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docx(1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四、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第一课时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内容:教材例、课堂活动教学目的:1、通过实践活动理解并初步驾驭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口算方法。2、培育和发展生动手操作的能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实力。4、让生通过动手操作探究新学问,体验学习带来的胜利感和乐趣,让生感受到数学学问来源于生活,学好数学学问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学重难点: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法及计算过程。教具打算:10捆小棒教学过程:一、铺垫孕伏1、口算94728+1526+23+57+41+684922、对口令两人一组,一人出小棒(如:3捆小棒说“30里有3个十”另一
2、人接“3个十是30”二、合作探究1、40+20(1)创设情景(出示例1图)师口述:3个小动物到熊猫爷爷的文具店买文具,熊猫爷爷笑眯眯地说:“我要考考你们,看看谁最聪慧,左边有4盒铅笔,右边有2盒铅笔,每盒10支,一共有多少支?(生口答并列式:40+20)(2)提出问题“40加20等于多少呢?请同学们用小棒摆一摆,再数一数,算一算,看谁先算出答案?你能想出不同的方法吗?(3)动手操作,独立思索学生动手操作,摆学具,师巡察,进行个别指导和沟通,想好的同学再开动脑筋,有别的方法吗?(4)沟通启发,师生互动(5)点拨,提高对每种算法作出适当的点评,对岩石出不同算法的学生赐予确定和激励,同时引导学生理解
3、算理,梳理生的不同算法。2、探究6010(1)创设情景,出示例2图师口述:小白兔到熊猫爷爷的文具店买铅笔,熊猫爷爷笑眯眯地问:“我一共有6盒铅笔,每盒10支,你买走了10支,还剩多少支呢?生列式:6010(2)提出问题“6010等于多少呢?请小挚友们用小棒摆一摆,再数一数,算一算看谁先算出答案,你能想出不同的方法吗?(3)自主学习,合作沟通生动手操作,独立思索,分小组相互沟通,启发,师巡察,与各学习小组进行沟通,指导(4)分组汇报各组派代表汇报沟通结果3、试一试50+309040生完成在书上,订正时,说说是怎样算的?4、课堂活动(1)摆一摆,填得数教材P52、摆小棒,填得数(2)看图填得数生看
4、图,独立计算,师巡察,进行个别辅导(3)嬉戏两人一组进行练习,相互出题,一人说算式另一人说得数三、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学问?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吗? 第三课时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练习课教学内容:P5354练习五、14教学目的:1、通过练习使生进一步驾驭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2、学会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问题。教学重难点:进一步娴熟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教具打算:第4题的图画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师:在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学问?这节课我们将运用所学的学问进行练习。二、练习1、计算练习五1、2生独立完成,看谁算得又对又快订正是请生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2、送信先弄清题意,用连线的方
5、法完成。3、练习五、4看图师:图中告知了我们什么?要我们求什么?你能列出算式进行计算吗?第2小题,同桌沟通,这个问题该如何解答? 4、实践活动两人一组,每人打算10元,20元、50元人民币各一张,一人扮演顾客,一人扮演售货员,购买东西,并能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5、课堂小结:你本节课运用了什么学问来解决问题,还有什么问题吗?6、P54思索题可让生先独立思索,若不能解答可小组探讨沟通,有余力的生完成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整理复习 1.6.15整理复习(二) 课型复习课学校运用老师 主备人修改人孙晶时间 教学内容: 整理和复习 教材第78页第2题及练习十四第58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驾驭
6、求“两数相差”问题的分析方法和解题思路。 2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培育学生敏捷应用学问的实力。 3培育学生擅长思索、爱提问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 1正确解答求两数相差多少的问题。 2依据所给条件,提出不同的问题。 教学打算: 教学挂图,视频仪。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前面我们复习了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今日我们接着来复习,看看大家对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问题的驾驭状况怎么样。 (板书课题:复习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问题。) 二、重点复习,强化提高。 1看图填空,再列式计算。 求()比()多多少。 求()比()少多少。 引导学生说出思索过程。 小结:一般
