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2.3.4《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案(济南版).docx
《七年级生物上册2.3.4《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案(济南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生物上册2.3.4《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案(济南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七年级生物上册2.3.4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案(济南版)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思想:本课教学总的设计思想是想通过多种开放式的教学活动,构建多维互动的课堂教学形式,努力体现现代学习方式的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和问题性。以老师为引导,以体验为红线,以思维为主攻,让学生生动活泼地绽开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能够从多角度、多层次、比较全面地相识自然界中细菌和真菌的作用。二、教学目标:学问目标:1说出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2列举细菌、真菌对动植物及人类的影响。3从多角度、多层次比较全面地相识自然界中细菌和真菌的作用。实力目标:提高课前探究的实
2、力,收集资料、沟通表达的实力,提高视察分析和评价实力。情感目标:1通过对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和人类关系的相识,体验从正反两个方面辩证地看问题。2形成自觉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的思想。三、重点难点:重点是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难点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共生的关系。四、教学媒体真菌引起农作物同甘共苦病的标本;CAI课件。课前支配学生打算:收集查阅有关资料,预习教材;课前探究“视察水果和面包的腐烂”,采集的根瘤、地衣及采集过程录像。鉴于本课课前打算内容较多,因此,确定把学生分成若干组分头进行。五、课时安排:一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引言:一起先,从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引入,由主持人说开场白:假如
3、没有植物,地球将失去绿色,动物都会饿死。假如没有动物,生态平衡也难以维持。假如没有细菌和真菌,生物圈会是什么状况呢?(大多数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假如没有分解者,动植物的遗体就会积累如山,动植物就会丢失生存空间。)从已有的学问基础上逐步绽开,特别自然地引出课题。新课教学:(一)作为分解者参加物质循环提问:谁能展示细菌真菌是分解者的证据?各小组展示探究“细菌、真菌使食品生霉、腐烂”的结果,其他同学或提问或思索或补充。首先弄清以下两问题:1、你视察到什么现象?2、你会想到什么问题(面包和水果为什么会腐烂?)从而探究出细菌、真菌与水果生霉、腐烂的关系。通过这样层层推动的过程,进行思维训练、
4、学法指导,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技能训练:为了能证明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某小组的同学分别提出三种试验方案,请你来评价一下哪个方案更好,这样很自然地起先技能训练。在这里,我把技能训练提前到此进行,是我认为这个时候进行技能训练,与前面学问有联系,比上完全部内容后单独进行要显得自然,有意义。既有学问的连贯,又能训练技能。组织支配:同学细致阅读者P69“评价试验方案”,各小组探讨思索题,并作记录,然后选代表与全班同学沟通,组内其他成员补充,选出最佳设计方案。设计本训练关键在于通过对3种试验方案的选择让学生领悟到设置比照组时,要依据试验目的限制其他可能影响试验结果的条件。即除了有无细菌的
5、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当相同,因此甲乙两组要用相同的树叶。只有方案3解除了全部影响试验的干扰。因此试验结果更有劝服力。这个评价过程须要学生进行肯定的理性思维,所以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思索和讲座让他们难免说明各个试验方案可行可不完善的道理,这学生学会选择最佳设计方案打下基础。接着老师演示CAI课件,展示细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提问: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起什么作用(分解者)?想一想,细菌和真菌是靠什么生活的?(利用现成的有机物为食)引导思索:细菌、真菌与动植物和人的关系是怎样的?学生观看大屏幕,分组探讨并回答。(二)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过渡:既然细菌和真菌是利用现成的有机物来生活的,
6、那它们与动植物和人有什么关系呢?细菌和真菌中有一些种类营寄生生活,它们从活的动植物体内汲取养分物质,导致动植物和人类患不同的疾病。下面,就由学生把各自从不同途径(网络、报纸、实际生活,)获得的有关资料(实物、标本、实例、报道等)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实物展示、讲小故事、谈体会感受、阅历介绍、角色扮演、新闻播报等)呈示出来。通过学生对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培育学生课前探究实力,并且让学生自主选择各自宠爱的方式表达出来,不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主动性,而且也有效地熬炼了学生,培育了学生的沟通表达实力和分析评价实力。老师或主持人利用课件呈示相应的图片标本以补充并把各类疾病分类归纳:人(扁桃体炎、猩红热、痢疾
