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下册《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案.docx
《三年级语文下册《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下册《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案.docx(5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三年级语文下册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案三年级语文下册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案人教版 三年级语文下册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案人教版 【教学内容】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其次单元中的第2课。 【教学目标】 1、正确流畅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小村庄原来的美以及后来消逝的缘由,从而树立环保意识。 2、抓住重点词语,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小村庄改变的缘由,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抓住重点词语,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课件范读课文。 1、播放朗读视频,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2、抽生读课文,学习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方法。 思索: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学
2、习课文,感知内容 课件自学提示: 1、小村庄发生了什么改变? 2、小村庄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改变?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感受小村庄曾经的漂亮。 1、抽生读课文,沟通自己的感受。 2、抓住重点词语“郁郁葱葱、澄澈见底、湛蓝深远、清爽甜润”突出小村庄的漂亮。(课件出示图片) 3、抽生读、女生齐读等方式读出小村庄的美。板书:漂亮 (二)学习四自然段,感受小村庄的改变。 1、学生读第四自然段中重点句子,沟通自己的体会。 2、重点沟通“大雨没喘气,咆哮”体会小村庄被洪水卷走了。 3、播放“洪水视频”。板书:消逝 4、男生女生竞赛读。要读出洪水的猛烈。 (三)学习其次三自然段,感悟小村庄改变的缘由。 1
3、、“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 (1)沟通:两个“谁”和“一棵一棵”读出人们毫无节制的破坏树木。 (2)重点指导“拎”读出人们砍树的随意性。 2、“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削减,袒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1)“一年年,一代代”和“省略号”体会对环境破坏在持续。 (2)反义词“削减”和“扩大”,体会砍树肆无忌惮,环境不断恶化。 3、“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种各样的工具,变成了无奇不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逝在天空中。” (1)“变成了”连用了几次? (2)引导学生了解树木的低效奢侈和高效利用的价值。 4、什么缘由导致一个
4、漂亮的村庄最终消逝了呢? 板书:乱砍滥伐 四、感情升华,树立环保意识。 1、“什么都没有了全部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锐利的斧头。” (1)“什么都没有了”是什么意思?指导学生要读出惋惜之情。 (2)“一切”包括什么? 2、此刻,面对这无言的结局,你想对小村庄的人说什么? 板书:爱护环境 3、小结:从你们的眼中老师读出了对小村庄的惋惜和对人们的指责。那么我们要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爱护环境。爱护环境就是爱护我们的家园。 五、作业超市 1、设计一个环保广告语。2、把这篇文章有感情地读给家长听。 六、板书设计 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乱砍滥伐 漂亮消逝 爱护环境 三年级语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案
5、教学目标: 1、相识9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表中的词语,摘抄含义深刻的句子。 2、熟读基础上,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领悟爱惜树木、爱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 教学重点: 1、正确读写生字词语,了解小村庄发生改变的缘由。 2、领悟爱惜树木、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今日,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小故事:在一个山谷里,有一个漂亮的小村庄,那里森林郁郁葱葱,河水澄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爽甜润。可是不知过了多少年、多
6、少代,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了第六天黎明,那个漂亮的小村庄已经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那么,原委是什么缘由让一个漂亮的小村庄最终走向毁灭呢?我们来学习课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出示自学提示: (1)第一遍读文要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相识生字,要把字音读准。 (2)其次遍读文要轻声朗读,边读边画词语。 (3)第三遍读文要默读课文,然后把不懂的词语画下来,借助字典理解词语。 2、学生按自学提示进行自学。 3、汇报自学成果: (1)出示生字卡认读,重点强调“裸”字的读音。 (2)出示词语卡认读、开火车读。 (3)质疑:在生字词中有哪个字你还不相识,或记不
