们详细看一下这段历史的内容。 板书2.唐亡后的中原政局和契丹占据幽云十六州。 学生经过课前打算,当老师的小助手用多种方式帮助大家复习。如:展示提纲、提问、竞赛等。 记录员做记录。 小组长向老师供应本组收集的资料。 学生阅读教材。 学生快速记忆契丹政权建立的有关历史。记录员做好发言记录。 老师可聘请若干名学生做老师的小助手,简称助教。有的负责检查学习用品;有的负责监督课堂纪律;有的负责记录课堂发言状况;有的负责检查作业;有的当小老师帮助同学复习、预习、学习
11、、总结等。这样既可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又可以发展学生的自主性。 每组成员均担当肯定的职务。有小组长、记录员、计时员、发言人等。 老师介绍由于唐朝后期藩镇割据局面的形成。唐灭亡后,中原地区出现了割据混战的局面。黄河流域相继由五个朝代统治。它们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合称五代。幽云十六州就是在这种状况下失去的。这里面还有一个“儿皇帝”的故事。下面请同学们讲一下。 老师过渡幽云十六州的被割让,为以后宋辽之间的斗争埋下了伏笔,那么,北宋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呢?北宋建立后,又是怎样削除五代时期的割据势力的?这是我们将要学习到的内容。 学生讲解并描述 后唐明宗在位的时候,他手下有两员大将,一个是他儿
12、子李从珂,一个是他的女婿、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两个人都骁勇善战,但又互不服气。到了李从珂做了后唐皇帝(就是唐末帝)以后,两人最终闹到公开裂开的地步。 李从珂派了几万人马攻打石敬瑭所在的晋阳城。石敬瑭抵抗不了,晋阳非常紧急。有个谋士桑维翰给他出个办法,要他向契丹人讨救兵。那时候,耶律阿保机已经死去,他的儿子耶律德光接替了契丹国主的位子。桑维翰帮石敬瑭起草了一封求救信给耶律德光,表示情愿拜契丹国主做父亲,并且答应在打退唐军之后,把雁门关以北的燕云十六州(又称幽云十六州,指幽州、云州等十六个州,都在今河北、山西两省北部)土地献给契丹。 老师巡察各组的探讨状况。老师依据各组的探讨结果做出评价和总结。 条
13、件好的学校,老师可动员学生来自制教学课件,在课堂上让学生自己演示。学生能够提前收集到有关历史资料。熬炼整合历史资料的实力。 学生通过相互补充,能概括出基础学问。 板书3.陈桥兵变和北宋的建立 老师引导请同学们看课本上相关内容,了解北宋的建立、中心集权的加强和分裂局面的结束。看完之后,请大家复述主要内容。 老师引导请同学们看北宋建立后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和加强中心集权的措施,然后探讨赵匡胤的集权措施有什么样的影响? 老师小结从上面两个问题可以看出,辽政权逐步汲取汉族先进文化,势力不断扩大。北宋加强中心集权,对解决藩镇割据,维护国家统一,起了重要作用,也有利于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北宋一代,虽然忧
14、患不已,但其内部始终是统一的。 学生看书 学生复述五代后期统一趋势不断加强。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手下的将士把一件黄袍披在他身上,高呼“万岁”。建立了宋朝,取代后周,以开封为东京,作为都城,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北宋建立后,接连歼灭了割据政权,结学生探讨 强化了基础学问,加强了互帮互组的合作。 学生通过课堂探讨,相识到中华民族的历史是个民族共同缔造的、维护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投影显示 同学们,从图中可以看出,当时存在的政权除了宋、辽以外,还有一个西夏政权。那么,这三个政权之间的关系如何呢?应当如何来看待它们之间的关系,这是我们下面将要讲到的内容。 学生回答契丹
