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学案.docx(4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学案条形统计图 教学内容: 义务教化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西师大版)四年级(下)第116117页例1、例2,第118页课堂活动及练习二十五中相应的练习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相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多个单位),能用条形统计图直观、形象地表示数据。 2、经验简洁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进一步培育学生的统计实力。 试验目标: 1、 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新奇心和求知欲。 2、运用学问的迁移,引导学生从已有学问阅历动身,主动参加新知的探究与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课件出示:本班学
2、生在学校春季运动会中踢毽子竞赛的一段录像,并把踢毽子的成果统计表做例1。 老师揭示课题:今日我们接着学习统计。 二、合作学习,探案求知 1、教学例1 课件出示例1的统计表。 老师:从收集的统计表中,你们获得了哪些信息?学生可能回答:小红踢120个,小方踢100个,小红比小方多踢20个 老师:从统计表中我们可以获得许多信息,你能依据统计表中的信息制成统计图吗?怎么制呢?学生可能回答:可用我们学过的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画3根就可以表示3个同学。 老师:1格表示多少呢?(课件出示1格表示1个)假如1格表示1个,小红踢的毽子个数要画多少格?(课件动态展示画出120格)学生产生冲突:画120格好麻烦哟。老
3、师质疑:那怎么办?有什么好的方法来表示呢?学生可能会想到用1格表示2个,5个,10个,20个 老师:小组合作学习,思索探讨。用1格表示多少合适呢?说说想法。小组内绘制出条形统计图。用投影仪展示小组绘制的条形统计图。 课件展示用1格表示2个,5个,10个,20个时绘制的条形统计图 老师:视察比较这些统计图,在这里用1格原委代表多少合适呢?通过学生的视察比较,他们可能会有这样的答案。 学生1:用1格表示10个比较合适;120个就画12格;100个就画10格,90个就画9格。 学生2:用1格表示2个,5个也可以,只是画的格子要多些。老师结合学生画的统计图的美观方面进行适当评价。 老师:现在用1格表示
4、10个来完成书上116页的统计图。 2、教学例2 课件出示例2的统计表。 老师:依据这个统计表你获得哪些数据信息?学生汇报所获得的信息。 老师:小明要帮爸爸制作条形统计图。思索或同桌沟通。横轴和纵轴各表示什么?用1格表示多少千克合适呢?全班沟通,汇报。学生自己动手绘制条形统计图。 课件展示条形统计图 老师:视察统计图,你有什么发觉? 课件出示:小明家苹果产量逐年增加;2022年的苹果产量是2022年的2倍 老师:依据你的发觉,你对小明家承包苹果园有什么想说的?还有什么好的建议? 3、小结今日学的条形统计图与以前学过的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老师:以前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接触的数据都比较小,因此
5、我们都用1格表示1个单位。在生活中,我们还常常接触到更大的数据。 课件出示:为了便利,我们用1格可以表示多个单位,不仅可表示10个,也可以表示2个,5个,100个,1000个等,要依据详细的状况而定。 三、巩固练习 (课件出示练习题) 四、课堂总结 老师:这节课学了些什么?有什么收获或问题? 条形统计图课后问卷 1、老师用课件出示:本班学生在学校春季运动会中踢毽子竞赛的一段录像,并把踢毽子的成果统计表做例1的授课形式,你喜爱吗?为什么? 2、老师用投影仪展示小组绘制的条形统计图,对你的学习有帮助吗?有哪些帮助? 3、你喜爱老师运用多媒体课件讲授本节课吗?为什么? 统计数据分析 学生对多媒体协助
6、教学的优化学习效果统计 图表二 认同多媒体优化课堂教学的人数 认同率% 试验班(40人) 39 97.5% 比照班(40人) 33 82.5% 效果分析: 从试验数据可以看出,试验班学生对于多媒体进入数学课堂有较高的爱好,喜爱多媒体教学的数学课,特别认同这种教学模式,认同率达到97.5%。从问卷中可以看出比照班学生也希望数学课中能运用多媒体协助教学,认同率也有82.5%,希望变更传统的教学模式。 在试验课中,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放映本班学生在学校春季运动会中踢毽子竞赛的一段录像,激发了学生的爱好,又把踢毽子的成果统计表做例1,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新奇心和求知欲,
