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案-摩尔.docx





《化学教案-摩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教案-摩尔.docx(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化学教案摩尔高一化学教案:气体摩尔体积教学设计 高一化学教案:气体摩尔体积教学设计 一、理念 1教学理念以学定教。 我们学校属于太原市的一般中学,学生的基础学问比较薄弱,理解实力有所欠缺,基于这种状况我实行 “以学生为本”,实施“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尽量使得每一个学生都有所收获。课堂上,尽量实行学生简单接受的方式,通过多种手段帮助学生构建化学学问体系。 2学科理念宏微符三结合。 化学的学科特征要求学生通过对宏观现象及改变的视察,然后用微观的角度去理解这个宏观的现象及改变,并能用符号来描述,在头脑中将“宏微符”三水平有机结合。应用在气体摩尔体积的学习中,一方面要接着使学生加深对“宏观n微观”的
2、理解和应用,另一方面要加强化学符号与化学学问的结合,使学生能够敏捷应运。 二、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物质的量是宏观和微观的“桥梁”,前一节宏观的“桥头”是质量,这节课是气体体积,由于受外界条件的影响,所以学生会觉得理解困难。教材的电解水试验教形象地给出体积和物质的量的关系,计算表格可以真实地反映相同粒子数的不同物质的体积大小。对于微观理解,教材上是干脆说明,课堂上通过模型和动画帮助学生理解。 2学情分析 在学问方面:摩尔质量的学习使得学生对物质的量的“桥梁”作用有肯定的体会和相识;学生能够用物质的质量、密度来计算物质的体积;对气体分子间距离大,能够压缩,而固、液体不能压缩有所了解。在实力方
3、面:高一的孩子们具有初步的学问迁移实力、分析问题实力;小组沟通合作的模式已经初步形成。学生的不足:分析问题的习惯没有养成、方法比较单一、实力很有限;对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的相识不够深刻,对已经学过的两个公式还不能敏捷应用;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待接着培育。 三、教学目标 化学课程标准要求:相识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能用于进行简洁的化学计算,体会定量探讨的方法对探讨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同时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设计符合自己学生的三维目标如下: 1学问与技能:能说出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说出影响气体体积的因素;能进行气体摩尔体积的简洁推断和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已有学问
4、的迁移理解气体摩尔体积;通过制作模型和动画演示理解各因素如何。影响气体体积;当堂达标检测使学生能学以致用。 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进一步体会物质的量的“桥梁”作用;培育分析推理实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气体摩尔体积概念的建立;影响气体体积大小的因素。 2教学难点:影响物质体积的因素在宏观和微观之间的思维转化。 五、教学方法和手段 1方法:问题导学引导小组内探讨。 2手段:试验、模型、动画、多媒体等 老师行为 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板书引入】 【以旧带新问题一】大家依据摩尔质量的学问从理论上试着说出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单位和计算公式,小组内探讨沟通。并在ppt上
5、给出 摩尔质量的相关学问。 【问题二】评价学生回答,并从气体摩尔体积的“数值”引出新问题。 【师】引导学生对课前计算结果和课上的试验的视察。 【ppt展示】计算和试验的结论。同温同压时,l mol的 气体体积大,不同气体体积大致相同。 固、液体体积小,不同物质体积各不相同。 对于气体,同温同压时:物质的量相同时体积也相同。 【问题三】为什么会有以上这样的结果?宏观表象的微观说明是什么? 依据公式“温故”,再一次明确物质的量的桥梁作用,同时考虑另外一个宏观物理量体积。如何建立V与n 之间的关系呢? 想要“知新一”:什么是气体摩尔体积?依据老师提示绽开思索和探讨。 小组代表说出探讨结果,并相互改正
6、、补充。 想要“知新二”:l mol气体的体积是多少? 视察课前对l mol物质体积的计算结果,能得出什么结论? 通过课前对电解肯定量水得到氢气和氧气的物质的量比,结合课堂上对试验的视察,能得出什么结论。 小组代表说出探讨结果,并相互改正、补充。 想要知新三:为什么在同温同压时,相同物质的量的不同气体,体积却大致不同? 依据学生的实际状况,从已有学问学习,让学生在心理上降低本节课的难度。 通过两种宏观手段得出结论,带领学生解决他们在本节课最关注的问题。 【板书讲解】依据学生总结板书,并做适当讲解。 确定物质体积的因素: 粒子数目(相同) 紧密排列时取决于粒子大小(固体和液体) 离子间距离很大时
7、取决于粒子间距(气体)并刚好强调,气体分子间距离取决于外界的温度和压强,所以才会出 现,分子数相同(即物质的量相同)时体积也相同。 【板书】气体摩尔体积 O,101kPa(标准状况),l 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L。即此时,气体摩尔体积Vm=22.4 L。 【师】提示学生从微观粒子角度考虑,并将模型中的小球换成大小不一的,进行展示。 【师】指导学生进行当堂训练。 依据课前各组做的模型和老师展示的动画,小组内总结,从微观粒子角度考虑,确定体积的因素有哪些? 倾听,理解。 形成结论,并依据老师提示考虑,“任何气体”包括混合气体吗? 依据模型理解。 依据本节所学进行达标检测。 利用两种手段