15、族的兴起和壮大除了自身因素外,渐渐接触汉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和起先由游牧文明转向农耕文明也是重要的缘由。汉化在契丹族的壮大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束了分裂局面。 学生看书 学生探讨 学生回答 生甲:赵匡胤加强中心集权的措施的推行,削除了五代以来地方势力割据称雄的局面,使中原地区重归统一。 生乙: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生丙:机构臃肿,行政效率低下。 生丁:财政开支过大,人民负担加重。 生戊:军队战斗力减弱。 学生仔细读图。找出西夏政权的位置,以及课本相关基础学问,并快速驾驭。 板书二、辽、宋、夏的和战 宋辽澶渊之盟宋朝建立后,为了收复燕云十六州,统一中国,宋朝先后两次对辽作战。其次次对辽斗争。起先时
16、,宋军进展顺当,节节得胜。形势的发展对宋军很有利。但是,由于东路曹彬贪功轻进,被辽军击败。宋军东路战场一败,使整个斗争形势发生改变。农历五月,辽军在蔚州大败宋军中路,杀死宋军二万多人,迫于形势,西路潘美、杨业只好率师回到代州。杨家将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老师讲解并描述 有关杨家将的小说、戏剧和传闻,就是依据这些历史事实演义加工而成的。杨家将多次转战于雁北,传闻中的大战金沙滩,就在今怀仁县。怀仁县西还有两狼山,山腰有李陵碑,山上有存放杨业尸骨的“寄骨寺”。穆桂英大战洪州,传闻为浑源城。还有很多汉墓群,是杨家将迷惑辽军的“荒粮堆”。至于六郎寨、穆桂英坡等就有多处。这些传闻和地名并非真实,但它反映了
17、广阔人民对杨家将的怀念和颂扬。 老师引导宋攻辽失败后,只好实行防卫政策。辽却大举攻宋。宋真宗时,辽又南下攻宋,双方形成对峙状态,澶渊之盟签订。下面请同学们看课本上相关内容,了解其过程、结果。并针对这个盟约进行探讨,谈谈相识。 老师小结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成为北宋人民沉重的负担。但是,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来看,澶渊之盟的订立有其主动性的一面:它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斗争,使此后的辽宋边疆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稳定状态,双方绽开常见的经济文化沟通,有利于边疆地区的生产发展,从长远看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 老师过渡同学们,关于宋辽关系,我们只驾驭澶渊之盟及其影响
18、即可。下面,我们来学习北宋与其西北的西夏政权之间的关系。 小组课前打算有关杨家将的故事讲解并描述。 宋军由于仓卒撤退,很多官员和人民都来不及迁移。于是,宋太宗下令,让潘美、杨业护送云、朔、寰、应四州官员和人民往内地转移。杨业主见避敌锋芒,声东击西。监军王侁不但不同意杨业的正确方案,反而污蔑杨业贪生怕死。杨业无法,只得带领部队从石碣口北进,辽军交战后,假装败逃,引诱宋军进入埋伏圈把宋军团团包围。杨业四面受敌,孤军奋战,因力气悬殊,惨遭失败。而潘美与王侁在陈家峪口按兵不动,观望等待。杨业最终转战到狼牙村被辽军俘虏。坚决拒绝了辽国的招降,绝食三天而死。 为了表彰杨业的功绩,宋朝又提拔了杨业的儿子杨延
19、朗。杨延朗又名杨延昭,曾多次跟随杨业出征打仗,辽军很怕他,给他起了个外号叫杨六郎(以南斗六星相比)。但杨六郎不是排行第六。依据宋史排列依次,杨六郎应为杨业的长子。杨延朗的儿子杨文广,曾在范仲淹帐下带兵,并跟随狄青南征。杨家将中的巾帼英雄也确有其人,杨业的妻子为折德(户衣)之女,云州(亦说云中)人,作战英勇,擅长骑射,曾帮助杨业立过战功。因折、佘同音,所以小说中称佘太君。 学生看书 学生探讨 学生回答 生甲:宋辽议和是在宋军败辽的状况下起先的,这表明北宋统治集团的懦弱。 生乙:宋每年送辽岁币,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恶化了北宋的财政,成为北宋中期社会危机的促成因素之一。 生丙:宋辽澶渊之盟后,双方