7、过程: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或少多少,都是把比较大的那个数分成两部分,从它里面减去与较小数同样多的部分。 2填空。 15只小鸟比8只小鸟多()只。 8只小鸟比15只小鸟少()只。 读题后,在头脑中想象,独立列式解答。 说说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或少多少两种问题的联系和区分。 引导学生比较得出:两个问题虽然说法不一样,但意思是一样的,解答时都须要先找出较大的那个数,从里面去掉与较小的数同样多的部分,用减法计算。 3教材第78页第2题。 (1)投影出示彩图,依据图意,说出获得的信息。 (获得的信息是:小羊每天产5瓶奶,大牛每天产36瓶奶。) (2)依据我们所获得的信息,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小组
8、探讨,比比看哪组提的问题最多。 依据学生探讨的结果,板书所提出的问题。 大牛、小羊每天一共产奶多少瓶? 小羊比大牛每天少产奶多少瓶y 大牛比小羊每天多产奶多少瓶? (3)独立解答上面三道题,并说一说分析过程。 5+36=41(瓶)把两部分合并起来,用加法。 365=31(瓶)较大数较小数=差 365=31(瓶)较大数较小数=差 4练习十四第7题。 (1)投影出示彩图,依据图意,说出获得的信息。 (从图上知道了小明射中了12个球,小东射中了8个球。) 怎样求小明比小东多射中了几个球? (小明和小东比,小明射中的多、小东射中的少。小明射中的12个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和小东射中的个数同样多的部分
9、,另一部分是比小东射中的个数多的部分。从12里面去掉8个,就可以知道小明比小东多射中了几个) 板书:128=4(个) (2)提出其他的问题,开解答。 (9小明和小东一共射中了几个?12+8=20(个) 小东比小明少射中了几个?128=4(个) 5练习十四第8题。 (1)投影出示统计表。说一说从统计表中你知道了什么? (杨树有46棵,柳树有38棵,松树有27棵,杉树有19棵。) (2)两人组,人提出问题,另一人解答, (3)通过提出的这些问题和我们的分析解答过程,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也就是另个数比这个数少几) (求总量,就是把各个部分的数加起来) 三、自主检测,完善提高。
10、 (1)自主检测。 师:通过今日的复习,信任大家对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少多少的问题又有了更新的、更深的相识,让我们来检测一下吧。 自主检测题。 1计算下面各题,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485=36十40=46十4=62+7= 20十50=35十9=8030=709= 536=38十7=9530=648= 30十24十5=60206=4420十7=62十840= 2填空 (1)70里面有()个十,9个十是()。 (2)83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3)12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3厶厶厶厶厶厶厶 OOOO O比厶少()个。 厶比O多()个。 4解决问题。 (1)年级(1)班有图书65本。
11、借给同学30本,还剩多少本? (2)两只花猫吃小鱼。上午吃了19条,下午吃了9条,一天吃了多少条? (3)果园里有苹果树和梨树, 苹果树和梨树一共有68棵,其中苹果树有30棵,梨树有多少棵? 有苹果树30棵,梨树38棵,苹果树比梨树少多少棵? 再提一个问题,并列式计算, (4)评价完善。 师: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大家检测的结果。(老师公布答案,学生同桌互评。最终让得A的同学举手;让出错的同学说一说出错的缘由并改错。) 今日你们学会了什么?兴奋吗?你们在生活中还知道哪些有关上、下的学问? 板书设计: 复习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问题。 大牛、小羊每天一共产奶多少瓶? 小羊比大牛每天少产奶多少瓶
12、y 大牛比小羊每天多产奶多少瓶? 5+36=41(瓶)把两部分合并起来,用加法。 365=31(瓶)较大数较小数=差 365=31(瓶)较大数较小数=差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也就是另个数比这个数少几) (求总量,就是把各个部分的数加起来) 作业设计: 基础: 一、算一算。 254=3820=5026=84+4= 4+43=497=606=2350= 19+40=13+30=884=587= 576=657=3620=6530= 496=9560=538=456= 二、比一比。 145450282961353961 4456965866026693723 768875852943925795
13、 106428411474331276666 13474511480307615305080 综合: 19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数是。 285比60大,40比9多,30比74少 356加上,与3430的和同样多。 490加上,比100少1。 5 比多个, 比少个。 =(个) 拓展练习: 1小图书室有90本故事书,借出40本,还剩多少本? =(本) 2.买玩具。 42元40元28元30元 2小明买一辆和一架,一共多少元? (2)小丽拿50元去买一种玩具,找回20元,她买了什么玩具? (3)你还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教学反思: 二上数学其次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 其次单元教学安排 单元
14、教学内容: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实践活动:我长高了 单元教才分析:本单元主要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编排的。主要包括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两位数的连加、连减混合运算以及两位数加减法估算等内容。实践活动:我长高了,这部分教材结合前面所学的内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了测量长度的活动。教材通过让学生相互量身高、步长、臂展以及测量门窗的宽度等实际活动,加深对厘米和米的相识,巩固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进一步建立长度观念。同时,使学生通过对自己身体各部分长度的测量,感受成长
