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端午粽第二课时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端午粽第二课时教案.docx(4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端午粽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教材一年级语文下册端午粽其次课时教案 部编版教材 年级语文下册端午粽 二 时教案 二 时 、复习旧知,导入 1.相识生字卡片。 2.听写生词。 二、学习 文,感悟内容 1.学习 文 3自然段。 (1)过渡:上节 ,我们学习了 文的1、2自然段,知道了外婆包的粽子特殊好吃,那么除了味道好,外婆的粽子还有什么特殊之处呢? (2)指名读 3自然段。 (3)指名说说这 段主要写什么? (4)指名回答并板书:花样多。 (5)练习用“除了还有”说话。 (6)总结:外婆包的粽子除了好吃,花样多,还叫我们带回去给邻居吃,看来,外婆还是 个什么样的人呢?和善 2.学习
2、 四自然段。 (1)启发谈话:人们端午节吃粽子为了什么呢? (2)指名读 四自然段。 (3)沟通搜集到的有关屈原的资料。 三、 文拓展,指导书写 1.总结沟通。 (1)过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宏大诗人屈原,那么屈原究竟是 个什么样人呢? (2) 件出示屈原资料,了解其生平,以及宏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2.拓展沟通。 学生沟通自己收集到的家乡端午节习俗资料,并和 文内容相比照,看看哪些地方是相同的,哪些地方不同? 3.指导生字“真、分、豆”书写。 (1) 件演示“真、分、豆”笔顺。 (2)认读3个生字。 (3)视察三个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并指导书写。 四、布置作业四、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体
3、会 文的主要内容。 2.布置作业。把在本 中收集到的词语放在你的词语库里。 外了解我国还有哪些传统节日。 五、板书设计 材料:青青的箬竹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 10.端午粽味道:芳香又黏又甜 花样:多 意义:纪念屈原 部编教材一年级语文下册端午粽其次课时备课教案 部编教材 年级语文下册端午粽 二 时备 教案 二 时 、复习旧知,导入 1.相识生字卡片。 2.听写生词。 二、学习 文,感悟内容 1.学习 文 3自然段。 (1)过渡:上节 ,我们学习了 文的1、2自然段,知道了外婆包的粽子特殊好吃,那么除了味道好,外婆的粽 子还有什么特殊之处呢? (2)指名读 3自然段。 (3)指名说说这 段主要写什
4、么? (4)指名回答并板书:花样多。 (5)练习用“除了还有”说话。 (6)总结:外婆包的粽子除了好吃,花样多,还叫我们带回去给邻居吃,看来,外婆还是 个什么样的人呢? 和善 2.学习 四自然段。 (1)启发谈话:人们端午节吃粽子为了什么呢? (2)指名读 四自然段。 (3)沟通搜集到的有关屈原的资料。 三、 文拓展,指导书写 1.总结沟通。 (1)过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宏大诗人屈原,那么屈原究竟是 个什么样人呢? (2) 件出示屈原资料,了解其生平,以及宏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2.拓展沟通。 学生沟通自己收集到的家乡端午节习俗资料,并和 文内容相比照,看看哪些地方是相同的,哪些地方不同? 3.指导
5、生字“真、分、豆”书写。 (1) 件演示“真、分、豆”笔顺。 (2)认读3个生字。 (3)视察三个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并指导书写。 四、布置作业四、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体会 文的主要内容。 2.布置作业。把在本 中收集到的词语放在你的词语库里。 外了解我国还有哪些传统节日。 五、板书设计 材料:青青的箬竹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 10.端午粽味道:芳香又黏又甜 花样:多 意义:纪念屈原 2022年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端午粽其次课时 端午粽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学习读好长句子,通过想象画面、体会朗读好课文。 2.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粽子的样子、味道等,初步了解端
