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教案人教版.docx
《二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教案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教案人教版.docx(4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二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教案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轴对称图形学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轴对称图形学案 1.知道对称轴,能推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2.经验操作、视察、想象、沟通等活动增加视察实力、想象实力和表达实力,发展空间观念。 3.感知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对称现象,体验生活中到处有数学。 学习重点:相识轴对称图形。 学习关键:识别轴对称图形。 学习过程: 一、自我检测 同学们,我昨天到眼镜店看到了一副眼镜,请大家帮我看一看,我要不要买呢?(道具)大家都说眼镜不对称,究竟怎样才是对称的呢?可以用手比划一下。 二、探究与沟通 自学课本第29页例1,独立完成以下问题。(不会的同桌沟通) 1.剪T恤衫、
2、松树、心形、葫芦共同点是什么? 2.将这4副图形对折你有什么发觉? 3.你能分别画出它们的对称轴吗?(在小组内沟通你的结果,组长汇报) 小结:像这样剪出来的图形都是对称的,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 三、自我挑战: 1.下面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在()里画“” 二数轴对称图形学案 2. 二数轴对称图形学案 3.想一想生活中的数字、汉字、图形哪些是轴对称的,试着画几个。(选做题) 四、自我反思: 这节课我学习了,我的收获是。 五、教学反思 二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的相识导学案 二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的相识导学案 第1课时轴对称图形的相识教学内容:教材28-29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七1-3题教学目标:1、通过
3、视察、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相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2、学生的视察实力、想象实力得到培育,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感受对称图形的美。教学重点:相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教学难点:能推断出轴对称图形。教法:视察、探讨法。打算一些轴对称图形的图片或剪纸(如窗花),也可用电脑上网收集各种各样轴对称的图片,让学生结合教材中的实物图进行视察、分析,找出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特点。教学过程:一、观赏图片,建立表象出示教材第28页单元主题图。谈话:同学们,你们去过游乐场吗?这些玩具大家都玩过吗?那你对这个场景确定不生疏了,你能给大家介绍下这个游乐场里有哪些好玩的项目吗?(请相识的学生介绍项目。)小结:你瞧
4、,这个游乐场可好玩了,高高的上空有缆车、摩天轮,下面还有小火车、滑滑梯、飞机,孩子们在这里玩得可兴奋了,他们还在这儿放风筝呢,这里不仅好玩,还藏着好多数学学问,想不想相识它们呢?这节课我们就要在这样的游乐场里学习数学学问。二、互动新授1、小组合作,探究对称。老师点击蜻蜓风筝和蝴蝶风筝的图形。谈话:你看,这是在游乐场上的蝴蝶风筝和蜻蜓风筝,仔细视察,它们在形态上有什么特征?(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老师小结并过渡:像这些物体,它们的左右两边是完全一样的,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对称”,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着很多这样的物体,让我们一起去观赏下吧。(老师出示叶子、蝴蝶和天安门图。)师生谈话:从这些物体中,
5、你发觉它们都有什么特征呢?把你的发觉在小组内说一说。学生自主沟通。谁情愿来把你们组的发觉说给大家庭?(学生在汇报时,老师尽量激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对学生一些不精确的表达无须过分强求,不必可以订正。)2、教学“对称”师:同学们刚才视察得特别细致,发觉了这些各种各样的图形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它们的左右两边都是完全一样的。这种现象在数学上称为对称,这些物体就是对称现象。3、剪一剪相识轴对称图形。(1)师:前面我们已经相识了对称图形,老师这里给每个小组都打算了一些纸张,大家能够用剪刀试着剪出一个对称图形码?在剪之前先想一想怎样剪才能剪出对称的图形,然后动手试一试。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剪一剪。组
6、织学生将自己小组剪出的对称图形进行展示并汇报各自的剪法。(2)引导学生明确剪对称图形的方法。要剪出一个对称图形,可以先把纸张进行对折再剪,最终沿对折的地方打开,这就形成了一个对称图形。老师小结:像这样剪出来的图形都是对称的,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同桌沟通,将剪出的图形对折,看看是否完全重合,说说同桌剪的是不是轴对称图形,怎样推断?老师引导:我们剪轴对称图形时,先要对折,那就是说,把你手上的图形对折,假如能完全重合,就是轴对称图形。学生操作,推断。指名上台演示,说说推断的理由。(展示时,老师留意让学生从不同的方向,横着、竖着、斜着的方向对折,感受不同角度进行推断。)4、引导学生相识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7、。谈话:将对折的图形打开,你有什么发觉?(中间有一条折痕。)师:这条折痕就是这个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同学们,用铅笔画出你们所剪图形的对称轴。学生相识对称轴,画出对称轴。5、同桌之间相互找找剪出来的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学生找,相互说。6、说一说,在我们的四周你能找出轴对称图形吗?三、拓展延长,巩固深化1、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29页“做一做”。说说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说明理由。引导学生在头脑中将图形对折,看看是否完全重合。2、完成教材“练习七”的第1、2题。谈话:生活中还有许多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老师收集了一些图形,这里有轴对称图形吗?你是怎样确认的?出示第1题的图形,让学生小组沟通,说说自己的看法
