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平均分》教案(九).docx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平均分》教案(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平均分》教案(九).docx(5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平均分教案(九)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其次单元平均分教案(二)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其次单元平均分教案(二)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引导学生在详细情境中感受“平均分”,在分东西的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验“平均分”的过程,在详细情境与活动中明确“平均分”的含义,驾驭“平均分”物品的几种分法。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培育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实力。 【学情分析】 相识除法首先要建立平均分的概念,在此之前学生已经相识了“几个几”,并且低年级学生对新学问有较强的求知欲望,每位学生也都有一些动手操作的阅历和合作学习
2、的实力。此外,在日常生活中也会遇到一些平均分的问题,这些都为学习平均分供应了很大的帮助。 【教学重点】经验“平均分”的过程,感知“平均分”的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教学措施】通过详细的情景图片来帮助学生感知“平均分”的概念。好玩的故事和动画效果还有老师的动手操作分一分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平均分”。 【教学方法】因为这节课的特别性,我采纳的是情景教学法和讲练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 【教学打算】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平均分 同学们,大家好!老师先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 有一天,猴妈妈摘了4个红红的大桃子,回到家后,给弟弟分了1个桃子,给哥哥
3、分了3个桃子。 弟弟很生气,哭着说:“妈妈你偏心,这样分不公允”。 于是妈妈从哥哥那拿了一个桃子分给了弟弟。 这时候弟弟快乐的说道:“太好了这样就是平均分,这样分就公允了。” 【设计意图】通过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自然地将学生带入思索中,什么是平均分?也了解到平均分的方法是最公允的,猴弟弟和猴哥哥分别有2个桃子,给学生初次留下平均分的印象。 小挚友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平均分吗?跟着老师一起来学习今日的内容吧,相识平均分。 动物园里在聚会,来了很多的小动物,有松鼠、小鸡、小兔子和猫咪,在这些小动物的背后都有一道数学题,只有做对的人才能和他们成为挚友。你打算好了吗? 【设计意图】借助导入的故
4、事,顺其自然的连接到本课内容,相识平均分。用学生喜爱帮助小动物的爱心,渐渐灌输平均分的学问。 (二)实际操作,理解平均分 (1)相识平均分 看,三只小松鼠正向我们打招呼呢!哈喽你们好。 松鼠们最喜爱吃松果了,现在请你把6个松果分给3只松鼠,分一分? 老师给大家列举了三种分法,请你思索假如你是小松鼠,你会选择哪种分法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第一种分法把松果分成了1、1、4。其次种分法把松果分成了1、2、3。第三种分法把松果分成了2、2、2。 老师说完了信任大家已经有了一样的答案,那就是第三种分法,对不对,因为前两种分法第一只松鼠和其次只松鼠得到的松果都不一样多,那他们是不是也会像小猴子一样哭起来
5、呀,我们说第三种分法,每只松鼠都得到了2个松果,是不是很公允啊。像这样我们数学上把每份分得的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设计意图】这道题是书中例1的改编,核心是把6平均的分成3份。我在此把糖果替换成了松果,这样能提高学生的留意力,也是再次加深对平均分的印象,干脆出示概念,正如图所示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2)练习 同学们你们知道小鸡最喜爱吃什么吗?瞧,小鸡爱吃的毛毛虫爬到了课堂上,请你来看一看,下面哪些分法是平均分,在括号里画。 第一种状况,毛毛虫分成了3份,每份都是3只,我们说每份分得同样多,就叫做平均分。 其次种状况,毛毛虫分成了4份,2、2、2哎这里是不是很像平均分啊,我们接着看最终一
6、个是1,那这还是不是平均分了?不是,我们说分均分必需每份都一样,这个1和前面的2不一样,所以我们说它不是平均分。 第三种状况,毛毛虫分成了3份,分别是2、2、4,很明显这也不是平均分,因为每份不一样多。 第四种状况,毛毛虫分成了2份,每份都是4只,每份同样多,所以这也是平均分。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让学生意识到,分东西的时候,分的份数可以不一样,但只要每份的个数都一样就叫做平均分。第种状况要留意,前面3份像是分均分,但最终只有1个,所以不是平均分。 (3)平均分的方法 小白兔白又白,爱吃萝卜和青菜。有18根胡萝卜平均分给6只小兔子,每只分几根?分一分。好了小兔子饿急了,快让它们出来吧。小挚友们
7、想一想,这么多的萝卜怎么分呢? 我们可以一个一个的来分,先给每只兔子分1根萝卜,还剩下这么多,那接着再给每只兔子分1根萝卜,最终剩下的在每只分一根,刚好分完,我们看到每只兔子都得到了3根胡萝卜,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分均分。那一个一个的分比较麻烦费时间,动脑筋,想一想,你能不能2个2个的分?或者3个3个的分呢?同学们下去可以用小棒代替胡萝卜自己动手分一分。 【设计意图】这道题的原型是书中的例2。在相识平均分概念的基础上来学习平均分的分法。最终把2个2个的分,3个3个的分留给学生动手操作,真实的体验平均的意义。 (4)练习 最终一个好挚友就是猫咪了,小猫钓鱼的故事大家听过吗?它告知我们静下
