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 解决问题 ,.docx
《二年级下册 解决问题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下册 解决问题 ,.docx(4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二年级下册 解决问题 ,二年级下册数学解决问题教案 二年级下册数学解决问题教案 教学内容:课本104页例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称一称”的实践活动,亲自感受1克和1千克的实际质量。 2、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加深质量单位的理解,培育学生对重量的估测实力,对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能估测出大致的结果。 3、利用所学乘、除法对多个物品进行估测。 教学重点: 1、驾驭质量单位:克、千克。 2、驾驭克和千克的换算关系:1千克=1000克。 教学难点: 建立克和千克的时间概念,并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 教具打算: 多媒体课件、天平、实物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填空。 4千克=()克200克+8
2、00克=()千克 7000克=()千克1500克-900克=()克 二、共学探究,解决疑难 出示例3(课件) 1、自学指导 (1)视察图片,提出关于“克与千克”的数学问题。 (2)王奶奶摘了20个苹果,估计大约是多少千克。 (3)知道了什么?要想知道大约多少千克?还要知道什么? 2、先学 3、后教 (1)假如4个苹果重1千克,这些苹果重()千克。 204=()千克 (2)假如5个苹果重1千克,这些苹果重()千克。 205=()千克 (3)称一下,看有没有4、5个重1千克的苹果。 4、检测 估计24个梨大约重多少千克? 三、当堂训练 1、练习二十第8题,下面物品怎样放才能使天平平衡。 2、练习二
3、十第9题,调查一下500克鸡蛋有几个。估一估65个鸡蛋约重多少千克。 四、拓展延长 练习二十第10题 五、板书: 克与千克 204=()千克 205=()千克 二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学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学案 学习目标: 1.敏捷运用有关除法的学问解决实际生活中简洁的问题。 2.深化学生对除法含义的理解。 3.调动学生学习的爱好,引导学生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培育学生解决问题的实力。 学习重点:会选择有效信息用除法解决如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 学习难点:理解稍困难的数量关系,建立用除法解决问题的模型。 学习过程: 一、自我检测 填出()里的数,并说出自己是用哪句乘法口诀想出来的
4、。 3()=21()4=362()=16 8()=24()6=425()=40 二、探究与沟通 自学课本第42页例3,思索: 1.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样的数学信息?要解决这个问题须要哪些信息?(先独立思索,不会的做标记) 2.你会列式计算吗?为什么这样做?(小组探讨,组长汇报) 3.独立思索,验证结果。 三、自我挑战: 1.有15条金鱼,假如每个鱼缸放的一样多,须要几个这样的鱼缸? 2.30根香蕉平均分给下面这小猴,每只小猴分几根? 3.有24名同学乘车去公园,假如有4辆车,平均每辆坐几人?假如每辆只准坐4人,须要几辆车? 4.(选做题)把16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后,再各自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几个
5、? 四、自我反思: 这节课我学习了,我的收获是。 二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教案 第一课时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课本第4页例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从详细的生活情境中发觉问题,驾驭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2、培育学生仔细视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育学生发觉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实力。 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验从生活中发觉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所学的数学学问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运用小括号。 教学难点:培育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觉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实力。 教学打算: 实物投
6、影、游乐园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爱好 1、谈话:小挚友们你们去过游乐园吗?你最喜爱玩什么? 2、问:“我们看看图中的小挚友们在做什么?” 3、让学生视察画面,视察主题图问:看到这个画面,你想知道什么?2、视察了解信息: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3、小组沟通探讨。 (1)应当怎样计算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 4、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 5、比较两种方法的异同。明确两种方法的结果都是求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略有不同。 6、把两个小算式你能写成一个算式吗?学生尝试列综合算式。 板书:(1)22+13-6(2)22-6+13 沟通:你是怎么想的? 7、小结。 三、
7、练习巩固,应用实践 1、练习一的第1题,让学生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 2、练习一的第4题,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汇报解决问题的思路时,老师结合题目的详细内容,适当渗透思想教化。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沟通、实践中驾驭学问。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日这节课我们又学到了什么本事?你能把我们今日学会的学问解决我们生边的问题吗? 五、课堂作业 其次课时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课本第5页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从详细的生活情境中发觉问题,驾驭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2、培育学生仔细视察等良好的学
