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docx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docx(8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逆向求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学问与技能 在详细的情境相识“逆向求和”的问题,并能运用整体部分的数量关系解决这类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思索问题的模型。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题、画图的方式理解题目的含义;在学生沟通互动过程中,驾驭解决“逆向求和”的方法。 (三)情感看法和价值观 通过回顾与反思,梳理解决问题的过程,积累学习阅历,体会学习中的乐趣。 二、目标分析 本课教学目标是学生在驾驭加法意义的基础上,能通过逆思索来解决问题,同时体会到,当问题不好理解时,可以采纳画图表示信息的方法来帮助理解,
2、从而找出信息与问题之间的关系,使学生经验数学学习的过程,能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数学问题的理解。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建立解决“逆向求和”问题的模型。 教学难点:采纳画图的策略分析“逆向”求和的问题,用整体与部分的数量关系进行解答。 四、教学打算 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嬉戏引入,激活阅历 1课件出示嬉戏规则 老师这里有一个美丽的魔法盒,里面装着许多的小球,请一个同学从盒子里拿出几个小球,另一个同学再数一数盒子里还剩下几个小球,最终请同学们猜一猜,原来盒子里一共有几个小球? 2玩一玩 老师演示嬉戏方法,与学生一共可以玩三次。之后进行全班学生进行嬉戏。 3回顾与反思 每一次求原来盒子里一共
3、有几个小球,都用共同的方法:拿走球的个数加上剩下球的个数,等于盒子里原来有多少个小球。 4揭示课题。 这类现象在生活中常见,今日接着来学习解决问题。(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在嬉戏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热忱,使学生初步对逆思索解决的问题有所感悟与理解。 (二)情境绽开,构建方法 1引导视察,提取信息。 (1)课件出示p98例6 (2)学生视察,沟通信息。 出示情境图中的一部分,另一部分不出现。 老师去商店买口哨,已经领走了7个。(板书:领走7个)。 猜一猜,原来有多少个口哨?你是怎么想的呢? 预设1:假如商店的口哨领完了,那么原来是7个; 预设2:假如商店还有剩余的,那么原来的可能是8、9个。
4、(总之,不少于7个) 出示剩下一部分情境图。 商店还剩下5个,(板书:剩下5个)。 依据信息,提出问题。 原来一共有多少个口哨?(板书) 由同学完整地叙述题意。(可以边指图边说)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主题图,让学生经验从情境中发觉信息、提出问题的过程。既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又为新知的构建搭建了桥梁。 2画图理解,自主探究 (1)用画图方式表达你对题目的理解。 (2)独立思索后独立画图,组内沟通 (3)展示学生作品,共享解读。 预设可能出现的作品: (4)找寻不同作品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小结:大家画的图虽然不一样,但是都画出了拿走的口哨个数与剩下的口哨个数。 3列式解答,构建方法 (1)怎样求原
5、来一共有多少个口哨呢? 列式是:7+5=12(个) (2)明明是拿走了其中的7个口哨,为什么要用加法来解决呢? 求原来一共有多少个口哨是整体,拿走的口哨是其中的部分,剩下的口哨是另一部分,把它们合并起来,就可以求出原来一共有多少个口哨,所以要用加法计算。 4回顾反思,提升方法 回顾刚才的学习过程,谁能说说在做题的过程中,我们都做了哪些工作呢? 回顾:读题(从图中获得数学信息)、画图(把数学信息转化成好理解的直观图)、共享沟通大家画图的作品(在共享中建立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模式),列式解答(用数学符号表达自己的思索)、找到用加法的道理(用数量关系说明这样解决问题的道理)。 总结:求原来一共的个数,就
6、把拿走的个数与剩下的个数合并起来。用到数量关系是“整体=部分+部分”。 【设计意图】注意让学生经验数学学习的全过程,引导学生用自己宠爱的方式表达对数学问题的理解,自己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不断解析沟通不同学生作品的过程中,深化理解题意,驾驭解答方法。注意解题后的回顾与反思,促进学生阅历内化,逐步驾驭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实践应用,内化提升 1对比练习 解答下面各题。 建议:读题后,先画一画示意图,再解答。解答后,全班沟通。 (1) 由学生介绍思索过程并出处算式。 (2) 师:题目中都有吃了8个鸡蛋这条信息,为什么两个题目用到的解答方法却不一样呢? 小结:第1题是已知原有鸡蛋的个数这个整体,因
7、此要从整体中减去吃了的这一部分,就得到剩下的部分。而其次小题求原来一共有多少个,就要将吃去的一部分与剩下的一部分,合并起来。两个题目虽然都涉及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但是第一题求部分就要用减法,而其次题求整体就要用加法。因此在练习中,我们要特殊留意,不能看到吃掉或去掉就用减法来解答,而是要依据题目的意思进行分析。 2基础应用 (1)完成教材第100页第6题。 说一说你是怎样理解同样多的呢? 依据题意画出示意图。 列式解答,并说一说这样做的理由? 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并说说你这样解答的理由。 (2)嬉戏提升。 拿出上课伊始嬉戏中的魔法盒子,盒子中放了一些彩色的小球,两人一组,一边玩摸球嬉戏,一边解答下面