8、心来才能钓到鱼,那小挚友你现在仔细听了吗?请你把10条鱼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条?我们根据分萝卜的方法来分鱼,一个一个的把鱼分到盘子里,最终我们得到每个盘子里可以分5条鱼。 同样的,我们也可以几条几条的去分,同学们下去动手试一试。 【设计意图】这道练习题是检验学生是否驾驭了上道例题中平均分的方法,意在让学生感受到平均分的不同分法。 (三)课堂小结,回顾平均分 这节课大家相识了很多的好挚友,表现的都很棒!我们的猫头鹰大哥给大家做了课堂总结。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1、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2、平均分的方法:可以一个一个的分,还可以几个几个的分。 【设计意图】理解平均分的意义是本节课的重点,在最
9、终总结里出现是为了起到强调作用,巩固所学,促进学问的进一步内化。) (四)体验胜利,回味平均分 师:针对今日的内容老师布置了两道题,请同学们写在作业本上,第一题是把大圆的圆圈平均的分到下面的小圆里。第2题有一点难度,但信任你开动脑筋肯定可以做出来。同学们要仔细完成哦。 【设计意图】依据今日的所学内容,有针对性的布置了两道数学题,俗话说“光说不练假把式”,依据学生们完成作业的状况可以反映出他们对这节课驾驭了多少。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提示: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公众号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其次单元平均分教案(十七)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其次单元平均分教案(十七) 学习目标:
10、学问与技能目标: (1)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的实践操作,明确“平均分”的含义,知道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要用除法计算。 (2)使学生相识除号,会读、会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实践操作培育学生探究学问的实力和对除法的深厚爱好; 情感、看法和价值观目标: 培育学生的动手实践实力和初步语言表达实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会动手平均分物体,理解除法的含义,知道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要用除法计算; 学习难点: 使学生会动手平均分物体,理解“平均分的含义”,理解除法的含义。 学习打算: 教具:教学课件、铅笔 学具:每人8个图形卡片和12根小棒。 导学
11、案: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检查作业状况。嘉奖两名学生共6颗糖。 A B 2颗 4颗 师:A会怎么样? 生:不兴奋 师:A为什么不兴奋啊? 生:因为A分到的少,B分到的多。 结果:A特别的不兴奋。 其次次是这样分给它们的: A B 1颗 5颗 师:A会怎么样? 生:不兴奋 师:A为什么不兴奋啊? 生:因为A分到的少,B分到的多。 结果:A还是不兴奋。 请一个同学上来分。 第三次是这样分的: A B 3颗 3颗 师:这次A和B会怎么样? 生:都特别兴奋。 结果:这次分完了两个人都特别的兴奋。 师:为什么老师前两次分糖,A都不兴奋,而第三次A和B就都非常兴奋了呢? 生:因为第三次给A和B分得
12、的糖果的个数一样。 师:对,因为第三次分,两人分到的同样多。 引导思索:你认为那种分法最合适?为什么? 导语:今日我们就学习怎样把一些东西分得同样多,让大家都兴奋,和把东西分得同样多该用什么数学方法表示。 二、视察情境图,找寻数学信息 (一)解决问题,学习新知-平均分 1.课件演示(猴妈妈分桃子的画面) 猴妈妈要把6个桃子分给三个猴宝宝,怎样分最公允? 让学生拿出打算好的图形卡片,放在自己的桌上把它分成3份,每份要分得同样多,该怎样分呢,分分看。 让每个同学都动手摆一摆,分分看。老师巡察,了解学生摆的状况。 学生摆完后,老师指定1名分得好的学生在黑板前演示分的过程。 师:它们同样多吗? 生:同
13、样多。 师:像这种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分法,叫做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2师课件出示:8个正方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几个? 师:那我们把8个正方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几个?。 边展示课件边讲解。 师:几个正方体? 生:8个正方体 师:分成几份: 生:平均分成4份。 师:怎样分? 生:平均分。 师:该怎样平均分呢?我们看课件展示。 师:每份几个? 生:每份2个。 生:把8个小正方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2个。 连接语: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平均分,平均分的方法,那我们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该用什么数学方法表示呢? 学习“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除法算式的写