6、午节包粽子、吃粽子的习俗来历。 教学重点 积累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又黏又甜、美滋滋等词语。 教学难点 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粽子的样子、味道等。 课时支配 2课时。 教学过程 其次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中午 分开 叶子 大米 节日 2.指名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听写字词,视察图片,回忆课文内容,尽快进入到课堂中。 二、品读课文 1.品读第1自然段。 (1)指名读。 (2)读了这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外婆总会煮好了盼我们回去) (3)从一到总会盼着你体会到什么?(外婆浓浓的爱) (4)指导朗读,读出外婆端午节的期盼。 2.品读第2自然段。 (1)同桌相互读一读,读好
7、长句子。 (2)外婆包的端午粽看起来怎么样?谁来读读相关的句子。(指名读) 课件出示: 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 你能把表示颜色的词圈出来吗?你有什么感觉?(美) 我们来观赏一下吧。【课件出示粽子的图片】 美美地读一读这句话吧。 (3)这粽子不仅看起来好看,闻起来也很香,从哪儿能看出来? 课件出示: 外婆一掀开锅盖,煮熟的粽子就飘出一股芳香来。 你觉得这芳香是什么样的味道?(箬竹叶的味道,糯米的味道,枣的味道) 你能用一就说个句子吗?(我一回到家就写作业) (4)现在来看看粽子吃起来味道怎么样?(又黏又软,非常好吃!) 课件出示: 剥开粽叶,咬一口粽子
8、,真是又黏又甜。 同学们,你们吃过的粽子是不是也是这样的呢? 课件出示: 看起来-美 闻起来-香 吃起来-甜 (5)指导朗读。读出粽子的香甜。 3.品读第3自然段。 (1)自由读第3自然段。 课件出示: 外婆包的粽子非常好吃,花样也多。 (2)读读这句话,你觉得文中哪儿写了外婆包的粽子非常好吃,哪儿又写出了花样多? (第2自然段写了粽子非常好吃,第3自然段第2句话写了花样多)这样的句子就叫过渡句,它的作用是承上启下。 (3)外婆包的粽子有哪几种?这几种你都吃过吗? 【课件出示红枣粽、红豆粽、鲜肉粽的图片】 课件出示: 我们在外婆家美滋滋地吃了之后,外婆还会装一小篮粽子要我们带回去,分给邻居吃。
9、 (4)细致读读这句话,你体会到什么?(外婆不仅勤劳能干,而且质朴大方) (5)指导朗读。读出粽子的花样多,读出外婆的勤劳能干、质朴大方。 4.品读第4自然段。 (1)自读这一自然段。想想你知道了什么? 课件出示: 人们端午节吃粽子,据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2)同学们,你知道屈原是谁吗? 【课件出示屈原相关图文资料】 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人,创建出新体诗楚辞,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宏大的爱国诗人,于农历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自尽。 (3)据说人们为了纪念屈原,把五月五日设为端午节,并在这一天相互赠送粽子作为礼物。现在你知道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了吗? (4)原来,这小
10、小的粽子,不仅包含着外婆的爱,还寄予着我们中国人这么丰富的感情,让我们一起读一读第4自然段吧。 【设计意图】逐段分析文章,可以从多角度把握内容,包括文章的结构、文章的内容、还有涉及课本之外的学问的,可以扩展学生的学问面。 三、总结拓展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端午节,品尝了外婆包的端午粽,感受到浓浓的亲情。我们还知道了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相识了宏大的诗人屈原,真是收获多多。让我们再来美美地读一读课文吧。 2.你还知道我们国家有哪些传统节日吗?你能说说这些传统节日都有什么习俗吗?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 习俗:熬年守岁。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习俗:看灯、吃元宵、踩高跷、猜灯谜。 寒食节:清