8、问题。 从盒子里拿出()个小球,还剩下()个小球,盒子原来一共有几个小球? 从盒子里拿出()个小球,又拿出()个小球,还剩下()个小球,盒子原来一共有几个小球? 【设计意图】练习分了两个层次,旨在让学生在活动中应用,在嬉戏中理解。感悟生活中到处有数学,逐步培育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意识与实力。 (四)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师:我们明明从盒子里往外拿球,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师:在解决这样问题中还有什么困难?遇到困难大家有好方法吗? 一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要点:解决问题 一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要点: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 1、应知应会: 本册的解决问题是部分、整体关系的实际问题。(部分+部分=整体;整体部分=部分
9、)。 连加连减混合可能出现。 要求能依据情境图列出算式,解决问题; 能依据括线图给出的信息,精确地找到要解决的问题,并能正确地列式解答。 2、解题要求:读明白题(至少读3遍) 确定正确的计算方法,保证抄数(数数)正确后再列式计算。 3、基本形式练习形式: (1)纯图题 提示:一图四式确定部分与整体,切勿将左右两部分割裂看图,四个算式是一个角度。 提示:划去、箭头指向外面、用虚线围起来都表示去掉,竖虚线整体减左或右,必需用减法。 实线圈表示合起来,必需用加法解决。 (2)大括线图 提示:找到问号并弄清求部分还是求整体,再确定计算方法。计算结束后,把得数写在问号的地方,看是否符合题意。 (3)图文
10、结合 提示:对于文字中没有给出的信息,要学会到图中找寻,并把条件补充完成。 (4)表格 提示:表格题中要留意是横着看,还是竖着看。 (5)综合 4、对于家长的复习建议: 不能确定的题目刚好与老师联系,避开误导学生。 让孩子给您讲讲解决问题的想法,以了解孩子思路。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用9加几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学问与技能 运用“9加几”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并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进一步娴熟进位加法的算法;巩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会选择有用信息来分析数量关系,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积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阅历。 (二)过程与方法 在不同形式的练习内容中运用“9加几”进位加法的计
11、算方法和技巧,并在原有基础上敏捷运用计算解题问题,提升思维水平。 (三)情感看法和价值观 体会计算学习的价值和用途,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目标分析】学生在驾驭了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方法后,通过本课的学习,进一步运用所驾驭的计算技能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信息的整理,数据的分析,初步的推理,充分感受计算学习的价值和用途。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运用“9加几”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娴熟运算技能。 教学难点:在解决问题中,能够奇妙地利用推理等方法敏捷解题。 三、教学打算 课件等。 四、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习,复习旧知 课件出示一组口算题目
12、,学生进行抢答,个别题目请学生叙述算法。 【设计意图】设计口算的练习题目,帮助学生复习已经学习过的计算内容,激活学生已有的认知阅历,为后面的学习进行铺垫。 (二)创设情境,解决问题 1动态情境,激发已有阅历。 (1)课件以动态的形式呈现问题情境。兔姐姐已经拔了9根萝卜,兔弟弟又送来了2根萝卜,问一共有多少根萝卜? (2)请学生依据老师叙述,重复问题情境,并找到情境中已知的两个条件(已经拔了9根萝卜和又送来了2根萝卜)以及要解决的一个问题(一共有多少根萝卜)。 (3)引导学生分析两个已知条件和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通过沟通得出已经拔了的9根萝卜是一个部分,又送来的2根萝卜是另一个部分,求它们的整体
13、,须要把两个部分合起来。 (4)请学生解决问题,列出算式:9+2=11(根)。 2静态情境,视察整理信息。 (1)课件出示情境图。 (2)引导学生通过视察,找到从图中知道了些什么? (3)学生共同沟通,找到两个条件(小熊已经摘了9个桔子,还要再摘6个)以及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小熊一共摘了几个桔子)。 (4)引导学生分析两个已知条件和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通过沟通得出已经摘的9个桔子是一个部分,还要摘的6个桔子是另一个部分,要求的是它们的整体,用加法来解决。 (5)请学生解决问题,列出算式:9+6=15(个)。 3抽象情境,看图叙述提问。 (1)课件出示图画应用题。 (2)引导学生视察“大括号线图