7、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主动性。 用 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是在学生学习了用1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课件展示用1格表示2个,5个,10个,20个时绘制的条形统计图,使学生更形象、更直观地看到了这是解决问题的须要,这较好的运用了学问的迁移,引导学生从已有学问阅历动身,主动参加新知的探究与学习。通过课件,让学生经验统计的全过程,放手让学生分组探讨、探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年级下册条形统计图教案西师版 四年级下册条形统计图教案西师版 条形统计图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义务教化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西南师大版)四年级(下)第116117页例1、例2,第118页课堂活
8、动及练习二十五中相应的练习题。【教学目标】1.进一步相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多个单位),能用条形统计图直观、形象地表示数据。2.经验简洁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进一步培育学生的统计实力。【试验目标】1、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新奇心和求知欲。2、运用学问的迁移,引导学生从已有学问阅历动身,主动参加新知的探究与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课件出示:本班学生在学校春季运动会中踢毽子竞赛的一段录像,并把踢毽子的成果统计表做例1。老师揭示课题:今日我们接着学习统计。二、合作学习,探案求知1.教学例1课件出示例1的
9、统计表。老师:从收集的统计表中,你们获得了哪些信息?学生可能回答:小红踢120个,小方踢100个,小红比小方多踢20个老师:从统计表中我们可以获得许多信息,你能依据统计表中的信息制成统计图吗?怎么制呢?学生可能回答:可用我们学过的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画3根就可以表示3个同学。老师:1格表示多少呢?(课件出示1格表示1个)假如1格表示1个,小红踢的毽子个数要画多少格?(课件动态展示画出120格)学生产生冲突:画120格好麻烦哟。老师质疑:那怎么办?有什么好的方法来表示呢?学生可能会想到用1格表示2个,5个,10个,20个老师:小组合作学习,思索探讨。用1格表示多少合适呢?说说想法。小组内绘制出条形
10、统计图。用投影仪展示小组绘制的条形统计图。课件展示用1格表示2个,5个,10个,20个时绘制的条形统计图老师:视察比较这些统计图,在这里用1格原委代表多少合适呢?通过学生的视察比较,他们可能会有这样的答案。学生1:用1格表示10个比较合适;120个就画12格;100个就画10格,90个就画9格。学生2:用1格表示2个,5个也可以,只是画的格子要多些。老师结合学生画的统计图的美观方面进行适当评价。老师:现在用1格表示10个来完成书上116页的统计图。2.教学例2课件出示例2的统计表。老师:依据这个统计表你获得哪些数据信息?学生汇报所获得的信息。老师:小明要帮爸爸制作条形统计图。思索或同桌沟通。横
11、轴和纵轴各表示什么?用1格表示多少千克合适呢?全班沟通,汇报。学生自己动手绘制条形统计图。课件展示条形统计图老师:视察统计图,你有什么发觉?课件出示:小明家苹果产量逐年增加;2022年的苹果产量是2022年的2倍老师:依据你的发觉,你对小明家承包苹果园有什么想说的?还有什么好的建议?3.小结今日学的条形统计图与以前学过的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老师:以前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接触的数据都比较小,因此我们都用1格表示1个单位。在生活中,我们还常常接触到更大的数据。课件出示:为了便利,我们用1格可以表示多个单位,不仅可表示10个,也可以表示2个,5个,100个,1000个等,要依据详细的状况而定。三
12、、巩固练习(课件出示练习题)四、课堂总结老师:这节课学了些什么?有什么收获或问题?条形统计图课后问卷1、老师用课件出示:本班学生在学校春季运动会中踢毽子竞赛的一段录像,并把踢毽子的成果统计表做例1的授课形式,你喜爱吗?为什么?2、老师用投影仪展示小组绘制的条形统计图,对你的学习有帮助吗?有哪些帮助?3、你喜爱老师运用多媒体课件讲授本节课吗?为什么?统计数据分析学生对多媒体协助教学的优化学习效果统计图表二认同多媒体优化课堂教学的人数认同率%试验班(40人)3997.5%比照班(40人)3382.5%效果分析:从试验数据可以看出,试验班学生对于多媒体进入数学课堂有较高的爱好,喜爱多媒体教学的数学课
13、,特别认同这种教学模式,认同率达到97.5%。从问卷中可以看出比照班学生也希望数学课中能运用多媒体协助教学,认同率也有82.5%,希望变更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试验课中,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放映本班学生在学校春季运动会中踢毽子竞赛的一段录像,激发了学生的爱好,又把踢毽子的成果统计表做例1,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新奇心和求知欲,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主动性。用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是在学生学习了用1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课件展示用1格表示2个,5个,10个,20个时绘制的条形统计图,使学生更形象、更直观地看到了这是解决问题的须要,这较
