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备考资料:透镜及其应用.docx





《中考物理备考资料:透镜及其应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备考资料:透镜及其应用.docx(4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考物理备考资料:透镜及其应用透镜及其应用学案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第1节透镜一、学习目标:1相识凸透镜、凹透镜,了解主轴、光心、焦点、焦距等基本概念。2知道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会作出相关的光路图。二、重点难点:重点:通过视察和试验,了解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难点: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会正确作出光路图。三、学具打算:凸透镜、凹透镜、放大镜。四、学习过程:(一)情景导入一队旅行者冒着-48的寒冷长途跋涉着。到了中午,当他们拣来了一堆干草打算生火做饭时,却发觉打火机丢了,怎么办?一位博士灵机一动,带领大家用冰磨制了一块像放大镜一样的冰块,
2、博士拿着这一冰块迎着太阳,把阳光聚集到干草上,一会儿,干草就着了火。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二)自主探究探究一:相识凸透镜和凹透镜视察生活中的透镜,阅读教材,结合教材中图5.1-1完成下面的问题:1中间厚、边沿薄的是,例如:2中间薄、边沿厚的是,例如:3细致视察教材中图5.1-2中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示意图,回答通过叫主轴,光心的特别性在于。探究二: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从透镜盒中拿出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来回移动,视察有什么现象?(做做看)有亮点出现,那你知道亮点是怎么形成的吗?“亮点”会随着纸的来回移动而在亮度上、大小上发生改变。亮点变亮说明它的光进入我们眼睛中
3、的变多。归纳:凸透镜对光有作用。现在,请你动手,让光斑变得最小,最亮。并测量这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记录下来,换另一个凸透镜,重做上面的试验。再换一个凹透镜,重做上面的试验,纸上能够得到很小、很亮的光斑吗?(做做看)用凹透镜无论如何移动,都得不到很小、很亮的光斑。这些现象说明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有不同的作用,依据视察到的现象不难发觉:归纳:凹透镜对光有作用。巩固练习1.如图所示,下列透镜属于凸透镜的是() 2.下图中各图分别表示经过透镜后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3.在下面的方框中填上适当的透镜。 探究三:透镜的焦点和焦距射到地面的太阳光是相互平行的,叫做平行光,凸透镜能使平行于
4、主光轴的光会聚在一点(如下图左所示),这个点叫做,用字母表示;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用字母表示。 凹透镜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发散,因此它没有实焦点(如上图右所示),但通过凹透镜的光反向延长也可以交在主光轴上一点,这点是凹透镜的虚焦点。合作探究:1.让平行光通过厚薄不同的凸透镜,视察焦点位置的改变?(相识焦距和凸透镜的厚薄的关系) 2.将一点光源(如小电珠)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位置,视察它发出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怎样传播?这掲示了光的什么性质? 五、课堂小结:1.凸透镜对光有作用,凹透镜对光有作用。2.依据下图叙述透镜的三条特别光线 3.探讨沟通:说一下“情境导入”中博士磨制的是是一个凸透镜还是凹透镜
5、?用它点火的原理是什么?六、达标检测:1.我们所指的薄透镜是()A.厚度很薄的透镜B.中心很薄的透镜C.中心比两头薄的透镜D.厚度比球面半径小得多的透镜2.如图所示,是几种光学器材的示意图,其中对光线起发散作用的是() 3.关于透镜对光线的作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B.点光源发光经凸透镜后的光线肯定是发散的;C.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D.点光源发光经凹透镜后的光线肯定是发散的.4.无论是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还是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事实上都是因为光通过玻璃后发生而产生的。5.如下左图是一束平行与主光轴并射向凹透镜的入射光线,请画出穿过透镜的折射光线。6如下