14、”,找到图中的两个已知条件和要解决的问题,说清图意篮子外有3个苹果,篮子里有9个苹果,问:一共有几个苹果? (3)通过沟通,学生得出这次仍需将已知的两个部分合起来求出整体。 (4)请学生解决问题,列出算式:3+9=12(个)。 (5)小结:无论是实物图还是大括线图,同学们都是利用了两个部分求出了整体,正确地用加法解决了问题。 4开放情境,自主找寻信息。 (1)课件出示“练习二十”第4题情境图。 (2)请学生视察情境图,尝试找到图中藏着的条件信息,并提出一个相关的、用加法解决的问题。 (3)学生进行小组探讨,随即汇报。 (4)学生通过沟通发觉,图中可以找到如下条件,提出相关问题: 左边有9只蜜蜂
15、,右边有5只蜜蜂,一共有几只蜜蜂? 左边有9朵红花,右边有4朵红花,一共有几朵红花? 左边有6朵黄花,右边有3朵黄花,一共有几朵黄花? (5)请学生将自己找到的条件信息标注在情境图中相关事物旁,并依据自己所选择的条件,在书上列算式解决问题,每人解决两个问题。 (6)同桌沟通自己所列算式,相互评价。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层层递进的问题解决的形式,由浅入深地帮助学生回顾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并运用已经驾驭的计算方法,正确解决问题。在环节设计中,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创设的情境从动态情境静态情境抽象情境开放情境,由易到难,帮助学生激发原有解决问题的阅历,并经验了复述信息整理信息描述信息构建信
16、息的信息分析的发展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运用计算,进一步娴熟了计算的方法和技巧。 (三)巧用方法,敏捷计算 创设小动物运白菜大赛的问题情境,请学生来做小裁判,推断小动物运的白菜谁多谁少。 1巧用推理比较大小。 (1)出示情境图,小动物运白菜竞赛,第一个出场的是小牛兄弟,它们一个运了(9+5)棵,另一个运了15棵。 (2)引导学生比较9+5和15的大小。 (3)学生沟通后发觉,可以有以下方法。 先计算出9+5=14,然后比较14和15的大小。 不用计算,思索10+5才等于15,推理出9+5的得数肯定比15小。 2巧用算理比较大小。 (1)出示情境图,其次个出场的是小灰猫和小白猫,它们一个运了(9
17、+8)棵,另一个运了(7+9)棵。 (2)引导学生比较9+8和7+9的大小。 (3)学生沟通后发觉,可以有以下方法: 分别计算出两个算式的得数再比较大小。 视察算式的特点,两个算式都有一个相同的加数9,因此只须要比较算式中的另一个部分8和7的大小,就可以比较出算式和的大小。 3巧用结果逆向思索。 (1)出示情境图,第三个出场的是小熊兄妹,哥哥运了20棵,大于妹妹运的“()+9”棵。 (2)引导学生发觉,这次是知道了数20和算式“()+9”的比较结果,但不知道括号里的数是几。 (3)学生沟通后,有的学生只想出其中一个答案,并通过计算验证对错即可;有的学生可以依据10+9等于19,推理出()里最大
18、填出的数是10,因此可以填入010这些数。 【设计意图】在本环节创设了小动物运白菜的竞赛情境,引导学生运用计算比较算式与数、算式与算式的大小。本环节选取了有特点的3组比较,学生不仅可以依靠计算来比较大小,还可以用推理、算理、结果等等进行奇妙地比较。这样的练习,为不同层次的学生供应了不同的学习平台,更是着眼于计算中有思维含量的发展点,帮助学生在计算内容中发展思维、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四)实际问题,自主解决 创设购买午餐的情景,让学生在模拟实际生活的情境中尝试自主选择、自主解决问题。 1供应信息,算一算。 (1)出示情境图。 (2)请请说一下小熊购买的午餐中各个商品的价格。 (3)请计算一下小熊
19、购买的午餐一共要花多少钱。 2逆向问题,猜一猜。 (1)出示情境图。 (2)引导学生发觉这个问题中的两个条件是“小狗的午餐一共花了16元”“其中主食是9元”,须要解决的问题是“所买的饮料是多少钱”。 (3)通过沟通,引导学生借助思索9+()=16,来找到小狗购买的饮料是什么。有以下一些方法: 学生可以用前面学习中驾驭的“9加几等于十几,得数个位上的数都会比加数几少1”的规律得出这个数是7。 可以通过思索6+10=16,现在一个加数少1是9,另一个加数就要多1,因此是7。 3开放情境,选一选。 (1)请学生自己搭配午餐,选择一种主食和一种饮料,并计算自己的午餐要花多少钱。 (2)小组内沟通自己的
20、搭配和计算的算式。 【设计意图】本环节创设了与生活中常见的状况特别相近的情境,让学生在算一算、猜一猜、选一选中不断运用计算解决问题。尤其是在猜一猜中,这样逆向的题目,不仅为后面学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进行了铺垫,更是引导学生运用前面学习的规律和加数的意义帮助自己进行逆向思索,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思索实力。 (五)总结全课,沟通提升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呢? 一年级数学上册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综合练习教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综合练习教案 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综合练习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687页的自主练习。 教学目标: 1、综合应用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以内的进位加法·解决问题 人教版 一年级 数学 上册 20 以内 进位 加法 解决问题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