14、好的运用了学问的迁移,引导学生从已有学问阅历动身,主动参加新知的探究与学习。通过课件,让学生经验统计的全过程,放手让学生分组探讨、探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3)数学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3)数学教案 第7单元 条形统计图 第3课时 条形统计图(3) 【教学内容】:教材第98页例3。 【教学目标】: 进一步相识条形统计图,能完成1格代表5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的制作,并能依据统计图发觉问题、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 【重点难点】: 重、难点:理解1格代表5个单位,并能完成用1格代表5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的制作。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同学们,咱们班谁
15、的家里有车?(家里有车的学生举手,了解学生家里有车的状况) 2.这么多同学家里有车,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各样的车辆越来越多(课件播放2分钟),你们看,道路上有轿车、面包车、客车、货车,它们各开过多少辆呢?请小组探讨一下,你们打算用什么方法来统计开过的四种机动车的数量?(提示学生:车许多,开得又快,必需抓紧时间统计,最好是能分工合作) 二、互动新授 1.小组内分工,分发记录单。 2.播放车辆来往状况(速度较慢),各小组记录汽车数量。(有用数数的方法,有用写正字的方法,有用做记号的方法) 小组介绍统计的方法,得出哪一种统计方法比较好。(正字统计法) 3.投影小组记录单(核对数据)。 4.刚才我
16、们把各种车的数量记录下来,这个过程叫什么? (板书课题:条形统计图) 三、探究方法 1.从统计表中,我们可以很便利地看出每种机动车的数量。假如想形象地看出谁最多,谁最少,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引导学生画条形图) 2.制作条形统计图。 (1)电脑出示。 (2)学生试画统计图,产生冲突。(1格代表1辆,格子太少,1格代表2辆,也不行) (3)小组探讨怎样画统计图。 (4)分小组汇报。(引导学生明确当数据比较大的时候,可以用1格代表5辆车的制作方法) 形成冲突冲突,激发学生主动探究解决冲突的策略。 (5)学生独立绘制条形统计图(教材第98页)。 3.展示学生的统计图,进行订正和分析。 (1)评价、订正
17、统计图。 (2)看图分析,大家从图中知道了什么? (完成教材第98页第(1)(3)题) (3)探讨:20分钟后,来的第一辆机动车最有可能是哪一种车?为什么? 4.学习小结。 由于数据比较大,用1格代表5辆的方法比用1格代表1辆或2辆更清晰,更适合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假如遇到更大的数据,还可以用1格代表10或20,甚至更大的数。 四、实践应用 1.教材第99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条形统计图,小组内沟通完成后面的问题。 2.教材“练习十九”第5题。 (1)学生独立完成统计图,小组内相互沟通检查。 (2)小组沟通完成第(1)(3)题后,探讨第(4)题的三个问题,然后独立完成统计图。 3.教材“练
18、习十九”第6、7题。 小组探讨沟通,先确定1格代表多少,然后完成统计图,并沟通完成后面的问题。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1)数学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1)数学教案 第7单元 条形统计图 第1课时 条形统计图(1) 【教学内容】:教材第94页例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洁的方法整理数据。 2.使学生初步相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1个单位)和统计表,并能依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洁的问题。 3.培育学生视察、分析的实力。 【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初步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相识条形统
19、计图(1格代表1个单位)。 难点:能用条形图表示数,并能依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出示例1主题图。 这是北京市2022年8月的天气状况,从图上你能知道哪些信息?(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同学们知道的信息真多呀!能不能把这些天气状况进行归类,把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清晰地表示出来呢?小组内相互议一议,沟通自己的方法,小组代表汇报并展示自己的方法,老师将两种主要的方法展示在一起,并提问:同学们有的用统计表表示,有的画表示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这两种方法把数据都表示清晰了吗?(统计表把数据都表示清晰了;画的有的要数数才知道是多少,但是能看出哪种天数多,哪种天数少) 老师:还有一种方