8、,指名汇报。老师小结:这里的五角星,乒乓球拍和飞机的图案对折后能完全重合,都是轴对称图形,你能指出它们的对称轴吗?(学生相互指一指,并指名上台指。)谈话:我们接触最多的10个阿拉伯数字里也有轴对称图形,你能找出来吗?出示第2题的数字图,学生找寻。沟通汇报。3、完成教材“练习七”的第3题,连一连。学生读题,说说下面的图案分别是从哪张对折后的纸上剪下来的,连一连。学生连线,老师巡察,指名汇报。四、课堂小结师:通过今日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学生自由发言。老师小结:这节课我们从生活中的对称现象相识了轴对称图形,只要我们留心视察,我们生活的四周到处可以望见轴对称图形,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图形,我们的生活
9、才会装扮得这么漂亮。板书设计:轴对称图形的相识剪一剪。 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本节课主要是画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在新课导入时,我出示飞机图、奖杯图、蝴蝶图,问学生这些图有什么共同特征?设计此环节,可以引起学生对有关学问的回忆,并就对称轴的画法我为学生作了示范,说明对称轴一般应画成虚线,提出本节课重点探讨对称轴,使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新授课时,我让学生折长方形纸的对称轴,一起先,学生只折了一条对称轴,我问了学生还可以怎么折?学生又折出了一种,我分别展示了两种折法。有一个学生说还有:沿对角线折,我让他折出来给大家看后,解除了沿对角线折的方法,学生明白了长方形只有两条对称轴。然后探讨怎样画长方形的对称轴
10、,让学生自主发觉、找出规律:量出长度,并取中点再画。教学试一试时,因为有了探究长方形对称轴的基础,所以放手让学生尝试折纸、作图。大部分学生找出了四条对称轴,还有小部分学生只找出了两条。在评讲时,通过操作,提高了后进生的相识。后面的练习是重点让学生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全部对称轴。但是学生找不全,甚至把第2题的第四幅图也认为是对称图形。我用事先打算好的图形让学生折一折,进一步体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条数不只一条。并概括出是正几边形就有几条对称轴。并强调学生要规范地去画。效果还可以。 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其次课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其次课轴对称图形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标 1使
11、学生通过视察、操作,初步相识轴对称现象。 2使学生通过视察,初步相识镜面对称现象。 3通过以上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育学生的视察实力和动手操作实力,学会观赏数学美。 二教材说明 对称是一种最基本的图形变换,包括轴对称(也叫反转对称)、中心对称、平移对称、旋转对称和镜面对称等多种形式。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具有对称性质的事物许多,学生对于对称现象并不很生疏,例如,很多艺术作品、建筑设计中都体现了对称的风格。对称的物体给人一种匀整、均衡的感觉,一种美感。 本册教材中的对称,仅限于轴对称和镜面对称。第68页的内容是相识轴对称图形。教材借助于生活中的实例和学生的操作活动,推断哪些物体是对称的,找出
12、对称轴,并初步地、感性地了解轴对称图形的性质,而对于“轴对称图形”的名称以及“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的性质,教材中并没有明确给出,也不要求学生驾驭。 在编排上,教材是根据学问引入概念教学学问应用的依次逐步绽开的,体现了学问的形成过程。教材先通过蜻蜓、树叶、蝴蝶、京剧脸谱的实物图让学生视察、分析它们共同的特点,引出“对称”的概念。接下来,教材供应了一个剪衣服的活动(例2),再让学生先仿照书上的步骤随意剪一剪,使学生看到,在剪的过程中,只要把一张纸对折,两边完全重合,剪出来的就是轴对称图形,从而通过折痕引出“对称轴”的概念。最终,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哪些东西是对称的,
13、使学生了解对称在生活中的应用性。 例3通过两个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让学生相识镜面对称,初步感受镜面对称的特点,知道生活中许多常见的现象中包含着重要的数学思想。湖面的倒影,人在镜子里可以成像,这些现象都是学生生活中常常看到的,很简单引起学生的爱好,理解起来也比较便利。 课题 轴对称图形 教 学 目 标 认知性学习目标 通过视察、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相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技能性学习目标 1、学生理解对称轴的含义,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情感、看法、价值观 学生的视察实力、想象实力得到培育,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感受对称图形的美。 教学重点 相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
14、称轴。 教学难点 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方法 视察法操作法探究法 教学用具 图片、纸和答题卡等。 教学过程 一、观赏图片,建立表象 1、师生谈话: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很多漂亮的图案,让我们一起去观赏这些漂亮的图案吧。 2、出示一些漂亮的对称图形 学生观赏各种对称图形。 二、小组合作,探究对称 1、引导视察图形 刚才小挚友看到的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还有许多许多,那么这些图形中你发觉都有什么特征呢?把你的发觉在小组内说一说。 学生沟通。 2、组织学生进行沟通汇报。 谁情愿来把你们组的发觉说给大家听听。 3、教学“对称” 小挚友刚才视察得特别细致,发觉了这些各种各样的图形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
15、是他们的左右两边都是完全一样的。这种现象在数学上称为对称,这些图形就是对称图形。老师揭示课题。 4、引导学生相识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老师出示一只蝴蝶(课件同时展示)通过对折,让学生发觉折痕,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对称轴。 老师出示几张对称图形粘贴在黑板上,请学生上台动手画出对称轴。(其他学生评价) 5、练习巩固:出示课件(课本68页“做一做”)让学生独自完成,老师讲解。 6、找一找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 学生找、说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自由探讨) 老师出示一些轴对称图形,让学生观赏大自然的美。 7、猜字嬉戏: 出示八个字的一半,学生猜猜它是什么字?(分别是:日,由,木,里,M,Y,T,U) 三、拓展延