6、右图所示,两条入射光线分别过凸透镜的焦点F和光心O,分别画出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 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一、学习目标:1知道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的特点。2理解凸透镜所成实像和虚像的特点。3经验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二、重点难点:凸透镜成像的几种状况的主要特征;凸透镜所成实像和虚像的特点。三、学具打算: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四、学习过程:(一)情景导入:让大家观赏一些运动会时拍摄的照片和一段电影视频。同学们都喜爱,顺势提问:那么知不知道照相机和电影放映机的原理呢?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相关的学问。 (二)探究新知:1.照相机(结合实物、课本第一自然段)初步了解照相机的结
7、构及其各部分作用。 探讨沟通:我们所用的照相机拍摄景物时,在胶片上所成的像有什么特点? 怎样调整,可使胶卷上的像变大?想想做做:结合教材94页,同学们协作动手制作模型照相机。制作方法:在直径较大的圆纸筒一端固定一个凸透镜,在直径较小的图纸筒一端固定半透亮塑料薄膜,再把小纸筒有屏幕的一端套入大纸筒内。制作完成后,同学们把模型照相机对着室外,并前后拉动直径较小的纸筒,直到在半透亮薄膜上看到室外景物清楚的像,视察所成的像,回答:(1)像是缩小还是放大? (2)像是正立还是倒立?(3)像是虚像还是实像?(可依据进入眼中的光线是否是实际存在的进行推断) 2投影仪(结合实物、课本)了解投影仪的主要构造。
8、做一做:去掉反光镜,让像干脆成在天花板上,视察天花板上像的大小、正倒,并回答:运用投影仪时,那段距离是物距;那段距离是像距?物距与像距相比,谁大谁小? 物、像哪个大、哪个小? 依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要满意以上物像大小的关系,物距、像距应有什么样的关系? 为了能使人们看到正立的像,投影片应当如何放置? 假如希望像变得大一些,而且还要保持清楚,我们应当实行哪些措施? 安装上反光镜的作用是什么?(可再装上反光镜比较一下) 3放大镜用课桌上的凸透镜看书上的字,说出看到的状况:(与其他同学沟通)(1)字是放大还是缩小?(2)字是正立还是倒立?归纳:放大镜是凸透镜,能使物体成(放大或缩小)的像,但这个像与
9、投影仪所成的像是不同的,它是(倒或正)立的虚像,并且像与物体在侧。联系生活:能否利用其他物品来替代玻璃凸透镜制成放大镜?(举例说明)4结合教材96页示意图,了解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状况:实像总是立的,虚像总是立的;实像和物体在透镜的侧,虚像和物体在透镜的侧。五、课堂小结:照相机成、像投影仪成、像放大镜成、像 六、达标检测:1在透亮塑料片下压着一张报纸,塑料片上有一水滴,透过水滴看到报纸上的字比旁边的字_(填“大”或“小”),这说明此时的水滴相当于一个_镜,它成的是_、_、_像。2关于透镜,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B用凸透镜可以看清物体的细小之处C凸透镜和凹透镜都有
10、两个焦点D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到主轴上的点肯定是焦点3如图所示,甲是小艳利用某透镜视察到的小明眼睛的像;乙是小亮利用某眼镜视察到的课本上“物理”字的像。关于上述两种状况中所视察到的像或用到的光学仪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的像肯定是虚像,像的位置可能在小艳的眼睛和透镜之间B甲图中的像可能是实像,像的位置可能在小明的眼睛和透镜之间C乙图中的像肯定是虚像,该眼镜是近视镜D乙图中的像可能是实像,该眼镜是老花镜4如图甲所示是现代城市许多路口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下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事故时的现场照片。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透镜,它的工作原理与(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相像。如图乙和
11、丙是一辆汽车经过路口时与一辆自行车相撞后被先后拍下的两张照片,由图可以看出汽车是渐渐(选填“靠近”或“远离”)摄像头。 5小林在家里拿爷爷的放大镜做试验。第一次小林通过放大镜看到书上的字如图甲所示,此时他看到的是字的_像;其次次小林通过放大镜看到书上的字如图乙所示,这时他。看到的是字的_像(以上两格填“实”或“虚”)。从图甲到图乙的改变过程中,放大镜是渐渐_(填“靠近”或“远离”)书本的。与图乙所反映的成像规律相同的光学仪器有_。 第3节凸透镜成像规律一、学习目标:1会通过试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2知道凸透镜所成虚实、倒正、大小像所满意的条件。3驾驭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二、重点难