20、法表示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同学们想知道吗?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条形统计图。 (板书课题:条形统计图) 二、教学新课 课件出示例1的条形统计图。 1.向学生说明这就是条形统计图,用涂了颜色的竖条来表示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 2.提问:细致视察这个统计图,你能知道些什么信息? 小组内探讨沟通。 3.指名回答,老师将学生所知道的信息进行整理归纳。 4.比较。 (1)刚才画的方法和条形统计图相比,哪种表示得更清晰? (2)条形图和统计表各有什么特点? 5.归纳小结。 条形统计图左边竖线上标出的数据表示的是天数(1格表示1天),下边横线上标出的是几种天气。每种天气所对的涂色的竖条占了几格就表示
21、几天,也可以看相对的涂色竖条最上面对着左边的数字几就是几天,从条形统计图上不但能看出详细的数据,还能看出谁多谁少。 三、实践应用 1.教材第95页“做一做”。 老师出示本班学生诞生月份的记录表,先统计各月份诞生的人数,然后完成条形统计图,小组沟通,合作完成,再独立填写在教材上。 2.教材“练习十九”第1、2题。 老师先引导学生调查,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统计,完成统计图,小组汇报后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新的收获吗?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2)数学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2)数学教案 第7单元 条形统计图 第2课时 条形统计图(2) 【教学内容】:教
22、材第96页例2。 【教学目标】: 经验用1格表示2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的制作过程,进一步相识条形统计图,并能依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并回答,培育学生视察和分析问题的实力。 【重点难点】: 重、难点:理解和驾驭用1格代表2个单位,并能正确完成条形统计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老师调查了全班同学最喜爱吃的早餐是什么(出示例2统计表)。这是统计的结果,从统计表里你得到了什么信息?你能用条形统计图表示出来吗?老师打算了两种条形统计图,请你选择一个,并把统计结果表示出来。 学生自己选择统计图并涂色完成。 二、自主探究 1.指名展示完成的统计图。 2.从学生制作的两种统计图里各选择一个有代表性的
23、统计图一起展示。 3.我们一起来看这两个统计图。 (1)他们表示数据的竖条对吗? (2)为什么表示同样的数据他们所涂的竖条不是同样高呢?下面小组探讨: 两个图的每格分别代表几个人? 假如最喜爱牛奶的是5人,在右图中怎样表示? 你认为哪个图表示这里的数据比较合适?为什么?围绕这三个问题小组内探讨、沟通,发表自己的观点。 (3)小组代表汇报各组的看法。 (4)老师归纳小结。 因为这里的数据比较大,为了便利我们可以用1格代表2人,用半格表示1人。 (5)请选择第一种图的学生,现在用其次种图表示并说说自己的体会。 三、实践应用 1.教材第97页“做一做”。 (1)引导学生将例1中8月的数据和这里9月的
24、数据正确填在一张统计表里,再把统计表里的数据分别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提示学生留意,两个月的数据不能看混淆了,各月的数据要在相应的统计图里表示,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可以小组合作完成,相互沟通检查。 (2)比较表示8月份天气的两个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2.教材“练习十九”第3题。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把第一组和全班的调查结果用条形图表示出来。留意比较两种统计结果,想一想:每格代表几人才合适?可以小组探讨沟通,然后学生完成统计图,并小组沟通:通过条形统计图你获得了什么信息。 3.教材“练习十九”第4题。 引导学生先视察这个统计图有什么不一样?向学生说明这个统计图是横轴表示人数,纵轴表示统计图的项目,
25、这样的统计图是横式条形统计图。组织学生先调查同学的上学方式,再完成统计图。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新的收获吗?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数学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经验简洁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体验解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发觉信息并进行简洁的数据分析。 2、使学生初步了解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学会整理简洁的数据,会看简洁的统计表和统计图,会依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洁的问题。 教学重点:绘制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依据统计图发觉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你们知道