15、的欢乐。在这个活动中,教材还设计了统计的内容,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对统计学问的驾驭。 单元教学要求:1使学生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2使学生能结合详细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3使学生能够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学问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洁问题。单元教学重、难点:注意学生对两位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笔算的计算过程及方法的理解。单元课时支配:1、两位数加一位数3课时左右2、两位数减一位数5课时左右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4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1课时左右我长高了1课时左右 第5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 教学内容:课本P8-P10例1、例2教学目标:1、在
16、详细情境下,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2、探究并驾驭两位数加两位数时常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初步驾驭笔算加法的法则,能娴熟的计算。3、培育学生仔细、细致、书写工整的习惯。教学重点:1、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2、驾驭笔算的计算法则,能娴熟计算。教学难点: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即笔算中的“对位”问题。教学打算:课件教学过程:一、景导入,激发爱好投影出示P8主题图,引导学生视察:同学们打算去参观博物馆。请大家细致视察这幅图,你发觉了哪些数字信息?说给你小组的同学听一听。全班汇报发觉。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学生小组沟通汇报。设计意图:通过视察情景图,
17、从而使学生自己发觉问题,激发解决问题的爱好。二、合作沟通,驾驭算法1、依据学生的沟通状况组织教学例1。学生说想法及理由。独立思索,小组沟通计算方法。先尝试写竖式,再探讨总结列竖式应留意的问题。2、完成P9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计算方法。3、教学例2。学生尝试计算,沟通算法。尝试用多种算法计算。4、完成P10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巡察、指导。设计意图:在尝试、沟通中驾驭计算方法初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三、练习,实践应用1、练习二第1题说说图意,沟通算法并汇报。2、练习二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并板演笔算过程,同时老师巡察、指导。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帮助学生巩固两位数与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计算,娴熟驾驭计
18、算方法。四、课堂总结:通过今日的学习,我又学会了什么?老师引导梳理。五、随堂练习 第6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教学内容:课本P-P1例教学目标:、通过学生的沟通,发觉以内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多种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性。、能选择合理的算法,比较娴熟地进行计算。、能运用数学学问尝试解决问题。同时培育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教学重点:、通过学生的沟通,发觉以内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多种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性。、能选择合理的算法,比较娴熟地进行计算。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并驾驭进位的方法。教学打算:实物投影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激发爱好1、出示第8页主题图。问:二(1)班和二(3)班能合乘一辆车
19、吗?为什么?设计意图:通过视察情景图,从而使学生自己发觉问题,激发解决问题的爱好。二、合作沟通,驾驭算法1、教学例3。独立思索,小组探讨沟通。2、汇报各自的计算方法。3、小结。今日学的内容有什么特点?你能给这种算式取个名字吗?板书课题:进位加法。4、完成练习二第3题学生看图,了解题意,或是摆小棒帮助理解。再列竖式计算。学生汇报,并说明计算方法。5、总结算法。先独立思索再小组沟通。指名汇报,引导学生总结: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也可以从十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设计意图:在尝试、沟通中驾驭计算方法初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理解算理。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完成P11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同