8、进人微观理解,突出微观量变的积累引起宏观的质变。 通过模型中大小不一的小球帮助学生理解相同条件下,不同气体的Vm相同的本 质缘由。 以学定教的重要手段就是当堂训练。 确定物质体积的微观因素:粒子数目(相同) 粒子大小(紧密排列时,即固、液体) 粒子间距(间距很大时,即气体)取决于温度和压强 0,101 k Pa(标准状况),l mol任何气体(包括混合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 L。 即此时,气体摩尔体积Vm=224L。 六、课后反思 1坚持“以学定教”理念,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设计课堂的每一个环节,帮助他们构建化学学问体系。在这节课上,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接受实力,采纳计算、试验,模型、动画等手段帮
9、助学生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并始终强调符号的化学意义,的确在当堂达标检测中体现出良好的效果。2对于新学问。将大问题分割成层层递进的小问题,降低探究难度,一步步解决,这样,学生对于探讨、探究的目的很明确,简单使他们集中留意力,比如,在探讨第三个问题时,许多学生都热忱高涨。3课堂上要组织学生尽量全部参加探讨,否则会成了个别学生的表演。 我认为“以学定教”中的“学”,不仅要考虑学生现有的学问储备和理解实力,还应当考虑“学生须要学什么”。课堂上我们设计的探究、探讨、试验等一系列活动的最终目的之一是要让学生学会做课标要求的题目,所以要依据课标要求和“以学定教”的理念设计符合自己学生的当堂达标检测。这
10、一点对于学困生来说相当重要,他们会觉得“我原来也能学会,这个也不难”,这样对他们重拾自信,燃起新的希望很关键。总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发展,我们就能在教学的道路上越走越宽。 铁盐和亚铁盐的学案 一、验证明验:氯化铁和氢氧化钠溶液、硫氰化钾溶液反应 1取少量的氯化铁溶液向其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现象_ 2取少量的氯化铁溶液向其中加入硫氰化钾溶液,现象_ 二、对比试验 1操作:取一支试管,向其中滴人3滴氯化铁溶液,再向其中加人蒸馏水至试管的l3,振荡,然后将其倒出一部分至另一支试管,最终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和硫氰化钾溶液。 2现象: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后现象_。 滴人硫氰化钾溶液后现象_
11、。 3从该试验中得到的启发:_。 三、探究Fe2+转化成Fe3+的条件 1理论分析:当加入具有_性的试剂时,Fe2+可以转化成Fe3+。 2选取药品:_ 药品: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钾溶液、氯气、过氧化氢溶液、蒸馏水、铁粉、维生素C。 3设计试验步骤 化学教案气体摩尔体积其次课时 其次节气体摩尔体积 其次课时 学问目标: 使学生在理解气体摩尔体积,特殊是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的基础上,驾驭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 实力目标 ?通过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和有关计算的教学,培育学生分析、推理、归纳、总结的实力。 ?通过有关气体摩尔体积计算的教学,培育学生的计算实力,并了解学科间相关学问的联系。 情感目标
12、 ?通过本节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培育学生的主动参加意识。 ?通过教学过程中的设问,引导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板书二、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 探讨气体的体积与气体的物质的量、气体的质量和气体中的粒子数目之间的关系:(由学生回答) 板书 1.依据:和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 2.类型 (1)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与气体的物质的量、气体的质量和气体中的粒子数目之间的关系 投影例题1:在标准状况下,2.2gCO2的体积是多少? 探讨1.由学生分析已知条件,确定解题思路。 2.学生在黑板上或练习本上演算。 强调1.解题格式要求规范化。 2.计算过程要求带单位。 板书(2)气体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投影
13、例题2:在标准状况下,测得1.92g某气体的体积为672mL。计算此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 探讨分析已知条件首先计算气体的密度:= 然后求出标准状况下22.4L气体的质量,即1mol气体的质量:M=Vm 学生解题分析探讨不同的解法。 投影例题3:填表 物质 物质的量 体积(标准状况) 分子数 质量 密度 H2 0.5mol O2 44.8L CO2 44/22.4g.L-1 N2 28g Cl2.HCl混合气 3.011023 练习若不是标准状况下,可以利用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解题。 某气体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14,求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 分析由于是同温同压,所以式量的比等于密度比。 板书(3