26、全球有多少人?中国有多少人吗?那你们知道自己所在的区有多少人吗? 下面我们一起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 二、探究新知: 1、依据统计表,分别完成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 2、依据两个条形统计图你能发觉哪些信息?假如要在一个统计图中描述这些信息怎么办?在学习复式统计表时是怎么把两个单式统计表合并的 3、展示学生绘制的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板书课题: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4、探讨沟通: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分? 5、全班汇报沟通。 三、巩固新知 、完成102页的做一做 2、完成练习十九的第1题和第2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第103-104页3、4、5 新课标版
27、四年级上册数学条形统计图教案(十) 统 计 南平镇中心小学校 王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 2使学生相识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能依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洁的问题,能发觉信息并进行简洁的数据分析。 3通过对四周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培育学生细心视察的良好学习品质,初步培育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实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相识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能依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洁的问题,能发觉信息并进行简洁的数据分析。 教学难点: 通过对四周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培育学
28、生细心视察的良好学习品质,初步培育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实力。 教具打算:教学课件。 教学方法:导学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老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全世界有多少人?中国有多少人吗?那你知道我们自己所在的南川区有多少人吗?老师告知大家:联合国人口基金会今年的世界人口状况报告统计显示,目前世界总人口约为65亿,中国约有13.67亿人,我们南川区约有64万人,要了解这些问题就须要我们去收集和统计生活中的数据,这就是统计的学问。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学习了那些有关统计的学问?生回答后,老师课件展示有关统计的学问。 下面是某地区19852000年城镇和乡村人口的数量,并把相关数据制成了复式统计表,下面就
29、让我们一起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 二、自主探究,合作沟通 1制作纵向单式条形统计图。 让学生依据老师供应的复式统计表,分别完成某地区城镇和乡村人口的纵向单式条形统计图。 2自主探究。 老师:依据这两个条形统计图你能够发觉哪些信息?假如要在一个统计图中描述这些信息怎么办?在学习复式统计表时是怎么把两个单式统计表合并的? 另外,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想:我们在学习复式统计表时就常常把两种人物或事物成对进行对比,例如,男生和女生、(1)班和(2)班等,使学生发觉可以在一个统计图中同时表达城镇和乡村人口的数量改变状况。这样,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探究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 3合作沟通。
30、(1)展示学生绘制的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老师点拨:这就是复式条形统计图。 (2)探讨沟通: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分与联系呢?请同学们先自己想一想,然后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与其他同学沟通。 (3)全班汇报、沟通。 通过小组合作沟通它与单式条形统计图的联系和区分,使学生在观念和学问上得到提升。 (4)独立完成例题后的第(1)(3)题,第(4)题全班沟通。 依据统计图回答问题,前3题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最终一个问题要发挥学生的视察力和想像力,引导学生通过视察统计图发觉:该地区近年来城镇人口逐年增加,农村人口逐年下降,人口总数逐年上升,对学生进行人口教化。还可以进一步启发和引导学生知道