20、桌沟通想法。学生汇报并说明算法。、完成P12做一做沟通视察到的信息。学生汇报。3、完成P13第4题老师巡察、指导。指名汇报、订正,指两道题说说计算方法。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学生能更为娴熟地驾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四、课堂总结:通过今日的学习,我们又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老师引导梳理。五、随堂练习教学反思: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加法在学生的加法运用中是常常出现的在本节教学中培育学生笔算实力的同时,;也要留意部分优秀学生尝试进位口算,在口算中最重要的就是不要遗忘进位的数字要一起加上 第7课时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教学内容:课本P16、17例1,练习三1-3题。教学目标:1、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从生活
21、中发觉数学问题,逐步培育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实力。2、激励学生进行算法探究,驾驭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3、结合情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化。教学重点:学生进一步理解相同数位对齐的意义,探究并驾驭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驾驭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笔算中的“对位”问题。教学打算:实物投影、主题图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激发爱好1、出示主题图。2、分小组沟通从图中了解到的信息。3、汇报: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北京赢了?、依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会解答吗?设计意图:通过视察情景图,从而使学生自己发觉问题,激发解决问题的爱好。二、合作沟通,驾驭算法1、教学例1.细致地视
22、察图。怎么解决聪聪的问题。板书算式:56-22,思索计算方法,在练习本上试算。小组沟通算法。指名汇报。2、小结:先自己归纳,再得出: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起先减,个位减个位,十位减十位。设计意图:在尝试、沟通中驾驭计算方法初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二、巩固练习,实践应用1、完成第19页做一做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选择一道题与同桌沟通算法。汇报结果及算法。2、完成第20页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并说说是怎么想的3、完成练习三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汇报、订正视察两道题的区分与联系,在小组内沟通发觉。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驾驭计算方法。三、课堂总结:通过今日的学习,我又学会了什么?老师引导学生梳理。学生先
23、相互说说再回答: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起先减,个位减个位,十位减十位。四、随堂练习 第8课时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教学内容: 课本P18-P19例2、例3 教学目标: 1、选择自己喜爱的方法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 2、通过情景的创设,增加学生的爱国这情。 教学重点:驾驭用笔算方法计算两位数退位减法,并明白其算理。 教学难点:能运用竖式计算两位数退位减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爱好 出示主题图。聪聪还有一个问题想考考大家:巴黎比北京少多少票?思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 二、合作沟通,驾驭算法 1、教学例2。 A.结合前面所学的学问思索计算方
24、法。 B.分小组沟通想法:个位上6减8不够减怎么办。 C.汇报各自的计算方法。 D.如不能口算,可以用竖式计算。 E.用摆小棒理解退位的算理。 F.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法思索并汇报。 2、教学例3。 出示50-24请你用自己喜爱的方法计算,然后在小组内沟通你的算法。老师巡察指导,学生汇报。 3、小结。先学生思索计算方法。分小组沟通想法。并汇报: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假如个位不够减,就从十位退1。 设计意图:通过猜想、练习、沟通总结,使学生驾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1、完成第19页做一做第2题。老师巡察、指导。指名汇报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2、完成第20页练习三第5题。
25、先用小棒摆一摆,再计算。指名汇报 3、完成练习三第6题。老师巡察、指导。学生汇报并说明错误的缘由,及怎样改正。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驾驭计算方法。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日的学习,你又学会了什么 五、随堂练习 第9课时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教学内容: 课本P23例4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习用减法解决“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问题。 2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减法学问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洁问题。3.培育学生的学生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实力。 教学重点: 学生学会用减法解决“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问题。 教学难点: 培育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学问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洁问题的意识和实力。