8、习习惯,初步培育学生发觉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实力。 3、通过学习,使学生相识到小括号的作用。 4、通过解决详细问题,培育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酷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教学重点: 使学生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解决问题的实力。 教学难点:从不同的角度发觉并提出问题以及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打算: 实物投影、面包房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爱好 1、谈话:小挚友昨天我们去游乐园,今日,我们去面包房看看,看看那里有什么好看的,想吗? 2、投影出示游乐园面包房图,问:“我们看看图中的小挚友们在做什么?”把学生的留意力吸引到画面上来。 3、让学生视
9、察画面,提出问题。老师适当启发引导:还剩多少个面包?学生自由发言,提出问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喜爱的事物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爱好。 二、合作沟通,探究新知 1、视察主题图问:看到这个画面,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自由发言。老师有选择的板书:还剩多少个面包? 2、视察了解信息: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3、小组沟通探讨。 (1)应当怎样计算:还剩多少个面包? (2)独立思索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沟通。 (3)选派组内代表在班中沟通解决问题的方法。 4、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 方法一、54-8=46(个)46-22=24(个) 方法二、8+22=30(个)54-30=24(个) 5、比较两种方法
10、的异同。明确两种方法的结果都是求:还剩多少个面包?,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不同。 6、把两个小算式你能写成一个算式吗?学生尝试列综合算式。 板书:(1)54-8-22(2)54-(8+22) 沟通:你是怎么想的?若其次种综合算式有困难老师进行点拨指导。特殊强调计算时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7、完成练习一第5题先让学生细致看图,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8、小结。 设计意图:使学生在视察事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明确条件,提出问题并自主解决。 三、练习巩固,应用实践 1、练习一的第2题,让学生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学生以
11、启发。 2、练习一的第3题,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汇报解决问题的思路时,强调小括号的运用。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沟通、实践中驾驭学问。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日这节课我们又学到了什么本事?你能把我们今日学会的学问解决我们生边的问题吗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课本第8页例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从详细的生活情境中发觉问题,驾驭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2、培育学生仔细视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育学生发觉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实力。 3、通过解决详细问题,培育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酷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4、通过合作沟通,使学生体验到合作的欢乐,学习的愉
12、悦。 教学打算: 实物投影、跷跷板乐园图。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解决问题的实力。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爱好 1、谈话:小挚友爱玩跷跷板吗?今日我们到跷跷板乐园去玩一玩好吗? 2、投影出示跷跷板情境图,问:“我们看看图中的小挚友们在做什么?”让学生细致视察图。 3、让学生视察画面,提出问题。老师适当启发引导: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学生自由发言,提出问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喜爱的事物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爱好。 二、合作沟通,探究新知 1、视察主题图问:看到这个画面,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自由发言。老师有选择的板书: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
13、? 2、视察了解信息: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3、小组沟通探讨。 (1)应当怎样计算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 (2)独立思索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沟通。 (3)选派组内代表在班中沟通解决问题的方法。 4、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有一种写一种特殊让学生思索还可以怎样算) 5、比较各种方法的异同。明确名种方法的结果都是求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只不过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略有不同。 6、学生尝试列综合算式。 板书:(1)4X3+7=19(2)2X6+7=19(3)2X8+3=19 沟通:你是怎么想的? 7、小结。 三、练习巩固,应用实践 1、练习一的第1题,让学生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
14、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 2、练习二的第2题,让学生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同时对学生进行尊老爱幼的教化。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沟通、实践中驾驭学问。充分利用主题图的作用。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日这节课我们又学到了什么本事?你能把我们今日学会的学问解决我们生边的问题吗? 五、课堂作业 第四课时解决问题(练习课) 教学内容:课本第10、11页练习二 教学目标: 1、在现实生活的情境中,培育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实力。 2、培育学生探究学问的意识和实力,进一步驾驭