11、明节前一天;习俗:起火烧饭、吃冷食。 清明节:农历三月初八(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那一天,公历4月5日左右);习俗:扫墓、春游。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习俗:吃粽子、赛龙舟。 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习俗:穿针乞巧。 重阳节:九月初九;习俗:登高、插茱萸。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习俗:赏月。 腊八节:农历腊月初八;习俗:喝腊八粥。 【设计意图】总结端午节的来历,同时拓展我国传统的节日,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们驾驭文章内容、驾驭传统节日,更可以培育学生的爱国意识。 四、课堂练习 插入动画 端午粽节日与美食。 五、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跟父母沟通我国的传统节日。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老师资
12、讯、老师沟通、老师学习 尽在小学老师帮!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端午粽第一课时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端午粽第一课时教案 端午粽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1.会认端、粽、节等生字,会写午、节、叶等生字。相识部首、。 2.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学会读长句子。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及其风俗习惯,并知道这些节日的历史来源。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难点:了解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及历史人物屈原。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达标检测一、猜谜导入 1.今日我们学习的课文与一种食物有关,大家来猜一猜是什么吧! 课件出示谜面:一个白胖子,裹着绿毯子,腰里扎根细绳子。(
13、打一食物)(同学举手猜谜) 2.同学们真聪慧,没错,这种食物就是-粽子。出示课件:粽子图片。 3.同学们,你们喜爱吃粽子吗?都吃过什么样的粽子?你们觉得好吃吗? 4.有位小挚友也和你们一样觉得粽子好吃,下面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说的吧。1.猜谜语。 一个白胖子,裹着绿毯子,腰里扎根细绳子。 谜底:()二、结合语境,识记生字 1.学生在课文中圈诞生字,读读,想想,有什么好的记字方法。 2.同桌或小组沟通:有哪些记住生字的好方法? 3.展示识字状况。 (1)带拼音读,去掉拼音读。 (2)用多种方法识记。 4.把生字放回课文,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将课文读通读顺。2.读一读,连一连。 粽zng 总dun
14、端zng 间ru 肉nin 念jin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每个字的字音,标出自然段。 2.沟通: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3.再读课文,自由读或同桌互读互帮。老师指导长句子的朗读停顿。 4.指名在全班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评议。 5.齐读课文。3.这篇课文一共有个自然段。四、指导书写,练习 1.出示要写的生字,让学生认读。 2.视察分析:视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比比谁是火眼金睛,看得最仔细,最细致。 3.示范写米、真、豆等字。重点指导:竖画的写法(午、节、叶、米),真字的写法。 (1)竖画的写法:午、节、叶为悬针竖;米为垂露竖。 (2)真字中间有三横。 4.指导学生练习在田字
15、格中描红、临写。 5.让学生练习口头组词、扩词。4.比一比,写一写。 午节 5.一字组多词。 真()() 分()() 编辑举荐: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端午粽语文教案 端午粽 教学目标 学问与实力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相识“立字旁()”和“米字旁(米)”。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留意读好长句子。 过程与方法 在朗读中感悟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感受传统民俗文化,激发酷爱祖国的情感。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相识“立字旁()”和“米字旁(米)”。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留意读好长句子