12、点:重点: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难点: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三、学习过程(一)思维启动:试验:将一支点燃的蜡烛和一张白纸竖直放在凸透镜的两侧,移动蜡烛和白纸的位置,你能发觉什么? (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提出问题:凸透镜成像状况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2.猜想假设:(学生说出自己的猜想,可以进行小组探讨。)(提示:成像状况,焦距f;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为物距,用u表示;像到凸透镜的距离为像距,用v表示) 3.制定安排(1)你认为须要哪些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2)你认为除了视察像的、特点外,还需测量什么?(提示:凸透镜焦距已知,不必测量,标签上已注明)(3)参考课本97、98
13、两页,你认为该试验应分几种状况来探讨,该怎样设计试验?4.进行试验留意:试验前要调整蜡烛光屏和凸透镜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1)把蜡烛放在较远处,使物距u2f,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屏上成清楚的实像,视察实像的大小和正倒.登记物距u和像距v(此步骤做两次)。(2)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使物距在2f和f之间,即fu2f,重复以上操作,进行视察并登记物距u和相距v.(此步骤做两次)。(3)接着移近蜡烛,使物距uf,调整光屏的位置,看能否在屏上找到像.假如不能,试着视察到蜡烛的像,视察一下是实像还是虚像?并视察像的大小和正倒。登记物距u和像距v(像距只需估测)(此步骤做两次)。(
14、4)把蜡烛从距凸透镜较远处渐渐移近透镜,同时移动光屏保证屏上的像清楚,留意视察像的大小、正倒以及像距的大小,看有什么规律。5.数据收集依据安排进行试验探究,并把现象和数据填在表格中。物距与焦距的关系物距u/cm像的性质像距v/cm虚实大小正倒U2fU2f2fuf2fufUfUf6.分析数据得出结论(1)像的虚实:当物体放在_时,凸透镜成实像,当物体放在_时,凸透镜成虚像.点是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2)像的大小:当物体放在_时,凸透镜成的像是缩小的实像.当物体放在_时,凸透镜成的像是放大的实像.成实像时,点是成放大像和缩小像的分界点._缩小的虚像(填“有”或“没有”)(3)像的正倒:凡是实像都是
15、(填“正立”或“倒立”)的,且在光屏上(填“能”或“不能”);凡是虚像都是(填“正立”或“倒立”)的,且在光屏上(填“能”或“不能”)成实像时,像和物在凸透镜的(填“同侧”或“异侧”);成虚像时,像和物在凸透镜的(填“同侧”或“异侧”)。(4)当物体渐渐向凸透镜移近时,物体所成的实像渐渐_,且像离凸透镜的距离渐渐_(填“变大”或“变小”)。四、巩固训练:1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耀时,在离透镜15cm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亮点,那么当物体位于透镜前35cm处时,在透镜的另一侧可得到()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缩小的虚像2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物体离开凸透镜的距
16、离为15厘米,那么所成像是()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缩小的像D.正立放大的像3在“探讨凸透镜成像”试验中(1)试验所需的主要器材有光具座、_、_、_。(2)把凸透镜、光屏、蜡烛放在一条直线上,要调整_和_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_。(3)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移动光屏时,眼睛要视察_,始终到光屏上出现_为止,这时间屏上成的是_、_的实像。(4)假如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先后把烛焰放在图中a、b、c、d各点,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则烛焰放在_点时,光屏上的像最小,放在_点,光屏上的像距镜最远。 五、课堂小结:依据本节课凸透镜成像规律完成记忆口诀:一焦分虚实,分大小;
17、异侧倒,虚像同侧正放大;实像,物远像近小,虚像,物近像。六、达标检测:1做“探讨凸透镜成像”的试验,当把蜡烛放在下图中的a点位置时,光屏在另一侧的适当位置处将得到_像(选填大小,倒正,虚实),若将蜡烛从a点移到b点时,得到_像。 2如图所示,小梦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试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楚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制成幻灯机B试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向上移动C为了便于从不同方向视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光滑的玻璃板D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小,只须将蜡烛靠近凸透镜 3如下图为凸透镜成像的示意图由于不慎将透镜的上沿摔掉一块(图中阴影部分),则所成的像