7、、丹毒、足癣、臂癣)提问:这与细菌、真菌的生活方式有关吗?引导思索:我们能否利用细菌和真菌治疗疾病?列举“抗生素”如安比仙(青霉素)、红霉素、金霉素、氯霉素、链霉素等,展示收集的药盒,介绍该种抗生素的治疗范围。怎样才能预防和防止动物或人患病?指导学生正确运用抗生素,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提示:长期运用或滥用抗生素会对人体产生副作用,如细菌会产生抗药性,人体产生过敏反应等,应遵照医嘱,依据病因、病情、合理运用)。给农作物带来哪些危害?(棉花枯萎病、水稻稻瘟病、小麦叶锈病玉米瘤粉病都是真菌引起的)提问:细菌和真菌会给农作物带来危害,使农作物患病,那我们能否利用细菌和真菌帮助农业生产利用细菌和真菌来防
8、治农业病虫害?列举微生物农药如防治稻瘟病的春雷霉素、防治小麦白粉病的庆丰霉素等,另外不行利用细菌和真菌制造除草剂,它们都具有环保作用,值得我们大力推广。指导学生阅读P70“以菌治虫”各向学生渗透STS教化,理解科学技术在实践中的价值。通过对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和人类关系的相识,让学生体验从正反两方面辩证地看问题(三)与动植物共生师:自然界中细菌和真菌还能与动物或植物共生在一起,那什么是共生呢:P68细致默读,找出关键词。指导学生看书。呈示地衣和根瘤,播放学生视察采集地衣的录像,请一位爱好小组的同学结合录像介绍地衣的生活环境和特征,并请其他同学视察桌上的地衣标本,欢迎其他同学参与爱好小组活动。老师
9、进一步指导学生视察,理解地衣是真菌与藻类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再次强调共生的概念。观看大屏幕:视察豆科植物根上的根瘤,说说豆科植物的根瘤的共生现象与地衣有何不同,思索P69第1题,小组探讨回答,现在化肥生产很发达了,为什么还要用这种“生物固氮”的方法来提高土壤肥力,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呢?总结诞生物固氮的优点:环保、高效、节能、收益大等。还知道哪些植物有共生现象?天麻是密环菌与植物的共生体,没有密环菌,就不能形成天麻。开麻可治头痛、眩晕、抽搐痉挛、小儿惊风等病。细菌和真菌不仅与植物共生,有的还能与动物共生,阅读P69第一段,提出疑问。维生素B12缺乏会导致恶习性贫血,维生素K有凝血功能。小结:通过学
10、习,我们知道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有很大作用,既有有害的一面,也有有得利的一面,如何选用细菌和真菌为人类服务,下节课我们还将具体学习,请同学们留意收集相关资料。为下节课作铺垫。教学反馈:提出思索题1:每年的秋天,一部分植物会落叶,对落叶的处理方式有三种:焚烧、填湖、掩埋。请分析,你会选择哪种处理方式,简要说明理由。思索题2:P69第2题:有些细菌和真菌可以寄生在动植物体内,使它们患病;有些细菌和真菌却能够与动植物共生,那么,应当怎样看待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的关系呢?(细菌和真菌是广泛分布在生物圈中的生物,一些细菌和真菌对动植物有利,有些细菌和真菌对动植物不利,还有些细菌、真菌与动植物共生。因此我们
11、应当辩证地看待细菌、真菌与动植物的关系。)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案 教学目标:1、学问目标、举例说出细菌、真菌在生物圈的碳循环和氮循环中的作用。(重点)、关注生物圈中的细菌和真菌。2、实力目标: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培育学生的整合学问的实力。课前打算:1、搜集有关碳循环和氮循环的有关资料;制作精致课件。2、要求学生搜集有关氮肥在植物生活中起作用的资料;搜集有关肥料的农谚。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刚好间支配老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趣导入(3分钟)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小猫种鱼的故事吗?小猫会不会收获许多鱼呢? 一段时间后,小猫发觉旁边的草都长的特殊旺盛,这是怎么回事呢?小猫种鱼的童话故事,唤起学
12、生的爱好:(1)种在土壤中的鱼儿还有吗?没有了。(2)鱼儿哪里去的呢?被细菌分解掉了。 随着老师故事。起先思索,探究原委。童话故事引人入胜,问题引入,起先就引导学生探讨到课题上来。 自主学习独立探知 启迪思维层层推动(10分钟)过渡语:自然界假如没有植物,地球将会失去缤纷色调;没有动物,地球将会失去鸟语花香;细菌和真菌虽然个体小,不像动植物那样惹人注目,但是它们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不行低估,细菌、真菌在生物圈中有什么作用呢,现在就来学习吧。板书题目:第四节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学问点一、促进生物圈中的碳循环 (一)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本120页第一、二段文本。完成自主学习的内容。巡察、指导学生完成
13、自主学习的内容。 师生互动,订正展示的错误答案。 (二)课件展示课本P119图2.316,尝试分析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分析图片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兔子、树和草死亡后,遗体会渐渐消逝,这是因为图中的把它们分解为和。(2)在阳光下,和又被植物利用进行作用,制造,植物又进一步被动物利用。2、通过深化分析,思索下列的问题:(1)绿色植物生活所须要的二氧化碳、水、无机盐等物质来自何处?(2)生物生活所须要的氧气来自哪里?(3)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依据学生的探讨、回答、整合,展示问题的答案。 老师总结: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在生物圈中扮演“清洁工”的角色。不仅净化了环境,而且使生物
14、圈中的碳得以周而复始地循环: 3、变式训练: 4、巩固提高:“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试从生物学的角度分析“落红春泥护花”的全过程。思索、想象自然界中没有细菌、真菌的景象:到处堆满动植物的尸体。 (一)自主学习完成以下问题:1、生物圈中扮演“清洁工”角色的是等微生物。2、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特地靠分解动植物的、为生,并且将其中的有机物分解成、等。 学生通过看课本,划出重点学问;合上课本,仔细填写自主学习的内容;黑板展示,订正错误。熟背记忆,巩固基础学问。 小组同学仔细分析、探讨出示的问题,整理答案(1)细菌和真菌、二氧化碳和水(2)二氧化碳和水、光合有机物。小组进行合作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年级 生物 上册 2.3 微生物 生物圈 中的 作用 教案 济南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