20、保持了许久的和平,有利于人民生活安定和社会经济发展。 生丁:有利于民族沟通和融合。 课前布置预习,学生讲解并描述。 区分历史和传闻,提高复述历史事务的实力。 板书2.西夏的建立和宋夏和战 老师引导请同学们看课本上相关内容,看完之后对主要内容复述。 老师讲解元昊(10031048),也叫李元昊或赵元昊,银州(今陕西末脂)党项族拓跋部人。西夏的政治家。西夏国的建立者李继迁之孙。他的祖先在唐朝末年因帮助镇压黄巢起义军,唐封其为“夏绥银节度使”,赐姓李。宋太宗时,赐李继迁姓赵。元昊于1038年称帝,国号大夏。元昊懂得蕃汉文字,懂得佛教经典,还探讨过儒家的经史和兵书。他仿照唐宋封建制度建立统治机构,任用
21、汉人为官,依据汉文字创制西夏文字。曾制定官制、军制、法律。对北宋多次进行斗争,虽然常常取得成功,但因士卒死伤很重,财政困难,人心厌战,境内人民传唱着怨恨元昊的歌谣。于1004年与宋订立和约,元昊表面取消帝号,事实上在国内仍旧称帝。关于宋夏斗争的详细状况,请看投影。 投影显示 老师过渡辽宋时期,东北地区的女真族渐渐强大。女真族建立的金成为北方主要少数民族政权之一。下面我们来学习女真族与辽、宋之间的关系。 学生看书 学生复述宋辽讲和后,西北地区的党项族势力也起先壮大。11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大夏国皇帝,都兴庆,史称西夏。元昊称帝后,连年与宋交战,双方的损失很大。后来,双方议和,元昊向宋称臣,
22、宋给西夏岁币。议和后,宋夏边界贸易兴盛。西夏设太学,译汉文书,主动吸取中原文化。 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双方在边界开放贸易。 留意与北宋、辽政权的并立。也可以通过设计三国并立的示意图,解决教学难点问题。 板书三、金和南宋的对峙 1.女真的兴起和金灭辽和北宋 投影显示 老师提问这是哪一民族?生活在哪里?建立了什么政权? 投影显示 老师讲解并描述女真族是我国东北地区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其祖先是黑水靺鞨。11世纪中期,完颜部首领乌古迺受辽封为节度使,势力强大起来,渐渐统一女真各部。到乌古迺之孙完颜阿骨打时,便发动了抗拒辽奴役的斗争,一再取得成功。1115年,阿骨打称帝,国号金,定都会宁。111
23、25年灭辽。灭辽以后,看到北宋统治腐朽,防备空虚,于是大举进攻北宋。宋徽宗惊惶失措,赶忙把帝位传给儿子宋钦宗,其次年改年号为靖康。靖康之变就是指钦宗统治时期,政局的变故。1127年4月,金军掳走宋徽宗、宋钦宗及后妃、宗室、大臣等三千人,北宋灭亡。这就是靖康之变。 学生自学,讲解并描述学问要点: 女真族,东北地区,12世纪初期,阿骨打称帝,国号金,定都会宁。 通过图片的显示,增加学生对历史相识的直观感。 老师过渡北宋灭亡后,北宋皇帝宋钦宗的弟弟赵构,在应天府称帝,后来定都临安,史称南宋。南宋建立后,金军几次南下,南宋抗战派将领英勇反抗。岳飞率领的军队成为抗金力气中重要的一支。下面我们来看具体内容
24、。 老师讲解并描述 岳飞20岁从军,到39岁遇害,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从一个一般的士兵成长为一员赫赫出名的抗金大将,没有依靠任何人的无端提拔和赏识,全靠个人的不懈努力。他领导的“岳家军”也渐渐从小到大,由弱变强,成长为抗金斗争中一支劲旅。岳家军不仅作战英勇,而且纪律严明,“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便是这支军队的真实写照。郾城大战后,金军对岳家军闻风丧胆,在当时的金军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撼山易,撼岳家军难”!面对这样大好的抗金形势,岳飞不由自主地对部下说:“直捣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表现了异样豪迈的英雄气概。 可就在这时,胆怯抗金力气壮大的宋高宗和秦桧,却连发十二道金牌催岳飞班师。岳飞难受
25、之极,慨叹:“十年之功,废于一旦!所得州郡,一朝全休!社稷江山,难以中兴,乾坤世界,无由再复!”在极度悲愤之余,他咏出了那首充溢浩然民族正气和剧烈爱国激情的不朽名篇满江红怒发冲冠。哪位同学能充溢激情地朗诵一下? 老师引导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什么雄心壮志?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以下问题,引导学生探讨宋金斗争的性质以及对岳飞抗金的评价:“岳家军打胜仗的缘由是什么?”“在朝廷下令班师回朝时,假如你是岳飞你会怎么办?”“岳飞的事迹能够流传至今,这是为什么?” 老师引导可就是这样一位抗金将领,却被宋高宗为首的倒戈派杀害。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详细内容。 板书3.岳飞被害、宋金议和、对峙局面形成 老师引导