26、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爱好 出示主题图。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指名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视察情景图,从而使学生自己发觉问题,激发解决问题的爱好。 二、合作探究 (一)、教学例41、出示题目,细致视察、思索。分组探讨。2、学生探讨解答的方法。学生回忆、迁移思索,或是摆学具帮助理解。学生汇报,并说明解题思路。3、学生在小组内沟通解答的思路。学生汇报。(二)、完成第23页做一做。视察图,在小组内沟通了解到的信息。指名说明解题思路。思索、提问,在小组内沟通问题。选择一个提问进行解答。全班沟通并说出解答思路。(三)、小结:比较一下,今日学习的学问和以前学习的有什么区分和
27、联系?指名回答。老师引导学生梳理所学学问。 设计意图:在操作中驾驭方法,进一步培育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实力。 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四第3题,选择二题说说计算方法。2、完成练习四第1、2题学生读题,理解题意,汇报并说明解题思路。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解答方法,体验解答的过程。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日的学习,我又学会了什么?学生自己总结。 五、随堂练习 第10课时连加、连减教学内容: 课本P26-P27例1、例2 教学目标: 1、通过同学间的沟通,驾驭用竖式连写的方法,会正确计算三个数的加、减法。 2、培育学生仔细、细致
28、的计算习惯。 3、巩固100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重点: 1、使学生驾驭用竖式连写的方法,会正确计算三个数的加、减法。 2、培育学生仔细、细致的计算习惯。 教学难点: 敏捷运用口算或加减法竖式等方法计算连加连减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爱好 1、口答。 7+6+58+9-1324-10-720+30+1017-3+4 2、揭示课题:今日我们将接着探讨三个的加减法。 设计意图:复习引入,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 二、合作沟通,驾驭算理 1、教学例1。 (1)、出示主题图。学生视察图并了解信息。 (2)、出示表格。学生依据表格了解信息并提出问题。在小组内沟通你想到的问题,并解答出来。 (
29、3)、怎样求一共摘了多少个西瓜?学生回答,老师板书算式28+34+23这道题怎样计算呢?学生试算并在小组内沟通计算方法。学生汇报,展示算法。比较各种竖式的区分与联系及优劣。 2、教学例2。 出示主题图细致视察主题图,了解信息。分小组沟通从图中发觉的信息。思索解题方法。在练习本上写出连写的竖式。学生,汇报,板演解答过程。 3、完成练习26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学生汇报、板演,并说明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沟通驾驭用竖式连写的方法,会正确计算三个数的加、减法。 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1、完成27页做一做。 2、完成29页练习五第1、2题。 3、引导完成29页练习五第3题。算好后学生说说计算方法
30、。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100以内的加减法。 四、课堂总结: 学生在学问、方法上做一个回顾。学生自由说说。 五、随堂练习 第11课时加减混合教学内容:课本P28例3教学目标:1、使学生探究并初步驾驭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的方法。2、发展学生解决简洁实际问题的意识和实力。教学重点:初步驾驭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的依次以及方法。教学难点:能正确的运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运算式题。教学打算:实物投影、主题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小挚友们,你们在乘坐公共汽车过程中发觉了哪些与数学有关的问题,说给同学听一听。设计意图:激发学习的爱好。二、合作沟通,驾驭算法1、教学例3。(1)出示主题图。了解信息,
31、小组沟通。(2)出示应用题:车上原有67人,下去了25人,又上来人28人,现在有多少人?理解题意、独立解答、小组沟通、汇报板演。在练习本上写连写竖式。2、练习。完成P28做一做。让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巡察、指导。指名说说计算过程。3、小结。加减混合运算应当怎样进行计算?计算时要留意什么问题?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设计意图:1、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初步驾驭方法。2、发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三、巩固练习1、完成练习五第4题,第8题分小组竞赛完成。指名说说计算方法。2、完成练习五第5、8题老师巡察、指导。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3、完成练习五第6题。视察了解信息,和同桌沟通发觉。独立思索并说