31、:随着经济的发展,乡村人口不断转为城镇人口,因而乡村人口不断削减,城镇人口不断增加;让学生在感受到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情感、看法和价值观得到培育。最终进一步引导学生在统计学问和观念上加以提升:通过对这样的统计图的描述和数据分析,发觉了许多信息,了解了许多状况,复式条形统计图有着更大的作用与意义。 (5)同学们其实复式条形统计图在我们的生活中运用特别广泛,老师收集了一些,我们一起来观赏观赏。你们也能制作这样美丽的统计图吗? 三、巩固应用 1完成第101页的做一做。 学生依据复式统计表,完成统计图并回答下面的(1)、(2)、(3)题,第(4)题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后通过调查收集数据,然后
32、通过整理,再完成统计图,沟通信息。 2.实践活动。 调查班上学生喜爱吃的蔬菜,收集数据完成统计表。 依据复式统计表制成复式条形统计图。 学生独立完成统计图后汇报、展示、评价。你发觉了什么信息? 四、小结 老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提示: 小学数学试题、学问点、学习方法 尽在“”微信公众号 新课标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条形统计图教案(三) 条形统计图 主备人:张丽萍 一、教学内容: 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相识条形统计图,明确用1格代表多个单位的表现形式,能依据统计图提出问题,并初步进行简洁的预料。 2.使学生初步体验收集动态统计数据、整理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
33、义,会用简洁的方法收集和表现数据。 3.在学习过程中培育学生实践操作实力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能依据数据的大小确定1格表示多个单位。 难点: 动态数据的收集方法。 四、教学打算 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都喜爱吃什么早餐呢?我们一起来看看P96例2中四(1)班同学喜爱的一种早餐统计表。今日接着学习条形统计图。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学生在书上画出统计图,老师巡察。 2.思索: (1)书中有两幅条形统计图,每幅图的1个格代表几个人? (2)最喜爱哪种早餐的人最多? 两种图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都可以反映出同一结果。 (3)你认为哪幅图表示数据比较合
34、适呢?为什么? (4)假如喜爱牛奶的是5人,在右图中怎样表示呢? 一个格表示2人,那么半个格则表示1人。 3.教学例3 (1)出示例3: 想一想1格表示1个单位或2个单位合适吗?为什么不合适?每个格表示1个单位或2个单位太麻烦,数据太大,怎么办? (2)出示条形统计图。在书上完成。并回答问题。 (3)学生展示画图结果,并回答问题。 老师总结:当数据较大时,每格代表的数据也应当相应增大。如(3)可以表示10个单位。 (三)巩固练习 1.P97 做一做 独立完成后订正 2.P99 做一做 独立完成后订正 老师指导:因为周末销售量增加,因此好的建议是,周末进行促销活动,增加销售量。 (四)拓展延长
35、(五)课堂小结 说一说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板书设计 条形统计图 1格表示2个单位 1格表示5个单位 1格表示多个单位 提示: 小学数学试题、学问点、学习方法 尽在“”微信公众号 新课标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条形统计图教案(二) 条形统计图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化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94-95页。 教学目标: 1经验收集分析简洁数据的过程,体验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2.初步相识简洁的条形统计图,会绘制简洁条形统计图。 3.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数学学问与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习爱好。 教学重点:相识简洁的条形统计图,会绘制简洁的条形统计图
36、教学难点:体验条形统计图表的特点,能对数据做简洁的分析。 教学打算:课件、铅笔、作业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熊出没的主题曲。 2.出示天气状况记录表,相识天气符号。 3.每种天气各有几天呢?请你用自己喜爱的方法在作业单上表示出来。 二、亲身体验,主动探究 1.分类对比,体会优点。 师:老师选择了几位同学的作品,咱们一起来看看。 (1)视察用数表示天数的作品,体会到用数表示的方法很清晰。 (2)视察用圆圈的个数来表示天数的作品,体会到用图形表示的方法很直观。 2.结合优势,学习新知。 (1)结合优势,初步相识条形统计图 课件出示条形统计图的形成过程。 这幅条形统计图是由