26、请同学们讲一讲岳飞被害的过程。 老师评析“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正邪自古同冰炭,毁誉如今判伪真”。对正义,对忠贞,历史是公正的;对邪恶,对奸佞,人民是无情的。岳飞和秦桧身后的经验正说明白这一点。 老师引导岳飞被解除兵权,投入监狱后,宋高宗和秦桧加紧了倒戈活动。公元1141年,宋金达成和议。有关和议的内容,请同学们一起朗读课文最终一段。 老师强调由于该和议是宋高宗绍兴十一年签订的,因而历史上称之为“绍兴和议”。绍兴和议的达成,标记着宋金对峙局面的形成。 后来,金为了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就把都城迁到燕京,并改名为中都。这是北京正式建都的起先。 学生朗诵(和缓、豪迈的):怒发冲冠,
27、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整理旧山河朝天阙! 学生回答表达了作者立志收复失地,洗雪“靖康之耻”的凌云壮志,反映了作者无比悲愤和大志难伸的思想感情。 学生讲解并描述岳飞班师后不久,就被解除了兵权,投入监狱,并于1141年的除夕之夜,被宋高宗和宰相秦桧以谋反的罪名杀害。中国古代史上最大的冤狱之一,就这样铸成了。岳飞临刑前,悲愤交集,曾挥笔写下了“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个大字,以示对宋高宗、秦桧一伙屈杀大将、自毁长城、倒戈妥协
28、的剧烈抗议。 在秦桧给岳飞罗织罪名时,韩世忠就替岳飞鸣不平,他前去质问秦桧,岳飞究竟犯了什么罪时,秦桧竟厚颜无耻地说“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意即谋反的细微环节虽不清晰,但谋反的事情或许有吧。韩世忠听了,不禁愤愤地说:“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从今,“莫须有”,就成了一切反动势力诬陷无辜,打击、迫害正直、忠义之士所运用的鄙劣手段的代名词。 学生朗读内容:南宋向金称臣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一线为界,以北为金统治区,以南为宋统治区南宋向金送纳岁币。 图片的显示立即能激发学生的爱好,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提前布置,指导学生朗读。明确基本含义。 民族斗争,对斗争性质形成正确的相识,不能用异族、侵略的
29、说法,只能从正义和非正义的角度来分析,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即中国历史上所出现的任何民族都属于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从而更正确地看待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课堂小结我们这一节课讲了辽、宋、夏、金几个朝代。这一时期中国政局的特点是民族政权并立。因此,我们对这种状况要有一个正确的相识。契丹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民族,它建国于五代时期,与北宋几乎同时结束,对于开发我国东北和蒙古地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北宋与辽的关系,从北宋初年两次对辽用兵,试图统一北方,到宋真宗时辽大举攻宋,最终达成澶渊之盟,辽宋议和。从这一过程可以看出,辽宋双方实力相对均衡,谁也灭不掉对方,澶渊之盟是双方相互妥协的产物。另外还要留意到,澶渊之盟