14、)混合气体 投影例题3:已知空气中氮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4:1,求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分析已知混合气体的组成,求其相对分子质量,应先求出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如用n1、n2表示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物质的量;M1、M2表示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摩尔质量;V1、V2表示混合物中各组分的体积,则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可由下面的公式求得: 计算的结果是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9。这一数值要求学生记住,这样在以后的学习中推断某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大还是小,干脆把二者的相对分子质量进行比较即可。例如:二氧化碳的式量为4429,密度比空气的大。氢气的式量229,密度比空气的小。CO的式量为28,密度与空气的接近
15、。 小结气体摩尔体积概念、公式、单位 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为22.4L/mol。 课堂检测 1.在相同的条件下,两种物质的量相同的气体必定() A.体积均为22.4LB.具有相同的体积 C.是双原子分子D.具有相同的原子数目 2.同温、同压下,H2和He两种气体单质的,假如质量相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体积比为2:1B.原子个数之比为2:1 C.密度之比为1:2D.质子数之比为1:1 参考答案:1.B2.B、D 作业质量监测有关习题 板书设计: 二、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 1.依据:和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 2.类型 (1)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与气体的物质的量、气体的质量和气体中的粒子
16、数目之间的关系 (2)气体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3)混合气体 探究活动 摩尔气体常数的测定 定义1摩志向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P0V0/T0值,叫做摩尔体积常数,简称气体常数。符号R R=(8.3145100.000070)J/(molK)。它的计算式是 原理用已知质量的镁条跟过量的酸反应产生氢气。把这氢气的体积、试验时的温度和压强代入志向气体状态方程(PV=nRT)中,就能算出摩尔气体常数R的值。氢气中混有水蒸气,依据分压定律可求得氢气的分压(p(H2)=p(总)-p(H2O)),不同温度下的p(H2O)值可以查表得到。 操作(1)精确测量镁条的质量 方法一:用分析天平称取一段质量约10mg的表
17、面被打亮的镁条(精确到1mg)。 方法二:取10cm长的镁带,称出质量(精确到0.1g)。剪成长10mm的小段(一般10mm质量不超过10mg),再依据所称镁带质量求得每10mm镁条的质量。 把精确测得质量的镁条用细线系住。 (2)取一只10mL小量筒,配一单孔塞,孔内插入很短一小段细玻管。在量筒里加入23mL6mol/L硫酸,然后非常细致地向筒内缓慢加入纯水,沾在量筒壁上的酸液洗下,使下层为酸,上层为水,尽量不混合,保证加满水时上面2030mm的水是中性的。 (3)把系有细线的镁条浸如量筒上层的水里,塞上带有玻璃管的橡皮塞,使塞子压住细绳,不让镁条下沉,量筒口的水经导管口外溢。这时量筒中和玻
18、璃导管内不应留有气泡空隙。 (4)用手指按住溢满水的玻璃导管口,倒转量筒,使玻璃导管口浸没在烧杯里的水中,放开手指。这时酸液因密度大而下降,接触到镁带而发生反应,生成的氢气全部倒扣在量筒内,量筒内的液体通过玻璃导管渐渐被挤到烧杯中。 (5)镁条反应完后再静置35分钟,使量筒内的温度冷却到室温,扶直量筒,使量筒内水面跟烧杯的液面相平(使内、外压强相同),读出量筒内气体的体积数。由于气体的体积是倒置在量筒之中,实际体积要比读数体积小约0.2mL,所以量筒内实际的氢气体积VH2=体积读数0.20mL(用10mL的量筒量取) (6)记录试验时室内温度(t)和气压表的读数(p大气)。 计算(1)依据化学
19、方程式和镁条的质量算诞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nH2) (2)按下列步骤计算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查表得到室温下水的饱和蒸气压(pH20),用下式计算氢气的分压(pH2) 依据下式 把,T1=273+t,p0=100Kpa,T0=273K代入上式,得到标准状况下氢气的体积是 因此,摩尔体积常数(R)是 高一化学教案: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教学设计 高一化学教案: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教学设计 【内容与解析】 本节课要学的内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阿伏伽德罗常数、摩尔质量,其核心是物质的量及摩尔质量。理解它关键就是要理解物质的量的概念,物质的量是阿伏伽德罗常数个微观粒子的集合体,而摩尔质量是单位物质的量的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化学教案 摩尔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