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第一课时教案.docx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第一课时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第一课时教案.docx(7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第一课时教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教案 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 教材分析本单元学生主要学习一些简洁的统计图表学问,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会用简洁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驾驭统计数据的记录方法,并能依据统计图表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洁的问题,使学生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初步了解统计的基本思想方法,相识统计的作用和意义,逐步形成统计观念,进而养成敬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看法。教学目标学问技能:使学生经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利用统计表的数据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情感看法:通过对四周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
2、,培育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相识简洁的统计过程,能依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洁的分析。教学难点:使学生亲历统计的过程,在统计中发展数学思索,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实力。课时支配:3课时1数据收集整理2课时2练习一课时 第1课时数据收集整理(一)教学目标:1、体验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2、能依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洁的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洁的分析。依据统计表的数据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及解决策略。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相识简洁的统计过程,能依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洁的分析。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
3、过合作探讨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统计问题的方法。教具学具课件、统计图表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揭示课题老师引导提问:同学们,你们入学都要穿上我们学校的校服,你们喜爱我们校服的颜色吗?(指名35个学生说一说)。师:有的同学喜爱这个颜色,有的同学不喜爱,假如我们学校要给一年级的新生订做校服,有下面4种颜色,请你们当参谋,给服装厂建议下该选哪种颜色合适。(指名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老师引导:张三喜爱红色,学校就确定将校服做成红色的,怎么样?你有什么看法?老师小结:你们刚才说的只是依据自己的喜好来确定你想穿的校服的颜色,不能代表学校大多数同学想穿的,那如何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喜爱的呢?(学生可能回答,
4、调查全校学生喜爱的颜色。)老师追问:假如我们现在要立刻把信息反馈给服装厂,你觉得调查全校的学生这个方法怎么样?(学生自由发言。)老师小结:全校学生那么多,要调查全校的学生,范围太广了,我们可以先在班级里调查,通过班级中的数据作为代表,找出大多数同学喜爱的颜色,也能代表全校大多数学生喜爱的颜色。那这节课就以我们班级为单位,在班级中进行调查统计,看看在这四种颜色中,大多数同学最喜爱哪种颜色。二、出示学习目标1、体验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2、能依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洁的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洁的分析。三、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学习简洁统计表(教学例1)1、探讨收集数据的方
5、法。(1)老师提问:刚才我们确定了要在班级里进行调查,我们班级的人数也不少,应当怎样调查呢?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小组合作探讨收集数据的方法。)(2)出示统计表。颜色红色黄色蓝色白色人数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完成这张统计表呢?生汇报(3)学生说出各种不同的方法。(学生可能回答:把自己喜爱的颜色写在纸张上、举手、小调查等。每人报喜爱的颜色,我们在自己的表中做记号,如画“正”;举手表示自己在哪一个范围的,老师数一下,再把结果填在表中)(4)老师提问:你认为以上各种方法中,哪一种方法最便利?师:在这些方法里,举手表示是比较简便的方法,现在由老师发布指令,每人只能选一种颜色,最喜爱哪种颜色就举手表示。“用举手
6、数一数”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统计表。师生活动,老师说颜色,学生举手,老师数人数,学生填表格。2、从这张统计表中,我们可以知道些什么?(让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自己的发觉。)(1)师:从统计表中你能看出全班共有多少人?怎样计算?(把每种颜色喜爱的人数加起来,假如与全班人数不相符,说明我们在统计的过程中出现了错误。)(2)师:喜爱说明颜色的人数最多,那么这个班订做校服,选择该种颜色,那全校选这种颜色做校服合适吗?为什么?组织学生分析表格,老师依据分析的状况加以引导,突出统计的意义。四、当堂训练(小组长改)1、完成教材第3页“做一做”,调查本班同学最喜爱去哪里春游。(1)要完成这张表格,你打算怎么办?地