16、。 教学难点 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感受传统民俗文化,激发酷爱祖国的情感。 课时支配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肯定知道端午节吧?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有着吃粽子、赛龙舟、挂香囊、喝雄黄酒等丰富多彩的节日习俗。还有那芳香美味的粽子,谁能不喜爱呢?今日,我们就将学习这篇关于端午节吃粽子的文章,快去看看作者是怎样度过端午节的吧!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老师范读生字。重点指导生字中的平舌音“粽、总”,翘舌音“真、知”和鼻音“念”。 2学生在文中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3检查自学状况,教学生字。 (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学习“叶、米、分、豆”时
17、,可以结合图片;学习“节”时,可以用猜谜语的方法;学习“午、真”时,可以用形近字对比的方法。 谜语示例: 卫字脚没了,头上长满草。意为纪念日,快乐气氛好。(谜底:节) 形近字歌示例: 午:牛儿肥又壮,午后耕地忙。秋来大丰收,生活奔小康。 (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 书写指导: “午”的第三笔横要长些,竖要写在竖中线上。 “节”上宽下窄,最终一笔悬针竖要直。 “叶”的“口”小且偏上,“十”的横略向右上倾斜。 “米”的点、撇写时相对,最终一笔捺要写得伸展些。 “分”的“八”的撇捺伸展,“刀”的横折钩向内收。 “豆”中间的“口”扁平,封口横写在横中线上。 易错提示: “午”最终一笔竖不要向上
18、写出头。 “真”的中间是三横,不要多写或少写。 “分”上面撇捺不相连,不要写成“人”。 (3)归类识字。 归类示例: 十叶(叶子)计(计算)什(什么) 真填(填空)镇(城镇)慎(谨慎) (4)多音字辨析。 辨析:“分”在表示“分开”“安排”“分支,部分”“分数”等意思时,读 fn;在表示“成分”“职责、权利等的限度”“情分,情意”等意思时,读fn。 (5)书写练习:巡察指导,并订正握笔姿态、笔顺和坐姿。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老师播放课文录音,学生仔细倾听。 2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自主朗读课文,圈画诞生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给课文标出自然段,说说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第1自
19、然段:写每到端午节,外婆都会煮好粽子盼着家人团聚。 第2自然段:介绍粽子的做法、原料和味道。 第3自然段:写外婆包的粽子不仅好吃,花样还多,外婆还会让“我”们回去分给邻居吃。 第4自然段:写“我”长大后知道了端午节吃粽子的缘由。 四、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知道作者每逢端午节都要到外婆家吃粽子。下节课,我们将接着学习课文,看看外婆都包了什么样的粽子。 五、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其次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上午节日叶子大米真好非常红豆 2复习: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每逢端午节,“我”都会到外婆家吃粽子。 3导入:既然粽子
20、这么好吃,那我们就再一次走进课文去“尝尝”吧! 二、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1学习第1自然段。 (1)学生自由朗读,边读边想想:你从这一自然段中的“总会”和“盼着”两个中词体会到了什么? 明确:从“总会”中可以看出粽子是端午节不行或缺的事物。“盼着”这个词则体现了外婆期望在传统节日中与亲人团聚。 (2)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句话,但表现出了外婆对亲人团聚的期盼,因此要在朗读中把这种感情读出来。“总”“盼”两个字要重读,强调端午节煮粽子已经是一种习惯。 (3)全班齐读,留意读出感情。 (4)思索:开头为什么不干脆写“端午节是要吃粽子的”? 明确:“端午节是要吃粽子的”,这样干脆开头原来