7、住,或不理解意思,都可提出来,集体沟通。 (4)指导书写:重点指导“裸”“葱”“黎”,学生练写。 三、再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1、指名接读课文。 2、思索:第一自然段写了什么? 2、用自己的话说说二三自然段写了什么? 3、最终两段又写了什么? 4、思索:是什么缘由让这个漂亮的小村庄走向了灭亡呢? 生:人们乱砍树木 四、积累好词佳句 把课文中你喜爱的词语抄在积累本上。 其次课时 一、挂图导入 老师要送给大家一幅美图:(课文插图1),细致视察图,你能给它起了名字吗? 生:一个漂亮的小村庄 生:一个美丽的小村庄 生:一个风景美丽的小村庄 好,那我们到课文中找一找,哪段是描写这幅图的? 生:第一自然段
8、 二、深化理解课文内容 1、谁能带着漂亮的心情读一下第一自然段?其它同学画出描写小村庄漂亮的词语。 2、出示(课文插图2):同学们看图,这又是一个怎样的小村庄? 生:一个暴风雨中的小村庄 生:一个被洪水淹没的小村庄 生:一个走向灭亡的小村庄 在课文中找一找相关段落。 3、同学们当你看到这幅图时,心情怎样? 生:难受 生:难过 生:沉重 师:那谁能怀着沉重的心情读一下这段课文? 指导朗读。 4、那么是什么缘由让这个漂亮的小村庄最终走向了灭亡呢?在文中找出相关段落,默读。 (1)填空:在人们锐利的斧头下,树木变成了,变成了,变成了,还有。 (2)这是个排比句式,谁能用这个句式说一句话? 生练习说话
9、。 (3)“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逝在天空了”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生:人们把树木当柴禾烧了。 (4)是啊,有的甚至把树木当做柴禾烧了,这是多么低效的一种利用方式啊!就这样一年年、一代代,树木在人们锐利的斧头下,一棵一棵地被砍掉了,只剩下了光秃秃的树桩。树木可是汲取大量的水分,稳固土壤,对大地起着爱护的作用,可小村庄的人们却只顾眼前的利益,乱砍滥伐,致使袒露的土地越来越多,大地失去了这件绿色的外衣做爱护,于是悲剧发生了。发生了什么? 生: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儿,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可是,小村庄,却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 5、“大雨没喘气儿”是什么
10、意思? 生:雨始终在下。 “咆哮”原指野兽的叫声,在指什么? 生:指河流的波涛声奔腾轰鸣。 生:形容水声很大,波涛汹涌。 6、探讨:文中几次出现“锐利的斧头”?是“锐利的斧头”惹的祸吗? 生:文中出现三次。不是斧头的错,是人们用斧头砍的树。 师:“锐利的斧头”代表着人们对树木森林的无情的、残酷的破坏、短视的利用,甚至可以说是那些无知的人们的一种象征。 7、在“锐利的斧头”下,“什么都没有了”,大家想象一下,都没了什么? 生:房子、家具、工具。 生:家里的一切。 生:人也死了,什么都没有了。 8、那你想对小村庄的人们说些什么吗? 生:我想说:“你们当时不应当砍树,要不砍树,小村庄就不会被洪水卷走
11、。” 生:我想说:“你们不该只顾眼前的利益。” 9、是啊,谁破坏了大自然,就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处。那你想为环保做点什么吗? 生:我想做一个宣扬牌,要人们爱护树木。 生:我想制一份手抄报,让人们相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生:我想每年的植树节种一棵小树。 三、摘抄含义深刻的句子,再体会体会 三年级上册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案 【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 在读中品词析句,体会作者用词精确,生动形象。 读懂课文主要内容,理解小村庄消逝的缘由,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角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中表达的效果。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创设情境,以读为主,开展探讨式和体验式学习,熬炼创新素养。
12、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领悟爱惜家园、爱护环境、爱惜树木,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 4、创新素养培育目标: 重点培育学生的创新志向、创新思维和创新想像。 【教学分析与处理】 1、教材分析: 这篇文章短小,语言朴实,然而其隐含的道理却特别深刻,没有一处指责人们滥砍乱伐树木的行为,却把抽象的含义化为详细的物象,让我们从这些可视可感的画面中去领悟、相识爱护环境的重要性。 2、学生分析: 语言浅显、朴实,用娓娓道来方式向学生讲解并描述了一个村庄从发展到毁灭的过程。但文章中也有含义很深的句子,与学生的人生体验有些距离,理解起来有肯定的难度。教学中,让学生结合体会,谈感受,老师适当点拔。 3、重点、难点、创新
13、点、德育点、空白点的确立: 重点: 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缘由。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所蕴涵的深刻道理。 德育点: 通过质疑,培育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 通过培育和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学生为建设和拥有一个绿色的家园做出自己的努力。 创新点: 巩固与创新运用环节中,让学生自由发言,谈感受,表现自己对环境爱护的感悟。 空白点: 多处设置空白,主要体现在解决重点,突破难点中。学生自由研读,提出问题等。 【教学内容】 正如它的题目,讲解并描述在一个环境美丽的小村庄中,人们靠着手中锐利的斧头,将树木一棵棵砍下来,盖成房子、造成工具和家具,过上
14、了不错的“日子”。但是由于过度砍伐树木,致使土地袒露,最终在一场连续的大雨之后,咆哮的洪水将小村庄卷走了。揭示了村庄里人错误的行为以及这种错误行为引发的严峻后果不爱惜大自然,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处。 【教具的选择与运用目的】 本课教学采纳自制的多媒本课件,展示直观的、感性的情景材料。其目的是让情境再现,使学生多感官参加教学,使学生的情感体验达到较深的层次,对课文内容有更深刻的体会和感悟。 【教学过程】 本课采纳师生合作探讨体验创新教学程序,重视读中感悟,诵读贯穿整个课堂教学的始终。 一、创设问题情境(情境导入) 1、老师播放村庄的画面,创设情境,学生观赏感悟,同时设问质疑。 2、老师导语: 同学