14、法、读法及表示的意义。 师:像上面这样把8个正方体平均分成4份,都是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的问题,在数学里我们要用一种新方法-除法计算。 (板书:除法) 师:你们原来知道除法吗? 生:不知道。 师:老师今日就带你们相识了除法。 (板书:的初步相识) 师:今日我们学习的内容就是除法的初步相识。 课件展示除号。 师:指“”这就是除号。那除号该怎么写呢? 老师示范书写:写的时候,先画一横线,上下各一点,横线要平直,两点要对齐。 师:除号就表示平均分。 师:“把6个桃平均分在3个盘里,每份2个”这道题的除法算式怎么列呢? (边展示课件边写) 师:要分的桃是几个? 生:6个。 师:“6”是
15、要分的数,写在除号前面(板书:6); 师:把6平均分成几份? 生:3份。 师:“3”是平均分的份数,写在除号后面; 师:每份是几? 生:2个。 师: “2”是每份的个数,写在等号后面。 老师指着“632”说明:这个算式叫除法算式,读作:6除以3等于2。表示把6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 齐读:读作6除以3等于2,表示把6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 请学生个别说这个除法算式读作什么,表示什么。 连接语: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该用除法计算,我们也学会了除法算式的写法、读法和所表示的意义。下面王老师想考考你们,有信念接受挑战吗? 三、课堂检测 1课件演示 哪一组是平均
16、分? 2. 学生操作 让每个学生拿出12根小棒,动手摆一摆,然后把除法算式写完全,再指名学生说出除法算式中每个数表示什么。 3.请一个学生到讲台前去分。分完后写出这个除法算式,读出除法算式,再说出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师:今日同学们表现的都特别好,老师要把这12根香蕉平均分给我们班的6位同学。谁会分?请同学来分香蕉。并请学生说出算式。 四、小结,谈收获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小结:今日我们从动手分东西,知道了什么是平均分,平均分的方法。学会了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还学会了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及表示的意义。对除法有了初步的相识。 附:板书设计: 除法的初步相识
17、 每份同样多 平均分 63=2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提示: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公众号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其次单元平均分教案(四)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其次单元平均分教案(四) 【教学内容】 教材P10页例3,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 【教学目标】 1经验平均分的过程。能按要求将一些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 2在详细情境中,通过分一分、圈一圈等活动,培育学生的动手操作实力和初步的抽象概括实力。 3感受平均分在生活中的作用,培育学生解决问题的实力和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借助情境图的对比,驾驭包含分的方法,理解包含分的含义。 【教学难点】 理解包含分中蕴含的数量关系。 教
18、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在前面两节课我们已经为二(1)班的同学分好了糖果和橘子。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学习到了更加干脆的思索方法。今日他们又遇到了一个难题,希望大家能开动脑筋,帮助他们。 师:这节课我们接着来探讨平均分的问题。板书课题:平均分(3) 二、探究新知 出示教材第10页的例3。课件演示教材第10页的例3-分果冻的情境图。 师:看!图中的小挚友正在帮同学们分果冻呢,请同学们视察画面,说一说你获得了什么信息?图中的小挚友遇到了什么问题? 师:请一个同学读一读例3的题目。题目中“每2个一份”是什么意思?指导学生拿出8个学具,每2个一份分一分,能分成几份? 同桌合作摆一摆。(学生操作,老师巡
19、察) 请同学上台演示分的方法,其他同学仔细视察。 学生沟通:可以分成几份?为什么? 结合课件展示图片,老师总结:有8个果冻,每2个一份,能分成4份。 谈话:刚才我们把8个果冻,按每2个一份平均分了,现在你能把果冻按每4个一份平均分吗?能分成几份? 同学合作每4个一份地分。 沟通反馈:8个果冻,每4个一份,能分成两份。 老师小结:像这样,我们按每2个一份,每4个一份的分法把8个果冻平均分了。这些平均分的方法可以概括成是“每几个一份的分”。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10页的“做一做”第1题。 (1)读题,明确分法。 (2)学生动手操作,完成填空。指名上台演示,留意视察分法是否正确。 (3)补充:12
20、根小棒可以每几根一份的分?学生分分看,指名上台演示分法。 2完成教材第10页“做一做”的第2题。 先让学生视察画面:图片上的是什么?(16个杯子) (1)看要求,明确怎么样圈后动手圈,再独立完成填空。 (2)通过圈和填,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平均分的方法,加深对平均分的相识。 (3)学生沟通答案和看法。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教后思索】 本节课的教学,整个活动主要在于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另外一种形式-包含分(连续减去)。了解其形式,建立起相关的概念,并能精确地把它与等分区分开来。找到它们的共同点-最终结果都要满意每份分得同样多。找到不同,已知信息不同,所以处理方法上也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平均分 人教版 一年级 数学 下册 第二 单元 平均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