16、长 1、老师出示课件(镜面对称图形),引导学生相识镜面现象 2、课后探究:让学生自己拿一面镜子照照自己和其他一些事物,把所发觉的跟老师和同学说说。 四、课堂小结:同学们,你们今日收获了什么?学生举手发言 五、板书设计: 轴对称图形 一个图形对折后两边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就是对称图形。 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对称轴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对称图形 教学目标: 1、 通过视察、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相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2、 学生理解对称轴的含义,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3、 学生的视察实力、想象实力得到培育,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感受对称图形的美。 教学重点:相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17、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难点: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打算:图片、纸和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观赏图片,建立表象 1、 师生谈话: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很多漂亮的图案,让我们一起去观赏这些漂亮的图案吧。 2、 出示一些漂亮的对称图形 学生观赏各种对称图形。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建立丰富的关于对称的表象,便于形成概念。 二、小组合作,探究对称 1、 引导视察图形 刚才小挚友看到的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还有许多许多,那么这些图形中你发觉都有什么特征呢?把你的发觉在小组内说一说。 学生沟通。 2、 组织学生进行沟通汇报。 谁情愿来把你们组的发觉说给大家听听。(学生在汇报的时候老师尽量激励学生
18、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对学生的一些不精确的表达无须过分强求,不必刻意订正。) 3、教学“对称” 小挚友刚才视察得特别细致,发觉了这些各种各样的图形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他们的左右两边都是完全一样的。这种现象在数学上称为对称,这些图形就是对称图形。老师揭示课题。 4、组织活动剪一剪 前面我们已经相识了对称图形,老师这里给每个小组都打算一些纸张,大家能够用剪刀试着剪出一个对称图形吗? 在剪之前先想一想怎样剪才能剪出对称的图形,然后动手试一试。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剪一剪 5、组织学生将自己小组剪出的对称图形进行展示并汇报各自的剪法。 6、引导学生明确剪对称图形的方法。 要剪出一个对称图形,可以先把纸
19、张进行对折然后再剪,最终沿对折的地方打开,这就形成了一个对称图形。 7、引导学生相识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请学生用铅笔画出你们剪出的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学生相识对称轴,画出对称轴。 8、找一找生活中的对称轴。 学生找、说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设计意图:学生从大量的对称图形中找寻其共同点,以把握对称的本质特点。并通过动手实践操作进一步加深对对称图形的特征的理解和把握。拓展对称图形的相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 三、拓展延长,巩固深化 1、 指导学生完成课本P68的做一做。 2、 拓展性学习。(补充练习) 四、课堂总结。 五、随堂练习。 人教版四下:七单元图形的运动(轴对称)教案二 一、教学内容:
20、教材P82图形运动(二) 轴对称(例1、例2练习课) 二、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通过画、视察、想象、分类、找对称轴等系列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相识轴对称图形的意义、特征及性质。 过程与方法: 驾驭已学过的平面图形的轴对称状况,能正确地找出其对称轴。 情感、看法、价值观: 利用轴对称的学问,观赏图形变换所创建出的美,进一步感受轴对称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三、教学重点: 探究图形成轴对称的性质和特征。 四、教学难点: 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五、教学打算: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方法: 视察法、讲解法,合作沟通法、探究法。 七、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引语:上节课
21、我们已经初步相识了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今日我们接着学习轴对称图形。 2、问题: (1)你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画出课件上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细致视察屏幕上的这些轴对称图形,你发觉了什么? 3、合作探讨: 4、汇报:对称轴 我发觉对称轴两边的 图形完全重合了。 (二)探究新知 1、探讨学习例题 (1)视察课件例题 (2)你看到了些什么? (3)看一看,数一数,你发觉了什么? 2、合作探究:点A与点A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3小格。 3、在方格纸上画轴对称图形 找出所给图形的关键点。 数出或量出图形关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 在对称轴的另一侧找出关键点的对称点。 根据所给图形,顺次连结各点,就画出所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下册 轴对称 图形 教案 人教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