15、们,今日老师想给大家讲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在山谷中,有一个小村庄。那里的森林郁郁葱葱,村前河水澄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爽甜润,这里住着几十户人家,靠着四周丰富的自然资源,用斧头砍下树木,盖成房子,造成各种工具,日子过得还都不错。(课件出示)你觉得这个小村庄怎么样?(板书)那么这个漂亮的小村庄现在怎么样了呢?请同学们齐读(出示“什么都没有了全部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锐利的斧头。”)。为什么会这样呢?今日我们来接着学习第7课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板书课题) 二、师生合作探讨探究(学习24节) 1、学习其次节: 自主探究,发觉问题: 指名读,质疑。 带着你的问题,自由读课文,把你找的答案用直线画
16、下来。 (本环节意在使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并通过质疑培育学生提出问题实力) 自由研读,分析理解: 设计问题: 从哪个句子中知道村里人砍树的?(留空白,敬重学生的选择,有观点后探讨,学生可以从关键词、句多角度分析,解决本课教学重点,同时渗透环保教化)(空白点、重点、德育点) (课件出示)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袒露的土地。 质疑: 指名再读,其他人想一想,你从中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空白点) (敬重学生选择,留空白,请学生在读的基础,提出问题,然后再通过读来解决问题,使学生更深化地理解课文的内涵。) A、理解“谁”。 B、理解
17、“拎”。(换词方法) C、理解“袒露”。(出示图片对比理解) D、小结。 (板书:随意砍树) 指导朗读。 句子训练: (课件出示)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谁家想(),谁家()就拎起斧头到山坡上砍树。 (发挥学生的想像力,让学生补充句子,把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与生活阅历相合)(创新点、留空白) 这里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呢? 小结。 2、学习第三节: 设计问题,引发思索: 人们在拥有了房子、犁之后他们停止砍树了吗?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课件出示: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削减,袒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理解“不断砍树”: (板书:不断砍树) 理解省略号的作用(此处作者省略意味深长,说明森林的破坏仍在接着
18、,在这设置空白,让学生理解课文的含义,从而达到与作者心灵上的沟通。同时,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体会过度采伐是如何形成的。)(空白点、德育点) 句子训练: 无奇不有家具和各种各样的工具都会是什么呢?排比句子练习。 (空白点、创新点) 理解“柴烟”: 在这一自然段中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柴烟是指木柴燃烧后所产生的气体。 人们把这些树木砍下来后干什么了?这里指树木被人们砍下来,用来生火做饭、取暖。 在我们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事吗? (通过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体会文章内涵环境爱护。)(德育点) 指导朗读。 3、学习第4节: 过渡:我们虽然生气、我们虽然难受,不管怎样,家家户户靠着锐利的斧头,日子过得
19、还都不错。 理解“不错”。 出示句子: 引读第四节。 情境再现。(课件) 谈感受。 指导朗读: 自由读、齐读。 4、学习第五节: 出示句子: 引读最终一节(板书:什么都没有了) 指导朗读。 三、巩固与创新运用 1、小结: 板书:爱护环境 2、情境再现: 出示98年洪水的图片和各种污染环境的图片。 3、谈感受: 任选其一,想一想,先和你的小组同学说一说: 我想设计一句环保公益广告词 全部地球村的村民们,我奉劝你们 让我放飞想象的翅膀将漂亮的村庄、咆哮的洪水细细描述给你听! (本环节是这节课的创新点,敬重每一个学生的感受,着力培育学生的创建性、敏捷性思维,充分发展学生的特性,设计多种形式,任选其一
20、表现自己对环境爱护这一主题的感悟,同时进行德育渗透。让学生立足于刚驾驭的学问,在考察学生的理解实力,又加强了语言文字的训练和勇于表达自我的实力)(创新点、德育点) 【延长作业】 同学们,今日的课就上到这,作业请各小组任选其一来完成。 1、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出一份“爱护绿色家园”的手抄报。 2、以小组为单位,对学校四周环境进行调查探讨,依据实际状况写出简洁的汇报材料,与同学沟通 (这节课的最终,供应给学生探究学习的途径与方式,激励学生探究无止境,学习无止境。课尾,老师并不满意于学习的“无疑而终”,努力使其“疑无穷,疑无尽”,多数问号引探讨性学习之路,再一次体会环境爱护的重要性。)(创新点) 【板
21、书设计】 随意砍树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什么都没能了 (爱护环境)不断砍树 【教学体会】 本课采纳探讨体验式创新教学法,课堂上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爱好,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通过探讨体验、自主学习,体会环境爱护的重要性,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格。并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体会、感悟。通过质疑、探讨、巩固与创新运用探讨式学习和体验式学习,学生们不仅学会和课文中的学问、熬炼了阅读实力、分析问题实力、创建性思维和想像实力,培育学生酷爱大自然,爱护环境的思想感情。 三年级语文下册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 1学习本课15个生字,相识2个生字;驾驭由这些生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三年级 语文 下册 一个 村庄 故事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