32、计算方法。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巩固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四、课堂总结:今日我们学生了什么学问?你又学会了什么?计算加减混合运算时须要留意什么问题老师引导梳理。五、随堂练习 第12课时加、减法估算教学内容:课本P34例4教学目标:、使学生能结合详细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2、培育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实力,培育数感,体会算法多样化的思想。教学重点:学生能结合详细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教学难点:探究加减法估算的方法,初步形成估算的技能。教学打算:实物投影、主题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小挚友去过超市吗?我们在买东西时有时并不须要算的很精
33、确,你只须要算出一个也许的数就可以了。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二、合作探究1、教学例4。想一想,在小组内说一说,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状况不须要进行精确计算,只要计算出大致的结果就可以了。(1)、出示主题图。妈妈带了100元钱够不够,须要精确计算吗?(2)、学生运用自己的方法进行估算,并在小组内沟通。学生汇报估算方法。视察、比较这些估算方法,在小组内沟通发觉。学生汇报,归纳。(3)、精确计算一下这三样东西一共要花多少钱,还剩多少钱,来检验一下自己的估算结果是否合理。老师巡察、指导。指名汇报。检验以后学生汇报想法。2、完成P31页做一做。细致看图,理解题意,然后在小组内沟通估算方法。设计
34、意图:1、使学生体会到解决同一问题可有不同的方法。2、提高估算意识和实力,增加数感,体会算法多样化的思想。三、巩固练习,检验效果1、完成P32练习六第1题学生分小组探讨完成。学生汇报,并说明是怎样进行推断。2、完成练习六第2题看图理解题意,思索解题方法。学生汇报,并说明估算方法。3、完成练习六第3题老师指导学生沟通汇报。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加减法估算的实力。四、课堂总结:通过今日的学习,我们又学会了什么?学生汇报,老师引导梳理。五、随堂练习 第13课时整理和复习教学内容:课本P33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2、通过练习,培育学生提
35、问题的意识和实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3、培育学生分析、概括、和运用学问的实力。教学重点:1、复习和总结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2、通过练习,培育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和实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教学难点:、进一步巩固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2、能敏捷运用笔算加减法解决问题。教学打算:实物投影、主题图教学过程:一、看谁算得又对又快1、口算。P35练习七第8题学生独立完成,校对答案并说说计算方法。2、完成P34练习七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在小组内沟通算法。老师巡察、指导。学生个别回答。设计意图:通过口算与笔算的练习,引出课题,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二、合作沟通,归纳整理1、整理。学
36、生在小组内沟通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归纳:笔算加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也可从十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笔算减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向十位退一。学生独自思索笔算加减法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及简单出错的地方,在小组内沟通想法。老师引导学生整理汇报。2、完成P34练习七第3题学生完成后说说计算方法。3、出示主题图学生视察后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想好以后在小组内沟通。并选择两个问题解答说说解题思路。学生汇报。4、完成P35练习七第6题。学生读题,理解题意。说说解题思路。设计意图:培育学生分析、概括、和运用学问的实力。提高学生的计算实力。三、巩固练习,巩固旧知1、完成
37、P34练习七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并说明计算方法。2、完成第4题。老师巡察指导。学生独立完成并汇报判结果及方法。3、完成P35第5题读题理解题意。要知道大约须要多少钱?你是怎读想的?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指名回答。4、完成第7题。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解题思路。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学问并能运用学问解决问题。四、课堂总结:依据板书,学生自己进行回顾总结。五、随堂练习 第14课时我长高了教学内容:课本P36、37教学目标:1、进一步巩固对长度单位的实际感知,巩固测量的方法,培育学生的动手实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培育学生相互合作的精神。2、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对统计学问的驾驭,并通过统计表获