15、小括号的作用和用法。 3、培育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实力。 教学重点:查漏补缺,反馈出现的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精确性和多样性。 教学难点: 1、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即笔算中的“对位”问题。 2、驾驭笔算的计算法则,能娴熟计算。 教学打算: 实物投影、练习插图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爱好 前几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两步计算的题目,并且知道了小括号的用法今日老师先带小挚友到草地上去看看好吗?不过看了以后还要解决几个问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喜爱的事物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爱好。 二、合作探究,巩固新知 1、投影出示第9页做一做主题图,学生独立解答后合作沟通探讨。老师留意引导学
16、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视察与思索。如视察小鸟、花朵、蜜蜂等,由此从多种角度发觉问题、提出问题、解答问题。同时用多种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 2、出示第11页第3题。学生视察后问:他们带20元钱买票够吗?你是怎么想的?学生沟通探讨。通过解决问题,既巩固了用乘法和加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又能够培育学生的估算意识,增加学生的数感。 3、完成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表格,并说说怎么算总分。通过计算各队总分,学生能依据实际状况,敏捷选择相关信息解决问题,培育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4、完成第5题思索题求:一共有多少个方木块?学生可以用多种方法进行解答。算式可以是:3X3X3-2=25(个)3X3X2+7=25(个)3X3+3
17、X3+7=25(个)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沟通、实践中驾驭学问、应用学问。思索题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思维。 三、课堂总结 通过今日这节课我们又有什么收获?你能把我们学会的学问解决我们生边的问题吗? 四、课堂作业 二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练习课教案 二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练习课教案 【教学内容】教材第56页练习十二第58题。【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学会解答比较简单的两步应用题,理解数量关系,驾驭解答方法。2、过程与方法:学会分析题目,找出题目中的中间问题,并能说出每一步求的是什么。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提高解答乘、除两步计算应用题的实力。【教学重点】驾驭解决两步计算应用题的基本方法。【教学难点】
18、能够找出题目中的中间问题。【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口算:57459637189942435492172、把32平均分成8份,每一份是多少?3、56里面有几个7?4、补充合适条件再解答(1)有6组美丽的菊花,一共有多少朵花?(2),平均分给3个小挚友,每人能得到几朵?(3)剩下20个字,平均每天写多少个?二、巩固练习1、出示题目上:有4组美丽的菊花,每组有4朵,假如把这些花平均分给2个小挚友,每人能分得多少朵?(1)找出题中已知、问题。(2)分析题中数量关系。思索:问题“每人能分得多少朵”能干脆求出吗?我们先求什么才能知道每人能分到几朵?(一共有多少朵花?)这就是“中间问题”(3)解答(4)
19、检查(5)小结:学会分析题目,找出题目中的中间问题,并能说出每一步求的是什么。2、教材第56页练习十二第7题。(1)假如李老师买4个皮球,得多少钱?(2)假如李老师买5个皮球,得多少钱?(3)你认为李老师应当怎样买?3、教材第56页练习十二第8题。(1)找出题中已知、问题。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2)分析题中数量关系。 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提示:下半场两个班的得分一样多。思索:我们先求什么才能知道二(2)班上半场得了多少分?(二(2)班下半场得了多少分?二(2)班下半场得的分与二(1班一样多,也就是要先求出二(1)班下半场得了多少分?)(3)学生列式解答。提示:不要忘了检查。4、教材第56页
20、练习十二第6题提示。(1)“平均每天挖多少米”是求哪一部分的?(剩下的)(2)要想求“平均每天挖多少米”必需先求出什么?(剩下多少米)三、总结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找中间问题解题的关键。四、布置作业教材第56页练习十二第5、6题。 二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教案1其次课时解决问题教学内容: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课本第5页例2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从详细的生活情境中发觉问题,驾驭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2、培育学生仔细视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育学生发觉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实力。3、通过学习,使学生相识到小括号的作用。4、通过解决详细问题,培育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酷爱
21、数学的良好情感。教学重点:使学生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解决问题的实力。教学难点:从不同的角度发觉并提出问题以及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教学打算:实物投影、面包房情境图。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激发爱好1、谈话:小挚友昨天我们去游乐园,今日,我们去面包房看看,看看那里有什么好看的,想吗?2、投影出示游乐园面包房图,问:“我们看看图中的小挚友们在做什么?”把学生的留意力吸引到画面上来。3、让学生视察画面,提出问题。老师适当启发引导:还剩多少个面包?学生自由发言,提出问题。设计意图:从学生喜爱的事物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爱好。二、合作沟通,探究新知1、视察主题图问: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二年级下册 解决问题 年级 下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