7、点植物园动物园游乐园森林公园河滨公园人数(要引导学生找出一些简单操作的方法:举手报名,汇报填写等)并说出统计的过程;收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进行分析。(2)采纳比较简便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强调数据的精确性),学生独立完成“表格的填写”。(3)小组内探讨完成“表格的分析”。最喜爱去()的人数最多,最喜爱去()的人数最少。最喜爱去植物园的右()人。你最喜爱去(),喜爱去这里的同学有()人。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小组竞赛提问,全班进行反馈。)五、堂堂清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1、2题调查本班同学最喜爱参与哪个课外小组。(1)课件出示第1题的表格图。用“举手数一数”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
8、统计表。师生活动,共同填表格。(2)依据表格内容回答问题。参与()小组的人数最多,参与()小组的人数最少。我们班参与计算机小组的有()人。我喜爱()小组,喜爱这个小组的有()人。六、课堂小结师:通过今日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学生自由发言。老师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举手表决的方式统计了本班同学最喜爱的校服的颜色,最喜爱去哪里春游,最喜爱参与哪个课外活动,这个方法简便,易操作,下次我们班级调查就可以采纳这种方法。板书设计:数据收集整理(一)学校要给同学们订做校服,有下面4种颜色,选哪种颜色合适?红黄蓝白颜色红色黄色蓝色白色人数 第2课时数据收集整理(二) 教学目标:1、依据统计结果回答问题、发
9、觉问题,进行简洁的预料和较为合理的推断。2、让学生进行一些社会调查,体验实践性和现实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培育学生的应用意识。教学重点:让学生选择记录方法作记录,并体会哪种记录方法既清晰又便利。教学难点:依据统计表提出问题并初步进行简洁的预料。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老师谈话:同学们,新的学期已经起先了几天,我们的学习生活正渐渐步入正轨,今日,老师要请你们帮忙,为老师评比一名数学学习委员。老师出示评比条件:1、数学成果优秀。2、情愿为大家服务,乐意为数学老师服务。师:你想举荐谁当数学科代表?(学生自由发言并说出理由。)老师依据学生的回答,筛选出两位学生的名字写在黑板上,如老师:刚才我们通过筛选
10、选出了两位合适的同学,那么,这两位同学哪个更合适呢?我们要从这两位同学中选一位,你有没有合适的方法?引入课题。二、出示学习目标1、学习用记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2、依据统计结果回答问题、发觉问题,进行简洁的预料和较为合理的推断。三、师生合探1.用我们上节课学习的举手统计的方法可行吗?为什么?2.我们如何收集数据?生汇报(学生自由发言。)师小结:举手投票,存在许多人情因素,有时会出现其他同学不公允、不服气的状况,影响同学之间的和谐相处,那有没有更公允、公正的方法呢?出示小精灵的话:可以用投票的方式来确定谁能担数学学习委员。老师讲解投票的方法,拿出打算好的小纸张,从黑板上选一个你心目中的科代表的
11、名字。学生动笔写,将写好的纸张折好,由小组长收上来。师:现在老师要从这些纸张里拿出一张,报出名字,同学们要想方法把它记在纸张上,老师报一个,你记一个,始终到把这些纸张记完。请小组探讨一下,你们打算用什么方法来统计数?(提示学生:纸张许多,报得又很快,必需抓紧时间统计,最好能分工合作。)指名学生说,确定学生的方法,如画“”、画“”、画“正”等。及搜狐请方法独特的学生到黑板上板演,其他学生用自己想到的方法记录。讲解并描述:记录完的探讨一下,哪种方法记得既清晰又便利,将不同的方法展示在黑板上让大家瞧一瞧。完成统计表。姓名张三李四票数依据统计结果,应当选()担当数学科代表。小结谈话:刚才同学们选择了自
12、己喜爱的方法,你们能说说是怎样记的吗?把你喜爱的方法说给大家听一听,要说出喜爱这种方法的理由。四、出示自学指导(自学课本第3页例2)(1)过渡:同学们,光明小学要举办讲故事大赛,某班要从王明明和陈小菲中选一位参与竞赛,他们也是用投票的方式来确定谁参与竞赛。(多媒体课件出示自学指导)1.你能看懂他们用了哪些记录方法吗?(画“”、画“正”、画“”(2)填写统计表,分析数据。把上面的统计结果填入下表。姓名王明明陈小菲票数(3)回答问题:依据统计结果,应当选谁参与竞赛?(4)两位同学缺勤没能参与投票,假如他们也投了票,结果可能会怎样?(让学生探讨可能性。)生汇报:即使把缺勤同学的两票同学的两票加到王明
13、明的票数中,也不影响投票结果,所以,结果不会变更。(5)从上面这道题中,你有没有学到新的记录方法?(让学生自由说。)老师:你喜爱哪种记录方法,下次你统计事物数量时,就可以用上这种记录方法。五、当堂检测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3题。出示统计表,从统计表中,你能看出天气状况吗?1、依据统计图,完成统计表。2、依据统计表逐题回答教材上的问题。3、从统计表中你还知道什么?六、课堂小结师:这节课最让你兴奋的收获是什么?学生自由发言。老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应用统计学问帮助老师选了一位同学们心目中的数学科代表,老师先感谢同学们,我们还学到了统计的另一种方法投票,并用自己喜爱的方法进行了记录,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统
14、计的内容许多,有爱好的同学课后还可以选择一些内容进行统计。 板书设计数据收集整理(二)收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进行分析姓名张三李四票数 第3课时练习一 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进一步体验如何收集信息,如何分析统计表。 2、使学生在练习中,在收集、整理、分析、决策过程中相互沟通、相互沟通、相互促进,驾驭本单元内容。教学重点:体验统计过程,能用简洁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教学难点: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教法:探究性实践作业。依据学生的实践作业进行分析、推理、推断,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出示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进一步体验如何收集信息,如何分析统计表。2、使学生在练习中,在收集、整理、分析、