38、得一些有用的信息。3、培育学生合作沟通的意识和实力。教学重点:动手测量生活中的物体的长度,增加学生的动手实力,训练学生的合作精神。教学难点:在教学活动中有效组织和调控学生的实践活动。教学打算:实物投影、卷尺、直尺、米尺,可以测量身高的体重秤,学生记录统计表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引入活动问:你们想知道你的身高是多少?你的两手身开有多长?你的步长是多少?教室的门宽是多少?窗户宽是多少吗?怎样做就可以知道这些答案呢?设计意图:提出问题,为活动的进行做好打算,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二、实践活动1、测量身高。“你的身高是多少?”我们怎样做就可以知道?我们班谁最高?谁最矮?哪个高度的人最多?你有什么方法可
39、以让我们很清晰的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学生思索后回答:可以运用统计表让我们特别清晰的知道同学们的身高状况。相识统计表。用测量工具测量身高。一边测量一边计录。测量完后进行探讨沟通。视察统计表,在小组内沟通从表中了解的信息。指名回答。2、测量活动。小组同学商议一下,你们想测量什么?学生进行测量。老师巡察、指导,留意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测量方法,尺子的首末端要放在正确的位置上。学生汇报测量状况。设计意图:通过统计表获得有用的信息。巩固测量方法,建立长度观念。培育合作沟通的意识和实力。三、课堂总结:通过今日的实践活动,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谈收获。四、随堂练习 二年级上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分析 二年级
40、上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分析第一单元是在学生初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能够口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或一位数、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以及会解答加、减法的实际问题的基础上编排。主要教学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 首先来说说计算教学。 关于计算的新学问有以下三点:一是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应当按“从左往右依次计算”的运算依次进行;二是计算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式题可以列两个连续的竖式或者把这两个竖式连写;三是计算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应当口算与笔算相结合,提高计算的效率。 3、对敏捷计算的要求高。学生在第一节课刚刚学会了连加连减竖式的格式,在其次课时就要
41、求敏捷选择口算或笔算的方法,对学生的要求很高。尤其是其次步能口算的(试一试),学生的错误更多,因为以前都是把竖式的结果干脆写在等于号的后面,而这样的题目却要求把竖式的结果在脑中口算后再写出得数。原教材是在二下学习连加的竖式,介绍了三种方法,连减和加减混合的题目没有要求用竖式计算。 针对学生的问题,我想我们在教学时可以这样处理: 1联系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体会运算依次规定的合理性。 运算依次是为了进行混合运算而作出的规定。人们共同遵循规定就能避开混合运算时的混乱,确保计算正确、结果唯一。解决实际问题常常要列式计算,算式的运算依次不应与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相冲突。例1和例2都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中教
42、学连加和加减混合运算,能够让学生体会运算依次是合理的规定。 学生在一年级上册“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单元,曾经接触过简洁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初步知道算式里的“加号在前先算加法,减号在前先算减法”。也就是说,学生已经初步知道了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运算依次。本单元接着教学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学时应当留意三点: (1)教学时要先复习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口算,让学生重温运算依次。 (2)帮助学生说清晰每一道算式的计算步骤。学生一般会说清晰第一步算什么,如例1的算式19+27+26,先算19+27。他们也知道接着算什么,但不会照“第一步计算的结果再加26”“第一步计算的结果减33”
43、这样表述。教学时,要帮助学生说清晰其次步计算的详细内容,感受这一步是前面计算的结果与算式里第三个数的运算。 (3)联系解决实际问题,体会运算依次是合理的规定。例1求三个人一共折多少只小船,可以先求出图画里左边和中间这两人一共折几只小船,再求三个人一共折的只数。在算式19+27+26中,先算19+27=46,再算46+26=72,与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完全一样。例2求还剩多少只小船,可以先算出一共折了多少只,再从中去掉送给幼儿园的小船只数。所以算式38+42-33应当先算38+42=80,再算80-33=47。联系实际问题的解答步骤和数量关系,说明连加、加减混合算式各步计算的详细含义,学生能够体会到“从左往右依次计算”的合理性。 2教学连竖式,进一步强化运算依次,巩固加、减法计算。 本单元采纳“分竖式”或“连竖式”计算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分竖式”把两步计算列成两个独立、完整的竖式分别进行。这样的竖式学生简单驾驭。“连竖式”把两个竖式连起来写,先写出第一步计算的竖式,再把其次步计算接着前一步的得数写,把两步计算的竖式连成一体。学生以前没有用过这样的竖式,但是通过比较能够体会这样写比较简便。 学习“连竖式”计算,对学生有三个好处:(1)连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