18、将()A像的A部分消逝了B像的B部分消逝了C成像的效果不受影响D像AB是完整的,亮度变暗 4烛焰通过凸透镜恰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把烛焰和光屏位置对调一下,则()A光屏上仍能成一个放大的像B.光屏上能成一个缩小的像C光屏上不能成像,但通过透镜能看到D.以上说法都不对5如图所示,a、b、c、d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四个点,F为焦点。下列几种光学仪器的成像原理与物体在不同点时的成像状况相对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幻灯机是依据物体放在c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B照相机是依据物体放在d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C运用放大镜时的成像状况与物体放在a点时的成像状况相像D人眼看物体时的成像
19、状况与物体放在F点时的成像状况相像 6琦琦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试验时用画像代替蜡烛,她在透亮的玻璃板上用黑色笔画了个画像,实际大小如图(甲)所示。把这个玻璃板放在光具座上,并用平行光源对着玻璃板上的画像照耀,如图(乙)所示。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成清楚像为止。画像在光屏上所成的像不行能是图(丙)中的哪一个?() 第四节眼睛和眼镜一、学习目标:1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望见物体的。2了解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3.了解用眼卫生及眼睛保健的学问。二、重点难点:重点:培育学生用前面所学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学问,加深对眼睛的了解.难点: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三、学习用具:眼睛
20、模型、近视镜、老花镜四、学习过程:(一)提出问题爱动脑筋的小明和爷爷都戴着眼睛,平常他有这样的视察和体会:爷爷看书读报时必需戴上眼镜,而看远处的物体时可以摘下眼镜;而自己看远处的物体必需戴上眼镜,而看书时可以摘下眼镜;视力正常的爸爸却既能看清近处的物体,也能看清远处的物体。那么作为“心灵的窗户”人眼是如何望见四周物体的呢?小明和爷爷患各有怎样的眼睛疾病?他们各自佩戴的眼镜有什么特点呢?(二)自主探究眼睛是一个既困难又奇异的“照相机”,它帮助我们相识身外的世界。那么眼睛是如何看到物体的吗?视察图5.4-1眼球的结构回答下列问题。1.眼睛的主要部分是眼球,了解眼球是由哪些部分构成。2.眼球似乎一架
21、,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视网膜相当于。瞳孔相当于照相机的,可以限制进入眼睛的光量。3.小组探讨我们是如何看到物体的?是凸透镜成像的那种状况?像有何特点? 4.仔细视察图5.4-2,小组探讨我们的眼睛是如何看到近处和远处的物体的?5.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可是我们有些同学成了近视眼,有些人成了远视眼,你们知道近视眼和远视眼是怎么形成的吗?(1)特点近视眼只能看清的物体,看不清的物体.远视眼只能看清的物体,看不清的物体.(2)成因及矫正近视眼的晶状体太,折光实力太,来自远处的光汇聚在视网膜的方。所以我们要让进入眼睛的光提前发散,在眼睛前方放镜,使像成在视网膜上。仔细视察图
22、5.4-4,视察近视眼同学的眼睛近视眼的晶状体太,折光实力太,来自远处的光汇聚在视网膜的方。所以我们要让进入眼睛的光提前汇聚,在眼睛前方放镜,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3)自学科学世界眼睛的度数,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三)学问链接:儿童、青少年眼睛中的晶状体弹性强,睫状体的调整实力大,但是假如看书写字的姿态不正确,书本放得离眼太近,或采光、照明条件不好,或持续用眼的时间过长,都会使睫状体内的肌肉持续收缩.晶状体凸度增大,久而久之,一旦看远方物体时,睫状体内的肌肉就不能放松.变凸的晶状体也不能复原到正常状态,这样就造成了假性近视。发生假性近视以后,如仍不留意实行有效的防治措施,就会造成变凸的晶状体不
23、能复原正常,就会变成真性近视.预防近视要做到:读书、写字姿态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约33cm.看书一小时后休息,要远眺几分钟.要仔细做眼睛保健操.不要在直射强光下看书.不在光暗的地方看书.不躺卧着看书.不在走路时看书.五、学习小结:1眼睛似乎一架照相机,主要由瞳孔(似乎照相机的)、角膜及晶体(功能似乎照相机的)、视网膜(似乎照相机的)组成。2近视眼佩戴矫正。3远视眼佩戴矫正。六、达标检测:1来自于物体的光经过晶状体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B.视网膜相当于光屏C.所成的像是实像D.所成的像相对于物体是正立的2下列与近视眼不符合的是()A.晶状体曲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 物理 备考 资料 透镜 及其 应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