30、对辽来说,不仅使辽兵安稳脱险,还得到了“岁币”。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和约,“岁币“成为它的沉重负担。但就整个中华民族来说,澶渊之盟的订立有其主动的一面。它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斗争,使此后的辽宋边疆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不仅双方边疆地区的生产得到发展,而且彼此进行贸易。女真也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民族,它建立了金政权,灭了已经腐败的辽和北宋。金朝在我国历史上也有相当地位。评价岳飞抗金,要看他的行为是否符合广阔人民的利益,是否有利于社会发展。女真贵族在对南宋的斗争中掳掠残杀,对北方经济造成严峻的破坏。岳飞抗金,保卫了人民的生命财产,保卫了中原地区较高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符合广阔人民
31、的利益,这是正义的。 关于本课的一些重要史实,特殊是三个少数民族政权的概况,请看下表。 投影显示 活动与探究 1.故事会:有关岳飞的故事许多,如抗金的故事,个人品行方面的故事等,请选取每人有爱好的故事,分头打算,然后在班级小组里沟通。 2.收集对联:有关岳飞的对联也许多,请同学们下去在各个地方去找寻、收集。然后,讲出每个对联里包含的故事或道理。最好再能依据收集到的对联写一篇散文或其他体裁的文章。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1、驾驭民族政权并立的史实:辽、西夏、金的先后兴起,陈桥兵变及北宋的建立,辽宋斗争和澶渊之盟,宋夏和战、宋金斗争、郾城大捷、岳飞抗金,宋金议和等基本史实。2、相识
32、少数民族对我国边疆开发所做的贡献,民族友好是民族关系的主流。3、理解民族斗争的性质,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契丹的兴起及与北宋的关系、岳飞抗金、澶渊之盟导入新课:隋唐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但是到了唐末却出现了藩镇割据,形成了辽、宋、夏、金等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中国古代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一、契丹的兴起和陈桥兵变:1、列举契丹国(辽)的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占据幽云十六州的时间 2、唐朝灭亡后,黄河流域由何政权统治? 3、北宋的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 二、辽、宋、夏的和战1、宋辽之战中御驾亲征的皇帝是谁?他是在谁的劝告下亲征的?斗争结果怎样?此事务被称为什么? 2、西夏的建立民族、建立者、时间
33、、都城分别是什么?西夏与宋的交战结果怎样? 三、金与南宋的对峙1、金的建立民族、建立者、时间、都城分别是什么? 2、金建立后先后灭了哪两个政权? 3、北宋灭亡后取代它的政权是什么?建立者及都城分别是什么 4、宋金之战中涌现出的抗金名将是谁?他在哪里大败金军?后被谁以“谋反罪”杀害? 5、宋金之战结果怎样?宋金对峙局面如何形成的? 精讲透析:1、契丹人过着怎样的生活? 2、了解五代十国 3、了解“陈桥驿兵变”“杯酒释兵权” 4、你知道杨家将的故事吗? 5、你如何看待“澶渊之盟”? 6、你知道岳飞抗金的故事吗?你觉得岳飞最值得我们佩服的是什么?你是如何看待历史上的民族斗争的? 朝代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辽北宋夏金南宋驾驭的很好好一般 第22页 共22页第 22 页 共 22 页第 22 页 共 22 页第 22 页 共 22 页第 22 页 共 22 页第 22 页 共 22 页第 22 页 共 22 页第 22 页 共 22 页第 22 页 共 22 页第 22 页 共 22 页第 22 页 共 22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