15、决策过程中相互沟通、相互沟通、相互促进,驾驭本单元内容。二、出示自学指导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6题。1、师:同学们,你们最喜爱吃的水果是什么?调查本班同学最喜爱吃的水果状况,并将结果填入第6题表格内。出示统计表。提问:要完成这项统计,你打算怎么办?2、引导学生找出一些易操作的方法:举手或组内报名,小组汇报等。并说出统计的过程:收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进行分析。采纳比较简便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收集整理数据”。(强调数据的精确性。)3、从你的统计中,你发觉了什么?有什么建议?回答教材上的问题。探讨:依据调查结果,说说买哪几种水果合理。三、探究新知,自主探究1、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4题。(1)谈话:
16、同学们,我们班谁的家里有车?(家里有车的同学举手,了解学生家里有车的状况。)这么多同学家里有车,随着社会水平的提高,各种各样的车辆越来越多,你们看,几个同学正在统计一个路口10分钟内所通过的各种交通工具的数量。依据他们的记录结果,你知道道路上的面包车、大巴车、小轿车、摩托车各开过多少辆吗?(2)小组内分工,分发记录单。学生填写,汇报,老师展示。种类面包车大巴车小轿车摩托车辆数683312(3)回答问题。这个路口10分钟内通过的哪种车最多?哪种车最少?(小轿车最多,面包车最少。)假如再视察10分钟,哪种车通过的数量可能最多?(放手让学生探讨,说出理由。) 2、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5题。出示统计
17、表,要求学生依据统计表回答问题:每种书有多少?回答问题(1)和(2)。探讨:图书室要新买一批图书,你有什么建议?四、当堂检测完成教学“练习一”的第7题。1、出示条形统计图。读懂统计图。图中1格代表()份。说说每天的销售状况。2、哪天卖出的电视报的数量最多?哪天最少?(星期六最多,星期一最少)3、你还能发觉什么?你能提出什么建议?(学生自由发言。)4、假如每格表示2份电视报,上面的数据应当怎么表示?小组探讨,相互说说。指名回答说出数据。老师小结:假如数据比较大,用一格有时候能表示更大的量,因此,我们在读条形统计图时,先要读懂每格表示多少。五、课堂小结你觉得本节课有哪些收获?感觉自己表现得怎么样?
18、六、抽查清下面是本班同学喜爱的电视节目状况记录动画片:12人电视剧:10人体育:9人新闻:8人把上面的数据记录下来并回答问题。节目动画片体育电视剧新闻人数(1)喜爱()电视节目的人数最多。 (2)共调查了()名同学。 种类连环画故事书科技书其他书数量20本35本45本40本(3)假如是你看电视,你会选什么节目? 9、下表是二(2)班图书角的藏书状况: (1)哪种书最多? (2)图书角的藏书共有多少本?(3)图书角要买一批新书,你有什么建议?七、板书设计练习一收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进行分析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其次课时教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其次课时教案 其次课时 数
19、据的收集整理 学习内容:P3例2 学习目标: 1、能依据统计结果回答问题、发觉问题; 2、会进行简洁的预料和较为合理的推断; 3、依据统计表提出问题并初步进行简洁的预料; 学习难点: 能用有效、简洁的方法进行统计 教学打算: 课件、白板 课时支配: 1课时 预学指导: 看数学书第3页的例2 1、依据统计图,完成统计表 2、你喜爱哪种记录方式?为什么? 3、从统计表中那还能知道什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走过十字路口吗?那你们留意过在肯定的时间内通过车辆的种类和数量吗?今日我们一起接着学习统计表。 二、检测预学,提出质疑 1、哪种统计方式最简洁,不易出错? 2、依据统计结果,你还能
20、提出什么问题? 三、共学探究,解决疑难 师:你打算用什么方法统计? 生:用写正字的方法最简洁,也不易出错 你还能提出其他建议吗? 师:两位学生因为缺勤没参与投票,假如他们也投了,结果怎么样? 生:数据相差大的时候,不会影响结果。 四、拓展延长 我们班要从两个人当中选出一名学生来当数学课代表,请你们从自己的方式选出来,你是怎么选的? 五、当堂训练 1、课本第5页的第4、5题; 2、课本第6页的第6、7题; 板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教案(十六)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教案(十六) 1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
21、的意义,会用简洁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使学生初步相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依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洁的问题。 3.通过对学生身边好玩事例的调查活动,使学生相识到数学和日常生活休戚相关,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培育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实力。 2学情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积累了较多的生活阅历,能利用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做出简洁的分析,能和同伴沟通自己的想法。本课时选择了与学生生活亲密联系的生活场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爱好。使学生明白了统计学问是为了服务生活的,教学内容更加注意对数据统计的初步分析,在活动中不断培育动手实践实力和独立思索实力。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体验数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数据收集整理 年级 数学 下册 第一 单元 数据 收集 整理 课时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