21、是可以的,但是没有本文的开头好。本文由外婆煮好粽子盼着“我们”回去,表现了外婆对一家团聚的期盼和对“我们”的牵挂和爱,自然而然地引出对粽子的介绍。 2学习第2自然段。 (1)指名学生朗读,读完后想一想: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分别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粽子的? 明确:共有三句话。这三句话分别是从眼睛看外形、鼻子闻味道、嘴巴尝口感这三个方面来描写粽子的。 老师点拨: 描写一件事物时,须要根据肯定的写作依次,才能把事物描写得清晰明白。同学们以后在描写一种食物时,也可以学习课文中的描写依次。 (2)指导学生读好这三句话: 读第一句话时要抓住“青青”“白白”和“红红”这三个词,这些词要读得重一些。 读其次句
22、话时,要抓住“一就”这个关联词语,以及“掀”和“飘”这两个动词,读出句子的连贯性。 读第三句话时,要读好“剥”和“咬”这两个动词以及“又黏又甜”这个词,体会ABAC式的词对粽子美味的精确表达。 (3)全班齐读。 3学习第3自然段。 (1)朗读指导:“非常”重读,强调粽子好吃。“还会”重读,读出外婆的无私、大方。 (2)学生自由则读,读后想一想:文中讲了几种粽子?分别是什么? 明确:文中讲了三种粽子,分别是红枣粽、红豆粽和鲜肉粽。 (3)文中讲了三种粽子,叙述时作者用了这样一组关联词语:“除了还有”,你也来用这个关联词语讲一句话吧。 明确:这座果园里除了杏树、苹果树,还有几颗桃树。 (4)思索:
23、第一句话是个什么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是一个过渡句。承接或总结上文的内容,同时提示或领起下文的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4学习第4自然段。 (1)朗读指导:“长大”重读,突出小时候只是吃粽子,却从来没有想过为什么会吃粽子。 (2)同学们都知道了端午节我们要吃粽子,可大家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吃粽子吗?请你们从第4自然段中找找答案吧。 明确: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3)请知道的同学来讲一讲屈原投江的故事。 (4)思索:最终一个自然段能删掉吗?为什么? 明确:不能。因为这段话简洁介绍了端午节的来历,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呼应了前文。假如删掉,我们可能就不知道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了。 三、课堂
24、小结,效果强化 1设置试题,引导生回顾本课所学内容。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粽子是用_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_的糯米,中间有一颗_的枣。 外婆包的粽子_,_。 明确:青青白白红红非常好吃花样也多 (2)拓展:写一写你还知道哪些节日习俗。 明确:清明节:春游、郊游、扫墓。 中秋节:吃月饼、赏月。 重阳节:登高、敬老。 春节:贴窗花、贴春联、吃饺子。 2总结。 同学们,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知道了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也通过文字感受到了粽子的色、香、味。课后可以尝一尝粽子,或是和家人一起包一包粽子。 四、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五、板书设计,学问构架 部编
25、版教材一年级语文下册端午粽第一课时教案 部编版教材 年级语文下册端午粽 时教案 端午粽 【教学目标 】 学问与技能: 1.认读13个生字和立字旁、米字旁2个偏旁,会写7个生字。 2.正确、流畅地朗读 文,学习读好长句了解端午节的习俗。 3.能用自己的话说 说粽子的样子、味道等,初步了解端午节包粽子、吃粽子的习俗、来历。 过程与方法:通过图文结合、联系生活实际,了解 文内容及词语意思。通过想象画面,体会心情朗读好 文。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及其风俗习惯,并知道这些节日的历史来源。 【教学重点】认读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熟读 文。 【教学难点】了解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及历史人物屈
26、原。 【教学 时】2 时 【教学过程】 时 、激趣导入 1.同学们,看看老师今日给你们带来了什么?( 件出示粽子)你们相识吗?谁能告知老师它是什么? 2.指名说,接着导入:同学们回答得很对,这是粽子。但是,同学们,你们吃过粽子吗?什么时候吃呢? 3.今日呀,我们 起来学习 10 ,文中的小挚友和我们 样,不仅吃过粽子,他还知道粽子的来历呢!板书 题。 4.指导学生学习生字“端”“午”“粽”。 5.再次齐读 题,留意读准三个生字的读音。 二、初读 文,识记生字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读 文,把不相识的生字画上“”,生词画上“”,看看哪些同学把 文读得又快又好! 2.检查生字、生词认读状况。 (1)师