37、哪几部分组成的呢? 小结:一个完整的条形统计图包括横轴、纵轴、直条、统计的名称、制图的日期。 (2)分析数据 (3)再次对比,凸显优势 同学们,这三种表示方式你最喜爱哪一种,为什么? 3.联系生活,了解横式条形图 三、联系实际,感受价值 1.完成书本上的做一做-基本练习 (1)完成数据收集,填写统计表。 (2)学生绘图,并进行数据分析。 2.蛋糕销售量中的统计。 师:视察这两个统计图,你发觉了什么数学信息?哪种蛋糕最受欢迎?想想可能是什么缘由呢?下次进货时你打算给光头强提什么建议呢? 四、总结回顾,课外延长 师:这节课我们相识了条形统计图,它有什么特点呢? 师:小数据,大作用,让条形统计图成为
38、我们的挚友,探究生活中更多的数学问题。 板书设计 条形统计图 清楚 直观 提示: 小学数学试题、学问点、学习方法 尽在“”微信公众号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数学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相识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会绘制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2、会依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洁的问题。 教学重点:绘制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依据统计图发觉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家庭都买了汽车。哪些同学的家里买了汽车?我们在外出时有时就要将汽车放在停车场。 下面我们一起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
39、和分析。 二、探究新知: 1、学习例2 师:复式条形统计图还可以画成横式的。 2学生独立完成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 3、通过分析你能发觉什么? 学生探讨沟通 三、巩固新知 、完成106页做一做 2、完成练习二十的第1题、第2题和第3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第103-104页3、 新课标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条形统计图教案(五) 条形统计图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化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94-95页。 教学目标: 1经验收集分析简洁数据的过程,体验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2.初步相识简洁的条形统计图,会绘制简洁条形统计图。 3.体会统
40、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数学学问与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习爱好。 教学重点:相识简洁的条形统计图,会绘制简洁的条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体验条形统计图表的特点,能对数据做简洁的分析。 教学打算:课件、铅笔、学习单。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 播放熊出没主题曲。 师:同学们,这音乐熟识吗? 生:熟识。 师:是哪一部动画片的主题曲呢? 生:熊出没。 师:会唱吗? 生:会。 师:跟着旋律大声唱出来吧!(15秒后课件出示光头强图片) 师:这是谁? 生:光头强。 师:他每天想着什么呀? 生:砍树。 师:对,可天气会影响他砍树啊!所以他就老想着明天是晴天,还是下雨,他特殊想知道这个月能砍多少天的树,于是就找出他收
41、集(语气重点) (板书:收集)的狗熊岭去年11月天气状况记录单,(课件出示)可是那些天气符号他看不懂,谁情愿帮他? 生: 师:在大家的帮助下,信任光头强能看懂这些天气符号。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这张表记录的是每一天的天气状况,可他想一眼就看出每种天气的天数?行吗?怎么办? 生:数一数。 师:你明白他的意思吗? 生:把每种天气的天数分别数一数。 师:哦,就是对这些天气进行整理整理(语气重点),对吗?(板书:整理 )你能用以前学过的方法,把它们清晰地表示出来吗? 请你用自己喜爱的方法完成在学习单上,起先吧!(切换) 二、亲身体验,主动探究 1.引导比较,体会优点。 (师巡察搜集作品) 师: 老师选择了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品,咱们一起来看看。 (1)视察一下,这是XX 同学整理的(正字法),你是用什么方法来统计的?XX同学,你是?(干脆写数)还有XX同学,你用什么方法来统计?(统计表)统计的天数是多少?和你们的一样吗? 师:用统计表表示天数,你觉得怎么样? 生:不用一个一个地数 师:看来,用统计表表示天数,特别的清晰。(板书:清晰) (2)下面,我们来看课本上小红同学表示的方法! 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