27、出示生字卡片认读。 (2)师出示生词卡片认读。 3. 文有几个自然段,这几个自然段写了有关粽子哪几个方面的内容呢?( 件) 4.学生自读 文。 三、再读 文,感悟内容 ( )读 文,感悟内容。 1.师配乐范读 文。 2.指名逐段朗读 文,全班帮忙正音。 3.全班沟通。( 件问题) (二)分段学习 文。 1.指名朗读 1自然段。 思索:这 段主要写什么呢? 2.指名回答,师指导。 3.师总结:外婆煮好 锅粽子,不仅仅是盼望我们回家吃粽子,同时,更饱含了外婆对我们浓浓的爱。 4.出示生字卡“午”“节” 认读两个生字,师指导描红。 5.作品展示。 (三)学习 2自然段。 1.指名读 2自然段,把不会
28、读的词和句子用“”划出来。 2.全班沟通词句的正音。 3.师教读,指名“小老师”带读。 4.探讨沟通:这 段写了有关端午粽的哪些方面的内容呢? 5.回答沟通,并板书:箬竹叶糯米枣又黏又甜 6.理解词语:箬竹叶芳香又黏又甜 7.指名朗读 2自然段,留意读出傲慢、宠爱的情感。 8.齐读 2自然段,读出外婆包的粽子的特殊之处。 四、拓展感悟,布置作业 1.回忆自己家端午节包了什么粽子,谁包的,用的什么原料,味道如何? 2.全班沟通并评价。 3.作业:你喜爱吃粽子吗?吃过什么味道的粽子?和同学说 说。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咕咚其次课时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咕咚其次课时教案 其次课时 教学过程达标检
29、测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咕咚一文,谁知道咕咚是什么?小动物们听到咕咚都是什么反应?(学生举手回答问题)二、借助插图,学习第57自然段 1.出示第三幅插图,学习第5自然段。 (1)小动物们知道咕咚来了,全都吓得逃跑了,只有野牛没有跑,他把大伙儿挡住了,我们看看野牛是怎么说的。自己读读第5自然段。 (2)出示第5自然段,找找这些话分别是谁说的。用不同颜色的笔标示出来。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 咕咚在哪里,你望见了? 没望见,大伙都说咕咚来了。 是我听见的,咕咚就在那边的湖里。 (3)自由读第5自然段,把小动物们的对话读清晰。 2.出示第四幅插图,学习第67自然段。 (1)听了野牛的话,兔子领着
30、大家来到了湖边。他们看到了什么呢?我们赶快读读第6自然段。 (2)读了第6自然段,谁来说说大家看到了什么。你们知道咕咚是什么了吗? (3)读第7自然段,想一想:为什么大伙都笑了?假如这时你就是在湖边的一个小动物,亲眼见到什么是咕咚后,你也笑了,你心里会想什么呢?(引导学生知道虽然都是笑,但每个动物想的不一样,笑的内容也不一样)6.谁没有跑?() A.老虎 B.野牛 C.狐狸7.小挚友,你知道咕咚是什么吗? 三、复述课文,发展语言 1.分角色朗读全文,思索:你读后有什么感受?(学生可能说兔子和小动物们自己吓自己;也可能说兔子不该没弄清晰是怎么回事就乱说) 2.你喜爱这篇童话吗?能试着用你自己的话
31、说一说吗?自己练一练。指名复述。8.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篇课文讲了什么。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到了森林王国,相识了许多新挚友。我们以后做事要向野牛学习,听别人说的话也要动动自己的脑子,想一想别人说的是对还是错。回去以后我们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吧。9.读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教学板书 咕咚 兔子 小猴子、狐狸 听见咕咚 山羊、小鹿、大象 野牛(爱动脑筋)跑叫 跑大叫 跟着跑、叫 挡住、问看 教学反思 学生第一次接触这么长的课文,因此要充分保证学生自由朗读的时间,针对低年级的学生留意力易转移的特点,可运用形象好玩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意识。在阅读的过程中,我
32、结合插图,让学生视察动物们的不同表情,从而体会出动物们在遇事时的不同表现,进一步受到思想教化。 编辑举荐: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一年级语文下册咕咚其次课时教案部编版 年级语文下册咕咚 二 时教案部编版 二 时 、复习导入 1.认读生字,组织学生分自然段读 文。 2.指导读好这些词语或短语:咕咚、木瓜、逃命、野牛、大象、挡住、拔腿就跑、可怕极了。 二、整体读文,理解内容 1. 1自然段。 (1)指名读 自然段,思索:这 自然段讲了什么? (2) 件出示木瓜图,相识木瓜。 2.读24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24自然段,想 想:兔子、狐狸、猴子、小鹿、松鼠为什么跑? (2)引导想象:在兔子、狐狸、猴
33、子、小鹿、松鼠的眼中,咕咚是什么样的东西? (3)小结:是呀,在他们的心中咕咚 定是很可怕,所以它们才会 边跑, 边喊:“咕咚来啦!咕咚来啦!”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文 14自然段。 4.老师:其实,这些动物见过咕咚吗? 5.探讨:为什么兔子、狐狸、猴子、小鹿都吓得跑起来? 6.全班齐读57自然段。 (1)指名反馈:野牛为什么没跟着跑? (2)老师:对,野牛想弄清这咕咚究竟是什么,结果真相大白了,那么这咕咚是什么呀? (3)理解“挡住”。 7.分角色读 文。 8.谈收获:你从这个故事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9.老师小结。你看,兔子没弄清什么是咕咚就乱跑,猴子、小鹿自己没望见,只是听见别人喊
34、也跟着跑起来,结果呢?唉,虚惊 场。 三、拓展延长,布置作业 1.学生分小组试讲故事。 2.小组推选代表上台讲故事。 3.以八个同学为 组,戴好“木瓜”和“兔子”等七种动物的头饰,在音乐声中进行表演。 四、板书设计 20.咕咚木瓜胆怯、逃跑笑了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端午粽教案 10端午粽 型: 文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相识13个字,相识 偏旁。过程与方法:正确、有感情地诵读这篇 文。情感看法与价值观:理解 文内容,了解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文化。 时:2 时 时授 日期:教学内容:初读 文,相识生字。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法:示范,引导,启发,创设情景学法:练习,朗读,书写教具:
35、多媒体 件学具:预习生字,做生字卡片。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揭示 题1.多媒体 件播放视频,展示端午节丰富多彩的习俗活动。(1)师生共同观赏视频,感受端午节的节日气氛。(2)导问:说 说在端午节这个中国的传统节日里,人们都会做什么。预设1:我们家人会煮美味香甜的粽子吃。预设2:我们家人会起早去山上采艾蒿叶、挂香囊。预设3:还有 些地方举办端午节赛龙舟活动(3)老师追问:端午节,家家户户都有包粽子的习俗。孩子们,你们喜爱吃粽子吗?和大家说 说,你都吃过哪些味道的粽子?预设:水果粽、豆沙粽、红枣粽、肉粽2走入情境,揭示 题。同学们说了这么多种粽子,想必同学们 定都很喜爱吃粽子,这节 我们就走进端
36、午粽,来共同品尝 下 文中的粽子是什么味道的。二、初读 文,认读生词1自由朗读 文。(1)老师提出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2)学生根据要求自由朗读,老师巡察学情,刚好订正字音。2学生认读生字。(1)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圈画出本 的生字。(2)借助拼音,反复拼读圈画的生字;相识 偏旁“立”“米”。(3)同桌相互检查,当小老师订正对方读得不精确的字音,并说说自己是怎么记忆这些生字的。3.老师指导学生认读生词。(1)嬉戏环节:我是读词王。(2)多媒体 件出示生词:端午节、粽子、总是、糯米、中间、非常、鲜肉、带回去、知道、据说、纪念。(3)以小组为单位,抢读生词,读正确的小组得到词卡,
37、并且领读,得到词卡最多的小组获胜。(4)齐读 文,留意生词在 文中的读音。三、再读 文,练习书写1老师配乐范读 文。2指名学生逐段汇报朗读,把句子读通顺。3老师指导学生多种方法朗读。(1) 件出示朗读要求。说 说 文共由几个自然段组成。喜爱的句子多读几遍,并读给同桌听。(2)学生根据要求朗读 文。(3)老师范读,指导学生把长的句子画出停顿。4老师指导学生书写生字叶。(1) 件出示:箬竹叶的图片。(2)学生视察图片,从颜色、形态上来描述箬竹叶的样子。(3)多媒体 件出示生字叶,看图学习生字。(4)师生共同书写生字,比 比谁写得工整、美丽。5指导学生书写生字真。(1)视察生字结构,总结书写规律,学习书写。(2)巧记生字:笔画中横最多,中间三横才封口。6研读 文 三、四自然段。(1)老师提出问题:外婆包的粽子花样许多,结合 文说 说外婆包的粽子有哪些种类。(2)学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 文。(3)学生依据 文内容回答问题。预设:外婆包的粽子有:红枣粽、红豆粽、鲜肉粽。7老师指导学生书写生字豆。(1)图文演示法,理解字义。(2)书写方法:上横短,下横长,中间 口要扁些。四、总结全文,1指导回顾:这节 学习了哪些学问?相识了哪些生字宝宝?2合作沟通,向同桌展示自己写得最好的生字。作业设计:板书设计:10端午粽 二 时授 日期:教学内容:朗读 文,学写生字。教学目标 :
限制150内